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湖南省十三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1.33KB
约17页
文档ID:92860882
湖南省十三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1/17

湖南省2016届高三•十三校联考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总分: 150 分 时量: 150 分钟考试时间:2016年3月5日下午14:30〜17:00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H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 分第 I 卷 (阅读题,共70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谣言为什么不缺受众谣言从来不是新鲜事马克・吐温曾说:“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就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 ”在 100 多年后的今天,技术的进步让谣言跑得更快、传得更远了相关研究显示,平台的活跃用户数量已超过 6 亿,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中的联系人多是同事、朋友等平日里打过交道、联系较为紧密的人,当现实关系延伸到网络的虚拟空间中,每一条转发显得更具说服力,也更容易被再次转发扩散 《小龙虾是一种处理过尸体的虫子,外国人从不吃》 《肯德基的鸡都长着六个翅膀》 《人社部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这些看着眼熟的文章是不是曾经在你的朋友圈出现过?在公众平台辟谣中心,类似已辟谣的文章达280148 篇,而 2015 年朋友圈谣言的举报处理总量达到 21695437 次。

官方推出的公众号“谣言过滤器”将谣言分为七类, 分别为失实报道、 儿童走失、 财产安全、 食品安全、 人身安全、 科学常识、 迷信数据显示, 2015 年失实报道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 29% ,而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为食品安全(20%)与人身安全(12%) 《倒着输银行卡密码能自动报警》 《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等入选年度十大谣言,举报次数最多的《朋友圈降权》达到了 233210 次很多人疑惑,许多诸如“六个翅膀的鸡”等谣言明明漏洞百出,为何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相信甚至反复传播?在不少专家看来,网络推手和商业营销是部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一股重要力量但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猎奇心理是谣言传播的最普遍的原因之一新浪微博相关负责人尹雪赓分析认为: “从传播规律来看,人们更关注新奇、颠覆常识的 讯息,出于这样的心理,谣言也就更容易得到传播失实报道之所以能成为朋友圈中的谣言主力,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满足了不少人的猎奇心理此外,失实报道还符合部分网民的固有观念,因而更容易取信于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管健指出,在相对封闭的网络空间中,网民置身于相近的看法中,更容易强化原有观点,甚至倾向于有选择地接触那些能够加强自己本来信念的讯息,而拒绝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讯息。

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相关谣言一直是各大网络平台经久不衰的“牛皮癣”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认为,此类谣言正是抓住了人们趋利避害的本能,对于和自身健康、财产人身安全相关的信息,公众往往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追寻更深层的原因,管健分析了网络谣言背后的社会心态她认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还归因于害怕不确定性的社会心态、从众心态和责任的分散、个人意念与逆反心态的外化投射等层面管健说: “个体的知识储备和经验难以应对复杂的社会生活,越是不确定,就越会依赖别人在焦虑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人们通常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而是更多地去观察模仿他人的做法和观点,这就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此外,从众与责任分散弱化了谣言传播的负罪感 ”管健说,网络世界中,公众作为普通看客,常常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自己的判断、认识上也会慢慢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在群体活动中,很多人会持有责任分散的心理,觉得法不责众,因而更容易表现出有违社会规则的态度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友华认为,要求公众去辨别信息的真伪实际上很难做到,尤其是突发事件,公众急于想要了解事件真相及其进展,但又无法掌握一手材料、缺少专业判断能力。

