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与答案

枕***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75.50KB
约70页
文档ID:167186343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与答案_第1页
1/70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态度一旦形成将连续一段时间而不容易改变,在这方面起着突出作用的是( B  )3-53A.认知 B.情感 C.意向 D.行为2.把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组织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是(  D )1-14A.行为科学 B.组织科学C.微观组织行为学 D.宏观组织行为学3.用数量指标对每种情况中也许有或也许没有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是( B )2-35A.趋势分析 B.抉择分析 C.相关分析 D.因素分析4.把能力分为能力低下、一般能力、才干和天才,其划分的标准是( A  )3-63A.差异性 B.倾向性 C.适应性 D.独立性5.发明性行为的特点是( C  )4-79A.社会性 B.系统性 C.积极性 D.管理性6.在领导决策过程中必须提出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比较,在多种方案中择优选用。

这体现了领导决策应坚持( A  )12-281A.择优原则 B.随意原则 C.衡量原则 D.平衡原则7.按个人生命周期划分,人的一生大体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 B  )5-113A.四个 B.五个 C.六个 D.七个8.“事业生涯计划是一个连续发现的过程”提出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C  )5-108A.霍莱特 B.霍兰德 C.薛恩 D.罗斯9.组织中所存在的亚文化,通常是以何种群体为中心产生的?(  D )6-129A.正式 B.非正式 C.异质 D.工作10.在人的个性特点中,决定一个人在别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因素是( C  )8-181A.外貌 B.聪明 C.热情 D.能力11.在预测群体成员的离职率的问题上,影响最大的变量是( C  )6-133A.外部环境 B.群体规模 C.群体构成 D.群体任务l2.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与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提高或减少的倾向被称为( A  )7-148A.群体促进效应 B.社会惰化效应C.协同效应 D.从众效应13.群体决策有多种方法,其中决策速度最慢的决策方法是( C  )7-174A.头脑风暴法 B.命名小组法C.德尔斐法 D.电子会议法14.了解人际关系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是(  A )8-187A.观测法 B.社会测量法C.关系分析法 D.参照测量法15.管理群体间互动有许多办法,其中功能性最强,但代价最高的办法是(  D )9-202A.设计联络员角色 B.建立工作团队C.成立特别工作组 D.构建综合部门16.一般地,人们把冲突源概括为沟通变量、个人变量与( B  )9-205A.层次变量 B.结构变量 C.类型变量 D.行为变量17.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行为应当综合考虑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与( A  )11-271A.被领导者的工作成熟度 B.被领导者的性格C.被领导者的气质 D.被领导者的个性特点18.领导过程是否有效重要取决于(  C )11-278A.决策的合理性 B.决策的创新性C.决策的对的性 D.决策的民主性19.人的需要由于满足方式的改变而变化,随着生活条件的发展而发展。

这表白了需要具有(  D )13-305A.再生性 B.交替性 C.转移性 D.发展性20.美国的组织行为学专家奥德弗认为,在管理实践中将员工需要分为三类较为合理,它们是( B  )14-323A.生存需要、互相关系需要、合群需要 B.生存需要、互相关系需要、成长需要C.生理需要、尊重需要、权力需要 D.生存需要、尊重需要、成长需要21.吉林羊毛衫厂在实行全员塑形法过程中设立了“三奖”,这“三奖”具体是指(  D )15-358A.增益奖、增辉奖、增效奖 B.增辉奖、增效奖、争先奖C.增效奖、增益奖、争先奖 D.增益奖、增辉奖、争先奖22.组织成员乐意为组织目的而奋斗的精神状态,或组织中成员的群体意识与群体态度的总称,被称为组织成员的(  A )16-390A.认同感 B.协同性 C.参与度 D.和谐度23.根据组织变革的力场分析方法,为开创组织变革的局面,管理者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B  )17-402A.减少变革压力的强度 B.增大变革压力的强度C.增大变革阻力的稳定性 D.把变革的压力转变为变革的阻力24.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了一个新的组织管理科学理论,它的兴起标志着组织管理科学研究进入新的阶段。

