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摘要 : 中国农业物流产业可分为四大板块 , 并具有物流量、物流难度大 , 物流时间与空间要求高 , 以及双向物流等特点中国农业物流产业相对落后 ,但它的发展正当其时农业物流发展战略包括 : 政府推动、建立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培育物流主体与载体、发展冷链物流和设立专项基金等关键词 : 物流产业 发展战略20XX 年 3 月 14 日, 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在《规划纲要》 中, 单列“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一节 , 明确了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 , 成为中国物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单列一章 , 明确提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 , 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 中央认为 ,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 而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 , 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必须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 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 , 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 , 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为农业物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 意义十分重大。
一、四大板块构建农业物流产业现代农业有三部分构成 , 一是种植养殖业 , 二是农产品加工业 , 三是农村现代商贸业中央讲的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应服从于、 服务于以上三个方面 , 可以统称为农业物流农业物流由以下四大板块构成 :第一 , 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物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水利灌溉、饲料 , 也包括钢材、水泥、柴油、农用货车等等第二 , 满足全国人民消费需求的农产品物流与为了实现农产品总量供需平衡而进行的进出口物流 农民生产的所有产品 , 只要不是供自己消费的 , 都成为商品 , 农产品一部分直接面对消费者 , 成为最终消费品 , 一部分作为工业原料 , 以工业品提供消费 , 一部分加工成食品后供居民消费 , 一部分通过出口供外国消费第三 , 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再生产需要形成的生活消费品物流 , 主要是吃、穿、用、住、行等类消费品第四 , 为推进循环经济与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而形成的可再生物资的回收物流比如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 , 废金属、废纸、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等中国的农业物流有四大特点第一 , 物流量特别大以 20XX年农产品产量为例 : 粮食 48,402 万吨 , 棉花571 万吨 , 油料 3,077 万吨 , 糖料 9,451 万吨 , 蔬菜 56,284 万吨 , 水果 16,120 万吨 , 肉类 7,743 万吨 , 奶类 2,864 万吨。
又如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 , 县及县以下占32%,消费量超过 2 万亿元为保证全国 15,010 万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需要 , 仅化肥物流量 20XX年就达到 3, 万吨 ( 折纯 ) 农产品进出口物流总值 20XX年接近 600 亿美元第二 , 物流难度大与工业品不同 , 农产品是有生命的动物性与植物性产品 , 在物流过程中包装难、装卸难、运输难、仓储难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冷链处理比如在发达国家 , 蓄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从采摘、捕劳、屠宰到消费者手中 , 都要经过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自选商场冷柜——消费者冰箱也由于中国是由千家万户小农经济构成的农业与农村 , 所以农业生产资料与日用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物流也特别困难第三 , 物流时间与空间要求高 一是农产品季节性生产 , 全年消费 ; 地域性生产 , 全国消费二是农资与生活工业消费品物流包括农业回收物流在时间与空间的要求上也有别于城市工业品物流第四 , 农业物流是一个双向物流系统 即我们常说的“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 , 解决农民“卖难与买难”的问题 , 但双向物流系统 , 又不仅仅是解决商品的流动 , 而还要构建农业物流的供应链、价值链与服务链。