因此,辟谣还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平台的共同努力选自《人民日报》 , 2016 年 01 月 20 日 12 版)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因朋友圈中多为平日打过交道、联系较为密切的人,所以每一条转发显得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被再次转发扩散B .失实报道是朋友圈中的谣言主力,因其符合部分网民的固有观念,更容易被网民信任C.网络谣言根据危害大小可将其分为失实报道、儿童走失、财产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科学常识、迷信等七类D .公众往往选择相信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相关谣言,此类谣言在各大网络平台中持续时间较长、难以平复2 .下列对谣言传播原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相对封闭的网络空间中,网民倾向于有选择地接触那些能够加强自己本来信念的讯息,而拒绝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讯息B .在焦虑普遍存在的当下,人们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更多的是去观察模仿他人的做法和观点,因而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C .网络推手和商业营销总是抓住人们更关注新奇的、颠覆常识的讯息的猎奇心理,成为部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一股重要力量D .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害怕不确定性的社会心态、从众心态和责任的分散、个人意念与逆反心态的外化投射等层面。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政府部门和相关平台只要引导公众警惕网络信息,仔细辨别信息真伪,谣言定能得到有效的制止B .从传播规律来看,人们更关注新奇、颠覆常识的讯息,出于这样的心理,谣言也就更容易得到传播C.对于和自身健康、财产人身安全相关的信息,公众应该理性判断,不应只坚持趋利避害的态度——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D .公众作为普通看客,在群体活动中,很多人会持有责任分散的心理,觉得法不责众,因而更容易表现出有违社会规则的态度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随从梁武帝帝性好棋,每从夜至旦不辍,等辈皆寐,唯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从平建邺,稍为主书,散财聚士,恒思立效除奉朝请普通七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除庆之假节、总知军事魏豫州刺史李宪遣其子长钧别筑两城相拒,庆之攻拔之,宪力屈遂降,庆之入据其城大通元年,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魏遣常山王元昭等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韦放曰: “贼锋必是轻锐,战捷不足为功; 如不利,沮我军势, 不如勿击 ”庆之日: “魏人远来,皆已疲倦,须挫其气,必无不败之理。

”于是与麾下五百骑奔击,破其前军,魏人震恐庆之还共诸将连营西进,据涡阳城,与魏相持,自春至下冬,各数十百战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日:“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仲宗壮其计,乃从之魏人掎角作十三城,庆之陷其四垒九城兵甲犹盛,乃陈其俘馘,鼓噪攻之,遂奔溃,斩获略尽,涡水咽流诏以涡阳之地置西徐州众军乘胜前顿城父武帝嘉焉,手诏慰勉之中大通二年,除南北司二州刺史,加都督庆之至镇,遂围县瓠,破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于溱水又破行台孙腾、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于楚城罢义阳镇兵,停水陆转运,江湘诸州并得休息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廪充实又表省南司州,复安陆郡,置上明郡大同二年,魏遣将侯景攻下楚州,执刺史桓和景仍进军淮上,庆之破之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是岁豫州饥,庆之开仓振给,多所全济州人李异等八百人表求树碑颂德,诏许焉五年卒,谥曰武庆之性祗慎,每奉诏敕,必洗沐拜受俭素不衣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选自《南史》 ,有删节)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 隶:跟从B .庆之陷其四垒陷:沦陷C .仲宗壮其计壮:佩服D .庆之开仓振给振:通“赈”,救济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俭素不衣/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B .俭素不衣/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C .俭素不衣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D .俭素不衣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陈庆之年轻时候曾是梁武帝的侍从,因为忠心事主,经常得到赞赏,后从军,逐渐得到提拔。

B .陈庆之在楚城击败北魏军队后,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屯田开荒,发展生产,积蓄了很多粮食C.陈庆之胆识过人,他曾亲自统领大军攻克涡阳在与北魏军的对峙中,历经数十上百次的战斗,最终凭借勇气大获全胜D.陈庆之为人谨慎,生活俭朴,即使身居高位,仍谦恭有礼,士卒都乐于为其拼死 效力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贼锋必是轻锐,战捷不足为功;如不利,沮我军势,不如勿击 (5分)译文:(2)州人李昇等八百人表求树碑颂德,诏许焉5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8〜9题百字令•德祐乙亥①褚生半堤花雨,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春色尚堪描画在,万紫千红尘土鹃促归期,莺收佞舌,燕作留人语绕栏红药,韶华留此孤主真个恨杀东风,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飞书传羽②湖水湖烟,峰南峰北,总是堪伤处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注】①德祜,宋恭帝赵黑年号,德祐乙亥, 1275年次年,元兵攻入临安,南宋灭 亡②飞书传羽,指元兵将至的军情报告,有人曾作诗句“羽书莫报樊城急”8 .从上阕到下阕,词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简要分析5分)答:9 .有人说,本词下阕所写“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和杜牧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有异曲同工之妙,你是否赞同?请简要分析。