这一理论是(  C )18-428A.行为科学理论 B.权变管理理论C.组织文化理论 D.人际关系理论25.世界著名的IBM公司和宝洁公司为其成员提供大量的专门培训,并安排他们在特定的职能领域从事各种专业化工作这种组织文化属于典型的( A  )18-442A.学院型 B.俱乐部型 C.棒球队型 D.堡垒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在调查法中,一般采用的具体的调查方法有(   ABD  )2-31A.面谈法 B.调查法C.案例追踪法 D.问卷调查法 E.心理测验法27.下列属于莱维特所说的组织和群体中正式沟通网络基本形式的有(  ABCDE   )7-158A.轮式沟通 B.Y式沟通C.链式沟通 D.全方位沟通 E.圆式沟通28.领导权的分派应坚持的原则有(  BCD   )10-232A.量才合用,德才兼备原则 B.职权一致,责权对等原则C.分派适度,系统优化原则 D.因事设人,量才授权原则E.保权授责,科学授权原则29.途径—目的理论的补充者和发展者豪斯专家提出的领导方式有(  ACDE   )11-270A.指令型 B.独裁型C.支持型 D.参与型 E.成就型30.在下列激励理论中,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有( ABD )14-315A.需要层次理论 B.双因素理论C.盼望理论 D.ERG理论 E.公平理论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工业心理学1-13答:所谓工业心 理学就是专心理学原理与方法来分析工业生产、分派、互换和消费 等领域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32.事业生涯的设计5-96答:所谓事业生涯的设计,就是对个人此后 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 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33.群体思维7-168答:群体思维是指这样一些情况,在这些情况下,群体对于从众的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 迎的观点得不出客观的评价34.冲突9-203答:冲突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肇始于一方感觉到另 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悲观影响或将要产生悲观影响35.职业生活质量15-353答:职业生活质量就是,在工作中员工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感觉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文化的功能1-22答:文化的功能有以下五点:(1)文化是区别不同社会的标志2)文化使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更系统化3)文化为社会的团结和组织的凝聚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4)文化对社会结构提供材料和蓝图5)社会和组织的文化,可以塑造社会和组织的个性与性格37.简述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外部环境条件6-127答:制约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有:(1)组织战战略;(2)权力结构;(3)正式规范;(4)组织资源;(5)人员甄选过程;(6)绩效评估和奖酬体系;(7)组织文化;(8)物理工作环境。

38.简述领导威信的作用10-234答:领导威信的作用有:(1)决定领导者影响力的强弱;(2)提高领导效能的重要条件;(3)有助于推动组织改革;(4)有助于融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5)有助于吸引人才39.简述组织变革的内容17-416、417、418答:组织变革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机构调整和管理体制的调整;(2)公司领导制度的变动;(3)管理的转轨变型;(4)公司经营方式的多样化;(5)公司责任-权利体系的完善40.简述组织文化的积极作用18-432答:组织文化的积极作用有:(1)目的导向功能(2)凝聚功能(3)激励功能(4)创新功能(5)约束功能(6)效率功能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麦克里格Y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相应的管理措施3-46答:麦克里格在进行X理论的概括后,他表达不赞成那种观点和 做法他提出了一种Y理论来取代X理论一、Y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即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见解:1)人并非生来就是懒惰,要 求工作是人的本能,人们从事工作如游戏和休息同样自然;2)在合适的条件下,人们不仅乐意承担一定的责任,并且还追求责任;3)人的个人的需要和欲望与组织的需要是可以相结合的,只要领 导上安排得当,个人的目的与组织的目的是可以相统一的;4)人 们乐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实现个人和组织的目的;5)人 们把工作取得成就看作是一种最大的奖酬,他们从完毕工作任务 中得到极大的满足;6)大多数人均具有较高的想像力和发明性, 可以妥善地解决组织的各种问题,并且潜能只是部分发挥。