研究中国的农业物流 , 要特别注意与发达国家的三大不同第一 ,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突出 ,57%的人居住在农村 , 而发达国家的农村人口一般不到 10%这使农业物流量特别大第二 , 中国现有“三农”体制是大市场与千家万户小生产相结合经济的全球化已使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 但农产品的生产集中度低 ,这使农业物流必然形成多元化、 多方式的格局 第三 , 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 ,农业物流服务缺少组织保障 所以 , 研究中国农业物流时 , 既要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 又要结合中国的实际 , 有所创造 , 有所发明 , 走中国自己的路二、发展中国农业物流正当其时综观世界物流业的发展 , 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 即传统物流、实物配送物流、综合物流与供应链物流阶段 物流业的发展在一个国家内与其经济的发展水平成正比中国从 1978 年引进物流这一概念以来 , 准备期走过了二十年 , 到“九五”、“十五”才有快速发展 , 特别是加入 WTO以来发展更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 仍有 20-30 年的差距讲到物流 , 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业物流上 , 在进入新世纪之时 , 中央提出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 , 非常正确 , 正当其时。
第一 , 农业物流存在巨大的现实与潜在市场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1978 年的农林牧渔业构成的第一产业总产值为 1, 亿元 , 到 20XX年为 23, 亿元 , 增长了 22 倍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供的数据 , 农产品物流总值 1978 年为 527 亿元 , 到 20XX年为 13,546 亿元 , 增长了 24 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78 年县及县以下为亿元 ,20XX 年为 22,082 亿元 , 增长 21 倍农业生产资料中 , 农用化肥 1978 年产量为 869 万吨 , 到 20XX年为 5,178 万吨 , 增长 6 倍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 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 农业物流的潜在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第二 , 已初步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产业的基础设施条件 20XX年 7 月, 交通部、商务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五纵二横 ( 五纵指银川一一昆明、呼和浩特——南宁、北京——海口、哈尔滨——海口、上海——海口 ; 二横指连云港——乌鲁木齐、 上海——拉萨 ) 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络实现省际互通的通知》 从交通部获悉 , 到 20XX年底 , 全国新改建公路里程 34 万公里 , 其中农村公路 26 万公里。
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 348 万公里 , 高速路万公里行政村通公路率已达 %,客车通达率已达 832%国家加大了农业信息化进程的推动力度 , “金农”工程深入实施 ,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络互联中 心农业部、商务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也在大力推进“农村信息” , “新农村商”与“农资新工程”据国家粮食管理局提供的数据 , 全国粮库已建 31,275 个 , 总仓容达29,364 万吨 , 其中 13%为具有“四散”作业能力的现代粮库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商流、物流一体化运作的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 年经营额超亿元的有 3,400 多个 , 建筑面积亿平方米 , 全国已有冷藏库 700 多万平方米第三 , 农业物流运作主体与载体已有一定基础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XX年对江西、四川、河南、湖北的实地调查 , 已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多主体的农村流通体系物流的运作以自营为主 , 物流运作的主体以民营为主从目前情况分析 , 参与四大板块农业物流的主要是以下六大部分1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其交易总额占农产品社会消费总额的 75%,城市80%的农产品来自批发市场 , 商务部 20XX 年启动了“双百市场工程” ( 重点改造100 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 着力培育 100 家大型农产品流通 ), 通过三年努力 , 拟带动2,00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
2 、供销合作社按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统计 ,20XX 年全系统完成经营额7,489 亿元 , 同比增长 %,20XX年底已有各类专业合作社 2 万多家、社员 500 多万户 , 发展综合服务社 14 万家 , 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 22%,发展各类专业行业协会万家在农资供销中 , 已采用连锁配送的方式 ,20XX 年配送总额已达 800 亿元3 、邮政系统在农村 , 邮政拥有最广泛、最深入的服务络和良好信誉 ,全国邮政 1/3 职工、2/3 邮路、3/4 点分布在农村 在农村拥有 5 万个邮政点 ,20 万农村投递员邮政系统从 20XX年开始涉足农业物流与商流农资与生活用品的连锁配送业务已扩大到 20 多个省、区、市 ,1,500 个县区 , 邮政“三农”服务点 ( 含自有、加盟等多种形式 ) 总数已有 20 万处 , 覆盖全国行政村的 27%4 、粮食系统储备粮的物流依托国有粮食系统 , 粮食的自由流通依托多元化的系统 , 包括粮油批发市场在一年亿吨的粮食物流中 , 形成了北粮南运的基本格局 , 东北是中国最大的粮食流出区 , 东部沿海为最大的粮食流入区 粮油进出口主要依托中粮集团、中储粮总公司、东海粮油等。
