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民用建筑放线规范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放样 第7.3.1条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放样,应具备下列资料: 一、总平面图; 二、建筑物的设计与说明; 三、建筑物、构筑物的轴线平面图; 四、建筑物的基础平面图; 五、设备的基础图; 六、土方的开挖图; 七、建筑物的结构图; 八、管网图 第7.3.2条 测设各工序间的中心线,宜符合下列规定: 一、当利用建筑物的控制网测设中心线时,其端点应根据建筑物控制网相邻的距离指标桩,以内分法测定; 二、进行中心线投点时,经纬仪的视线,应根据中心线两端点决定;当无可靠校核条 件时,不得采用测设直角的方法进行投 第7.3.3条 在施工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围,应建立线板或控制桩线板应注记中心线编号,并测设标高线板和控制桩应注意保存 第7.3.4条 施工测量人员在大型设备基础浇注过程中,应及时看守观测,当发现位置及标高与施工要求不符时,应立即通知施工人员,及时处理 第7.3.5条 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3.5的规定 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7.3.5 建筑物结构特征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在测站上测定高差中误差(mm) 根据起始水平面在施工水平面上测定高程中误差(mm) 竖向传递轴线点中误差(mm) 金属结构、装配式钢盘混凝土结构、建筑物高度100~120m或跨度30~36m 1/20000 5 1 6 4 1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60~100m或跨度18~30m 1/10000 10 2 5 3 5~1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15~60m或跨度6~18m 1/5000 20 2.5 4 2.5 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15m或跨度6m及以下 1/3000 30 3 3 2 木结构、工业管线或公路铁路专用线 1/2000 30 5 - - 土工竖向整平 1/1000 45 10 - - 第7.3.6条 结构安装测量,工作开始前,必须熟悉设计图,掌握限差要求,并制定作业方法。
第7.3.7条 柱子、桁架或梁的安装测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3.7的规定 第7.3.8条 构件预装测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3.8的规定 第7.3.9条 附属构筑物安装测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3.9的规定 第7.3.10条 设备安装过程中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柱子、桁架或梁的安装测量允许偏差 表7.3.7 测量内容 允许偏差(mm) 钢柱垫板标高 ±2 钢柱±0标高检查 ±2 混凝土柱(预制)±0标高 ±3 混凝土柱、钢柱垂直度 ±3 桁架和实腹梁、桁架和钢架的支承结点间相邻高差的偏差 ±5 梁间距 ±3 梁面垫板标高 ±2 注:当柱高大于10m或一般民用建筑的混凝土柱、钢柱垂直度,可适当放宽 构件预装测量的允许偏差 表7.3.8 测量内容 测量的允许偏差(mm) 平台面抄平 ±1 纵横中心线的正交度 ±0.8 预装过程中的抄平工作 ±2 注:l为自交点起草的横向中心线长度(mm),不足5m,以5m计 附属构筑物安装测量的允许偏差 表7.3.9 测量项目 测量的允许偏差(mm) 栈桥和斜桥中心线的投点 ±2 轨面的标高 ±2 轨道跨距的丈量 ±2 管道构件中心线的定位 ±5 管道标高的测量 ±5 管道垂直度的测量 H/1000 注:J为管道垂直部分的长度(mm)。
一、设备基础中心线的复测与调整 1被础竣工中心线必须进行复测,两次测量的较差不应大于5mm; 2甭裆栌兄行谋臧宓闹匾设备基础,其中心线由竣工中心线引测,同一中心标点的偏差应为±1mm纵横中心线应进行垂直度的检查,并调整横向中心线同一设备基准中心线的平行偏差或同一生产系统的中心线的直线度应在±1mm以内 二、设备安装基准点的高程测量 1币话闵璞富础基准点的标高偏差,应在±2mm以内; 2贝动装置有联系的设备基础,其相邻两基准点的标高偏差,应在±1mm以内 第四节灌注桩、界桩与红线测量 第7.4.1条 灌注桩应根据设计的数据进行定位测量,其定位误差,不宜大于5cm当精度要求较高,需建立灌注桩矩形控制网时,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4.1的规定 灌注桩矩形控制网的技术要求 表7.4.1 平均边长(n) 量距相对中误差 导线相对闭合差 DJ2测回数 测角中误差(″) 多边形方位闭合差(″) 高程闭合差(m) ≤100 ≤1/20000 1/10000 2 10 20 10 注:导线全长小于200m时,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20mm 第7.4.2条 灌注桩矩形控制网定位点,不应少于3个。
