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西这方土

feng****he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47KB
约4页
文档ID:158315008
山西这方土_第1页
1/4

[文明摇篮,史前三圣]在山西襄汾县的陶峙遗址,发掘到距今约 4200年前的人类文化遗址据考 证,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不仅农耕兴旺,而且出现了采桑纺织业和冶 铜业出土的农具和水井,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打井技术,居住处所已不受 水源限制,活动范围更加扩大玉或石制作的礼器和各种形制的彩绘木器更是陶 峙遗址的重大发现其中的 3座年代早晚不同的城址特别是中期城址面积约为 280 万平方米,是目前所发现的黄河流域史前最大的一处城址陶峙考古和研究 表明,当时的礼乐制度、阶级差别,国家形态已经萌生或正在形成,山西南部地 区已然放射出华夏文明时代到来的灿烂光芒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中很早就发明了文字在早期的记载中,多次记载了 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平阳是指今山西临汾市,蒲坂是指今山西永济 市,安邑是指今山西夏县其中,以平阳为国都的古唐国,是已知的中华民族最 早的国家形态而已安邑为都的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王朝—— 夏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为活动的主要地区,家喻 户晓的黄帝、炎帝与蚩尤的战争,对于华夏民族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 国史前的三位伟人尧、舜、禹,都曾经在山西南部建都,留下众多古迹和动人的 传说。

史书记载尧都平阳(即今日的临汾)、舜都蒲坂(永济)、禹都安邑(夏 县),都在今晋南地区尧的大半生活动都在山西,他作部落联盟首领时,建立起职能完备的城邦, 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基,先秦史籍中最早使用的“中国”一词,指的就是尧建立的 古唐国尧在位时,制定历法,并接受部落联盟的意见,派鲧(ghn)去治水, 后禅位于舜舜早年“微为庶人”,曾在历山耕种,在雷泽(芮城)捕鱼,在陶城(永济) 制陶,一直从事生产劳动,以孝著称尧选拔舜为继承人,对舜进行了种种考验 后才决定将位禅让于他舜继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把原有的部落联盟会议逐 渐演变为国家机关,使华夏文明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禹是舜指派的治水官员,治水8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河津西北的黄河峡谷, 传说是禹凿龙门的遗迹,今称“禹门口”,禹凿龙门后,过中条山来到芮城县,曾 在古柏下休息,然后渡河,宿于对面的禹店村芮城县东南临河处叫神柏峪,渡 口叫大禹渡禹治水成功后,通过禅让继承了王位,建都安邑禹年老时他的儿 子启子承父业,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阶级社会开始,文明时代降临,山西无 疑是这个文明时代降临的历史摇篮[风云人物,文人墨客]黄河流经山西,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

在山西历史上产生过一批 辅国佐政的人才,著名的如傅说、赵盾、狄仁杰、裴度、于成龙、陈廷敬等傅说(yue)是商朝君王武丁时期辅政50多年的宰相,大约出生于公元前 1350 年左右的平陆天资聪颖,虽生为奴隶,但由于精明能干,又善于思考, 所以在长期的劳作中,发明了“版筑法” (古代筑墙时把土夹在两块木板中间,用 杵捣坚实就成为墙),用此法筑成堤坝,能有效地遏制洪水的泛滥;筑成土墙, 可以建筑城墙和房屋,这就保障了人们的生活安定和道路的畅通山西由于地处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汇区,民族冲突和民族融 合,给山西人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也给山西人以强壮的体魄和勇武的精神山西 历来猛将如云,如李牧、卫青、霍去病、关羽、张辽、杨继业等他们在不同的 领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他们是山西的骄傲卫青、霍去病(河东平阳人)是汉武帝时著名的军事将领和军事家卫青出 身卑微,他和他的母亲原是平阳公主的家奴,后因他的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选入 宫中立为皇后,卫青也被拜为太中大夫,因他抗击匈奴有功,官至大将军封长平 侯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 18 岁被汉武帝任命为侍中,后抗击匈奴,屡立殊功, 官至骠骑(piao qQ将军,封冠军侯。

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的霍去病不幸 病故,汉武帝为了表彰他的赫赫战功,仿照祁连山的形势,为他建造了巍峨的陵 墓公元前106年,卫青去世后,汉武帝为他隆重举行葬礼,和霍去病一样,也 把他安葬在自己陵墓(茂陵)的旁边三晋大地上还涌现了一批文人墨客在唐代诗人作家群中,山西诗人占有很大的比重,收入《全唐诗》的诗作者 2200余人,其中山西籍作者就有60余人精选的《唐诗三百首》中有山西籍诗 人诗作50余首,仅王维一人就入选30首,被誉为“诗佛”王维字摩诘,太原祁 人(今山西祁县)其诗歌具有多方面的成就,无论边塞、山水诗,还是古体近 体、长篇短制均有脍炙人口的佳作,尤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如《相思》“红 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 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对出门远行的人又有多少叮嘱和勉励山西绛县的王勃为“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首,他的 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人们传诵不衰, “海 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至今仍被引用尤其是在南昌《滕王阁序》中即兴而赋 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尽了人间多少美景。

