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一条 为规范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防止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师生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范围内各级各类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为学校供餐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以下简称供餐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三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学校食堂(供餐单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定期向教育行政部门通报学校食堂(供餐单位)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情况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食堂及学生统一订餐的管理, 将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学校的考核 督促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食品安全设施设备, 落实食品安全保障措施, 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并定期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学校食堂及学生供餐情况第四条 学校应按照满足学生用餐需求设立食堂,鼓励和支持学校食堂设立食品安全检验室,采用 HACCP管理体系等先进技术和管理规范,提高学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第五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学校食堂建设的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推进食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和厨房建设透明化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逐步推行学校食堂 (供餐单位) 食品安全远程视频监管第六条 鼓励学生家长委员会对学校食堂的社会监督提倡举办学校食堂开放日活动,邀请学生家长代表及新闻媒体记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实地考察、评议学校食堂第七条 学校食堂应以学校校长为法定代表人 ( 或负责人 ) 申请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具体办理程序和要求按照《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第八条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具体责任人, 食堂经营者承担食品安全直接责任 学校应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 配备专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明确相关工作职责, 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情况应在食堂餐厅内公示第九条学校统一为学生订购学生餐的, 应对供餐单位的食品安全条件、 供餐能力、 运输车辆以及食品安全管理机构、 人员配备和职责履行情况等进行实地考察, 并在符合食品安全的送餐半径内选择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供餐单位送餐 学校应提供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分餐和就餐场所第十条 学校应定期组织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 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食品安全隐患。
学校应及时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情况及统一订餐情况学校和供餐单位不在同一行政区域的, 学校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及时将相关情况通报供餐单位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第十一条 学校应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包括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 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 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 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 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 关键环节食品加工操作规程, 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投诉受理等制度第十二条 学校应制定并组织实施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计划,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查及从业人员健康、培训等管理档案 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作人员) 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和培训证明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第十三条 学校食堂(供餐单位)加工场所的布局及工艺流程应符合相关规定,加工场所面积应与提供就餐的学生人数和加工经营品种相适应, 应分别设置原料储存间、 粗加工间、烹调间、餐具洗刷消毒间和备餐间等场所。
第十四条 学校食堂(供餐单位)应严格把好采购供应关应向取得食品生产或流通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采购食品, 米、面、油、蛋、奶等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宜通过公开招标、集中采购、 定点采购的方式确定供货商 采购查验食品时严格执行 《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禁止采购供应下列食品:( 一 ) 河豚鱼、毛蚶、小海螺等高风险水产品;( 二 ) 三文鱼、醉虾、醉蟹等生食水产品;( 三 ) 非本食堂加工的散装馅料、肉串及散装熟肉制品;( 四 ) 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等其他品种第十五条 学校食堂(供餐单位)餐饮加工过程应认真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需要熟制烹饪的食品应烧熟煮透,其烹饪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 70℃严禁高等院校以外的学校食堂加工制作冷荤凉菜, 严禁各类学校食堂违规加工制作豆角(四季豆),严禁各类学校食堂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严禁学校食堂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制作食品第十六条 烹饪后的食品应在备餐间存放 烹饪后至食用超过 2 小时的,应当在高于 60℃ 或低于 10℃的条件下存放分餐应当在备餐间或符合要求的加工经营场所内进行供应后多余的食品应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 24 小时,再次利用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供应食用。