二、相应的管理措施即相应的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1)领导者的任务是给职工 安排具有吸引和富故意义的工作,把每个人的智慧能力充足发挥 出来;2)重视人的个性特性和需要,鼓励他们在实现组织目的过 程中获得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3)实现职工的参与管理,把责 任最大限度交给他们,相信他们能自觉地完毕任务;4)鼓励职工 进行自我工作成绩的评价;5)总之是用“启发与诱导”代替“命令 与服从”,用信任代替监督,用“分权与授权”代替“集权”42.试述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及其在管理上的意义13-305答:一、动机和行为的关系有:1)所谓动机即是引起某种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为导向一定目的的洗礼过程2)动机是一种主观状态,正由于如此,它具有内隐性的特点但是,动机总是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因而人们还是可以根据行为溯 源到真正动机的但是,动机和行为之间不是简朴的线性关系,其 复杂性表现在动机与行为关系的复杂性3)这种复杂性表现在:(1)同一动机可以引起种种不同的行为;(2)同一行为,可以出自不同动机;(3)好的动机也许引起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4)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二、在管理上的意义:1)管理者要充足结识到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动机,也许互相一致,也也许不一致,所以,在管理实践中,既不可简朴地从行为推断动机,也不可绝对的有动机来判断行为,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设立满足员工需要的目的,增强他们实现这一目的的动机,规范他们达成目的的行为,从而使员工做出与组织目的一致的行为,在实现组织目的的同时,满足个人的需要。

全国2023年7月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着重如何设计适合每一个人工作程序与工作环境的学科是( B )1-19A.工业心理学 B.工程心理学C.劳动心理学 D.人事心理学2.分别研究个体、群体和领导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是( C )1-14A.行为科学 B.组织科学C.微观组织行为学 D.宏观组织行为学3.在相关分析中,相关系数的范围是( C )2-35A.+1到0 B.0到-1C.+1通过0到-1 D.+1不通过0到-14.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是( A )3-53A.态度 B.性格 C.信念 D.抱负5.激励人按照一定的观点、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的被意识到的思想倾向是( B )3-60A.抱负 B.信念 C.世界观 D.价值观6.任何发明性行为都必须产生出对组织、社会、人类有价值的新成果,这是指发明性行为的( B )4-79A.有效性 B.有用性 C.适应性 D.首创性7.组织内部的个人工作等级职位的升降是事业生涯的( A )5-111A.纵向变动 B.横向变动 C.向核心变动 D.斜向变动8.不属于霍兰德六种“个性定向”的是( D )5-105A.现实操作型 B.调查研究型 C.管理型 D.发明型9.规定了每个角色的行为期待的是( C )6-141A.角色期待 B.角色知觉 C.心理契约 D.角色定式10.最普通的非正式沟通形式是( D )7-160A.流言式 B.偶尔式 C.单线式 D.集束式11.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因而具有人际关系的需求。

