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戴胄犯颜执法【文章主旨】《戴胄犯颜执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公正而忠于职守的官员形象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原文】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原文注释译文【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指唐太宗忠清公直】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擢】提升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以】因为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未几】不久觉】被发现不久,有个假冒资历的人被发现了,皇上要处死他胄奏:“【据】法应【流】据】根据,依照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戴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皇上大怒:“你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对】回答敕】命令所以】用来,通过……途径布】昭示戴胄答道:“皇上的命令出于一时的喜怒,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大信用的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忿】痛恨故】所以皇上痛恨被选拔的人当中很多有欺诈行为,所以要杀他们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既】已经复】又,再皇上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再交由法律裁决,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皇上(称赞戴胄)说:“你擅于依法办事,我又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言如涌泉】言论如泉水涌出一般戴胄前后多次冒犯皇上严格执法,争辩的言论如泉水涌出一般,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狱】案件皇上都依照他的决断,天下就没有了冤案人物介绍】戴胄zhòu(?—633)唐初大臣。
字玄胤,谥号忠,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隋末入仕,归唐为秦王府曹参军,太宗立擢大理少卿,数犯颜执法,帝益重之,历迁尚书左丞、民部尚书、以检校吏部尚书主选事贞观四年参预朝政,谏止帝修复洛阳宫拓展阅读】雪窦游志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xiu)书“雪窦山”字翻译】水更浅,行船不通畅,拉着船也不能进入在陆地上行走六七里路,在药师寺住宿药师寺背靠着紫芝山,僧人大多喜欢读书,不像出入于城市官府里的(僧人)过了两夜,就沿着小溪,再从山的东侧出来,淌过溪水,四周被大Www.Slkj.orG山环绕远远望去,如同一条白蛇蜿蜒向下奔驰到山谷中,大概是山涧中的水流桑田麦垄,上下连接,农家隐藏在竹树之间,打柴和放牧的孩子互相追逐嬉戏,真的如同在图画里行走一般想要问这里所经历的名称,可是轿夫质朴土气,不大懂得吴地的方言,有的勉强回答,有的答非所问,大致问十句才能够懂得两三句。
翻过两道山岭,起初有一座亭子面对着道路,上面用赤黑色的漆写着“雪窦山”三个字练习与检测】(共26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10分)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 ) 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 ) ③故欲杀之( )④天下无冤狱 ( ) ⑤擢为大理少卿( ) ⑥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 )⑦据法应流( )⑧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⑨上皆从之( )⑩而既知其不可( )2.翻译10分)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④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⑤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3.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4.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4分) 【练习与检测参考答案】3.A4.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