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试题一、填空题1.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_________2.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两大部分,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性 3.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___________的过程5. 发展不仅有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_____的变化6. 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的著作是____________世界上第一部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著作是_________7. 弗洛伊德认为:个人人格由三个层次的成分构成,即本我、_______、超我其中_________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的最基本的成分;_________是介于本我与现实之间,遵循现实原则的,作用是既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度冲动;__________是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高级方向的人格结构 8. 与弗洛伊德不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______________因素9.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普莱尔在三年里天天三次对其子进行长期观测,并辅之简朴实验,完毕其心理发展报告,从研究设计上看,属于_________11.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艾斯沃斯等通过“陌生环境”研究法,根据儿童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映,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是积极、良好的依恋13. 19个月以后,婴儿掌握新词的速度忽然加快,平均每月掌握25个新词,这就是19- 21个月时的“______________”现象14. “最近发展区”和“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是___________ 学派所提倡的15. 斯金纳认为,发生反映时看不到刺激的行为反映是__________16.“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17. 语言获得的生成转换语法理论的创始人是________,语言获得的强化理论的提出人是 ________ 18. 观测学习涉及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_____过程19. 生理、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_____期;儿童思维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是_____期;生理、心理发展均趋于成熟和稳定的时期是_____期。
20. 婴儿一生下来就有注意这种注意实质上就是先天的定向反射,是________的最初形态21. 大量研究表白,婴儿基本掌握语法的关键期是_________22. 对于孩子的哭闹行为不予理睬,结果孩子渐渐就不哭不闹了,这是应用了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中的_________23.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提成四个阶段,其中2~7岁属于_________24. 母亲的极端情绪对胎儿导致影响重要是由于母体产生了_________25.托马斯、切斯等人在对婴儿进行大量追踪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其确立的气质九维度标准,将婴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以下三种:容易型、___________和迟缓型26.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___________阶段、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27.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___________是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它在婴儿认知活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28.___________与适应和熟识截然不同,是婴儿初期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形式,也是记忆发生的重要标志29. 综合多种研究资料和个体差异,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大体在_________30. 吉布森发明了一种称为“视崖”的装置来研究婴儿的_________。
31. _____期是一生中词汇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5岁儿童掌握的词汇量约是________ 32.在_________期间,婴儿对陌生人的出现表露出不安—怯生33.托马斯、切斯的气质研究认为困难型气质的儿童占________ ,容易型气质的儿童占________ ,迟缓型气质的儿童占________ 34. 认为“游戏是儿童结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这一对幼儿游戏的解释属于 _________35. 自我评价开始发生的转折年龄是_________36. 按照游戏的目的性分类,幼儿游戏重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 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和随意性初步发展38. 学习障碍的基本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9. 按照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由权威所给予的,而不理解规则可以通过集体协商来制定或改变的儿童处在道德发展的_________阶段40. 小学儿童的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性的描述向______________的描述发展。
41. 初中生思维最重要的特点是_________;成年初期的思维方式以_________为主,成年初期的后阶段是表现_________思维的重要时期42. 自我意识的第二奔腾期指的是_________44. 青春期易出现的心理及行为偏差有___________、自杀的倾向及行为和青春期精神分裂症45. 导致初中生反抗心理的因素是自我意识忽然高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程和___________46. 影响高中生自治需求的因素有:___________、性格特点、家教环境和心理成熟水平47. 高中生在心理上将自我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这种自我意识的分化使他们体验到自我的矛盾性48. 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青年期的发展课题是______________的确立,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_________49. 按照莱文森的观点,中年阶段发展任务是巩固自己的______________、目的及各种承诺50. _________人群正处在“延缓偿付期”51.老年人比较容易产生的悲观情绪与情感是:________、_________、疑虑感、_________、容易产生不满情绪、老朽感。
52.长寿者的一般心理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儿童心理学延生的时间是:( B )A、1879年 B、1882年 C、192023 D、1945年2、发展心理学中重要涉及的部分是:( A )A、个体发展心理学 B、儿童发展心理学 C、青年发展心理学 D、老年发展心理3、目前影响最大的心理发展的动力理论是(C )A、环境决定论 B、二因素论 C、互相作用论 D、遗传决定论4、皮亚杰以( A )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 A、认知发展 B、 生理发展 C、人格特性 D、儿童的主导活动5、“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最能说明下列哪种作用?( B ) A、成熟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B、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作用C、关键期的作用 D、家庭对儿童的作用6、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 ) A、超我 B、遗传 C、性本能 D、环境7、以下关于婴儿言语发展的理论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D )。
A、后天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儿童获得言语的决定作用B、先天成熟理论的重要观点是强调先天因素对言语发展的决定作用C、环境和主体互相作用理论是认知学派的言语发展理论D、先天成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列昂节夫8、20世纪70年代后,儿童心理研究的哪一方面受到普遍重视?( C ) A、智力 B、同伴关系 C、袭击行为 D、社会性9、以下关于婴儿的社会性依恋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C )A、鲍尔比将婴儿的社会性依恋划分为三个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映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映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B、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为以下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C、 三种类型的依恋都是积极的 D、良好的教养可以促进良好的依恋10、个体心理发展中,发生最早、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现象是:( B )A、视觉 B、感知觉 C、听觉 D、味觉11、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特点是( A )A、具体形象性 B、 抽象概括性 C、不清楚性 D、无计划性12、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映强度逐渐减弱,最后不再反映,这种现象称为:( C )。
