技术交底记录(轨道交通工程)编号: 工程名称交底日期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交通疏解交底提要XX路站交通疏解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内容:一、工程概况XX路站位于老XXX国道与XX路和XX路两个交叉路口,沿老XX国道东西方向设置本站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站台宽11m,车站主体结构采用单柱两跨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车站总长472.2m(车站起点里程ZK6+035.989,终点里程右ZK6+508.189),结构标准段宽度为19.7m,东西2个扩大端盾构井处宽24米,标准段底板埋深约为18.66m,站台中心里程处车站覆土厚度约为4.2m,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3组风亭主体基坑采用明挖施工,1、2、3#风亭部分(过G310国道段)采用暗挖法施工施工期间将占用XX路、XX路与老XXX国道交叉路口道路,为减小车站施工对现状交通的影响,保证车站主体结构及附属结构施工需要,根据现场施工场地条件,计划对老XXX国道进行交通疏解XXX国道宽65米(5.5m(人行道)+6m(非机动车道)+4m(机非分隔带)+15m(机动车道)+4m(中央分隔带)+15m(机动车道)+4m(机非分隔带)+6m(非机动车道)+5.5m(人行道)),双向8车道两侧各设非机动车道,车道中间和两侧分布着宽为4米的绿化带,行车道路两侧为宽5米的人行道。
XXX路现状道路宽40米,XXX路现状道路宽20米此次交通疏解主要将行车道导改至车站围挡南侧,同时在北侧围挡外设通路施工期间保证双向6车道通行,车站北侧围挡外设置1条宽3.5米的机动车道和1条宽3.5米非机动车道(方向为由东向西),车站南侧设5车条机动车道(3条由西向东,2条由东向西)和1条宽2.5米非机动车道,满足道路通行要求北侧宝通路待移除绿化植被后,整平绿化园林,2条车道下设20cm厚的级配砂砾石、30cm厚C30钢筋砼路面(钢筋为HRB400C12@200*200,上下双层配筋,保护层4cm,从砼路面往下第一层钢筋:横向钢筋在纵向钢筋上方,第二层钢筋:横向钢筋在纵向钢筋下方横向钢筋斜向设置,与纵向钢筋夹角为60度纵向钢筋搭接长度①焊接:单面焊10D,双面焊5d,焊接接头应错开布置,同一连接区(35d,且不小于500mm)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各搭接连线与纵向钢筋的夹角应下雨60°②绑扎搭接:搭接长度大于35d,搭接位置错开,各搭接连线与纵向钢筋的夹角应下雨60°边缘钢筋至纵缝或者自由边的距离为100-150mm)破除道路分隔带(宽度≮2m)后新建道路结构:下基层采用30cm厚的级配砂砾石;上基层采用一层20cm厚的C20水泥混凝土;乳化沥青粘层油;面层采用6cm厚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层),4cm厚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上面层),两层沥青之间撒布乳化沥青粘层油。
结构总厚度为60cm南侧单独设置的非机动车道结构:利用现状道路为基础,在其上浇筑一层20cm厚的C20水泥砼,结构层总厚度20cm交通疏解道路结构见下图所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XX路站交通疏解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图1 北侧保通路结构示意图图2 破除中央分隔带或机非分隔带后(分隔带宽度>2m)路面结构示意图图3 利用现状道路为基础单独设置非机动车道结构示意图图4 沥青砼路面与旧路基层搭接处理图(单位:mm)图5 水泥砼路面与沥青砼路面搭接处理图(单位:mm)二.施工准备1.人员配备:钢筋工10人,木工8人,砼工8人,电焊工5人,电工2人,修理工1人,杂工10人2.机械和工具:装载机1台,挖掘机1台,压路机1台,铁锹6把,洋镐4把,钢筋切割机2台,钢筋弯曲机2台,电焊机3台,氧气乙炔2套,插入式振动棒2台3.作业条件:在园林和道路其他地面设施(路灯、交通信号灯、公交站、指示标识牌、公交站等)改移完成之后进行三、施工流程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场地平整及辗压→砂砾石垫层铺设辗压→钢筋加工及安装→安装模板及传力杆→浇筑混凝土→养生→切缝四、施工方法1.测量放样: 测量组按照交通疏解道路平面布置图放出道路施工边线及定出路面标高,并沿道路(人行道)边线用石灰画线,要求准确清晰。
