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

无***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9MB
约13页
文档ID:137607085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_第1页
1/13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2016-2017 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班别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第Ⅰ卷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5 分,共 6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设集合 M { m Z | 3 m 2} , N { n Z | 1≤ n≤ 3},则M N ()A. 0,1 B. 1,0 1, C . 0,1,2 D. 1,0,1,22. 复数3 2i2 3i()开始A. i B. i C. 12 13i D.12 13i3. 函数f1x(x) 2 的图像()x2x=1,y=1,k=0A.关于原点对称 B.关于 x轴对称C. 关于 y轴对称 D.关于直线y x轴对称s= x-y,t =x+y2 y 2x4. 双曲线16 32 y2 r 2 r的渐近线与圆( 3) ( 0)x 相切,则rx=s,y=t() A. 3 B.2 C.3 D.6k=k+15. 从 20 名男同学, 10 名女同学中任选3 名参加体能测试,则选到的 3 名同否 学中既有男同学又有女同学的概率为()k≥ 39 10 19A. B. C. D.29 29 296. 已知函数 f (x) x2 bx c 的两个零点2029x1, x满足 x1 x 3,集合2 2是输出 (x,y)A m f (m) 0 ,则( )结束 A.? m∈A,都有 f ( m+ 3)>0 B .? m∈A,都有 f ( m+3)<0C.? m0∈A,使得 f ( m0+ 3) =0 D .? m0∈A,使得 f ( m0+3)<07.执行如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A. 2,2 B. 4,0 C. 4, 4 D. 0, 88. 三角形中, ,则( )A. B.C. D.x y 09. 若 x,y满足约束条件 x y 3 0, 且 z 2x y的最大值为 9.则实数 m 的值为()0 x mA.12 B. 1C. 2 D. 310. 已知抛物线2C : y 8x 的焦点为 F ,准线与 x 轴的交点为 K ,点 A在 C 上且,且△ AFK 的面积为 8,则( )A. B. C. D.11. 设函数 , 则使得 f (x) f (2 x 1)成立的 x 的取值范围是()A. B .1, 1,3C .1 1 ,3 3D .1 1, ,3 312. 矩形 P1P2P3P4 纸长宽比为 2 :1, A,B,C,D 为各边中点。

现进行 如下折叠操作:先将矩形沿折痕 AC 折起一定角度;再将AP1B , BP2C, C P3 D, DP4A分别沿折P1B P2痕 AB, BC,CD,DA 折起,使得四点P1, P2 , P3, P4 重合为一点, 记为 P 针对所得到的几何体有以下说法:A C①所得到的几何体是三棱锥; ②所有的面是全等的三角形③所有的二面角中 恰有 3 个是060 的二面角其中 正确 的有( )P4DP3A. ①②③ B. ② C.③ D. ①②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第( 13)题- 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题- 第(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13. 已知 { a } 为等差数列, Sn 为其前 n 项和,若 a1 6 , a3 a5 0 ,则 S6 = _______..n2 1(1 2x ) 1x814.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用数字作答)15. △ABC的内角 A,B,C的对边分别为 a,b,c,已知 2cos C( a cosB+b cos A) c.则 C =__ ______.16. 在△ABC 中,0CAB 90 ,点 M , N 满足 AM 2MC , BN NC .若 MN xAB y AC ,则 x y .三. 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 12 分)(换数列,已经有了)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 ,.(Ⅰ)求证: ;(Ⅱ)是否存在常数,使得数列为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若不存在则说明理由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某食品公司研发生产一种新的零售食品,从产品中抽取 100 件作为样 本,测量这些产品的一项质量指标值,由测量结果得到如图频率分布直方图:(Ⅰ)求直方图中 a 的值;(Ⅱ)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认为, 这种产品的质量指标值 Z 服从正态分布2N (200,12.2 ) ,试计算数据落在(187.8,212.2) 上的概率.参考数据:若2Z ~ N( , ),则 P( Z ) 0.6826 ,P( 2 Z 2 ) 0.9544 .(Ⅲ)设生产成本为 y ,质量指标为 x ,生产成本与质量指 标之间满足函数关系y0.4x, x 205,假设同组中的每个数据用该组区间的右端点值代替,试计算生产该食品的0.8x 80,x 205,平均成本.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在三棱柱 ABC A1B1C 中,侧棱 AA1 底面ABC, AB AC 2 AA1 , BAC 120 , D, D1 分CDA BP别是线段BC,B C 的中点, P是线段 AD 的中点.1 1(Ⅰ)在平面 ABC 内,试作出过点 P 与平面 A1BC 平C1D1行的直线 l ,说明理由,并证明直线 l 平面 ADD1 A1 ;A1B1(Ⅱ)设(Ⅰ)中的直线 l 交 AB于点 M ,交 AC 于点 N ,求二面角A A M N 的余弦值.120. (本小题满分 12 分)设, 直线, 两直线交点为 .(Ⅰ)求点 P轨迹 C的方程(Ⅱ)设,M 是曲线 C上(x 轴上方 ) 一点且 MF2 与 x 轴垂直,直线 MF1 与曲线 C的另一个交点为 N ,且 ( 0)MF1 F N ,求 。

