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好,喜欢听寓言故事吗?那这节课上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请大家一起把课题念一念2、同学们,你们都听说过哪些寓言故事呢?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今天这节课上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寓言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下面先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提示:要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遇到难读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 学习词语 羊圈 窟窿 叼走 劝告 (1)出示课件指名读,“窟窿”,注意“窿”读轻声注意圈的读音2)理解“窟窿”就是——(洞)的意思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请学生轮流读课文 提示: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听听他们是否读错2、学生评读3、理解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中“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这句话的理解。
4、再读课文,想一想这则寓言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自渎课文后并讲述)5、找出牧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是怎样劝告他的,他又是怎样的态度?并划出相应的句子,同桌互相分角色读一读1)指名读,读出街坊劝告的语气2)读出牧羊人漫不经心、不听劝告的语气3)听到牧羊人的回答,好心的街坊又会怎么劝说他?6、找一找,说一说牧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四、理解题意1、学了《亡羊补牢》这则寓言,谁能说说在这里“亡”和“牢”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查字典)2、指名解疑,并说说你的理解3、用一句话完整的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五、体会寓意1、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从这则寓言中,你又明白了什么道理呢?2、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牧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及时改正),就(来的及)3、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4、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六、学习生字总结全文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
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4、认读生字,指导书写寓言 窟窿 叼走 街坊 后悔 劝告 狼(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窟窿:这是个洞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寓: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七、作业设计:亡羊补牢(1)把课文生字每个抄写一遍,词语抄写两遍2)背诵这则寓言3)如果你是牧羊人的街坊,你又会怎么劝说他呢/请写在本子上 板书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