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汗洒川河盖汇编 编者按: 为搞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我市开展了“万名干部下乡驻村”活动,从各个区县部门和乡镇机关抽调了近2万名党员干部驻村蹲点这些干部在帮助农村党组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服务农民群众的同时,也从中受到了教育,增强了先进性为了展示这些下乡干部的风采,本期特别组约了以下这组文章 晏明是一个老驻村干部了他所驻的村名叫川河盖——秀山有名的“三大盖”之一,位于县城东北37公里处,平均海拔1250米左右川河盖原属川河乡,2001年机构改革时被并入涌洞乡2002年,涌洞乡党委宣传委员晏明主动提出到川河盖驻村晏明对川河村党支部书记杨再国说:“我驻村没有什么大道理要讲,只想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多做点事 初到盖上,恶劣的条件让晏明很难适应盖上长年雨雾蒙蒙,气温较平坝要低5度左右,空气湿度大,晚上睡觉即使不开窗,第二天起床时,铺盖依然是湿润的盖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想了解盖外消息,惟一的渠道就是邮递员零零星星送来的过时报纸说句心里话,那时我也想下盖不干了,但当我看到盖上群众那一张张因贫困而焦虑的脸,那一双双渴望致富的眼睛时,我的心就软了下来,我觉得自己应该安下心来,实实在在为他们做点事情,才无愧于当初在党旗下许下的誓言。
盖上群众长期烧煤,因煤中含氟量高,犯地氟病的群众较普遍,老老小小都是一口黄牙他从盖下请来技术人员,发动群众改造炉灶降氟,上盖头一年,就改造了455口,占川河盖总户数的60% 村里一个名叫堰田的地方因电线老化失修,200多户村民3个多月没用上电了晏明与党员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发动群众集资投劳钱不够,他主动购买了高压磁瓶等物资,送给群众一个星期后,村民家的电灯重新亮起来了 去年5月21日,晏明在村头看见一位60多岁的老大妈在冒着大雨栽烟望着她那佝偻的身影,晏明说,他就像看到了自己逝去的母亲他急忙走上前,二话没说便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老人身上老人说她儿子外出打工去了,老伴身体有病,她想多栽点烟,家里能多点收入晏明和烟技员一道,冒雨帮老人栽完烟离开时,老人说:“你真是一个好干部,我儿子也没你对我这么好!” 川河盖需要“输血”,更需要“造血” 2005年春,晏明动员当地5户村民承包了100亩土地,在川河盖上建起烤烟生产示范片为了帮助村民筹措资金,晏明将自己的工资卡抵押在龙池信用社,贷款2.6万元,购买了烤烟专用肥在烤烟示范户的带动下,烟农的积极性大增,全年共完成烤烟种植面积880多亩,收购烟叶近10万公斤,烤烟产业稳固了,农民收入增加了。
为了在盖上建一个茶树基地,晏明与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地宣传退耕还林政策,并仔细丈量好每一块土地通过几个月的努力,1000亩茶树基地终于建了起来 川河盖有各类草地2.5万亩,通过晏明的努力,在乡领导的积极协调下,村里成功引进宏远公司的生态林造林工程和重庆中振公司的土地复垦工程,并转移富余劳动力200多人,仅此一项,每年可以为群众增加收入100多万元 ………… 到川河盖驻村以来,晏明除因病和开会每年出盖20来天外,其余时间都是在盖上度过的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始后,他更是全心扑在村里的工作上虽然很苦,很累,但晏明觉得很充实他说,当群众争着把一杯杯热水递到面前时,自己就觉得有无穷***和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