另外“唐宋八大家”中的柳宗元、金元时期的元好问、明清时期的罗贯中、关 汉卿等均是山西人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厚重而光辉的历史必然会创造出灿烂的物质文明,但这些物质文明随着时光 的流逝,能保持至今的只是沧海遗珠了仅就今天所能见到的而言,在山西其数 量却是相当可观的山西是厚重的黄河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古人类文化遗址、 帝都古城、宝刹禅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画、古塔古墓、佛道圣地、险堡关隘以 及革命文物、史迹等,从北到南、珠串全省,构成了山西古今兼备,丰富多彩的 人文景观目前,全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 70%以上在全省 境内,具有珍贵价值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就有 119多处如佛教圣地五台山、 应县木塔、云冈石窟、永乐宫壁画、运城关帝庙、永济普救寺、洪洞广胜寺等在 国内外都很著名山西境内历代古塔多达 280 余座,其中以应县木塔、五台山 白塔、代县阿育王塔、太原永祚寺双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和永济普救寺莺莺塔 最为著名山西境内规避较大的石窟近 50处,以大同云冈石窟、太原天龙山石 窟、龙山石窟、长治羊头山石窟、平定丹河寺石窟为代表多样化的山水资源和丰富的古建人文资源,如鲲鹏之双翼,为山西旅游业的 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山西山川壮丽,景色独特,堪称“表里山河”山西多名山,名山大川遍及 全境,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五岳、五镇和四大佛教名山的省份最著名的有五岳 之一的北岳恒山、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道教名山北武当山、绵山、国家 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全国十佳自然保护区之一的芦芽山、五镇之一的中镇霍山、 保存有华北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的历山、太行山脉中奇绝险峻的太行大峡谷、王 莽岭、黄崖洞,另有灵空山、石膏山、仙堂山、管涔山、庞泉沟等,山色不同, 神态各异,分别以险峻、幽雅、秀美而出奇制胜有的可游览观赏,有的可避酷 暑,有的可访古寻幽,有的可供瞻仰黄河流经山西的西部、南部边界,境内还流淌着黄河的支流汾河、沁河、涑 水河、三川河、昕水河和海河水系的桑干河、滹(hH)沱河等其中,著名的黄 河壶口瀑布素以激流汹涌澎湃、瀑声如雷轰鸣闻名于世,平定县娘子关城堡附近 的娘子关瀑布也素以秀美绮丽为世人知晓山西境内湖泊、泉水分布广泛,著名 的运城盐池和宁武天池等湖泊群古老而又特色,地热水、矿泉水分布也相当广泛 三晋名泉难老泉是晋祠风光佳胜处,浑源县的汤头温泉“润之神效,洗之即愈” 全省有较大的泉水共 56 处,有 180 处热矿泉水的水质达到了国家医疗,饮用天 然矿泉水水质标准,其中有许多都再开展水上娱乐活动。

[气候物产,民俗风情]山西地形多样,高差悬殊,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山 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 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一4°C— 14°C之间气温地区分布总趋向是自南 向北、自平川向山地递减,山西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全省年平均降 水量 400-650 毫米山西多层次的地理地貌又造就了丰富的物产就农作物而言,山西自古以来 就有“谷宜五种”之说,也就是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如在晋南的运城地区宜种 小麦、棉花,晋北山区宜种莜麦、土豆等即使在同一汾河流域,两岸的平原可 以是稻谷飘香,两岸的山地则杂种着玉米、高粱由于山西各地气候殊异,土质 不同,还形成了多种风味不同的地方土特产品,如沁州的小米、清徐的葡萄、原 平的犁、汾阳的核桃、稷山的枣等,都驰名一方农产品加工业尤为著名,特产 如汾阳杏花村的汾酒、清徐的老陈醋,早已是闻名全国,远销海外山西还有着丰富的森林矿产资源,就矿产而言,山西有着丰富的煤,铁,号 称“煤铁之乡”其中煤的储量居全国各省之首,煤田遍及全省 80%以上的县市 铁矿的藏量也很大,冶铁技术发达,太原钢铁集团公司是世界著名的产量最大的 特种钢生产基地。

煤,铁的发达带动了机械,化工等其他工业的发展,从而使山 西成为中国著名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还有着丰富独特的民俗风情晋中的民间社火、临汾的威风锣鼓、运城 平陆的地WCyin )院、忻州河曲的乡曲民歌等等,都是古老文化的凝聚与沉积 近年开发的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祁县民俗博物馆、定襄民情馆,集中反映了晋 南、晋中、晋北民间传统的岁时风俗、婚丧嫁娶、礼义风习、民间工艺和文化娱 乐,成为中国北方汉民族古老文化的缩影产生于黄河岸边的威风锣鼓被誉为“天下第一鼓”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 在 4000 多年前的帝尧时代的人们,就已经在黄河岸边“击鼓耕田”传说唐太宗 李世民在霍州大战中,就以威风锣鼓演兵布阵,大获全胜成百上千人以鼓、铙(nao)、锣、釵四种乐器齐奏,其场面之宏大、气势之雄壮、姿势之豪放令人 惊叹如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豪情盖天下,豪气高万丈。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