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两句是:" O(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的两句是:“,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 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邻居伊北①老黎搬进来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晚上下班回来,开了门,大家才发现进门过 道里有人半蹲着在炒菜,弄得整个房间乌烟瘴气炒菜的人看见住户们回来了,尴尬地 笑了笑,嘴里咕咕哝哝地说了几句,大概是在跟大家打招呼大家捂着鼻子过去了,他 见没人理,便继续低头炒自己的菜②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大都市里,我们都是外来客,我们买不起房子,但又不想住得 太偏远,便只能不断压缩自己的物理空间在这所较高档小区的大房子里,足足住了十 户人家。

最大的一家占地面积十多平米,最小的一家则只有五六平米我们秉持互不 干扰的原则,小心翼翼地在这套房子里栖居别看地方小,我们这所房子的住户最低学 历也是大学本科,有工作的,有考研的,每个人心里怀着一种莫名的清高,朝自己的理想 奋斗,我们太需要一个家③可新近到来的老黎,却打破了我们原有的生活从第一眼看到老黎,大家就感到他 跟我们不是一路人他头发油脏,衣着递遢,他在公共走道里炒菜,电视声开得老大,他在 水池边吸烟,他起得太早,而且每次都惊天动地;更糟的是,不久他那爱聒噪的老婆也跟着 住了进来在这套房子里,没人理老黎,人们自觉地避开他,即使是狭路相逢,大多数人也 会选择低眉一一装作没看见,各自走过大都市特有的冷漠,每天都在我们这里上演④老黎心里似乎也明白,在这里,没人看得起他,他只是一个批发毛巾的,虽然有时 候,他竭力想同周围的邻居说一两句话一一我们能感受到他的热情,可似乎谁也不肯给 他这个机会我们早出晚归的生活习惯,也导致大家跟老黎实在搭不上,直到七号搬了 进来七号特指在七号房住的人没人知道这对情侣从哪里来.从种种蛛丝马迹看,那 女的大概是大专毕业,但同时又是失业状态(因为她总待在房子里);男的大学毕业后找 了份工作,过着紧张的早出晚归的生活。

谁也没想到,白天大段空余的时光,竟然促成了七号女主人和与她相差不下二十岁的老黎的友谊在洗菜池,他们总是长时间地聊着,他们讨论做菜的方法、讨论北京的天气、讨论各自家乡的特色,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发展到后来,他们甚至开始拼桌子吃饭,俨然一家人⑤七号女主人怀孕了,出于对母子健康的考虑,他们决定搬到更好的地方去七号搬家了,这在这座城市里,本是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可老黎却为这件事忙得不亦乐乎,又是帮他们找车,又是帮他们抬家具,依依不舍地送走了这对年轻的夫妇七号走了,老黎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状态中,他每天用意志抵抗着来自其他邻居的冷漠,时时刻刻,我们似乎都在提醒他,他跟我们不是一类人,他永远别想走进我们的社交圈老黎是寂寞了究竟谁可以满不在乎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之,老黎是不行,他是标准的中国人,他似乎还不习惯孤独的生活⑥一天早晨,我打开门,准备走出去,转头间,看见老黎正抱着一个笨重的大箱子朝门外走,我连忙把门拉得很开,让老黎先行老黎缓慢而吃力地从我身边走过,偏过头,脸上有一种尴尬的笑——像刚来的时候那样——随即说了声,谢谢啊从他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一种渴望即便只是一个举手之劳,他都感谢万分,他太需要别人的接纳。