2、场地平整及辗压本工程为新建临时道路,为尽量减少路基不均匀沉降,保证路面结构稳定,路基压实到位,路基的压实采用20吨振动压路机进行在最佳含水量±2%时,进行碾压,碾压机具组合是:先轻后重碾压顺序是:直线段先压路基边缘,后压路中,曲线段先压内侧,后压外侧,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碾压速度是:先慢后快3.砂砾石垫层铺设:将进场合格的碎石垫层材料,按填筑施工工艺参数,分层填筑30cm,推土机或挖机推平;并使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填筑层4、钢筋加工及安装现场制作钢筋弯曲架,对角隅分布筋进行带弯钩处理;用钢筋切断机切断钢筋,节点采用电焊机焊接或绑扎丝绑扎处理钢筋网片严格按结构图钢筋分布形式进行制作及安装,砼路面设双层Φ12钢筋网,分布筋位于砼路面下部,钢筋保护层为50mm5、安装模板及传力杆模板应按设计要求安装,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各部分尺寸、位置的正确模板安装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在承受砼浇捣的重量和侧压力,并能承受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荷载为保证模板安装强度,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污染钢筋施工缝处固定在模板上的传力杆,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直径25光圆钢筋,间距为30cm一个,长度50cm,设置在混凝土厚度一半的位置。
图6 施工缝处传力杆设置示意图6、浇筑混凝土交通疏解路面均采用C30商品混凝土,塌落度150mm,插入式震捣器捣固,振捣均匀、密实①、插入时要快,拔出时要慢,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隙②、每次插入振捣的时间为20~30s左右,并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开始泛浆时为准③、振捣时间不宜过久,太久会出现砂与水泥浆分离,石子下沉,并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砂层,影响混凝土质量④、振捣插入前后间距一般为30~50cm,防止漏振⑤、三不靠:一指振捣时不要碰到模板,二是钢筋和预埋件,在模板附近振捣时,应同时用木锤轻击模板,在钢筋密集处和模板边角处,应配合使用铁钎捣实混凝土混合料运送车辆到达摊铺地点后,直接倒入安装好侧模的路槽内,并用人工找补均匀7、养护派专人进行洒水养护,每天养护不得少于6次并保证砼表面湿润混凝土板在养生期间和填缝前,应禁止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行,养生期满后方可将覆盖物清除,板面不得留有痕迹五、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钢模安装时不得将钢模垫块(木板或石头)露出模板2、钢模安装完毕后,如发现模板底部与水泥稳定基层有间隙必须及时用砂浆补平,补平时间必须在水泥混凝土面层浇注前1小时完成,且用于补平间隙的砂浆必须与钢模一样平整。
3、水泥混凝土面层浇注前1小时必须将垫层养护湿润4、水泥混凝土面层浇注前1小时必须将水泥稳定基层清扫干净六、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各类机具、材料整理后统一堆放在指定的区域,不得占用施工场地以外的道路,并堆放整齐,场容场貌保持整洁、有序、文明2、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及统一着装工作服,并必须服从现场施工管理3、加强施工区治安综合治理,做到目标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到人施工现场的治安防范措施有力4、场区内的杂物每天安排保洁人员进行清扫,及时处理5、工程实施时,严格按技术交底和安全生产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各级安全员要深入施工现场,督促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制止无证操作6、重视个人自我防护,进入工地按规定佩戴安全帽,进行特殊作业前,必须落实防护措施正确使用特殊防护用品,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7、夜间施区照明要健全,确保夜间施工光线充足8、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上下班期间注意场地旁道路过往车辆,严禁随意横穿马路附件:附图1《经XX路一期交通疏解道路施工平面布置图》交底单位:交底人:审核人:年 月 日交底对象:接受交底人: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