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题

无***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7KB
约8页
文档ID:156955407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题_第1页
1/8

童寺中心校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姓名: 学号: 得分:一、(27分,每小题3分)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淅(xī)沥 坦荡如砥(dǐ) B.猗(yī)郁 惴惴(zhuì)不安C. 楠木( lán ) 揠(yàn)苗助长 D.槲(hú)树 虬(qiú)枝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妙手偶得 伟岸 无边无限B.潜滋暗长 婆娑 纵横决荡C.恹恹欲睡 主宰 旁逸料出D.浮想连翩 甬道 固辙的鱼3.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惴惴不安:因担心害怕而心中不安 B、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 C、坦荡如砥:平坦得像麿刀石 D、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的生长滋:滋润4.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愿一切生命不至于因 ① 在石缝间而凄凄切切玉树地震发生以后,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各种急需的物资 ② 运往灾区 笑是一种个人的创造,也是一种集体生活感情 ③ 的表现A. ①飘落 ②源源不断 ③融洽B. ①飘飞 ②络绎不绝 ③融会C. ①飘扬 ②源源不断 ③融化D. ①飘荡 ②络绎不绝 ③融通5.下列句子中,没语病的一项是( )A.前面高耸的断桥便是整个圆明园唯一完好的遗桥了。

B.在这里我们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C.笑,是人们心情愉快的表现,对于健康是有益的D.成熟的荔枝大多数都是深红色或紫色6.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     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②     例如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2小时就要翻动一次③     例如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嘁嘁喳喳”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秒④     因此,许多古代的学者或哲人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⑤     人类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⑥     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捉回去当“虫表”A⑤①②③⑥④ B⑤③⑥①②④ C⑤③①②⑥④ D⑤①②⑥③④7.下面文中标有序号的句子,与这段文字的中心不一致的一项是( )要享受生命首先要有勇气①勇气就是古人说“舍我其谁”⑻鲁迅说“直面人生”,现代人说“潇洒走一回”“痛快活一场”②对生命没有信心、没有勇气的人,不热爱生活的人,是不可能享受生命之果的③有多少创造,就有多少享受④望高峰而却步,就看不到极顶风光;将出海而又收帆,就体会不到惊涛骇浪。

A.①句 B.②句 C.③句 D.④句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最准确的一项是( )自贡日报5月17日讯(记者 冉昌龙 欧阳敏)15日至16日,省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在汇东春华广场进行200名佳丽在复赛中各展所长,最终,60名佳丽获得参加决赛的资格决赛将挑选20人参加总决赛A. 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在汇东春华广场进行B. 省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60名佳丽晋级决赛C. “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60名佳丽晋级决赛D. 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将挑选20人参加总决赛9. 下列作家作品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囚绿记》——陆蠡——现代散文作家——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选(1918——1949)》第四卷B.《捕蛇者说》——柳宗元——唐代文学家——选自《柳河东集》C.《草莓》——伊瓦什凯维奇——俄国作家——选自《世界文学》D.《浣溪沙》——晏殊——宋代词人——选自《珠玉集》二、(12分,每小题3分)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①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②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③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④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⑤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

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⑥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 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九洲清晏”为北京圆明园40景中的一景新九洲清晏”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相关命名和意义上作为中国馆主体的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谐”、“本”、“宗”之意;其他八洲依据地势和气候分别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这些都是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⑦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观众观众置身其间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

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10.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各指的什么?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中的”“此”指代的是“形状酷似一顶古帽”B. “游客们穿梭其中”中的“其”指代的是“中华大地”C. “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指的是“中国馆的设计”D.“观众观众置身其间”中的“其”指的是“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11.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应该删去的一项是( )A.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B. 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C. 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D. 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12.下面对几段文字大一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③④三段文字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外观形象。

B.第⑤段文字说明的国家馆“中国红”的精心挑选与视觉效果C.第⑥段文字说明的是地区馆屋顶平台上的“新九洲清晏”D.第⑦段文字说明的是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先进科技成果,体现了环保节能的理念13.下列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全文来看,文章主要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在中国国家馆的B. 把中国国家馆称为“东方之冠”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其外形特点C. 第⑦段划横线的句子从一个方面具体说明了中国馆设计中环保节能的理念D. 第⑦段文字的段内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再总说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秋水》这篇文章,完成14—17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百川灌河 河:这里指黄河B. 河伯欣然自喜 欣然:高兴的样子。

