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与《简爱》女主人公比较 摘要 ?高傲与偏见》与?简爱》都是享誉世界的名篇,两部作品各自的女主人公---简·爱和伊丽莎白·班纳特,比照中对立与相似的关系,有着很诱人的趣味伊丽莎白和简爱她们都追求独立自主,地位平等,都向往有真情的婚姻,并且坚信女性与男性有着同样兴旺的智力与理性但是伊丽莎白和简爱又有自己不同的个性闪光点在男女地位上伊丽莎白表现为要求受到男性尊重, 简爱那么体现在大胆追求男女平等和女性的独立,在爱情方面, 伊丽莎白被动等待男性的求爱, 简爱那么选择主动追求想要的爱情 关键词:?高傲与偏见》; ?简爱》;伊丽莎白;简·爱I 目 录一、?高傲与偏见》与?简爱》简介及女权主义 ...........................................................................1 二、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的共同追求 ...........................................................................2 三.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的性格以及她们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作一比拟 ...........................................................................3 四、个性异彩产生的原因 ...........................................................................5 注 释 .................................................................... 8 参考文献 .................................................................. 8 II 高尔基说过:“一般来讲,文学的任务,艺术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呢?就是把人身上最好的、优美的、老实的也就是高贵的东西用颜色、字句、声音、形式表现出来。
〞毫无疑问,这里的“最好的、优美的、老实的也就是高贵的东西〞就是指人性中一切美好的品性文学的存在必然要经过历史浪潮重重的淘洗,最后能巩固下来的,就一定是佳品,精品,尤其是一部小说,它是否能以一种力量的辉光,去唤起人们心底美好的情愫,也就是说,他塑造的人物是以人们希望或赞赏的生存方式存在于文学作品当中,那这些人物就能久久地停在读者、世人的心中,并产生有效的影响,那他们就是永恒的,换言之,一部作品就能够传承于世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1847年〕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经久的魅力一个多世纪以来仍然不断发散着耀目的光芒而差不多同个世纪另一位作家简·奥斯汀的?高傲与偏见》同样的惹人关注在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里,不难发现簇拥着一批性格与命运有着惊人相似之处的现象两部作品各自的女主人公---简·爱和伊丽莎白·班纳特,比照个中对立相似关系,有着很诱人的趣味高傲与偏见》与?简爱》都是享誉世界的名篇, 这两部作品的创作者是生活在18 世纪末19 世纪初的女性作家她们在作品里都反映了那个时期的英国女性的生存状况: 女性深受男权社会的压抑, 男女基本不平等, 女性经济上不能自立英国的法律规定, 只要家中有兄弟或堂兄弟, 女子就没有继承权; 就算继承了财产, 一旦结婚, 她的所有财产的支配权就都要转交给她的丈夫, 自己没有独立的财产处置权。
经济条件决定了她们的思想意识上对男性的依附, 婚姻上处于受支配的弱势地位金钱在婚姻中的作用是很强大的, 没有足够的嫁妆就不能“ 找到一个体面的丈夫〞那时的女子要自立就只能出去当家庭教师, 而这是当时认为很低贱的事, 所以财产不多而有教养的女子都把嫁一个有钱的丈夫当作一生的事业来经营这种生存状况下的女子有许多的无奈和不满, 有不少女子随波逐流, 在窄缝里求生存,?高傲与偏见》中的夏绿蒂就为了有个体面的婚姻生活而主动示爱并嫁给了愚蠢滑稽自作聪慧的柯林斯但也不乏女性的叛逆和抗争,?高傲与偏见》与?简爱》通过伊丽莎白和简爱这两个个性鲜明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这种对抗意识伊丽莎白和简爱都是作家钟情的主人公, 两者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比方都不是特别美貌, 但都受过教育, 具有知识女性的聪慧睿智和独到的思想见识, 都不满于女性所处的低微地位, 有过不同程度的抗争在?高傲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是班那特家的二小姐,她聪慧独立,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判断力,伊丽莎白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和独立爱情婚姻观伊丽莎白是一个具有反1 叛精神的女性伊丽莎白背弃了小姐应该含蓄的原那么,在各种场合下都语言活跃,言谈充斥机智和风趣感,还爱讥笑和愚弄别人。