5 、个体运销户与经纪人在农村他们作为市场中介与经营点 , 发展十分迅速 , 他们运作灵活 , 服务周到 , 在一些农村 , 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6 、农业物流公司农业物流的专业公司很少 , 但已开始出现 , 首先诞生的是连锁超市农副产品配送中心 , 以及经营农产品进出口的农业公司 , 实行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模式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加速 , 一些专业物流公司开始出现 , 如上海新天天大众低温物流公司、中外运裕和低温物流公司 , 专门为农产品冷链服务在不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也出现了一些专业物流公司有农业物流发展的基本条件 , 并不是说就马上能发展起来 , 需要政府推动 ,需要理念转换 , 需要的参与 , 把发展农业物流的迫切需要变成实际行动 中国农业物流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 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第一 , 对农业物流缺少全国性布局现代物流对“三农”意义重大 , 所以国务院的有关部委 , 如农业部、商务部、发改委、交通部、铁道部、财政部等等都提出了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政策措施 , 但容易政出多门 , 这必然会加大物流的管理费用 ,20XX 年 , 中国物流的管理费用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 %,与 GDP的比率达到 %,而美国是 %。
由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 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业 , 所以农业物流的目标与要求 , 不能一刀切 , 而要分类指导 , 分阶段实施第二 , 农业物流技术与装备落后以冷链物流为例 , 冷链物流是指易腐变质食品从产地收购之后 , 在产品加工、储藏、运输、批发与零售 , 直到消费者手中 ,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下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目前有三大类商品必须通过冷链 , 一是初级农产品 , 如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等 ; 二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食品 , 如速冻食品、肉禽水产品等包装熟食、冷饮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等 ; 三是药品等特种商品 前两种都属农业物流 据有关部门估算 , 由于缺少冷链物流系统 , 中国每年水果、蔬菜的损耗率达到 25~30%,而发达国家一般控制在 5%日前 90%的肉类、 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与豆制品基本上是在自然状态下运销发达国家生鲜产品的冷藏运输率超过 50%,有的达到 80%~90%,中国不到 20%中国公路保温车辆约 3 万辆 , 而美国为 20 万辆 , 日本为 12 万辆中国铁路冷藏车箱仅占运行车箱的 2%再以粮食物流为例 ,20XX 年 , 全国粮食物流量为亿吨 , 其中亿吨为跨省流动。
国际上粮食物流一般以散粮为主 , 但中国 90%仍以包粮为主 , 这使粮食物流成本高出发达国家 10 个百分点 , 且速度慢、损耗大第三 , 缺少农业物流专业服务商等如果说 , 近几年有成千上万个物流公司成立 , 但基本上都在运作工业物流 , 农业物流都靠自己的力量运作 , 把其中的运输与仓储外包 , “散、 小、差”十分明显 , 农业物流还没有形成气候 为什么大家不愿涉足农业物流 , 大致有以下五个原因 : 一是对农业物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二是农业物流要面对广大农民 , 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 , 运作困难 ; 三是农业物流量大但价值小在全国社会物流总值中 , 农产品只占 %,利润率相对较低 ; 四是在农村缺乏物流人才 ; 五是缺少农业物流的政策环境第五 , 由于农业物流特别是农产品物流处于比较传统形态 , 农业物流过程中的加工增值比例较低在发达国家 , 农产品是总值与农产品加工后的总值之比为 1:3 至 1:4, 而在中国不到 1:1 第六 , 由于在农村流通方式的落后 , 物流水平低下 , 使农业物流过程中缺少监督 , 缺少标准 , 大量假冒伪劣产品流向农村 , 极大损害了农民利益。
同样 , 食品安全严重损害了城市居民的利益 , 这种状况必然影响城乡的统筹发展三、农业物流的发展战略第一 , 加大政府推动力度现代物流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 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社会新的分工已到了物流服务从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分离的时期 , 这是先进生产力 , 是一种社会进步但许多国家在物流发展中 , 采用政府推动的办法比如日本、德国都十分成功政府推动不是政府包办 , 而是为物流发展创造一种环境 , 加速物流业的发展在农业物流比较薄弱的情况下 , 各级政府有必要加大推动力度但政府各部门必须形 成合力 , 围绕一个总的目标去推动 , 而不是政出多门 , 扯皮不断如制订农业物流的总体规划 , 安排农业物流设施建设 , 加大物流人才培养 , 积极制订农业物流标准 , 大力培育农业物流服务商 , 出台农业物流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等第二 , 建立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 也就是指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统筹考虑 , 农业物流的四大板块一体化运作四大板块构成了农业物流的系统工程 , 缺一不可 , 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可以有先有后 , 有重有轻 , 不一定齐头并进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必须以城市为中心 , 以城市带动农村 , 这已被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所证明。
