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洛神赋图》的多个谜团]洛神赋图鉴赏

豆***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18KB
约3页
文档ID:137016319
[《洛神赋图》的多个谜团]洛神赋图鉴赏_第1页
1/3

[《洛神赋图》的多个谜团]洛神赋图鉴赏   她在本书的《自序》中写道:“这本书不仅见证了我过去对《洛神赋图》和古代小说画的研究历程,同时也承载着我对那段普大生活永难忘怀的记忆和感谢  陈葆真教授用前后二十年左右时间,对收藏于世界各地博物馆的九幅《洛神赋图》进行系列研究,尤其对辽宁博物馆藏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本三种最著名的《洛神赋图》作为关键研究对象她想以此研究探讨四个艺术史方面极为主要的问题:既然此图是描绘《洛神赋》一文,那么画家是怎样了解原文中那些诗意的语言,而且将它们转化成图像的?图卷上的叙事表现法是否和顾恺之相关?假如不是,那么它的祖本到底画成于何时?现在的这三卷摹本是何时摹成的?这三件摹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是什么?还有,在这三卷宋摹本的《洛神赋图》之外,存世还有很多相关的《洛神赋图》,我们又该怎样来看待它们?  陈葆真1987年取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和考古学博士学位,论文是《〈洛神赋图〉:中国早期小说画卷研究》因此本书大部分的议题和研究,全部是她在普大求学和工作的十二年半时间中完成的在回到台湾任教于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后又进行补充和开拓性研究,有些论文曾发表于台大艺研所的《美术史研究集刊》上。

  陈葆真的《洛神赋图》研究,包括到文学史、历史学、鉴藏史、书法史、判定学、衣饰史、避讳学、古文字学、版本学等很多相关学科在她已出版的五种艺术史专著中,本书是代表作就艺术史个案专题研究而言,当胜过她的《李后主和她的时代》一书她将传世的《洛神赋图》分为三大类型:即六朝类型:如辽博本、北京故宫甲本两种临摹本;和弗利尔甲本等再摹本宋代类型:如大英博物馆藏本、北京故宫乙本等元代类型  她认为:辽博本应是南宋高宗时期的摹本;北京故宫甲本应是北宋末年摹本;弗利尔甲本应是南宋时期,约13世纪中期以后摹本辽博本和北京故宫甲本是第一代摹本而弗利尔甲本是第二代摹本,它摹自另一件的“中间本”将三大最著名的《洛神赋图》断代以后,其它的类似作品就能够大致进行构图和图像归类,因此对它们的断代也能够迎刃而解真伪判定和作品断代,其实是研究书画史的基石假如基础不稳固,则全部的建筑全部会坍毁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黄厚明先生在为本书所写的推荐词中说:“本书从曹植《洛神赋》文本分析入手,借由文字和图像的比照和互证,具体讨论了现存九幅《洛神赋图》的断代及相互之间的风格谱系,并借此探讨了汉代以降中国小说画的发展脉络和风格类型。

  从某种意义上说,陈葆真是台湾艺术史学界“学院派”中最杰出的学者之一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其中第四章、第五章有关辽博本的研究;第六章有关北京故宫甲本的研究是全书的中心所在尤其第五章有关辽博本上两段不一样时期书法题跋的研究和断代,以目鉴和考鉴相互求证和推测,从而得出自己的断代结论,令人深受启发本书充足表现了她的学术水平,因此值得推荐给古代绘画史研究的专业人士阅读因为研究古代绘画史,必需要研究顾恺之;如同研究书法史,就必需要研究王羲之  在台湾艺术史学界中,陈葆真和石守谦是方闻先生的两大得意弟子她长久担任台大艺术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在学术研究上,对陈葆真影响最大的几位业师是李霖灿先生、庄申先生、方闻先生和刘子健先生等著名学者,她对她们一直全部充满了感恩之情而对她一生影响最大的经历是在普林斯顿大学求学和工作的十二年半时间她在本书的《自序》中写道:“这本书不仅见证了我过去对《洛神赋图》和古代小说画的研究历程,同时也承载着我对那段普大生活永难忘怀的记忆和感谢。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