调整限差,应在180°±10″和90°±10″以内丈量距离应采用不低于Ⅱ级精度的电磁波测距仪,往返各一次测定 第7.4.3条 各灌注桩均应在矩形控制网下,采用内分法测定 第7.4.4条 界桩点,红线点定位及高程测量,可按本规范第四章第五节中有关细部点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 第五节 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 第7.5.1条 水工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根据工程规模及对放样点的精度要求,应依次为二、三、四等三角网和三边网 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表2.1.3和表2.1.8的有关规定;其平均边长应相应缩短,二等为0.8km;三等为0.6km;四等为0.4km 第7.5.2条 平面控制网宜按两级布设控制点的相邻点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10mm 第7.5.3条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应依次为二、三、四、五等首级网的等级应符合表7.5.3的规定 首级网的等级 表7.5.3 工程规模 混凝土建筑物 土石建筑物 大型工程 二、三等 三等 中型工程 三等 四等 第7.5.4条 高程控制测量的最低级控制点相对于首级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对于混凝土建筑物不应大于10mm,对于土石建筑物不应大于20mm。
第7.5.5条 当水工建筑物施工放样时,立模、填筑轮廓点测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5.5的规定 第7.5.6条 用于立模、填筑放样的高程控制点,其精度不宜低于四等 第7.5.7条 当高层建筑物采用混凝土浇筑及预制构件拼装时,竖向测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5.7的规定 立模、填筑轮廓点测定点位中误差 表7.5.5 建筑材料 建筑物名称 在控制点上测定点位中误差(mm) 平面 高程 混凝土 主坝、厂房等各种主要水工建筑物 20 20 各种导墙及井洞衬砌 25 20 副坝、护坡等 30 30 土石料 碾压式坝(堤)边线等 40 30 各种坝(堤)内设施定位等 50 30 竖向测量的允许偏差 表7.5.7 工程项目 相邻两层对接中心线相对偏差(mm) 相对基础中心线的偏差(mm) 累计偏差(mm) 厂房等的各种构架、立柱 ±3 H/2000 ±20 闸墩、栈桥墩,厂房等的侧墙 ±5 H/1000 ±30 筛分楼、堆料高排架等 ±5 H/1000 ±35 第三节 多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民用建筑是指住宅、办公楼、食堂、俱乐部、医院和学校等建筑物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基础工程施工测量、墙体工程施工测量及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等。
一、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是施工测量的主要依据,在测设前,应熟悉建筑物的设计图纸,了解施工建筑物与相邻地物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物的尺寸和施工的要求等,并仔细核对各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测设时必须具备下列图纸资料:1)总平面图 如图11-7所示,从总平面图上,可以查取或计算设计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或测量控制点之间的平面尺寸和高差,作为测设建筑物总体位置的依据2729282614.00教学楼已建未建图11-7 总平面图2)建筑平面图 从建筑平面图中,可以查取建筑物的总尺寸,以及内部各定位轴线之间的关系尺寸,这是施工测设的基本资料3)基础平面图 从基础平面图上,可以查取基础边线与定位轴线的平面尺寸,这是测设基础轴线的必要数据4)基础详图 从基础详图中,可以查取基础立面尺寸和设计标高,这是基础高程测设的依据5)建筑物的立面图和剖面图 从建筑物的立面图和剖面图中,可以查取基础、地坪、门窗、楼板、屋架和屋面等设计高程,这是高程测设的主要依据2)现场踏勘 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对施工场地上的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检核3)施工场地整理 平整和清理施工场地,以便进行测设工作。