A、克制 B、兴奋 C、习惯化 D、去习惯化13、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霍尔 B、达尔文 C、普莱尔 D、褔禄贝尔14、吉布森的“视崖”设立是研究婴儿哪方面的感知能力的:( A )A、深度知觉 B、色视觉 C、方位知觉 D、大小知觉15、婴儿的思维是:( D )A、符号思维 B、形象思维 C、词语思维 D、直觉行动思维16、皮亚杰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D )A、前道德判断阶段发生在4~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只是接受行为的结果,还不能做出道德意义上的判断B、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只注重行为规则和行为后果,不考虑行为意向和动机C、自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不盲目服从权威,既考虑行为结果又考虑行为动机D、自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服从道德现实主义17、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涉及( A )A、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B、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C、图式、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 D、成熟、经验、同化、顺应18、婴儿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是:( D )。
A、自己与周边环境区分开来 B、可以称呼自己的名字C、把自己当做客体来结识 D、用“我”这一代名词来称呼自己19、幼儿时期的游戏重要是:( C )A、母—婴游戏 B、实物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规则游戏20、儿童最早掌握的句子是:( C )A、疑问句 B、否认句 C、陈述句 D、感慨句22、假如把两个相等的胶泥球中的一个压成饼形状,幼儿会认为饼状大于球状,小学儿童就结识到饼形状虽然比球形状大,但同时它也薄了,所以两者仍然同样这说明儿童的思维已经具有( C )能力A、掌握守恒 B、具有可逆性 C、补偿关系认知 D、具有逻辑推理能力 23、以下关于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D )A、童年期是儿童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B、儿童的结识能力不再由于事物非本质特性的改变而改变,可以把握本质不变性C、童年期儿童已经可以掌握基本的逻辑推理规则D、童年期的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已经可以分开,思维可以超越具体事物24、第二反抗期的重要指向是( A )。
A、 父母 B、 老师 C、朋友 D、社会 25、儿童人脑的发展具有严格的程序性,其成熟顺序依次是( ) A、枕叶—颞叶一顶叶—额叶 B、顶叶—枕叶—额叶—颞叶 C、颞叶—顶叶—额叶—枕叶 D、枕叶—额叶—顶叶—颞叶26、老年记忆减退的关键期是:( B )A、60岁 B、70岁 C、80岁 D、85岁27、假如老年在身体健康和经济两个方面没有保障,就会产生:( A )A、不安全感 B、孤独感 C、不适应 D、回忆往事28、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50岁以后)的重要发展任务是( C )A、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B、获得积极感,克服内疚感C、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D、获得密切感,避免孤独感29、儿童身体发育的第一个发育高峰期是( ) A、0-1、2岁 B、0-半岁 C、2-4岁 D、3-6岁30、出现“认生”现象的年龄大体在( D )A、1~3个月 B、3~4个月 C、4~5个月 D、6~12个月31、基本上能掌握母语所有发音的年龄是(D )。
A、 8个月 B、1岁左右 C、2岁左右 D、3岁左右32.___________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作了研究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认知 D.社会学习理论33.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成份,其中___________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又是强有力的部分 )A.潜意识 B.自我 C.超我 D.本我34.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从4岁到7岁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 )A.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 B.获得积极感和克服内疚感C.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 D.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耻感35.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 )A.起源于先天的成熟 B.起源于后天的经验C.起源于学习 D.起源于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36.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观测法 B.实验法 C.测验法 D.问卷法37.强调采用多种方法、多变量设计、综合设计方式、定性定量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去探讨某一心理发展现象,这体现了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___________特点。
)A.研究思绪的生态化 B.研究方式的跨学科C.研究手段的综合化 D.多元记录技术的大量应用38.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在( )A.0-4个月 B.4-8个月 C.10-14个月 D.12-16个月39.语言是运用规则去理解和发明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语法是生成的,婴儿先天具有一种普遍语法,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以上理论观点属于( )A.强化说 B.转换生成说 C.模仿说 D.认知学说40.在游戏理论中,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规定的影响的是( )A.学习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认知动力说 D.复演说41.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可使儿童掌握各种基本动作,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并培养勇敢、坚毅、合作、关心集体等个性品质的游戏是( )A.教学性游戏 B.活动性游戏 C.发明性游戏 D.合作性游戏42.皮亚杰设计的“数量守恒实验”可以测试儿童的思维是否具有( )A.守恒性 B.自我中心性 C.具体性 D.群集性43.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概括水平处在( )A.感知运动水平 B.直观形象水平C.形象抽象水平 D.初步本质抽象水平44.根据科学理论操纵研究对象某些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理论预期的改变或发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___________功能。
)A.描述 B.解释 C.预测 D.控制45、假如儿童的思维形式可以从具体内容中解放出来,可以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归纳来解决问题,那么这样的儿童的认知就处在() A、形式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46、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被试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并分析其发展特点与规律有研究方法是( ) A、访谈法 B、问卷法 C、临床法 D、观测法47.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我国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的人是( ) A.廖世承 B.陈鹤琴 C.潘菽 D.朱智贤48.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研究,比较各个年龄的学生在所观测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这种研究设计属于( )A.横断研究设计 B.纵向研究设计 C.聚合式交叉设计 D.因果研究设计49.狭义的发展心理学是指( )A.种学发展心理学 B.种族发展心理学 C.社会发展心理学 D.个体发展心理学50.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叫(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51.弗洛伊德所指的潜伏期是在( )A.1—3岁 B.3—6岁 C.6—11、12岁 D.11、12岁52.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这个过程叫( )A.整合 B.同化 C.顺应 D.平衡52.提出著名的成熟决定论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霍尔 C.埃里克森 D.格塞尔53.幼儿思维的重要特点为( )A.直觉行动性 B.辩证性 C.具体形象性 D.抽象逻辑性54.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标志是( )A.区分主体与动作 B.知道自己的名字 C.掌握代词“我” D.