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 D )8-178A.霍曼斯 B.劳勒 C.伦林 D.舒兹12.组织行为学所研究的人际关系重要是指人们之间的( C )8-175A.交际关系 B.利害关系 C.心理关系 D.互动关系13.群体间的互动行为所涉及的群体至少有( B )9-196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14.下列不属于领导服务功能的是( D )10-228A.工作服务 B.心理征询服务C.信息服务 D.沟通服务15.公司家的核心能力是( D )11-248A.创新能力 B.社交能力 C.激励能力 D.决策能力16.领导有效决策的主线是( A )12-294A.决策的科学化 B.决策的民主化C.决策的法制化 D.决策的合理化17.基于个体身体内部生理平衡的变化而产生的生理性动机是( B )13-302A.物质动机 B.原始动机 C.习得动机 D.精神动机18.根据需要的对象是如何得到,可将需要分为( C )13-303A.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B.高级需要与低档需要C.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 D.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19.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也称为ABC公式,其中字母A指的是( A )14-346A.产生行为的前因 B.行为自身C.行为的过程 D.行为的后果20.“7S”模型中“硬性的S”指的是( A )15-351A. 战略、结构和制度 B.战略、人员和风格C.结构、制度和技能 D.战略、人员和制度21.为组织成员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培养其责任感,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发明性,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是( D )16-389A.保健激励 B.情感激励 C.成就激励 D.责任激励22.下列不是现代组织结构理论代表人物的是( D )16-377A.巴纳德 B.西蒙 C.钱德勒 D.韦伯23.在组织变革过程中,人们紧张变革失败威胁自身的安全,因而就抵制某种变革的实行,这是( D )17-399A.求全性心理 B.习惯性心理C.恐惊性心理 D.安全性心理24.被称为美国组织文化理论代表作的是( B )18-429A.《公司的人性面》 B.《Z理论——美国公司界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C.《工作与人性》 D.《工作和激励》25.组织为其成员提供的办公室的大小与摆设、交通工具以及组织部门的建筑格局等属于组织文化的( C )18-440A.文字和标记表现形式 B.典礼表现形式C.物质象征表现形式 D.实物形象和艺术造型表现形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度量集中趋势的最常用的指标有( AB )2-34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C.标准差 D.上数 E.集中数27.影响人际吸引的交往因素有( ABD )10-182、183A.邻近 B.相似C.互动 D.互惠 E.互利28.领导行为作为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其特点有( ABCE )10-225、226A.示范性 B.激励性C.互动性 D.引导性 E.环境适应性29.决策的实验实证阶段所要完毕的任务有( ABD )12-291A.验证方案是否可行 B.个别地方是否需要修改C.科学地评估方案 D.判断决策方案的有效性 E.初步组织实行方案30.组织文化理论把组织中的个体看作是( BC )18-430、431A.社会人 B.文化人C.观念人 D.经济人 E.机器人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行为2-18答:所谓行为就是人的主观特性对客观环境所作的反映32.事业生涯管理5-101答:事业生涯管理指组织和职工本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行和监控的过程。

事业生涯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职工本人与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合作33.群体压力7-151答:所谓群体压力事实上是个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不同的个体在同一群体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34. 激励机制15-350答:激励机制是为达成激励员工而采用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 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35.组织决策体制16-387答:组织决策体制是指决策机构和决策人员所组成的一定的组织体系及其制定决策的基本程序和制度它涉及决策机构的设立、内部分工、人员职责、人际关系及技术装备配置等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归因论所研究的基本问题3-47答:归因论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有下列三个方面:(1)关于人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涉及内部和外部的因素2)社会推论问题,即根据行为及其结果对行为者的稳定心理特性素质或个性差异作出合理的推论3)盼望与预测,即从一定的过去的行为和其结果预测在某种情况下会产生什么行为37.简述个人加入群体的动机6-121、122答:(1)安全需要(2)地位需要(3)自尊需要(4)情感需要(5)权力需要(6)实现目的的需要38.简述现代公司家的能力素质。

11-247、248、249答:(1)决策能力(2)组织能力(3)协调能力(4)创新能力(5)激励能力(6)应变能力(7)社交能力39.试用示意图说明人类行为的基本心理模式13-307答:需要内心紧张动机行为目的需要满足紧张解除新的需要促使产生引起达成萌发40.简述主观不公平感的含义及产生主观不公平感的因素14-340答:主观不公平感的含义:由于个人的判断产生的不公平感,就是说,事情是公平合理的,个人却认为它不合理产生主观不公平感的因素有:1)由于个人自身的德才素质,把公平的现象视为不公平2)由于人的知觉误差而产生错误判断3)由于归因偏差而产生错误判断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冲突过程的五阶段模型9-205、206、207、208、209、210答:(1)阶段1:潜在的对立或失调冲突过程的第一步是存在也许产生冲突的条件这些条件并不必然导致冲突,但它们是冲突产生的必要条件2)阶段2:认知和个性化假如阶段1中提到的条件对某一方关心的事情有一定限度的悲观影响,则潜在的对立和失调在第二阶段中就会显现出来只有当一方或多方意识到冲突或感受到冲突时,前面所说的条件才会导致冲突。