C. 不见水端 端:端来D.望洋向若而叹 望洋:抬头仰望的样子15.对下面加点的“之”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涘渚崖之间:助词,的 B、少仲尼之闻:助词,的C. 泾流之大:助词,的 D.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16.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辩牛马 译文:分辨不清牛和马B. 我之谓也 译文:说的就是我啊C. 少仲尼之闻 译文:认为孔子学识少D. 大方之家 译文:言谈大方的人家17.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课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闻见而骄傲自大B.“百川灌河”极言黄河之开阔;“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极言黄河之雄壮C.课文分为两层,其中第二层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D.这篇课文通篇设喻,还采用了对比手法四、(14分)18.按要求默写填空5分)①李商隐《无题》中“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为诗中警句,去着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比喻新奇而巧妙②“ ,似曾相识燕归来被誉为“天然奇偶”③“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④“起舞弄清影, 苏轼《水调歌头》)⑤“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19.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甲、《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①对上面两首诗词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边:到边疆去察看B.征蓬:飘飞的蓬草,比喻飘泊的旅人泛指远行的人C.都护:这里借指河西节度使D.江:指长江②翻译“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意思是: ③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诗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边塞的情势 ) B、《使至塞上》的尾联照应诗题和开头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之情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不知”二字凸现诗人感慨之深 ;“犹”字凸现诗人忧愤之切 )D.《泊秦淮》这首七言绝句在写作上的特点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五、(22分) 松 子 茶 林清玄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白,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有一种高远的境界,但是经过人工采撷、制造过的松子是用来吃的,怎么样来吃这些松子呢?我想起饭馆里面有一道炒松子,便征询朋友的意见,要把那包松子下油锅了朋友一听,大惊失色:“松子怎么能用油炒呢?”“在台湾,我们都是这样吃松子的罪过,罪过,这包松子看起来虽然不多,你想它是多少棵松树经过冬雪的锻炼才能长出来的呢?用油一炒,不但松子味尽失,而且也损伤了我们吃这种天地精华的原意了何况,松子虽然淡雅,仍然是油性的,必须用淡雅的吃法才能品出它的真味那么,松子应该怎么吃呢?”我疑惑地问。

即使在生产松子的韩国,松子仍然被看作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的吃法是泡茶泡茶?”“你烹茶的时候,加几粒松子在里面,松子会浮出淡淡的油脂,并生松香,使一壶茶顿时津香润滑,有高山流水之气当夜,我们便就着月光,在屋内喝松子茶,果如朋友所说的,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凡起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小花,并且闻到那花的香气,我觉得,以松子烹茶,是最不辜负这些生长在高山上历经冰雪的松子了松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但是有时候,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的大主宰诗人在月夜的空山听到微不可辨的松子落声,会想起远方未眠的朋友,我们对月喝松子茶也可以说是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我们一向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完全是因为我们不能把握像松子一样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小东西朋友的话十分有理,使我想起人自命是世界的主宰,但是人并非这个世界唯一的主人就以经常遍照的日月来说,太阳给万物以生机和力量,并不单给人们照耀;而在月光温柔的怀抱里,虫鸟鸣唱,不让人在月下独享即使是一粒小小松子,也是吸取了日月精华而生,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佛眼和尚在禅宗的公案里,留下两句名言: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和竹原是不相干的,可是因为水从竹子边流出来就显得格外清冷;花是香的,但花的香如果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体知可见,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不同的意义,何况是人和松子?我觉得,人一切的心灵活动都是抽象的,这种抽象宜于联想;得到人世一切物质的富人如果不能联想,他还是觉得不足;倘若是一个贫苦的人有了抽象联想,也可以过得幸福这完全是境界的差别,禅宗五祖曾经问过:“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慧能的答案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仁者,人也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动都会视而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只道那情爱之深无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20.按要求摘取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4分)①文中说,看到松子“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结合下文,指出“情怀”的含义答: ②作者引用佛眼和尚的两句名言“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目的是想阐明一个什么道理?答: 21. 文中说,“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判断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A.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平凡起来了 )B.松子虽小,但和“我们”一样,吸取了日月精华 )C.小松子有时也可以做“我们”情绪的大主宰 )D.在人心所动的那一刻,看见万物都是动的 )22.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请问“那面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请按字数限制填入方框中4分)坦然地□□□□,不要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而要像把握小松子一样把握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23. 本文通过如何吃松子这件小事阐发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作者阐发的这个人生道理是: 2分)24.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2分)例句: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仿句: 2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A.本文语言华丽,词藻丰富,且大量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典雅高贵的富态美。

B.本文行文曲折有致,从对松子食用的错误认识到领略人生的真谛,作者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C.从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主旨来看,文章倒数第二段至倒数第三段似乎是多余的,删去并无大碍,反而更加精炼D.“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句中的“它”指的是“身边的事物”E.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个深奥的深奥人生哲理阐述得通俗易懂,很好地揭示了本文的主旨,让人备受启迪六、(63分)26.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1)题目:洒进 的雨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干旱土地”“窗口”“心中”等,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不得抄袭⑤作文题目居中,上下各空一行⑥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2)《松子茶》文中说“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动都会视而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只道那情爱之深无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这说明需要联想,更要有好的心境,环境的美好与恶劣是有心境快乐与否决定的,机我常说的境由心造。

请以“心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不得抄袭⑤作文题目居中,上下各空一行⑥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参考答案一、1C 2B 3D 4A 5C 6 B 7C 8B 9C二、10--13BDAD三、14C 15C 16D 17B四、18略 19①D ②略 ③×√√×五、20. ①“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②“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能胜出不同的意义21.A. ×B. √C. √D×4分一项1分.22.面对生活 小东西(小事物)一空2分超出1字扣1分.23.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的事物2分之答出“不要忽视”给1分24.略,意思正确,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样即可得分2分,不打0.525.A、C正确一点得3分全选不得分.26按期末评分标准8。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