知道自己的性55.皮亚杰把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A.三 B.四 C.五 D.六56.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开始过渡的年级是(B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57.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所完毕的时间是( C )A.初三年级 B.高一年级 C.高二年级 D.高三年级58.将人格特质分为一般特质和特有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荣格 D.弗洛伊德59.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将人格类型划分为内倾性人格和外倾性人格的心理学家( )A.斯普兰格 B.威特金 C.阿德勒 D.荣格三、名词解释1. 发展心理学: 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2. 个体心理的年龄特性: 是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性 3. 观测学习: 是通过观测别人(楷模)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它不同于刺激反映学习 4. 社会学习:指任何一个社会团队都是用其认可的方式去引导它的成员按某种行为去行动5.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至少要拟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人的帮助所达成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样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也许有差异,由于教学,而在别人的帮助下消除这种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 (指介于儿童可以独立完毕的认知任务与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可以完毕的认知任务之间的差距 5. 同化: 即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6. 顺应: 即顺应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7. 纵向研究: 在一个相称长的时间内,对个体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也叫追踪研究.8. 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或某几个年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聚合交叉研究:是将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交叠在一起的一研究方法9. 依恋:是婴儿与重要抚养者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10. 积极词汇: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对的使用的词汇 11. 悲观词汇:指或者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解却不能对的使用的词汇12. 组织(系统化):指个体找出要识记材料所包含项目间的意义联系,并依据这些联系进行记忆的过程,涉及对信息储存和提取两方面的系统化 13. 元记忆: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14. 社会化: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互相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15. 侵犯行为:又称为袭击行为,是针对别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 16. 亲社会行为:指对别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又称为"向社会行为","利他行为" 17. 性别化:儿童获得性别认同和关于他所生活的社会认为适合于男人或女人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性的过程就是性别化. 18. 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 19. 学习策略: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的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是结识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20.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和别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21.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用别人的观点来理解别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结识技能 22.自觉纪律:就是一种出自内心规定的纪律,是在儿童对于纪律结识和自觉规定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而不是依靠外力强制的纪律,因此自觉纪律的形成过程即是一个纪律行为从外部的教育规定转化为儿童内心需要的过程 23. 智力发展模式:是指智力水平随年龄变化的轨迹,任何一种智力发展模式必须回答:智力发展是单向的还是多向的、单维的还是多维的24.晶体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 四、问答题1.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有哪些?2. 简述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发展的过程(阶段)?3. 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结构理论4. 弗洛伊德以“性”(里比多)为划分依据,将儿童的发展分为哪五个阶段?(简述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5. 简述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6. 维果斯基的“发展”的实质是什么?7.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如何?8.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因素是什么?9.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提成哪几个阶段?10. 依恋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哪些阶段?11. 初期的同伴交往经历哪几个发展过程?12. 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13. 幼儿记忆的发展的特点?14. 幼儿思维有什么特点?15. 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幼儿期) 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6. 简述幼儿概括的特点?17. 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18.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结识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19. 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常用的控制方法有哪些?20.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训练方法有哪些?21. 简述同伴关系的作用?22. 初期的伙伴关系不良容易出现哪些问题?23. 简述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24. 儿童概括的水平大体上经历哪三个阶段?25. 简述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26. 简述小学儿童的推理能力的发展趋势?27. 简述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28. 简述小学儿童的自我评价特点?29. 塞尔曼认为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表现出哪几个阶段?30. 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的基本特点是什么?31. 塞尔曼曾提出儿童友谊发展有几个阶段?32. 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有哪些?33. 简述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特点?34.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35. 简述初中生思维品质的矛盾发展重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6. 简述初中生反抗心理产生的因素及表现?37. 简述初中生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38. 初中生的悲观心境表现在哪些方面?39. 简述中年人的智力发展模式?40. 成年晚期认知活动的退行性变化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1. 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特点?五、论述题1、述评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2、述评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3、述评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4、试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5、试述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理论?6、试述各种言语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