4)制定测设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定位条件、现场地形和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测设方案,包括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绘制测设略图,如图11-9所示4100宿舍楼123456BDECA300060009000370014240N765432bcadPM轴线控制桩教学楼1图11-9 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5)仪器和工具 对测设所使用的仪器和工具进行检核二、定位和放线1.建筑物的定位建筑物的定位,就是将建筑物外廓各轴线交点(简称角桩,即图11-9中的M、N、P和Q)测设在地面上,作为基础放样和细部放样的依据由于定位条件不同,定位方法也不同,下面介绍根据已有建筑物测设拟建建筑物的方法1)如图11-9所示,用钢尺沿宿舍楼的东、西墙,延长出一小段距离l得a、b两点,作出标志2)在a点安置经纬仪,瞄准b点,并从b沿ab方向量取14.240m(因为教学楼的外墙厚370mm,轴线偏里,离外墙皮240mm),定出c点,作出标志,再继续沿ab方向从c点起量取25.800m,定出d点,作出标志,cd线就是测设教学楼平面位置的建筑基线3)分别在c、d两点安置经纬仪,瞄准a点,顺时针方向测设90˚,沿此视线方向量取距离l+0.240m,定出M、Q两点,作出标志,再继续量取15.000m,定出N、P两点,作出标志。
M、N、P、Q四点即为教学楼外廓定位轴线的交点4)检查NP的距离是否等于25.800m,∠N和∠P是否等于90˚,其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如施工场地已有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时,可直接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定位 2.建筑物的放线建筑物的放线,是指根据已定位的外墙轴线交点桩(角桩),详细测设出建筑物各轴线的交点桩(或称中心桩),然后,根据交点桩用白灰撒出基槽开挖边界线放线方法如下:(1)在外墙轴线周边上测设中心桩位置 如图11-9所示, 在M点安置经纬仪,瞄准Q点,用钢尺沿MQ方向量出相邻两轴线间的距离,定出1、2、3、…各点,同理可定出5、6、7各点量距精度应达到设计精度要求量出各轴线之间距离时,钢尺零点要始终对在同一点上2)恢复轴线位置的方法 由于在开挖基槽时,角桩和中心桩要被挖掉,为了便于在施工中,恢复各轴线位置,应把各轴线延长到基槽外安全地点,并做好标志其方法有设置轴线控制桩和龙门板两种形式1)设置轴线控制桩 轴线控制桩设置在基槽外,基础轴线的延长线上,作为开槽后,各施工阶段恢复轴线的依据,如图11-9所示轴线控制桩一般设置在基槽外2~4m处,打下木桩,桩顶钉上小钉,准确标出轴线位置,并用混凝土包裹木桩,如图11-10所示。
如附近有建筑物,亦可把轴线投测到建筑物上,用红漆作出标志,以代替轴线控制桩小钉混凝土木桩图11-10 轴线控制桩2)设置龙门板 在小型民用建筑施工中,常将各轴线引测到基槽外的水平木板上水平木板称为龙门板,固定龙门板的木桩称为龙门桩,如图11-11所示设置龙门板的步骤如下:轴线钉龙门桩龙门板细线细线±0.000NMPQ图11-11 龙门板在建筑物四角与隔墙两端,基槽开挖边界线以外1.5~2m处,设置龙门桩龙门桩要钉得竖直、牢固,龙门桩的外侧面应与基槽平行根据施工场地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在每个龙门桩外侧,测设出该建筑物室内地坪设计高程线(即±0标高线),并作出标志沿龙门桩上±0标高线钉设龙门板,这样龙门板顶面的高程就同在±0的水平面上然后,用水准仪校核龙门板的高程,如有差错应及时纠正,其允许误差为±5mm在N点安置经纬仪,瞄准P点,沿视线方向在龙门板上定出一点,用小钉作标志,纵转望远镜在N点的龙门板上也钉一个小钉用同样的方法,将各轴线引测到龙门板上,所钉之小钉称为轴线钉轴线钉定位误差应小于±5mm最后,用钢尺沿龙门板的顶面,检查轴线钉的间距,其误差不超过1:2 000检查合格后,以轴线钉为准,将墙边线、基础边线、基础开挖边线等标定在龙门板上。