3)阶段3:行为意向行为意向介于一个人的认知、情感和外显行为之间,它指的是从事某种特定行为的决策4)阶段4:行为大多数人在考虑冲突情境时,倾向于强调阶段4,由于在这一阶段中冲突是明显可见的行为阶段涉及冲突双方进行的说明、活动和态度5)阶段5:结果冲突双方之间的活动一反映互相作用导致了最后结果,这些结果也许是功能正常的,即冲突提高了群体的工作绩效;也也许是功能失调的,即冲突阻碍了群体的工作绩效42.结合组织变革力场分析方法,谈谈组织管理者如何克服阻力,实行组织变革17-402、403、404答:一、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提出了组织变革力场分析的方法1)这种方法为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很有用的行动方向2)勒温认为,变革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不同方面的力互相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动态平衡任何一种状态均是一部分变革的阻力,规定保持本来的固有状态,而另一部分却是推动变革的动力,反对那些阻力3)但是,有时增长变革的压力过大也会出现物极必反的结果 二、消除改革阻力的方法1)在改革前的心理准备阶段有下列四种方法:(1)激励职工改革的动机,宣传旧体制的弊端和建立新体制的好处2)有针对性的采用克服心理阻力的措施。

3)施加外部压力,使其感到有非改不可的迫切性4)选择改革的恰当时机2)改革过程中的行为转换阶段有下列六种方法:(1)让职工参与改革,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应改革的方面,需要采用的方法和对策,把改革的成败当作自己的事 (2)运用群体新的规范和群体的内聚力来改变个体的行为方向,凡归属意识强的人,当看到群体支持改革,他也就会支持改革3)把改革的总目的,分解为几个目的,逐步过渡,最后达成总目的,这样,有助于减少阻力4)变阻力为动力在组织变革中有一批年老领导者,要调下他们的职位5)先试点再推广当竞争的方案还不够成熟,变革的实行办法还没有充足把握时,可以先在小范围内试点,待试点总结经验后,再普遍推广,也可以减少阻力6)尽量保持公司原有的协作关系,避免因变革而使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阻碍,保证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3)改革后的行为转化阶段的方法(1)要采用各种激励、强化积极行动,转化悲观行为,使职工对新的行为规范逐渐结识并与之相适应2)保持原有社会联系的相对稳定性这样既减少了成本又适当保持了原有社会联系的稳定性,使人员感到满意2023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把个人作为社会的人而研究其心理过程的学科是( C )A.管理心理学 B.组织行为学 C.社会心理学 D.行为科学2.重要表现为多学科交叉性和多层次相交切性这两个方面特性的是( B )A.系统性 B.边沿性 C.层次性 D.立体性3.当测量的数值数列n为奇数时,其中位在( D )A. B. C. D. 4.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 D )A.能力 B.个性 C.气质 D.性格5.“信息就是资源”这是一种( B )A.个人价值观 B.集体价值观C.政治价值观 D.国家价值观6.发明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性是( A )A.发明性能力 B.发明性思维C.发明性性格 D.发明性气质7.组织内部的个人的工作职业或职务沿着职能部门或技术部门的两侧发展变动是职业生涯的( B )A.纵向变动 B.横向变动 C.向核心变动 D.斜向变动8.事业生涯成功的关键在于( C )A.事业生涯全面管理 B.事业生涯动态管理C.事业生涯自我管理 D.事业生涯组织管理9.人们对在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一个职位的人所盼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是( A )A.角色 B.角色知觉 C.角色期待 D.心理契约10.关于从众行为,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D )A.情绪比较稳定的人容易从众 B.服从性和受暗示性弱的人容易从众C.自信心强的人容易从众 D.人际关系比较好的人容易从众11.心理学家舒兹将基本的人际反映特质划分为( D )A.三种 B.四种 C.五种 D.六种12.影响个体对别人采用不同行为方式的决定性因素是( A )A.个性特性 B.需要与动机 C.态度与情感 D.人生观13.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还是失调的指标是群体的( C )A.竞争限度 B.合作限度 C.工作绩效 D.凝聚力14.知识经济条件下,组织与组织之间竞争取胜的决定性因素是( C )A.领导者的组织管理能力 B.领导者的有效创新能力C.组织的整体创新能力 D.被领导者的有效创新能力15.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模型不涉及以下哪种领导类型?( B )A.指令式领导 B.独断式领导C.说服式领导 D.授权式领导16.决策程序中,真正的“决策”阶段是( B )A.拟定和评估备选方案阶段 B.选择和决定方案阶段C.实验实证阶段 D.评估和选择方案阶段17.组织行为学中,把饥饿、口渴、睡眠、性欲等这类动机称为( A )A.原始动机 B.一般动机 C.习得动机 D.衍生性动机18.动机是人们评价周边事物和进行学习的基础,能指导人们作出相应选择,从而使行为朝向特定的方向和预期的目的。

