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甲磺酸酚妥拉明检验操作规程

jin****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32KB
约7页
文档ID:187146953
甲磺酸酚妥拉明检验操作规程_第1页
1/7

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管理文件题 目甲磺酸酚妥拉明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共5页第1页起草人起草日期年 月曰文件编码ZYYY-S0P06329/3审核人审核日期年 月曰原编码ZYYY-S0P06329/2部门审阅审阅日期年 月曰生效日期年 月 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 月曰回顾日期年 月 日分发部门:质量部(4)1. 目的:规范甲磺酸酚妥拉明按照中国药典 2015 版检验2. 范围:适用于甲磺酸酚妥拉明按照中国药典 2015 版的测定3•职责:QC人员按照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执行4. 执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板二部 226页本品为3-〔(4, 5-二氢-1H-咪唑-2-基)甲基〕(4-甲苯基)氨基〕苯酚甲磺酸盐 按干燥品计算,含C17H19N3O.CH4O3S不得少于99.0%分子量为377.465•性状:取本品约2g,平铺在白色洁净A4纸上,在自然光下用肉眼观察本品应为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不得有黑点,杂质异物用手在本品上方轻轻煽动,无臭味苦本品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三氯甲烷中微溶5.1. 熔点:5.1.1. 供试品的制备:取供试品适量,用研钵研成细粉放在称量瓶中在105°C干燥 至恒重。

5.1.2. 装样:取上述供试品适量,置熔点测定用毛细管中,借助约 60cm 的洁净玻璃 管,垂直放在洁净的硬物上,将毛细管自上口放入使自由落下,反复数次,使粉末紧密集 结在毛细管的熔封端装入供试品的高度为 3mm5.1.3. 另将温度计(分浸型,具有0.5C刻度,经熔点测定用对照品校正)放入盛装 硅油的容器中,使温度计汞球的底端与容器的底部距离2.5cm以上;加入硅油以使硅油受 热后的液面适在温度计的分浸线处5.1.4. 测定:将硅油加热,俟温度上升至较规定的熔点低线约低10C时,将装有供试 品的毛细管浸入硅油中,用毛细管夹固定贴附在温度计上,位置须使毛细管的内容物适在 温度计汞球中部;继续加热,调节升温速率为每分钟上升3.0C,加热时须不断搅拌使传 温液保持均匀,记录供试品初熔至全熔时的温度,重复测定 3 次, 3 次读数的极差不大于 0.5C,取3次的均值加上温度计的校正值,作为熔点测定的结果题目:甲磺酸酚妥拉明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共5页第2页文件编码:ZYYY-SOP06329/35.1.5•结果判定:本品的熔点为176〜181°C,熔融时同时分解初熔”系指供试品 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时的温度。

全熔”系指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6. 鉴别:6.1. 取本品约30mg,置比色管中,加水15ml溶解后,分成三份,分别加碘试液(可 取用碘滴定液(0.05mol/L))、碘化汞钾试液(取二氯化汞1.36g,加水60ml使溶解,另 取碘化钾5g,加水10ml使溶解,将二液混合,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与三硝基苯酚 试液(本液为三硝基苯酚的饱和水溶液分别产生棕黄色沉淀,白色沉淀与黄色沉淀6.2. 取本品50mg与氢氧化钠0.2g,置坩埚中,加水数滴溶解后,小火蒸干,再缓缓 加热至熔融,继续加热数分钟,放冷,加水0.5ml与稍过量的稀盐酸(取盐酸23.4ml,加 水稀释至100ml,即得加热即发生二氧化硫气体的臭气6.3. 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甲磺酸酚妥拉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7. 检查:7.1. 酸碱度:取本品0.10g,置比色管中,加水10ml溶解后,加甲基红指示液(取甲 基红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7.4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1滴, 应显红色;再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0.05ml,应变成黄色7.2. 氯化物:取本品0.10g,置比色管中,加水5ml与稀硝酸(取硝酸10.5ml,加水 稀释至100ml,即得°)1ml,温热至80C后,加硝酸银试液(可取用硝酸银滴定液(0.1mol/L)) 1ml,不得发生白色混浊。

7.3. 有关物质:7.3.1. 色谱条件: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7.3.2•供试液制备:取本品10mg,置10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7.3.3•对照液制备:精密量取供试液1ml,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7.3.4•操作:取对照溶液20M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 的峰高为满量程的2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0M,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 成分峰保留时间的 5 倍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 溶液主峰面积的0. 5倍(0. 5%),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 1. 0%), 供试品溶液中任何小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0.02倍的峰忽略不计7.4. 残留溶剂:题目:甲磺酸酚妥拉明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共5页第3页7.4.1. 色谱条件:以100%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起始温度为40°C,维持0分钟, 以每分钟15C的速率升温至80C,维持5分钟,再以每分钟6C的速率升温至130C,维 持1分钟;再以每分钟40C的速率升温至220C,维持3分钟;进样口温度200C,检测 器温度 250C7.4.2. 对照液制备:先精密吸取甲醇(0.791g/ml) 37.9p l,再精密吸取乙醇 (0.789g/ml) 63.4p 1、乙酸乙酯(0.90g/ml) 55.5p 1、二甲苯(0.86g/ml) 25.2p l 同置100ml量瓶中,用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后进样量1p 1。