第三 , 大力培育农业物流运作主体与载体 鼓励商贸系统、 粮食系统、供销社系统、邮政系统成立农业物流公司 , 扶植民营资本特别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的大批发商、仓储经营户、运销经纪人 , 改造提升为物流公司考虑到中国农业物流四大板块运作的现状 , 农业物流可以有适当的分工 , 以建立不同类型的农业物流供应链 :①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 , 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②以供销社、 邮政物流、专业协会、经纪人为核心 , 实施多元化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链管理④以“万村千乡工程”为主导 , 培育涉农商贸集团 , 以其自营与加盟的络为核心 , 实施日用品供应链多元化管理④以粮食、 林业、供销社、民营商贩为核心 , 实施农业回收物资供应链管理按照中国目前的情况 , 一个物流公司很难做到农业物流四大板块同时运作 , 多元化、多层次、多主体是中国农业物流的基本格局与中国特色第四 , 大力发展冷链物流 , 确保食品安全冷链物流是生鲜食品在低温条件下的物流 , 生鲜食品会随时间与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 一条完整的冷链物流包括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冷冻运输与配送、冷冻销售四个环节 , 构建从农田、水域到餐桌安全的产业链所以 , 具有高科技、高投资、严管理的特点。
据有关资料测算 , 加工食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成本 90%是物流成本 , 食品卫生、品质、前置期的核心保证因素是物流 , 食品流通产业管理、技术、效率的 95%取决于物流因此提升食品物流整体水平是提升食品加工业的关键因素 由于我国冷链物流体系还没有形成 , 冷链物流技术落后 , 不仅损耗大 , 而且安全事故不断 , 据全国食品协会提供的数据 ,20XX 年我国共发生重大食品中毒事件报告 379 起, 万人中毒 ,323 人死亡 20XX年全国查处食品违法行为万起 , 货值超过 14 亿元所以 , 冷链物流是农业物流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 要支持冷链物流的发展 , 设立示范工程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正面临从“集市”走向“超市”的重大变革 , 发达国家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 60%~80%进超市销售 , 中国只有 6%,经过 5~10年的努力 , 应当可以提升到 200 以上第五 , 设立农业物流发展财政专项基金 考虑到农业物流起步晚、 底子薄 , 有必要在国家与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拨付款中 , 设立一个农业物流专项基金 , 在一定的时期内对农业物流的发展给予特别的支持这项基金主要用于 :①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特别是粮食储备物流系统和全国重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改造 ;②农业物流信息体系与标准体系建设 ;③冷链物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应急物流等示范工程 ;④农业物流技术的研发推广 ;⑤农产品加工增值与检测系统建设 ;⑥农业物流人才培育与国际交流。
第六 , 改造粮食物流系统粮食对中国来讲 , 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 中国缺粮 ,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于解决所以粮食的生产、流通、消费对中国来讲都是头等大事粮食物流的重点是逐步实现散装化、络化、信息化、标准化和设施现代化要根据产地与销地的实际情况以及进出口的需要 , 建设战略储备库与市场调节库要强化粮食物流过程中的加工增值服务 , 培养粮食物流公司 , 加大粮油批发市场的改造与功能的提升第七 , 建立农产品应急物流系统中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国家 , 旱灾、水灾、地震、非典、禽流感都发生过 , 对一个国家 , 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来说 , 都要有发生应急事件的预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 但物流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 特别是农产品物流 , 这里涉及到保证人生存所必须的各类食品的供应 , 为此不仅要有一个储备系统 , 还要有一个跨地区灵敏的调拨系统 , 以及多种运输方式与物流公司一起运作的物流系统第八 , 建设农业物流金融支持系统 物流需要金融部门的支撑 , 包括银行、保险、租赁、证券经过多年的发展 , 我国已经形成包括民间金融组织和官方金融组织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 但明显存在三大问题 : 一是农发行 , 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信社四大国有银行由于商业化运作 , 导致大量收缩农村点 , 金融功能有所萎缩 , 政策性金融功能缺失 , 所以必须明确四大国有银行对农业物流的金融支持。
二是在农村举足轻重的农信社主要从事小额与短期贷款业务 , 这与农业物流的金融要求不符 , 要有所改变三是农业物流需要保险业的参与 , 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自 1982 年承办农业保险以来 , 由于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 , 导致农业保险业务极度萎缩 , 承保率不足 5%,农业物流需要农业保险业的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