121. (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 f (x) xln x x ,a2g (x) x ax( a R) . 2(Ⅰ)若 f (x) 和 g(x) 在(0, ) 有相同的单调区间,求 a的取值范围;(Ⅱ)令 h(x) f ( x) g( x) ax ( a R ),若 h( x) 在定义域内有两个不同的极值点.(i )求 a 的取值范围;(ii )设两个极值点分别为 x1, x2 ,证明:2x x e .1 2请考生在第 22、23 二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22.(本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已知直线 l 经过点 ,1)P( ,倾斜角26,圆 C 的极坐标方程为 2 cos( ) .4(Ⅰ)写出直线 l 的参数方程,并把圆 C 的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Ⅱ)设 l 与圆 C 相交于 A, B 两点,求点 P 到 A,B 两点的距离之积.23.(本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5:不等式选讲1 4已知 a b 1,对 a,b (0, ), 2x 1 x 1 a b(Ⅰ)求1a+4b的最小值;(Ⅱ )求 x 的取值范围。

2016-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广东仲元中学高二年级理科期末测试题数学(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5 分,共 60 分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B A A A D A B C D B A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5分13. 6 ; 14.57 ; 15. ; 16.13;三. 解答题: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解:(Ⅰ)由 , 得则⋯ 4 分(Ⅱ)由上问可以知道该数列奇数项偶数项分别成等比数列,公比为,要想整个数列成等比数列,当且仅当前 3项成等比数列即可在中令 ,则, 即则,所以.⋯ 12 分18. 解:(Ⅰ) a 0.033.(Ⅱ)由(Ⅰ)知,2Z ~ N (200,12.2 ) ,从而P (187.8 Z 212.2) P(200 12.2 Z 200 12.2) 0.6826(III )由题设条件及食品的质量指标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得食品生产成本分组与频率分布表如下:组号 1 2 3 4 5 6 7分组66,70 (70,74] (74,78] (78,82] (82,92] (92,100] (100,108]频率 0.02 0.09 0.22 0.33 0.24 0.08 0.02根据题意,生产该食品的平均成本为70 0.02 74 0.09 78 0.22 82 0.33 92 0.24 100 0.08 108 0.02 84.52.19. 解:如图, , // , 2 在平面 内过点 作直线⋯ 分 ABC P l BC因为l 在平面 A1BC 外, BC 在平面 A1BC 内, 由直线与平面平CDA BN P ME行的判定定理可知 , l // 平面 A1BC . ⋯ 2 分C1FD1由已知 , AB AC , D 是 BC 的中点 , 所以 , BC AD ,则直A1B1线l AD .因为AA 平面 ABC , 所以 A A1 直线l . 又因为AD, AA1 在平面 ADD1A1 内, 且 AD 与 A A1 相交 ,1所以直线平面 ADD1A1 ⋯ 5 分解法一 :设(Ⅰ)中的直线l 交 AB于点 M ,交 AC 于点 N ,连接A P ,过A作 AE A1P于 E ,过E 作 EF A1M 于 F ,连接 AF .1由 知, MN 平面 AEA1 , 所以平面 AEA1 平面 A1MN .所以 AE 平面 A1MN ,则A1M AE .所以A M 平面 AEF ,则A1M AF .1故 AFE为二面角A A M N 的平面角 (设为). ⋯ 8 分1设AA1 1,则由 AB AC 2 AA1, BAC 120 , 有 BAD 60 , AB 2, AD 1 .又 P为AD 的中点 , 所以 M为AB的中点 , 且1AP , AM 1,2在5Rt AA P 中 , A1P ; 在12Rt A AM 中, A1M 2 .1从而 ,AEAA AP1A P115,AFAA AM1A M112, ⋯ 10 分所以sinAEAF25.所以22 2 15cos 1 sin 15 5.故二面角A AM N 的余弦值为1155⋯ 12 分ZC解法二 : DN P设(Ⅰ)中的直线l 交 AB于点 M ,交 AC 于点 N ,AMB设AA 1 A A E BC A . , , , 如图过 作 平行于 以为坐标原点 分 1 1 1 1 1 1别以A1E, A1D1 , AA1 的方向为x轴, y轴, z轴的正方向 , 建立空C1A1D1YB1间直角坐标系 Oxyz ( 点 O与点 A1 重合 ). ⋯ 6 分则, A 0,0,1 .X因为P为AD 的中点 , 所以 M , N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 , 故3 1 3 1M , ,1 , N , ,1 ,2 2 2 23 1A M , ,1 , A1 A 0,0,1 , NM 3,0,0 ⋯ 7 分12 2设平面AA M 的一个法向量为n1 x1, y1,z1 , 则1n AM,1 1n A A,1 1即n A M1 1n A A1 10,0,故有3 1x , y, z , ,1 0,1 1 12 2x , y, z 0,0,1 0,1 1 13 1x y z从而 1 1 12 20,取 x1 1, 则y1 3 , 所以 n1 1, 3,0 ⋯ 9 分z10.设平面A MN 的一个法向量为n2 x2 ,y2,z2 , 则1n A M2 1,n A M 0,2 1即 故有3 1x , y ,z , ,1 0,2 2 22 2n NM2,n NM20,x ,y ,z 3,0,0 0,2 2 2从而3 1x y z2 2 22 20,3x 0.2取 y2 2 ,则z2 1, 所以 n2 0,2, 1 . ⋯ 11 分设二面角A AM N 的平面角为, 又为锐角 ,1n n则 1 2cosn n1 21, 3,0 0,2, 1 152 5 5.故二面角A AM N 的 余弦值为1155⋯ 12 分20. 解:(I )两直线方程分别为,相乘得到整理得到: (⋯ 6 分2 2x y(Ⅱ) ( ,0), ( ,0)F2 m F m ,设M (m, y)代入方程 11 2 24m 3m中,可以得到y32mMF21。