这体现了动机的( C )A.始发机能 B.沟通机能 C.选择和导向机能 D.强化机能19.在各类强化方式中,最常用而有效的方式是( A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然消退 D.处罚20.当代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斯金纳研究认为,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它们是( C )A.操作性行为与非操作性行为 B.操作性行为与学习性行为C.操作性行为与答应性行为 D.学习性行为与答应性行为21.吉林羊毛衫厂的全员塑形法提出抱负的职工形象涉及“三有”,“三有”是指( B )A.有事业心、有进取精神、有耐力 B.有事业心、有进取精神、有干劲和毅力C.有进取精神、有耐力、有韧性 D.有干劲和毅力、有责任心、有民主意识22.对组织成员的工作成绩给予公平报酬和奖励,增强其成就感和荣誉感,满足其自尊需求这属于( B )A.保健激励 B.成就激励 C.责任激励 D.情感激励23.下列不属于现代组织结构形式的是( D )A.事业部制 B.立体组织制 C.矩阵制 D.职能制24.人们在组织变革的过程中,苟安现状,迷恋老的章程、秩序与习惯,表现为往往以各种借口反对变革,这是( B )A.依赖性心理 B.保守性心理C.习惯性心理 D.求稳性心理25.组织文化的传统表现形式是( A )A.文字和标记 B.物质象征 C.典礼 D.实物形象和艺术造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发明性行为的特点涉及( BCDE )A.有效性 B.首创性C.有用性 D.适应性 E.积极性27.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有( ABC )A.个性特性 B.动机C.信息沟通 D.群体规模 E.领导水平28.领导者决定着组织运营与发展的( AD )A.方向 B.层次C.高度 D.水平 E.深度29.决策民主化的特性涉及( ABDE )A.决策观念的民主化 B.决策体制的合理化C.决策方法的科学化 D.决策研究的公开化 E.决策的法制化30.组织文化的特点涉及( ABCDE )A.阶级性 B.民族性C.整体性与个体性 D.历史连续性 E.创新性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组织行为学答:是研究是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互相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映规律性的科学32.观测法答:是指观测者以感觉器官为工具,直接观测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去推测人的内在的心理状态33.群体转移答:是指在讨论可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中,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和观点,在某些情况下谨慎态度占上风,形成保守转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容易向冒险转移。