我连忙说,没什么没什么,赶紧躲开了老黎的眼睛,到底没与他有更多的交流在人情淡薄的都市里,我似乎已经习惯了点到为止,习惯了自保,习惯了戴起面具过日子一年后,老黎搬离了这儿,我再也没见到过他后来听人说,老黎现在住在大杂院里 “那里才最适合他” ,这是邻居们对于老黎的评判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 本文以“邻居”为题,但新搬来的老黎始终不能被大房子里的其余房客接纳,最后选择搬离,这一冰冷事实使得文章的题目充满了讽刺意味B .文章中的“我”是串连小说情节的线索人物,着力描写了老黎初来的情景和老黎搬离时的情景, “我”既是事件的观察者,也是事件的参与者,使作品读起来更加真实可感C .七号女主人能跟和她相差不下二十岁的老黎成为好友,表明老黎在环境的熏陶下慢慢适应了与邻居相处D .七号女主人搬走时老黎的依依不舍,忙前忙后;七号女主人搬走后老黎最终也选择搬离这种种做法和表现充分说明老黎内心深处充满了对真诚理解、和谐相处的渴望,使文章的主题更深刻E .小说在最后写邻居们对老黎的评判,充分说明大家骨子里莫名的清高渐渐淡去,而老黎的搬离也开始引发大家深刻的反思。

2) 本文开头结尾两次写到老黎“尴尬的笑” ,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简要说明 ( 6 分)答:(3) 第③段开头说: “可新近到来的老黎,却打破了我们原有的生活 ”老黎的到来究竟有没有打破我们原有的生活?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谈谈“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6 分)答:(4) 本文为何着重写到“七号”与老黎交往的一段内容,请简要探究其妙处 ( 8 分)答: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梁羽生:千古文人侠客梦周天意侠骨文心笑看云霄飘一羽,孤怀统揽曾经沧海慨平生梁羽生出身于书香门第,与金庸、古龙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 “从 1954 年到 1984 年, 30 年, 35 部小说, 160 册, 2000 万字的‘刀光剑影’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表示,梁羽生是做到了著作等身的一位作家——160 册书堆起来,足有一人高了梁羽生的小说,结构和语言都独具魅力,多以章回小说的形式来陈述,多用诗词歌赋和民歌俗语,富有神采在梁羽生看来,与武侠小说结缘,实属偶然 1954 年的他,还是一名普通报纸编辑,应好友《新晚报》总编辑之约,硬着头皮创作了报纸连载小说《龙虎斗京华》 ,不料一纸风行,并因此成为新闻人物。

晚年,梁羽生回望自己的创作生涯感慨万千: “往事并不如烟,要说是说不完的,能说多少就多少吧这正是:旧梦依稀记不真,烟云吹散尚留痕 ”他的话,如同他的葬礼,一如既往地低调,却不妨碍他在中国武侠小说史上以及读者心目中的地位梁羽生深受传统文化熏染,魏晋名士的风流,纳兰容若的深情都深深地烙在其骨子里俗话说文如其人,在梁羽生的笔下,不但有着精彩诡异的江湖、神奇玄妙的武功,更有着令人荡气回肠的爱与友谊但无论是武功还是爱与友谊,在他的笔下都有着自身鲜明的烙印江湖是种无奈的选择,梁羽生笔下的江湖是平和的江湖,是中规中矩的江 湖他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则更贴近生活,凸显真实人性,以儒家的思想写武,写江湖,不 求深厚与诡异,只是表达着民间藏龙卧虎,水可载舟也可覆舟的道理古希腊艺术家认为悲剧是最完美的文学形式,悲剧揭示了生命的终极意义梁羽生受十九世纪文艺思潮影响很深,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一直体现在他的创作之中梁羽生笔下的爱情是多难的,再动人的爱情,即便是一见钟情,也让你白了头发,添了伤口,一如冰天雪地里的昙花,没有毅力没有恒心的人,也是无法采摘的友情也一样,那是一种深藏的关怀与爱恋,得到难,守住也难天山南北,四野茫茫,杨云聪与纳兰明慧的爱情夭折于民族的对立与现实的残酷之中,草原上的飞红巾蓝天的豪情最终换得个未老头先雪;贺兰山中,陈玄机与云素素本是白玉无瑕,儿女深情如夏花春水,奈何上代人冤孽重重,终是“寸寸伤心付劫灰” 。

