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二(2)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读词语典礼、汇集、庄严、宣告、欢呼 2.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3.这节课我们一起看看开国大典的盛况 二、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1、请同学们读文,在所有的场面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幕?说说你的感受 2、学生读文,体会交流教师巡视,适时参与交流,鼓励点拨) 3、预设汇报: a(1)读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这些感受?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来的早:早上六点多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山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3)从重点词语句子中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课件出示句子)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为什么不用走向) (4)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出人们的心情指导朗读) (5)练习朗读mdash;mdash;指名读mdash;mdash;赛读 教师:这是开会前的情景,谁还有不同的感受继续汇报学习情况) b体会场面描写的精妙 (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并板书 宣布典礼开始─rarr;奏国歌─rarr;宣布新中国成立─rarr;升国旗─rarr;宣读政府公告─rarr;阅兵式─rarr;群众游行 (3)分析阅兵式的情况。
为什么阅兵式最能表现开国大典的盛况?[ 接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多军队的素质高,这样的描写有战车整整齐齐的前进;战士们听这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雄伟威严 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为伍,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这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欢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的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民的心情欢快、机动到了极点 [在阅读中结合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注重了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 (5)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句子的含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A.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为什么不用朝着或看着) B.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将挺立与立着进行比较) C.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用庄严和雄伟形容这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它是非常庄严、严肃、雄壮、伟大的。
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这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说明这一宣告已经传遍了中华大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的词语相对,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 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欣,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 [学习语言,品悟语言,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达到了写作上的积累运用 (6)播放课件(录像资料《开国大典》中阅兵式、宣读政府公告、升国旗的片断) (7)练习朗读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典礼时间持续得长] (两股lsquo;红流rsquo;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lsquo;红流rsquo;代表游行队伍 (光明充满了这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象征着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2)两股lsquo;红流rsquo;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如果说成两支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走去好不好?(不好。
表现不出游行队伍声势之大,场面之壮观[ (3)找出群众激动、喜悦、兴奋的句子读一读 四、感悟写法,积累语言 仿照文中场面描写的方法,试写一段场面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好词 3将场面描写修改完成 板书设计: 26开国大典 会前(人的海洋) 盛况典礼(升旗,公告)自豪 阅兵式(部队、群众)激动 群众游行(擎、舞、欢呼)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去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