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综合训练一零零班

痛***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6.50KB
约6页
文档ID:156489473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综合训练一零零班_第1页
1/6

2016届高三年级零零班生物综合训练一(0、1、2班)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不能为“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说法提供佐证的是 A.Aa杂合子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 B.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能自由组合 C. 基因发生突变,生物体的性状发生改变 D. 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2、家蚕为ZW型性别决定,人类为XY型性别决定,则遗传的隐性致死基因(伴Z或伴X染色体)对于性别比例的影响是 A. 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 B. 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 C. 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 D. 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3、已知果蝇基因B和b分别决定灰身和黑身,基因W和w分别决定红眼和白眼如图为某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萨顿用类比推理法得出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结论B. 基因B、b与W、w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 基因B与b的不同主要在于基因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D. 若对此果蝇进行测交,后代出现黑身白眼雄果蝇的概率是4、鸟类幼鸟的性别由性染色体Z和W所决定(雌性为ZW,雄性为ZZ),鸟类的年龄很小时,很难确定幼鸟的性别.但是在进行商业生产时确定幼鸟的性别却很重要.利用遗传标志物,通过杂交,能使不同性别的幼鸟产生不同表型.遗传标志物应位于哪一条染色体上,才会使杂交后代的雌鸟和雄鸟产生不同的表型?找出正确的组合遗传标志物的位置(I)杂交类型(Ⅱ)A位于Z染色体上隐性表型的雌鸟与显性纯合子雄鸟杂交B位于w染色体上隐性表型的雌鸟与显性纯合子雄鸟杂交C位于1条常染色体上隐性表型的雌鸟与显性纯合子雄鸟杂交D位于Z染色体上显性表型的雌鸟与隐性纯合子雄鸟杂交A. A B. B C. C D. D5、遗传系谱图中,II6不携带致病基因,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B或b表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I2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B. II5的基因型为BbXAXA的可能性为1/4C. IVn为患两种遗传病女孩的概率为1/32 D. 通过遗传咨询可确定IVn是否患有遗传病6、为调查可变性红斑角化症遗传方式并绘制家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统计 B. 先调查基因型频率,再确定遗传方式 C. 通常建立系谱图必需的信息不包括遗传病是显性还是隐性 D. 先调查该基因的频率,再计算出发病率7、有关基因组计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类基因组计划需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 B. 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任务已顺利完成 C. 人类基因组测定需测定人的23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 D. 水稻(2n=24)基因组测序需测定水稻的12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8、一mRNA含有a个碱基,其中C、G之和为b,经过反转录得到一单链DNA分子,利用该单链DNA得到n个双链DNA分子,合成这些双链DNA分子共需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为  A.无法计算             B.(n-1)(a-b) C.2n(a-b)  D.n(a-b)9、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其核酸一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如图途径进行增殖。

如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则不会引起EBHF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过程②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过程①所需的酶可来自宿主细胞 B. 过程②合成两种物质时所需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相同 C. EBV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 D. 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10、将S型肺炎双球菌注入小鼠体内,会引起小鼠患败血症死亡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是 A. S型菌利用小鼠细胞的核糖体合成细菌的蛋白质 B. 无毒的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属于基因突变 C. 在培养R型菌的培养基中添加S型菌的DNA中出现的只有S型菌落 D. 艾弗里的实验证实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存在的转化因子是DNA11、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 某基因转录时,只能以其中一条链作为模板指导RNA合成 C. 某基因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44%,其中一条链(α)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1%,那么,相应的另一条互补链(β)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29% D. 某基因中胸腺嘧啶的比例是23%,则以该基因为模板转录出的mRNA分子的碱基中,尿嘧啶的比例在0~46%之间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二、非选择题 12、图甲为细胞周期模式图, (1)若图甲是体细胞为10条染色体的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增殖过程,则3时期有 对同源染色体,图甲过程最多有 个四分体。

4时期消失的细胞结构有 中心体的倍增与分开分别发生在有丝分裂的 期和 期 (2)图乙中的9在图甲中的作用是 具膜的细胞器是 能产生水且具有核酸的细胞器是 (填图中代号)1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用显微镜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 次观察,其中第二次观察到的现象是 在此实验中 (填“有”有“无”)对照实验在观察此实验与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时相比光线应 光在低倍镜下 (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若原生质体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 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 14、神经性耳聋、腓骨肌萎缩症是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B、b和D、d基因控制下图为某家族相关的遗传系谱图,其中已死亡个体无法知道其性状,经检测Ⅳ-7不携带致病基因。

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性耳聋的遗传方式为                         ,第Ⅳ代出现多个神经性耳聋患者的主要原因是                              (2)Ⅴ1与Ⅴ2分别带有神经性耳聋基因的概率是              、                (3)腓骨肌萎缩症属于          性性状,为了确定腓骨肌萎缩症基因所在染色体类型,科研人员对Ⅲ-1~Ⅲ-5,个体含相关基因的DNA片断扩增后用某种限制酶处理,并进行电泳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根据电泳结果,你可以作出的判断是                                   (4)根据以上分析,Ⅲ-1的基因型为         若Ⅴ-1与Ⅴ-2婚配,他们后代中男孩不患病的概率是       15、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甲病和乙病两类遗传病进行调查以下是全们研究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材料 材料一 调查中发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世代相传;乙病的发病率较低,往往是隔代相传 材料二 统计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见下表)有甲病、无乙病无甲病、有乙病有甲病、有乙病无甲病、无乙病男性27915064465女性2811624701 材料三 绘制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见下表)。

甲、乙病分别由核基因A和a、B和b控制) 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二可以推断,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主要理由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来源看,导致甲、乙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 (2)分析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可以得出: ①Ⅰ-3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Ⅲ-10为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 ③Ⅳ-11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只患乙病的概率为________因此,Ⅲ-9和Ⅲ-10若生育________性后代,其患病的可能性会更低些 (3)若该地区的某对表兄妹(都表现正常)婚配,后代中患遗传病的概率将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禁止近亲结婚是控制人类遗传疾病的重要措施,除此以外,你还会提出怎样的建议来有效预防遗传疾病的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届高三年级零零班生物综合训练七(0、1、2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CBADCCCDDDC二、非选择题 12、(1)10 0 染色体和纺缍体 间 前(2)发出星射线,形成纺缍体 5、8、10 7、813、三 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 有 弱 能 深 高14、(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III-1、III-2均带有神经性耳聋基因(同一种隐性致病基因),后代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概率大(2)1 1/2 (3)显 腓骨肌萎缩症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4)BbXdY 7/16 15、(1)常 X 甲病男女患者人数基本相同,乙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基因突变(2)①aaXbY aaXBXB或aaXBXb(不全不给分) ②1/2 ③1/2 1/16 女(3)增加 表兄妹之间一部分基因相同(携带同种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4)遗传咨询,产前诊断6。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