世间之情犹如昙花开一样,漫长的等待,刹那的绚美,而痴情儿女的执着与高洁成为永不褪色的传奇人性的复杂,爱情的难解,造化的弄人,都化在天山星夜的凄然一望之中了梁羽生笔下的英雄,其实也很平凡随便往人群中一站,谁也不知道他是谁,更不会认为他就是个英雄梁羽生是用虚构的人物来强化历史氛围,双拳难敌四手,这是至理名言一个人功夫再高,也不可能真正做到万人敌毕竟人的体力和潜能都是有限的,也是相差不远的除却《大唐游侠传》 、 《剑网尘丝》系列、 《风云雷电》等少数几篇外,他的作品都集中在明末清初时期,英雄总是在国家民族大义之中,慢慢显露出来的导演张纪中评价梁羽生说: “梁羽生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历史感很厚重,应该说他笔下武侠世界中的人都生活在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中相比之下,金庸的作品往往表现的是生活在武侠世界里的侠客,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梁羽生小说开篇引人,中间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结局荡气回肠梁羽生曾为自己撰写了一副对联:侠骨文心笑看云霄飘一羽,孤怀统揽曾经沧海慨平生此联既含有书的名字,又在联尾暗嵌自己的名字,正是一生淡泊名利的写照有删改)(1) 下列对传记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5 分) ()A .梁羽生笔下的武侠英雄在功夫上并不能做到万人敌,但他们心中充满了民族大义精神,这种精神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慢慢显露。

B .文学与人生紧密相连,梁羽生笔下的爱情总不能一帆风顺,这既跟他的创作观有关,也跟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C.梁羽生笔下的江湖总比别的武侠小说家笔下的江湖少了几分精彩和诡异,这跟他一直以儒家的思想来写武写江湖是分不开的D.与别的武侠小说家刻画的人物相比,梁羽生笔下的人物更平凡更贴近生活,这跟他创作时注重凸显真实人性力求用虚构的人物来强化历史氛围的写法是分不开的E.梁羽生被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之一,共创作小说35部之多,书香门第的出身,决定了他在创作中热衷于使用诗词歌赋,语言充满神采2)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梁羽生武侠小说的风格特点6分)答:(3)请简要分析梁羽生武侠小说的创作特色是如何形成的6分)答:(4) “以侠胜武”是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创作主张,结合本文并联系你所看到的武侠题材的小说和电视电影,谈谈你对“以侠胜武”的认识8分)答:第n卷(表达题,共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那时的我们还很小,那时的乡村离城市还很远,所以在他那 的描述下,我们每个孩子都对城里的生活充满了向往②优秀的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必须先得学会“不动于衷” ,才能,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③这十八个罗汉个个都只有拳头大小,十八个罗汉有的在念经,有的在敲木鱼,有的在打拳……它们形态各异, A .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B.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C.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D.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镶了呢?B.国际法庭因认定日本在南极海的“调查捕鲸”实质为“商业捕鲸”,判定其违反了国公约,于3月31日颁布判决书,下令禁止日本船只在南极海停止以任何名义捕鲸C.如果心中淡了人民这个情怀,干事少了群众这把尺子,不能做到“温而思人之寒, 安而思人之艰”,我们就会被人民唾弃D.马年春晚节目中,由开心麻花团队精心打造的喜剧小品《扶不扶》,以生活气息浓有B、喜剧效果明显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喜爱是毋庸置疑的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又是一年过去了,此刻的你无论怅然若失,还是踌躇满志,我们确定无疑的是,你的生活方式已经被悄然改变―_;;公众号关注得越来越多,可能够静下心来打开的却越来越少……①对许多人而言,拇指在屏幕方寸间游走的距离,也许超过双脚走过的路程②慢慢地,你习惯了视线水平向下45度或更多③面对储存卡突然爆满的照片,也会偶尔疑惑究竟它们拍在何时④习惯了拇指上下左右 5厘米距离的游走⑤这样两个再简单不过的姿势能够产生的联想,可能是一餐饭、一场电影、一张车票、一件电器,也可能是一间房、一部 TAXI、一次远足⑥没人去计算它不经意间吞噬的时间与记忆一一看着一年前下载的客户端,你是不是时常会记不得它是什么A.②④⑤①⑥③B.①⑥③②④⑤C.③②⑤⑥①④D.③②④⑤①⑥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个字5分)花鼓戏,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① ,它分 为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零陵花鼓戏等六 个流派它由湘南民歌发展而成,伴奏乐器多用极具地方特色的湖南花鼓大筒以及 喷呐、琵琶、笛子、锣鼓等民族乐器曲调活泼轻快,旋律流畅明快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后,②,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 《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不少现代戏花鼓戏蕴含了各个地方独特的艺术表现形 式,吸收了各种民间艺术的精华,③__17 .阅读《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婉拒舅母请吃饭的一段话,完成题目6分)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于是黛玉告辞1)黛玉短短几句话能获得邢夫人微笑赞许的原因是:(3分)②2)高三了,小明的班主任赵老师要他担任班长,小明想推辞,请你仿照黛玉的说话方式,替她讲几句话:3分)六、写作(60分)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院子里有两棵榆树,一棵直榆,一棵弯榆为了建房,父亲带着两个儿子砍掉那棵直的,留下了弯的,一个儿子看着倒在地上的直榆想了一会儿说:“长得直的遭到砍伐,长大了我得学做一棵弯榆。