她和达西的每次答辩都以胜而结束,并通过伊丽莎白的痛斥改掉了达西身上与生俱来的傲气和偏见,并让达西为她的睿智和独到的见解而折服,这种建立在真才实学根底上的敏锐地察看和判断力才是达西爱上她的真正原因所以伊丽莎白这一灰姑娘已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灰姑娘,她更具有时代意义,形象更加饱满,不再是父权之下的灰姑娘她身上有自己鲜明的性格特点,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在她身体现了女性追求平等的向往,昭示了不同于当时时代的女性意识和人性内涵,奥斯丁通过这一形象反映了女性应该具备自我认识的能力,追求知识的理想伊丽莎白敢于挑战当时的传统,对婚姻有着自己的爱情追求,并将其放在择偶的首要位置上,并且极其重视自己在婚姻中的地位,认为婚姻双方当无门户之见,应该平等相见同时伊丽莎白对于感情在婚姻的地位十分重视总之,伊丽莎白的两次拒婚可以说是对当时社会的婚姻观念的嘲讽和挑战,也是当时妇女要求自己的人格独立,争取平等权利的呼声,叙述了对爱情婚姻的追求,和平等地位的向往?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她自尊自主、叛逆对抗简爱,在寄居的舅妈家里,和骄横残暴的表哥约翰发生冲突,瘦小的她敢于和表哥扭打,并怒斥他:\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皇帝。
\他还敢于指责冷酷护短的舅妈:\你以为你是好人,可是你坏,你狠心\简爱的童年的生活让读者初步了解她的对抗性格和保卫独立人格的精神起点她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当简爱察觉她深深地爱上了主人后,在地位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她却敢于去爱,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一个穷教师斗胆爱上一个上流人物,在等级深严的社会观念看来,无异于乞丐万奢望国王,所以这本身就是向社会及偏见的大胆挑战.她感情炽烈,敢于追求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爱情简爱对罗彻斯特情感非常的追求非常的真诚和专一,这主要表现在对她对罗彻斯特执着而强烈的爱情上她的爱情像殉道一般,专一到打算为其作永远的牺牲,贫困时是这样,富有后仍是这样,更不会因为罗彻斯特身体上的残缺而弃之不顾她意志刚强,智慧过人在盖茨海德府,简爱是童话里的\灰姑娘\、弱小、丑陋、怪僻、胆小、任人摆布,是个没有明确地位和身份的\小家伙\,是个\外来人\,是个\异种人\,是个\比不上佣人\的小姐一切力量都压迫她,残害她的天性,扼杀她的成长,但简爱的心却并没有被丑恶的现实所摧毁,她的精神却因粗砺的生活而2 锤炼得顽强,她的意志被磨砺得坚定,不凡的处境培植了她不凡的勇气和洞察力,十岁的孩子似乎具备了成人的智力,而这种超绝的智力促使她无所谓惧地去对抗压迫者。
伊丽莎白和简爱她们都追求独立自主,地位平等,都向往有真情的婚姻,并且坚信女性与男性有着同样兴旺的智力与理性为此她们大胆对抗,叙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和地位也正是因为如此,伊丽莎白与简爱的形象具有了时代意义,折射出了当时女性运动的萌芽,反映了女性追求独立自主,地位平等的呼声 但是伊丽莎白和简爱又有自己不同的个性闪光点伊丽莎白·班纳特不再是传统的“天使〞和“魔鬼〞的形象,她有自己的个性和判断力她不根据性别而是根据智慧来判断她周围的人她认为女性不应该单纯为了金钱而结婚,而应该为爱和相互尊重和理解而结婚而同时,她也无法摆脱父权制社会加在她身上的镣铐她不得不在经济上依赖于男人,刚开始依赖于她的父亲,后来又依赖于未来的丈夫简·爱是一位充斥感情和激情的女性,在她生活的那个时代是不合时宜的她渴望得到自由和平等,同时她的反叛精神贯通了整部小说更为可贵的是,她不仅争取自己在社会中的平等地位,她还关注所有女性的命运 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她们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有差别〔一〕在男女地位上伊丽莎白表现为要求受到男性尊重, 简爱那么体现在大胆追求男女平等和女性的独立高傲与偏见》表现了女性要求受到尊重的强烈愿望作品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家中的财产比不上贵族阶级, 因为没有兄弟, 父亲的财产眼看就要被远房的堂兄所继承。
虽有美貌,却缺乏以打动别人的心结识一个有钱人家的子弟并与他结婚是她人生的最好归宿, 为此她常常加入一些舞会以求结识有身份和地位的男子当男女主人公第一次见面时, 达西宁不愿邀请伊丽莎白跳舞, 认为她的相貌“仅仅过得去, 不过不漂亮到能够打动〞他的地步而宁愿当一个旁观者, 这种高傲极大地伤害了伊丽莎白的自尊心在以后的交往中达西又表现了对她家庭成员的蔑视, 虽然她自己也并不认为她的家人值得尊重, 但这无疑火上浇油, 极大地触怒了伊丽莎白所以伊丽莎白以各种方式取笑打击报复达西为乐当达西慢慢被她吸引并最终向她求婚时, 满以为她一定会容许的, 却遭到了严辞拒绝她肯定地说: 世界上最不可能嫁的就是你这种人———高傲、自私、自负, 高高在上, 置别人的感情于不顾伊丽莎白拒绝达西的求婚是非常冒险的, 因为她除了选择做老处女和当家庭教师外, 唯一的出路就是嫁人而达西的家境和自身条件在当时很多姑娘心中是理想夫君的不二人选但伊丽莎白为了维护她的尊严毫不犹豫放弃了这门婚姻伊丽莎白拒婚这件事鲜明地反映了处于男权社会中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