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完整

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2KB
约9页
文档ID:155171712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完整_第1页
1/9

. . .. .. . . .. . . .. . . ... .... ....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完整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确的一项是( )A.应和(hè) 粗犷(guǎng) 粼粼(lín) 人迹罕至(hàn) B.抖擞(sǒu) 坍塌(tān) 狭隘(yì) 翻来覆去(fù) C.尴尬(gà) 陋巷(xiàng) 曲肱(gōng) 拈轻怕重(niān) D.不愠(yùn) 倜傥(tǎng) 徘徊(huí) 咄咄逼人(duō)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迭起B.取谛C.陡峭D.萋萋土壤烦琐循环拯救耻辱荒辟渺小尉蓝颠沛流离轰轰烈烈语无轮次据理臆断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又吃蛋炒饭,小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一脸不快B.爸爸涨工资了,妈妈喜出望外地说:“咱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真高兴!” C.导游把我们分成两组,爬山的爬山,玩水的玩水,大家各得其所D.我们班的张伟是个名副其实的“书虫”,吃饭时他都抱着书在看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走近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D.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 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5、下列各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1 / 9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 醒……D.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6、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②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③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④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 的生气⑤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⑥空中还飘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层湿漉漉、静悄悄青黛色雾霭 A.③①②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①③C.③①⑤⑥②④ D.⑤⑥③①②④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3)《峨眉山月歌》: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4)《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__________5)《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达作者急迫的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__________, 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8)《〈论语〉十二章》中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9)《〈论语〉十二章》中说明学习既要“学”又要“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5 分)2 / 9. .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 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①饭疏食,饮水②曲肱而枕之③博学而笃志(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上节选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这三个方面B.选文第一则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其中,以学习为乐趣 的人境界最高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 学习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中的“择”字的作用非常重要, 它说明了学习的关键在于他人身上,只有“择其善”去“其不善”,自己才能有 所进步三、现代文阅读30 分)1、香椿的味道李红霞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3 / 9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 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 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 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 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 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 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 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 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 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 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 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 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 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 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 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 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 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 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 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 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 吃上一大碗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 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 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4 / 9. 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 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消失了这种干香椿 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 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 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 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选自《人民周刊》2017 年 5 期,有删改)1.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_________、炸香椿、 _____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2.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3.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5.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2、枯萎的蒲公英叶子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 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 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 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 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 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 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 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 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 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5 / 9. .. . ..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

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 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 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 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 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 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 丰裕的口粮⑥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 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 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 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 泪和汗滴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 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 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

我伏下身,看着那 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 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 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 柔的爱抚,久久不去选自《海燕》)1.文章第②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的什么特点?2.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3.请结合下列加点加粗词语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1)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2)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6 / 94.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四、写作题( 40 分)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迈进学校大门的时候,你的中学生活就已经开始了!在 这里,你认识了新的同学,新的老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两个月来的初中生 活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呢?请以初中学习生活为写作素材,选取具体的事例,补全题目作文以《我 中学生活》 为题 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的7 / 9参考答案:一CAADAC(1)我寄愁心与明月(2)行舟绿水前(3)夜发清溪向三峡(4)崔九堂前几度 闻(5)受降城外月如霜(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7)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 球(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1)①吃饭;②胳膊;③忠实,坚守。

2)①时光就像这流去的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呀!③我选择他好的方面来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并改正自己的缺 点3)D三【答案】1.扒香椿吃香椿2.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香椿芽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 椿芽在枝尖绽放时的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示例二: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香椿树比作老者,把香椿芽比作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 出了香椿芽初绽时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3.生动传神(描写细腻),表现了母亲技艺娴熟(做事利落、勤劳能干) 4.照应题目(前文),深化主题5.香椿本身的味道、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春天的味道1.刚强坚毅(生命力顽强)8 / 92.①为母亲付出的艰辛而心疼;②为蒲公英尚在、母亲已逝而心疼3.((1)运用拟人,通过 “贴”“触”等人格化的词语,将蒲公英紧贴地面、 努力生长的状态鲜活地表现出来2)运用比喻,通过“掀动”“绒绒”“洁 白”等词语,将母亲的白发比喻为蒲公英种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母亲的白发的 轻盈和身体的苍老,突出了母亲为子女的辛勤付出4.①由联想回到现实,在结构上与开头照应;②升华主旨,赞美母亲刚强坚毅、 无私奉献的品质;③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