另一个儿子看着身旁的那棵弯榆说:“长成一棵没用的树,长到千年也是白活,即便要受刀斧之刑,我也愿做一棵直树听了两个儿子的话,父亲深思了一会说:“弯有弯的活法,直有直的道理,该弯时弯,该直时直,不可泥于一理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湖南省2016届高三•十三校联考第一次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 . C(“根据危害大小”分类的表述有误 )2. C(强加因果,且“总是” 一词过于绝对3. A(“谣言定能得到有效的制止”表述过于绝对4. B(陷:攻下5. C(俭素不衣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6. C(陈庆之只是隶属于领军曹仲宗,“亲自统领大军”错误;大获全胜主要凭借智谋,而不只是“凭借勇气”7. (1)敌人的前锋必定是轻装精锐部队, 如果战胜不算有功; 如果失败, 就会破坏我军士气,不如不要出击 (得分点:锋、轻锐、捷、沮,各 1 分,大意 1 分,共 5 分)(2) 豫州百姓李昇等八百人上表要求为陈庆之树碑以称颂其功德,朝廷(皇帝)下令同意得分点:表、诏、许,各 1 分,大意 2 分,共 5 分)8 . 上阕写杭州西湖景色, 重写 “无奈” 。

词人面对满地落花, 听着杜鹃哀啼, 顿觉空虚无奈,凄凉幽怨,内心充满惜春伤春之情 ( 2 分)下阕重写词人之“恨” ,春意阑珊,是恨的外象词人真心所恨的是南宋君臣在军情紧急、北兵将至之时,依然宴乐狂欢,作者所恨是兴亡之恨 ( 3 分)9 .赞同 “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中“犹自”两字,用笔拙重,有“自顾自”之意,意指杨柳袅娜,在东风中舒腰曼舞,不曾懂得世人忧国伤时的苦痛表面说杨柳,实质以柳喻指南宋君臣,此句融情于景并运用拟人手法,含蓄表达作者心中的感伤和愤恨 ( 3 分)杜牧诗句“隔江犹唱后庭花” ,表面说无知歌女唱亡国之音,实则讽喻晚唐统治者淫乐误国, 含蓄表达诗人内心的伤感愤慨 一词一诗, 手法不同, 异曲同工 3 分)10 .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3)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11 . (1)选 C 给 3 分,选 E 给 2 分,选 A 给 1 分 (A 项,老黎与后来的七号女主人有过短暂的融洽相处,七号女号女主人对待老黎的态度和老住户形成强烈对比, 所以 “新搬来的老黎始终不能被大房子里的其余房客接纳”说法过于绝对 C 项,老黎始终没有完全适应与邻居相处。