34.事业生涯答: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35.组织行为科学化答:组织行为科学化也就是组织行为合理化的过程,即组织按照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不断地调整完善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以提高其适应、生存、发展和决策的能力,并发明出更为和谐组织环境和更高的社会效益的动态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如何根据个性差异实行有效的管理答:(1)知人善用 (2)配备合理的领导结构 (3)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37.简述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答:(1)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重要涉及组织战略、权力结构、正式规范、组织资源、人员甄选过程、绩效评价和奖酬体系、组织文化、物理工作环境等 (2)群体成员资源重要涉及能力和性格特点 (3)群体结构重要涉及正式领导、群体规模、群体构成等 (4)群体任务38.简述集权型领导的重要特性答:集权型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个人决定一切,然后布置下属执行的管理方式 (1)独揽决策权; (2)单纯命令主义; (3)个人包办一切管理权39.简述动机产生的条件及其之间的关系答:(1)产生动机的条件重要有两个,一是内在条件需要,即个体缺少某种东西的限度;二是外在条件刺激,即个体身外的诱因; (2)当外在条件一定期,个体对某一事物(目的)的动机强度与身体组织缺少的限度直接相关; (3)当内部条件一定期,个体对事物(目的)的动机强度随外部因素的强弱而定; (4)动机性行为经常是受到内外条件交互影响的结果。

40.简述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的区别答:(1)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工作自身的内容与特点有关的可以使人得到满意的因素,如工作成就感,奖赏,责任感等 (2)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工作环境或外部因素有关的,容易使人产生不满和悲观情绪的因素,如工作条件、公司的政策与制度、工资等 (3)激励因素可以直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保健因素缺少时将引起极大的不满,但具有时也并不会激起强烈的激励,因此,管理应强度内激 (4)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解决冲突与激发冲突答:(1)冲突对群体或组织的作用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过高或过低的冲突水平都会阻碍群体或组织的有效性当冲突处在最佳水平时,它可以阻止迟滞,解除紧张,激发发明力,培养变革的萌芽,但冲突过高会导致群体分裂并且使合作受阻所以在具体管理实践中,当冲突水平过高时需要采用有效措施解决冲突;而当冲突水平过低时,则需要采用相关措施激发冲突2)解决冲突的技术重要涉及以下方面: 1) 通过坦率真诚的讨论来明确并解决问题,或提出一个不经双方协作努力不也许达成的目 标; 2) 回避、缓和、折衷或命令; 3) 资源开发产生双赢解决办法; 4) 改变人的因素,运用行为改变技术改变导致冲突的态度与行为; 5) 改变结构因素,可通过工作再设计,工作调动等方式改变组织结构和冲突双方互相作用模 式。

3)激发冲突的技术重要涉及以下方面: 1) 运用沟通,运用模棱两哥或具有威胁性的信息可以提高冲突水平; 2) 引进外人或任命吹毛求疵者; 3) 重新建构组织,调整工作群体,改变规章制度,提高互相依赖性,以及其他类似的结构变 革以打破现状42.试论组织文化理论的兴起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答:(1)组织文化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组织管理科学其核心内容是建立共同价值观和密切氛围,组织成员参与管理和决策并推崇个人能力主义,实行软(共同价值观和作风等)硬(战略、规章、技术等)结合的现代管理方法 (2)组织文化理论的兴起在组织管理科学与组织行为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不仅标志着组织管理科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标志着组织行为科学理论的重要转变,是组织管理的一大趋势 (3)组织文化理论的兴起标志着组织行为的科学研究向更高、更深方向发展 (4)组织文化理论的兴起标志着对组织内部成员的个体研究向组织内部成员的整体研究转化 (5)组织文化理论的兴起标志着组织行为科学对个体认结识的全面化和深刻化 (6)组织文化理论的兴起标志着组织形象的立体化、整体化发展 (7)组织文化理论的兴起标志着组织管理成为一门真正的管理艺术。