做 NN1垂直 x轴,垂足为N1 ,则MF1F2 , F1NN1 相似,则NN,那么3mNN ,12F F1 2同样N F1 1,那么2mN F1 ⋯ 8 分1m(2 ) 3m所以 N( , ) ,⋯ 10 分22 2x y代入方程 1中,得到 ( 1)( 3 7) 0 ,解得2 24m 3m73⋯ 12 分21. 解:(Ⅰ) f (x) x ln x x .函数 f ( x) 的定义域为(0, ) , f '(x ) ln x ,当 x 1时, f '(x ) 0 ;当 0 x 1时, f '( x) 0 .所以 f (x) 在 (0,1) 上单调递减,在 (1, )上单调递增.a a2 2g(x) x ax (x 2x) (a R) 若在 (0,1) 上单调递减,在 (1, )上单调递增,2 2则a 0.(Ⅱ)(i )依题意,函数 h(x) 的定义域为(0, ), h'( x) ln x ax ,所以方程 h '(x) 0在 (0, ) 有两个不同根.即方程 ln x ax 0在 (0, ) 有两个不同根,转化为,函数 y ln x 与函数 y ax的图象在 (0, )有两个不同交点,如图.可见,若令过原点且切于函数 y ln x图象的直线斜率为k ,只需 0 a k .令切点A(x ,ln x ) ,所以0 0k y'|x x01x0,又kln x0x0,所以1 ln x0x x0 0,解得x e,于是0k1e,所以0 a1e.(ii )由( i )可知 x1 , x2 分别是方程 ln x ax 0的两个根,即ln x ax , ln x2 ax2 ,不妨设x1 x2 ,作差得1 1x1ln a( x x )1 2x2,即ax1lnx2x x1 2,原不等式2x x e 等价于1 2ln x ln x 2,即 a( x1 x2 ) 2,即1 2lnx (x x )1 1 2x x x2 1 2,x令 1x2t ,则t 1, lnx 2(x x )1 1 2x x x2 1 2,即 lnt2(t 1)t 1,F (t) lnt设2(t 1)t 1, t 1,2(t 1)F '(t) 02t(t 1),∴函数 F (t) 在 (1, )上单调递增,∴ F (t) F (1) 0 ,即不等式 lnt2(t 1)t 1成立,故所证不等式2x x e 成立.1 222. 解:(I )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1x t cos2 6y 1 t sin6,即1 3x t2 21y 1 t2( t为参数)⋯ 2 分由 2 cos( )4得 cos sin ,所以2 cos sin . ⋯ ⋯ 4 分得2 2x y x y ,即1 1 12 2(x ) (y ) . ⋯ ⋯ ⋯ ⋯ 5 分2 2 2(II )把1 3x t2 2 1y 1 t 2代入1 1 12 2(x ) ( y ) ,得2 2 22 1 1t t 0 ,⋯ 8 分2 41PA PB t t . ⋯ ⋯ ⋯ ⋯ ⋯ ⋯ 10 分1 24(23)解:∵ a 0, b 0 且 a b 1∴1 4 1 4 (a b)( )a b a bb 4a b 4a5 5 2 9,a b a b当且仅当 b 2a时等号成立,又 a b 1,即1 2a ,b时,等号成立, 3 3故1 4a b的最小值为9 ,⋯ ⋯ ⋯ ⋯ ⋯ 5 分因为对a,b (0, ) ,使1 4a b2x 1 x 1恒成立,所以 2x 1 x 1 9, ⋯ ⋯ ⋯ ⋯ ⋯ 7 分当 x 1时, 2 x 9, ∴ 7 x 1,⋯ ⋯ ⋯ ⋯ 8 分当11x时, 3x 9, ∴211x , ⋯ ⋯ ⋯ ⋯ ⋯ 9 分2当1x时, x 2 9,∴212x 11,∴ 7 x 11⋯ ⋯ 10 分。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