E 项,老黎的搬离并未引发大家真正的反思 )(2) 文章开头写老黎“尴尬的笑” ,主要是为了表现生活随意的老黎为自己给邻居生活带来的不便心存歉意,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邻居们对老黎这位新来的住户的排斥和轻视之情 ( 2 分)文章结尾部分再写老黎“尴尬的笑” ,主要是为了表现老黎终究不能融人邻里生活的狼狈无奈之情,也更加深刻地表现同一间房子里的人情的冷漠, <2 分)使文章内容上前后照应,行文结构更加严谨 ( 2 分)(3) 老黎的到来并未真正打破我们原有的生活,因为除了后来的七号女主人外,几乎没有人接纳他,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我们习惯性的冷漠赶走了老黎 ( 2 分)我们的生活可以概括为: ①为了生活, 我们不得不挤在一起, 但我们的心却不能彼此真诚相待;②我们秉持互不干扰的原则, 小心翼翼地自我保护; ③每个人心里怀着一种莫名的清高, 朝自己的理想奋斗;④我们早出晚归,忙忙碌碌,大家冷漠地互不关心,交往只是点到为止 (每点 1 分,共 4 分)(4) 从老黎的角度看: ①便于多方面展示老黎思想性格中的热情好客、 乐于助人的一面; ( 2分)②为下文七号搬走时老黎依依不舍以及七号走后老黎更感失落寂寞最终也搬走的情节作了铺垫。

( 2分)从邻居们的角度看: ①以 “七号” 与老黎的和谐相处与其他邻居对老黎的冷漠构成强烈对比,流露出作者对这种冷漠态度的否定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真诚理解、和谐相处的呼唤2分)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其实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交往沟通的渴望, 只是忙碌紧张的都市生活使人丧失了自我, 戴起面具过日子,人情淡薄作者矛头不仅指向邻居们清高冷漠的态度,更指向现代社会的病态根源 ( 2 分)12 . (1)选D 给 3 分,选 A 给 2 分,选 B 给 1 分 ( B 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没谈到“人生经历” C 项,原文是“不但有着精彩诡异的江湖” E 项,出身不能决定风格 )(2)①多以章回小说的形式来叙事,多用诗词歌赋和民歌俗语;②笔下的武侠人物更贴近生活;③小说悲剧色彩浓郁;④小说充满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3)①传统小说和古典诗词的熏陶深深影响了梁氏小说的结构和语言风格;②古代文人雅士的风骨才情影响了梁氏的人物塑造; ③对西方文艺思想的学习借鉴影响了梁氏的小说主题倾向, 使其作品充满悲剧色彩和对生命的终极关怀;④受历史文化影响,梁氏的小说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4) “以侠胜武”的创作理念使得梁创作武侠人物时不只是一味追求“奇特的武功和诡异的江湖” ,他笔下的英雄总是充满了对民族和历史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 2 分)这种对侠义的宣扬是一种积极的创作态度,把侠义与时代责任联系起来,开拓了武侠的境界。

( 2 分)而只局限于江湖恩怨、没有积极的思想理念的武侠,永远不能突破平庸 ( 2 分)我们看到的武侠小说和电视电影,里面的武侠高手像神话一样荒诞,脱离环境来塑造人物,实质是对武侠的一种误解当然, “以侠胜武”的主张很容易让武侠小说走上教化文学的道路,过于朴实的同时又扼杀了小说的想象力, 所以如何做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是武侠创作的一大难题 2 分)13. D( “绘声绘色”指描写、叙事生动逼真 “惟妙惟肖”指描写、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栩栩如生”强调描述对象不是有生命的,多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14. C(A 项,成分残缺, “和自己”前缺少介词“与” ; B 项,不合逻辑,去掉“停止” ; D 项,句式杂糅,可去掉“是毋庸置疑的” )15. . A16. ①由于流行地区/艺术风格的不同②花鼓戏艺术有了较大发展③是地方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填对一处给 1 分,填对两处给3 分,填对三处给5 分)17. (1)①充分肯定了对方的美意(爱惜赐饭,原不应辞) ②申述了自己不能留下吃饭的正当、充分的理由(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③表示改日一定从命,请求对方谅解的歉意(异日再领,未为不可。