三、基础工程施工测量1.基槽抄平建筑施工中的高程测设,又称抄平1)设置水平桩 为了控制基槽的开挖深度,当快挖到槽底设计标高时,应用水准仪根据地面上±0.000m点,在槽壁上测设一些水平小木桩(称为水平桩),如图11-12所示,使木桩的上表面离槽底的设计标高为一固定值(如0.500m)±0.000-1.700图11-12 设置水平桩为了施工时使用方便,一般在槽壁各拐角处、深度变化处和基槽壁上每隔3~4m测设一水平桩水平桩可作为挖槽深度、修平槽底和打基础垫层的依据2)水平桩的测设方法 如图11-12所示,槽底设计标高为-1.700m,欲测设比槽底设计标高高0.500m的水平桩,测设方法如下:1)在地面适当地方安置水准仪,在±0标高线位置上立水准尺,读取后视读数为1.318m2)计算测设水平桩的应读前视读数b应:3)在槽内一侧立水准尺,并上下移动,直至水准仪视线读数为2.518m时,沿水准尺尺底在槽壁打入一小木桩2.垫层中线的投测基础垫层打好后,根据轴线控制桩或龙门板上的轴线钉,用经纬仪或用拉绳挂锤球的方法,把轴线投测到垫层上,如图11-13所示,并用墨线弹出墙中心线和基础边线,作为砌筑基础的依据。
图11-13 垫层中线的投测1—龙门板 2—细线3—垫层 4—基础边线 5—墙中线由于整个墙身砌筑均以此线为准,这是确定建筑物位置的关键环节,所以要严格校核后方可进行砌筑施工3.基础墙标高的控制房屋基础墙是指±0.000m以下的砖墙,它的高度是用基础皮数杆来控制的图11-14 基础墙标高的控制1—防潮层 2—皮数杆 3—垫层(1)基础皮数杆是一根木制的杆子,如图11-14所示,在杆上事先按照设计尺寸,将砖、灰缝厚度画出线条,并标明±0.000m和防潮层的标高位置2)立皮数杆时,先在立杆处打一木桩,用水准仪在木桩侧面定出一条高于垫层某一数值(如100mm)的水平线,然后将皮数杆上标高相同的一条线与木桩上的水平线对齐,并用大铁钉把皮数杆与木桩钉在一起,作为基础墙的标高依据4.基础面标高的检查基础施工结束后,应检查基础面的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也可检查防潮层)可用水准仪测出基础面上若干点的高程和设计高程比较,允许误差为±10mm四、墙体施工测量1.墙体定位(1)利用轴线控制桩或龙门板上的轴线和墙边线标志,用经纬仪或拉细绳挂锤球的方法将轴线投测到基础面上或防潮层上2)用墨线弹出墙中线和墙边线。
3)检查外墙轴线交角是否等于90˚4)把墙轴线延伸并画在外墙基础上,如图11-15所示,作为向上投测轴线的依据图11-15 墙体定位1—墙中心线 2—外墙基础 3—轴线(5)把门、窗和其它洞口的边线,也在外墙基础上标定出来2.墙体各部位标高控制在墙体施工中,墙身各部位标高通常也是用皮数杆控制 (1)在墙身皮数杆上,根据设计尺寸,按砖、灰缝的厚度画出线条,并标明0.000m、门、窗、楼板等的标高位置,如图11-16所示图11-16 墙体皮数杆的设置(2)墙身皮数杆的设立与基础皮数杆相同,使皮数杆上的0.000m标高与房屋的室内地坪标高相吻合在墙的转角处,每隔10~15m设置一根皮数杆3)在墙身砌起1m以后,就在室内墙身上定出+0.500m的标高线,作为该层地面施工和室内装修用4)第二层以上墙体施工中,为了使皮数杆在同一水平面上,要用水准仪测出楼板四角的标高,取平均值作为地坪标高,并以此作为立皮数杆的标志框架结构的民用建筑,墙体砌筑是在框架施工后进行的,故可在柱面上画线,代替皮数杆五、建筑物的轴线投测在多层建筑墙身砌筑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物轴线位置正确,可用吊锤球或经纬仪将轴线投测到各层楼板边缘或柱顶上。
1.吊锤球法将较重的锤球悬吊在楼板或柱顶边缘,当锤球尖对准基础墙面上的轴线标志时,线在楼板或柱顶边缘的位置即为楼层轴线端点位置,并画出标志线各轴线的端点投测完后,用钢尺检核各轴线的间距,符合要求后,继续施工,并把轴线逐层自下向上传递吊锤球法简便易行,不受施工场地限制,一般能保证施工质量但当有风或建筑物较高时,投测误差较大,应采用经纬仪投测法2.经纬仪投测法在轴线控制桩上安置经纬仪,严格整平后,瞄准基础墙面上的轴线标志,用盘左、盘右分中投点法,将轴线投测到楼层边缘或柱顶上将所有端点投测到楼板上之后,用钢尺检核其间距,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2000检查合格后,才能在楼板分间弹线,继续施工六、建筑物的高程传递在多层建筑施工中,要由下层向上层传递高程,以便楼板、门窗口等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高程传递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利用皮数杆传递高程一般建筑物可用墙体皮数杆传递高程具体方法参照“墙体各部位标高控制”2.利用钢尺直接丈量对于高程传递精度要求较高的建筑物,通常用钢尺直接丈量来传递高程对于二层以上的各层,每砌高一层,就从楼梯间用钢尺从下层的“+0.500m”标高线,向上量出层高,测出上一层的“+0.500m”标高线。
这样用钢尺逐层向上引测3.吊钢尺法用悬挂钢尺代替水准尺,用水准仪读数,从下向上传递高程具体方法参照第十章第一节中的“高程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