7.4.3. 系统适用性试验:取对照品溶液进样1p 1,各成分峰之间分离度均应符合要求7.4.4. 供试品溶液: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入二甲基甲 酰胺2ml,摇匀,进样量1p l,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7.4.5. 结果判定:甲醇不得过0.3%乙醇不得过0.5%、乙酸乙酯不得过0.5%、二甲 苯不得过0.217%7.5•干燥失重:取本品约1g,精密称定,平铺在105C恒重后扁形称量瓶中,放入105C 干燥箱中,干燥时应将瓶盖半开进行干燥,取出时,须将称量瓶盖好,置干燥器中放冷至 室温(约需30〜60分钟),然后称定重量,再以同样条件重复操作,直至恒重由减失的 重量和取样量计算其干燥失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恒重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 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1小时后进行计算公式:干燥失重%=(瓶+供试品)重二恒后导*供试品)重X100%供试品量7.6•炽灼残渣:取本品1.0g,置700〜800C已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精密称定,放 在电炉上,调节调压器缓缓灼烧,炽灼至样品全部炭化呈黑色,并不再冒烟,放冷;滴加 硫酸1ml,使炭化物全部润湿,继续在电炉上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白烟完全消失;将坩 埚置高温炉内,坩埚盖斜盖于坩埚上,在700〜800C炽灼约60分钟,使样品完全灰化, 停止加热,待高温炉温度冷却至约300C,取出坩埚,置干燥器内,盖好坩埚盖,放冷至 室温(约需60分钟),精密称定后,再将坩埚置高温炉内,再以同样条件重复操作,直至 恒重,即得。

遗留残渣不得过0.1%恒重指供试品连续两次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 下的重量;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炽灼30分钟后进行题目:甲磺酸酚妥拉明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共5页第4页计算公式:炽灼残渣%=恒后(残渣+空埚)重-空埚重供试品量X100%8. 含量测定:(仪器操作见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维护保养标准规程)8.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 0.01mol/L 庚烷磺酸钠溶液(取庚烷磺酸钠2.20g,加水到1000ml,即得)(含0.1%三乙胺,用磷酸调 节PH值至3.0)-乙腈(64: 3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8nm取甲磺酸酚妥拉明对照 品月25mg,置25ml量瓶中,加0.05mol/l盐酸容易让0.5ml中和,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匀,取溶液20“1注入液相色谱仪中,酚妥拉明峰与杂志I峰(与酚妥拉明峰相邻的主 要降解物为杂志I)之间的分离度相应符合要求理论板数按酚妥拉明峰计算不低于30008.2. 对照液制备:取甲磺酸酚妥拉明对照品约25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 水适量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取两份做平行试验第一份进样5次,5次所得结果之间的RSD%应小于等于2.0%,第一份 5次结果的平均值与第二份结果之间的平均值,相对偏差不得大于2.0%8.3•供试液制备:取本品约25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水适量溶解并稀释至 刻度,摇匀,精密量取 5ml, 置 50ml 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取两份做平行试验8.4.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0p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计算公式:x 100%A Xm /25X5/50A xm x(/-x)/25x5/50RX式中: A 为供试品溶液的峰面积;XA 为对照品溶液的峰面积;Rm :为对照品的称样量, mgRm :为供试品的称样量, mgxx:为供试品的水分8.5. 结果判定:按干燥品计算,含CHN0.CH0S不得少于99.0%17 19 3 4 39. 微生物限度检查:9.1. 人员及检验样品进出按照微生物限度室及阳性室的使用管理制度执行9.2. 操作方法:在微生物限度室洁净度达到 A 级的洁净台上称取 10 克样品,加入到已灭菌的100ml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见培养基及其试液配制操作规程)中,置约题目:甲磺酸酚妥拉明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共5页第5页文件编码:ZYYY-S0P06329/345°C水浴振荡器中使样品溶解混匀,使成1:10供试液。

采用无菌方法,使用5ml或10ml 无菌刻度管吸取4ml,分别等量加入霉菌2个平皿(屮90mm)中、霉菌2个平皿(屮90mm) 中,再分别加入融化后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细菌)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霉菌)控制 菌(大肠埃希菌)采用无菌方法吸取10ml加入到100ml胆盐乳糖增菌培养基中混均9.3. 培养:细菌在30-35C培养箱中培养三天、霉菌及酵母菌在23-28C培养箱中培 养五天,控制菌(大肠埃希菌)在30-35C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9.4•结果判断:每1克供试品中细菌数不得过80cfu;霉菌及酵母菌数不得过80cfu; 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文件修订说明:修订版次修订原因修订时间备注第三版增加分发部门、文件修订说明对内容进行详细描述2007-8第四版药典升版文件编码增加ZYYY-2010-7第五版对内容进行详细描述2011-04第一版因公司文件体系调整,详细规范文件内容,变更文件编码, 文件从第一版开始增加质量部文件分发份数2013-05第二版标准升级为执行《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2013-11第三版药典升版2015-09。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