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再次加工销售第十七条 学校食堂(供餐单位)加工制作的每餐次的食品成品必须留样,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在专用冷藏设施中存放 48 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应满足检验需要,不少于 100g,并记录留样食品名称、留样量、留样时间、留样人员、审核人员等第十八条 餐用具应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消毒后的餐用具应储存在专用的保洁设施内备用,保洁设施内不得存放其他杂物或私人物品第十九条 供餐单位送餐车辆及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每次运输食品前应清洗消毒,运输装卸过程中注意保持清洁,运输后进行清洗,防止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第二十条 供餐单位的食品不得在 10℃ -60 ℃的温度条件下贮存和运输,从烧熟至食用的间隔时间(保质期)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 ) 烧熟后 2 小时的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 60℃以上(热藏)的,其保质期为烧熟后 4小时 二 ) 烧熟后 2 小时的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10℃以下(冷藏)的,保质期为烧熟后24 小时供餐前应加热,加热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 70℃第二十一条 发生学生食物中毒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的, 学校应立即组织救治病人,及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
学校食堂 (供餐单位) 应立即停止供餐活动, 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 工具、设备设施和现场, 按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配合相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积极第二十二条 学校食堂(供餐单位)实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 《山东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和等级公示管理规定》开展食品安全量化等级评定第二十三条 量化分级等级达到 A 级的学校食堂,可以由学校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申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学校食堂 示范学校食堂的具体标准和申报程序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省教育厅另行制定第二十四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与学校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 制定《学校食堂 (供餐单位)餐饮安全监督管理责任表》(附件 1),实施网格化监管,明确监管责任人第二十五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学校食堂(供餐单位)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学校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 食堂负责人、 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员的有关信息和食堂的经营方式、范围、从业人数、就餐人数等内容进行登记,填写《学校食堂(供餐单位)餐饮安全基本信息表》(附件 2),连同检查情况存入信用档案中,并及时更新相关内容,完善执法检查记录。
第二十六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学校食堂(供餐单位)季度监督检查制度按照《学校食堂(供餐单位)餐饮安全监督检查表》(附件 3)所列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并当场制作《现场检查笔录》、《监督意见书》或《责令整改通知书》等相关执法文书第二十七条 建立学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玩忽职守、疏于管理,导致学校发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或发生事故后迟报、漏报、 瞒报的,由相关部门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学校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单位及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省教育厅负责解释赠送以下资料《管理的实践》读后感德鲁克说: “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提出了三个经典的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这三个问题经过改编完全可以应用于现在的我们:我们学习的是什么?我们学习的将是什么?我们学习的究竟应该是什么?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往往在于其超强的预见性 . 多年之后依然闪耀者夺目的思想光辉,熠熠发光,为处在黑暗中的人们知音了前进的方向与道路。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在于思想的高度,作品能够让人们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大事记是肉身已逝,但精神依然长存 .德鲁克先生《管理的实践》已面世半个多世纪了,在这五十多年中,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但能禁得住时间考验的的书籍还是 《管理的实践》 一书,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管理的实践》是一本值得认真阅读的好书终于读完了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 ,仿佛自己游荡在上个世纪中期的企业中 这本书构筑了完整的 “对人的管理”思想如: 1、人是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富潜力的资源德鲁克认为“人的资源——整个的人,是自然赋予的所有资源中最丰富、最有才能,最有潜力的资源 ”这是因为在企业可以得到的所有资源中,认识“唯一能够增长和发展的资源”,亦即“人要贡献出什么必须由他自己决定” ,只要他们愿意进行“有目标的、集中和联合的努力” ,就可以“产生出真正完整的东西来” 2、必须对人进行管理,挖掘出人的潜力德鲁克明确的提出“利润并不是企业活动的目的,利润不应该成为企业决策的理由、原因和依据,他只是对企业是否起作用的一种测验” ,他说道:“企业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 ”因此,“经理人员的首要任务是把他的资源——首先是人的资源中蕴含的力量都挖掘和发挥出来。
那么我认为,真正诠释管理的意义就要将人的机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 3、是工作富有活力,并使职工有成就感管理者如果只注重员工的绩效,那就死定了!那是传统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方式已经是人性化管理,更多的是注重员工的感受同样的工作,在行政的约束下与在自动自发的工作结果虽然是都完成任务了,但完成的综合效果完全不同只注重绩效的话,那会留不住优秀人才因此,要想将公司管理的有声有色,必须关注职工的感受,经常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管理的实践》一书,系统的论述了企业的核心问题,即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 -- 创造顾客;两个基本职能 -- 营销和创新企业存在的目的不能从自身寻找,只能从外部, 从对社会的贡献中寻找, 从客户那里寻找企业通过不断的创新满足顾客的需求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专业和科学, 其本质不在于 “知”而在于“行”任何热衷于将管理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尝试,试图消除所有的波动,风险和不可知的措施也就是在消除自由, 创新和成长管理本质上是一句目标业绩和责任进行的管理检验管理和创新的成果,不是知识,而是业绩和成就。
管理者和员工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有责任上的差别员工的权利不是来自于管理者的授权,而是来自于所承担的责任区分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唯一维度在于时间正确的定位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组织要求员工要主动积极,以企业的目标为努力的方向,同时要求员工要自愿接受改变但员工对组织的要企业一般较为弱势, 德鲁克总结为,首先员工是一个人,通过职位建立地位,希望公平做事有意义;其次,员工要求企业建立标准, 对员工良好业绩的关注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贡献,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 ”因此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是将员工的目标引向组织目标管理者需要在现在和未来间取得平衡管理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一本优秀的著作哇不尽的宝藏,可以陪伴人的终生有所得在于能够更加深刻的领悟思想的内涵与外延,在于发现自己的误解与错误,在于能够明确自己未来道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