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科学考点复习 第36讲 可持续发展课件 (16)

1528****253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585.52KB
约43页
文档ID:250254765
中考科学考点复习 第36讲 可持续发展课件 (16)_第1页
1/43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科学,浙江专用,第,5,讲物质的性质,1,2,3,1,含义:分子是组成物质且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组成物质的微粒除了分子外,还有,_,和,_,2,分子的特性,(1),分子在不停地做,_,运动,温度越高,_,越剧烈;,(2),分子之间有一定的,_,;,(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_,和斥力3,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_,有关,所以,我们把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_,原子,离子,无规则,运动,间隔,引力,温度,热运动,4,【,例,1,】,(2016,湘潭,),如图所示,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该现象主要说明,(,),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D,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分析,】,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采蜜,它们能闻到阵阵的花香,是由于花香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之中;故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A,5,1,在以下四个图示的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B,6,【,解析,】A.,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两根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上下两层液体一段时间后互相进入对方,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运动;,D.,说明地球与月亮之间的力是万有引力,不是分子之间的引力。

故选,B,7,8,1,含义:质量表示,_,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2,单位:常用单位是,_,比它小的单位有克,(g),和毫克,(mg),3,测量:实验室常用,_,测量物体质量4,天平的使用,(1),调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_,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称量时,待测物体放,_,砝码放,_,加在天平上的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它的,_,用,_,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天平重新平衡物体含有物质,千克,(kg),托盘天平,“0”,刻度线,左盘,右盘,最大称量,镊子,9,5,使用天平时的注意事项,(1),使用前,首先要看天平的最小刻度和量程;,(2),不能用手摸天平或砝码;,(3),取放砝码要用,_,;,(4),潮湿的物品或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可放在烧杯里称量,没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可在天平两盘各放一张一样的白纸,然后称量镊子,10,【,例,2,】,(2016,无锡,),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只调节了平衡螺母,C,称量时,左盘放置待测物体,右盘放置砝码,D,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确定天平已平衡,【,分析,】,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平衡螺母前,应先将游码移至零刻线处,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应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调节横梁平衡;,C.,称量物体时,要将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在右盘里加减砝码移动游码;,D.,横梁平衡的标志有两个: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者指针偏离分度盘中线的幅度相等。

B,11,2,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左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C,往右盘增加砝码,D,往右盘减少砝码,【,解析,】,托盘的原理是杠杆原理,因此称量物体质量时,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可以向右盘中添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向右移动砝码相当于向天平的右盘中增加砝码;反之向左移动游码相当于减少右盘中的砝码故选,D,D,12,13,1,含义:某种物质单位,_,的,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多少、体积的大小无关,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体积,3,单位:,_,或,g/cm,3,1 g/cm,3,_kg/m,3,质量,kg/m,3,10,3,14,4,密度的测量,(1),原理:,m,/,V,2),主要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等3),固体密度的测量步骤:测质量、测体积、计算4),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差值法”a,把液体放在烧杯中测得总质量为,M,;,b,把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总体积为,V,;,c,测量剩余部分液体的烧杯的总质量为,m,;,d,计算倒出部分液体的质量为,M,m,;,e,计算液体的密度:,(,M,m,)/,V,15,【,例,3,】,(2016,临夏州,),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密度,甲,_,乙,(,选填“”“”或“”,),;质量为,1.8 kg,乙物质的体积为,_ dm,3,。

分析,】,比较甲和乙的密度关系,可采用两种比较方法:体积相同,比较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质量相同,比较体积,体积小的密度大先从图乙中找出对应的两个物理量,算出乙的密度,然后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V,m,/,算出乙的体积2,16,3,(2016,南充,),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 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20 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 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_g,石块的密度为,_g/cm,3,水,1.0,10,3,kg/m,3,),30,3,17,18,1,物质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_,用符号,Q,表示热量的单位为焦耳,简称,_,符号为,J,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并不相同;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也不相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在科学上叫做,_,简称,_,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较多的,比热较大;吸收,(,或放出,),热量较少的,比热较小热量,焦,比热容,比热,19,【,例,4,】,(2016,随州,),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可知,(,),A,甲液体的内能比乙的大,B,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变慢,C,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D,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D,20,【,分析,】,A,两种液体虽然质量和初温度相同,但是不同物质,内能多少不能比较此选项错误;,B.,物质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此选项错误;,C,、,D.,由图示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的温度升高的快,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甲的比热容较小,乙的比热容较大21,4,(2016,南京,),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昼夜温差大,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D,22,【,解析,】A.,不同种物质比热容可能相同,如煤油和冰的比热容相同,此选项错误;,B.,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湿泥土的比热容比干泥土要大一些在阳光照射下,由公式,t,Q,/(,cm,),可知,干泥土温度升高的更快,此选项错误;,C.,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此选项错误;,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由于铝的比热容比铜的比热容大,根据吸热公式,Q,cm,t,可判断,铝块吸收的热量多,此选项正确故选,D,23,24,1,熔化:物质从,_,态变成,_,态的过程;,凝固:物质从,_,态变成,_,态的过程2,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_,熔点:晶体,_,时的温度;凝固点:晶体,_,时的温度冰的凝固点为,_,3,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不断吸收热量4,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保持温度不变无论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_,在凝固过程中,_,固,液,液,固,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熔化,凝固,0,吸热,放热,25,【,例,5,】,(2016,河南,),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描述的过程可能是,(,),A,蜡的熔化,B,海波的熔化,C,水的凝固,D,玻璃的凝固,【,分析,】,由图知:总体趋势,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所以是熔化过程;可以排除,CD,;,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有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的线段,说明在此段时间内温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此时间的温度值即为该物体的熔点,而只有晶体才有熔点,可以排除,A,。

B,26,5,(2016,巴中,),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者“不变”,),解析,】,由图像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240,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240,;在第,10 min,时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是固液共存态,并且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40,固液共存状态,不变,27,28,1,汽化: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的两种形式为,_,和,_,2,蒸发:蒸发就是在,_,下都能进行的,_,现象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_,;,(2)_,;,(3)_,4,沸腾:沸腾就是在,_,下、在液体的,_,同时进行的剧烈的,_,现象5,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_,不同液体沸点不同,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液体的沸点跟大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蒸发,沸腾,任何温度,汽化,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一定温度,表面和内部,汽化,沸点,29,6,液体沸腾的条件,(1)_,;,(2)_,;,7,液化:物体从气体变成液态的过程。

8,液化方法:降温、增大压强液体的温度要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30,【,例,6,】,(2016,长春,),夏天,晒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了,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B,液化,C,汽化,D,升华,【,分析,】,夏天,晒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很快变干,衣服上的水分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C,31,6,(2016,广东,),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_,时从人体吸热,(,填物态变化名称,),;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_,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100,就已沸腾,原因是水的沸点随,_,减小而降低解析,】,皮肤上擦上酒精后,酒精迅速汽化由液态变成气态,同时吸收热量,所以感觉凉快;冰棒温度很低,周围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冰棒周围液化成为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海拔较高的地方气压小一些;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所以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100,就已沸腾,汽化,水蒸气,气压,32,33,1,物体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_,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_,。

2,物质升华时吸收热量,凝华时放出热量升华,凝华,34,【,例,7,】,(2016,盘锦,),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A,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凝固,B,树上的雾凇,凝华,C,草叶上的露珠,熔化,D,雪糕周围的“白气”,升华,【,分析,】,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树上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