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高中地理 第4章第3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xu****iu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9KB
约2页
文档ID:159852081
2022年高中地理 第4章第3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1/2

2022年高中地理 第4章第3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本节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2.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了解其综合整治措施3.了解新兴工业区的兴起和分布,了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特点、条件和分布4.掌握美国硅谷兴起的主要原因及区位条件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如硅谷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思维等综合能力,并了解相关的区位条件2.对比分析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等有何异同,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由硅谷的崛起,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科教兴国的观念,激发学生发奋读书的热情2.联系家乡的乡镇企业发展情况,了解其科技因素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念和决心教学重点】1. 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2.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3. 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1. 高新技术对新兴工业发展的渗透作用2. 讨论辽中南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浙江温州乡镇企业和北京中关村的发展教学建议】  利用教材德国鲁尔工业区为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其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然后让学生用“辽中南工业区”为案例对比分析中外传统工业的形成条件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通过布置课外探究作业:“山西省能源基地经济发展慢的原因分析”达到课标要求的最高层面。

以“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与“美国‘硅谷’”和“北京中关村”等案例相结合分析新工业区形成条件、共同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布置学生上网收集资料“分析深圳电子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这一探究活动提升课标要求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在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地域: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其中传统工业区多形成于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它们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曾起到重要作用本节课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探讨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历程导入二工业集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存在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的工厂集聚,我们一般叫做传统工业区的集聚;一种是存在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的工厂集聚,我们一般叫做新兴工业区的集聚,今天咱就认识一下第一种工业区——传统工业区。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