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 知识的学习与教学

Wo****B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KB
约7页
文档ID:167609130
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 知识的学习与教学_第1页
1/7

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 知识的学习与教学 - 第三章 知识的学习与教学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2、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可以将知识学习分为〔 〕 A、归属学习B、并列结合学习C、符号学习D、概念学习E、命题学习 3、〔 〕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是各种复杂学习的根底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词汇学习E、代表学习 4、作为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是〔 〕 A、直观B、概括化C、记忆D、比拟E、抽象化 5、概念学习的主要方式有〔 〕 A、概念理解B、概念形成C、概念同化D、概念内化 6、知识的表征存储方式有〔 〕 A、命题网络B、产生式系统C、图式D、认知方式E、概念网络 7、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 A、命题网络B、产生式系统C、图式D、认知构造E、抽象思维 8、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 〕 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实物直观D、模象直观E、表象直观 9、儿童在知道“苹果”、“梨”是“水果”后,再学习“香蕉”也是一种“水果”,这种学习叫做〔 〕。

A、派生归属学习B、相关归属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E、下位学习 10、中学生利用认知构造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形式是〔 〕 A、并列结合学习B、总括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E、归属学习 11、学生在重现有关知识时发生困难,或重现出来的知识不是解决当前课题所必需的,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 A、旧知识的干扰B、已有知识构造的完备程度C、当时的生理状态D、当时的心理状态E、知识呈现的方式 12、学习质量与能量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 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E、概念学习 13、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 A、在学习完毕立即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在大面积遗忘开场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E、隔一天再复习 14、概念学习有两种形式,那么概念的教学也有几种方法,其中常用的方法有〔 〕 A、例——规那么B、规——例法C、规——例——规法D、实物法E、概括法 15、概念一般都涉及以下要素〔 〕 A、符号B、名称C、内涵D、外延E、构造 1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是有规律的,一般是〔 〕 A、遗忘的进程不平衡B、遗忘先快后慢C、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场D、遗忘先慢后快E、遗忘的速度越来越快 17、以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为主的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归属学习 18、已经掌握了“铜、铁、锌导电”的知识,再学习“金属导电”的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上位学习 19、理解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不包括〔 〕 A、有利于知识的发散B、有利于知识的保持C、有利于知识的识记D、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 20、学生学习“三角形”这一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B、概念学 习C、命题学习D、词汇学习E、代表学习 21、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 〕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形象直观E、感知直观 22、儿童可以运用加减乘除法那么解决实际的问题,这说明他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法那么的〔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详细知识 D、抽象知识 23、儿童可以说出整数加减乘除法那么,这说明他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法那么的〔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详细知识 D、抽象知识 24、“蝙蝠是一种会飞的哺乳动物”这一命题是以〔 〕的形式存储在头脑中的 A、命题网络 B、概念网络 C、产生式系统 D、图式 25、一提到教室,我们头脑中便呈现“老师、学生、课桌、板凳、黑板”等形象,这是因为我们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教室的〔 〕。

A、命题网络 B、认知构造 C、产生式系统 D、图式 26、某位数学老师在讲授“直角三角形”这一概念时,不仅用常见的图示◣来说明,还用◤、◢、◥等图示来说明,他在这里所运用的数学活动方式是〔 〕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变式D、比拟 27、根据知识的功能,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 A、程序性知识B、实用的知识C、直观的知识D、可应用的知识 28、以下直观方式中,属于模象直观的是〔 〕 A、图片B、演示实验C、图表D、模型E、教学电影 29、陈述性知识又叫描绘性知识,如〔 〕 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E、怎样骑车 30、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分别是〔 〕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派生类属学习D、相关类属学习E、命题学习 31、上位学习又称〔 〕 A、类属学习B、总括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32、学习由假设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假设干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叫做〔 〕 A、概念的学习B、符号学习C、命题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33、儿童学会用“狗”〔语音〕代表他们实际见到的狗,这种学习是〔 〕 A、符号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概念学习 34、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头,因此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属于〔 〕。

A、理性概括 B、感性概括 C、形象直观 D、言语直观 35、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 〕 A、知识理解 B、知识稳固 C、知识应用 D、知识提取 E、知识重现 36、在教“鸟”的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 A、正例 B、反例 C、案例 D、概念 E、命题 37、知识理解的标志有〔 〕 A、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B、能正确地执行动作 C、能背诵 D、能读写 38、根据理解的生成性理论,学习过程不是从感觉经历本身开场的,而是从〔 〕开场的 A、感觉经历的选择性注意 B、从长时记忆中提取 第 7 页 共 7 页。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