望舅母容谅) ( 3分)(2)说话要求:①要感渝老师的信任;②要陈述正当推辞理由;③向老师表达歉意3分)18. 参考立意:第一个儿子强调为人处世的灵活性,第二个儿子强调为人处世的原则性,父亲则强调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统一,内方外圆(最佳立意) 附:参考译文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幼年曾随从梁武帝梁武帝爱好下棋,经常从晚上下到次日清晨还不停止,同僚都睡觉了,只有陈庆之不睡,一听到呼唤就立即到达,很是被亲近赏识跟随梁武帝平定建邺,逐渐升为主书,他散耗家财,团结了一批有用之士,常想建立功业被任命为奉朝请梁武帝普通七年,朝廷派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任命陈庆之为假节、总管军事北魏豫州刺史李宪派遣他的儿子李长钧另修筑两城来抵抗, 陈庆之攻破其地, 李宪力气用尽而投降, 陈庆之就进入占据了寿春城梁武帝大通元年,陈庆之跟随领军曹仲宗攻伐涡阳,北魏派遣常山王元昭等人来支援,先头部队到达驼涧,离涡阳四十里 (陈庆之打算出征迎战)韦放说: “敌军的前锋必定是轻装精锐部队,如果战胜不算有功;如果失败,则破坏我军士气,不如不要出击 ”陈庆之说: “北魏军队远道而来,都已疲惫不堪,必须挫伤他们的锐气,这定然没有打不败他们的道理。

” 于是带领部下五百名骑兵迅速出击, 打败了敌军的先头部队,北魏士兵十分震惊恐惧陈庆之回来后与其他将领连营向西进军,占据涡阳城,与北魏军相对峙,自春天到冬天,经过了几十上百次的战斗部队已十分疲劳,锐气也减弱了,北魏的援兵又想在梁军后面修筑营垒曹仲宗等人怕腹背受敌,打算退兵陈庆之持节来到军门,说: “必须等到北魏军包围圈合拢,然后才能与他们战斗;如果打算退兵,我陈庆之另外有皇帝的密令 ”曹仲宗很佩服他的计谋,于是就同意了北魏军在十三城布阵,形成椅角之势,陈庆之攻破他们四座城垒其他九城兵力还很强大,陈庆之把被杀的敌人的左耳陈列到城前,后鸣鼓呐喊发起进 攻,敌人一下就逃跑溃散了,其中大部分都被斩杀和俘虏了,连涡水好像也在呜咽梁武帝下诏在涡阳地区设置西徐州大军乘胜向前到达城父梁武帝嘉奖他们,并亲笔写诏书慰问和勉励陈庆之中大通二年,被任命为南北司二州刺史,担任都督陈庆之到任后,就包围了县瓠城,在漆水打败北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又在楚城打败行台孙腾、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他解散镇守义阳的士兵,停止水陆运输,江湘地区各州郡都得到休养生息开辟农田六千顷,两年以后,仓库里堆满了粮食又上表要求撤去南司州,恢复安陆郡,设置上明郡。

大同二年,东魏派大将侯景攻下楚州,俘获了刺史桓和接着,侯景进军淮上,陈庆之打败了他当时下着大雪,天寒地冻,侯景抛弃了大批军用物资逃走这一年豫州发生饥荒,陈庆之打开粮仓救济灾民,救活了不少人豫州百姓李异等八百人上表要求为陈庆之树碑以称颂其功德,朝廷下令同意大同)五年,陈庆之去世,谥号为“武”陈庆之性情谦恭谨慎,每次奉接诏书敕令,必定先洗澡再拜而受之他生活节俭朴素, 不穿绢绸衣服,也不爱听音乐射箭不能穿过盔甲,骑马也不是很擅长,但善于安抚军士, 能使他们拼死作战。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