全国202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组织行为学是一门( B )A.理论性学科 B.应用性学科C.实验性学科 D.综合性学科2.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实验法的是( C )A.现场实验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准实验法3.把能力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发明力三类,其划分的标准是( C )A.差异性 B.倾向性 C.适应性 D.独立性4.发明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性是( D )A.发明性思维 B.发明性需要C.发明性动机 D.发明性能力5.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行和监控的过程是( A )A.事业生涯管理 B.事业生涯开发C.事业生涯设计 D.事业生涯选择6.由组织结构拟定的职务分派很明确的群体是( A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C.命令型群体 D.任务型群体7.群体规范可以规划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方式,这是群体规范的( B )A.标准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动力功能8.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是( C )A.角色知觉 B.角色规范 C.角色同一性 D.角色期待9.有别人在场会使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是( A )A.群体促进效应 B.群体凝聚效应C.群体协同效应 D.群体互动效应10.心理学家舒兹将人际关系需求分为包容需求、控制需求与( B )A.尊重需求 B.感情需求 C.成就需求 D.利益需求11.关于冲突观念的现代观点认为( D )A.冲突有害无益 B.应当避免冲突C.冲突有利无害 D.保持适度水平的冲突是有益的12.有效领导的基础是( A )A.领导的权威 B.领导的素质 C.领导的能力 D.领导的职位13.领导作风论认为创新型组织和以知识型员工为主导的组织最适宜采用的领导方式是( C )A.集权式 B.集权与民主结合式 C.民主式 D.放任式14.提高领导效能的主线措施是( A )A.科学决策 B.民主决策 C.有效沟通 D.有效激励15.把动机分为原始动机、一般动机与习得动机三种类型,其划分依据是( C )A.动机的属性不同 B.动机的作用强度不同C.动机的由来不同 D.动机的作用结果不同16.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埋头工作是为了受表扬,留个好名声;有的人埋头工作是为了多拿点奖金;尚有人为了多做奉献而埋头工作。

这些现象说明( B )A.同一动机可以引起不同的行为 B.同一行为可以出自不同的动机C.好的动机可以引起不合理的行为 D.坏的动机也许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掩盖17.动机会由于良好的行为结果而加强,使该行为反复出现,这是动机的( C )A.始发功能 B.选择机能 C.强化机能 D.导向功能18.根据奥德弗的ERG理论,下面对的的命题是( B )A.生存需要的满足越少,人对关系需要的规定就越少B.关系需要的满足越少,人对成长需要的规定就越多C.成长需要的满足越少,人对成长需要的规定就越少D.成长需要的满足越多,人对关系需要的规定就越多19.职业生活质量的理论依据是( B )A.公平理论 B.盼望理论 C.双因素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20.综合型激励理论可用数学表达式表达为: ,其中 表达的是( A )A.任务结果激励 B.任务内在激励C.任务完毕的效价 D.任务完毕激励21.组织决策合理化的主观条件是( C )A.组织决策民主化 B.组织决策手段科学化C.组织决策者素质的现代化 D.组织决策体制的科学化22.从组织应达成的功效来看,以下不属于组织变革和发展应达成的具体目的的是( C )A.使组织具有各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条例B.使组织具有先进可行的经营目的和工作目的C.使组织具有科学、合理和系统的组织结构D.使组织具有足够的连续性23.在组织变革的过程中,对改革没有把握,为改革的前程担忧,从而表现得左顾右盼,踌躇不决,这是影响组织变革顺利进行的( D )A.保守性心理 B.恐惊性心理C.求稳性心理 D.习惯性心理24.以下组织变革的内容中,属于组织结构方面改革的是( B )A.操作程序更新 B.开辟新市场C.工艺流程自动化 D.报酬制度改革25.组织非常重视资历、年龄和经验,规定其成员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忠诚感。

这类组织文化是( D )A.学院型 B.俱乐部型 C.棒球队型 D.堡垒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内容涉及( BC )A.行为规范 B.行为技巧C.行为方法 D.行为标准 E.行为科学27.发明性行为的特点涉及( ACDE )A.有用性 B.有效性C.适应性 D.多变性 E.积极性28.小道消息的目的涉及( ABCD )A.建构和缓解焦急 B.将支离破碎的信息说得完整C.将群体成员或局外人组成一个整体 D.表白信息发送者的地位或权力E.强化正式沟通效果29.根据领导权变理论,以下关于被领导者的说法中对的的有( ABCD )A.是实现领导目的的基本力量 B.能反映领导的管理特性C.能反映领导的有效性 D.是领导活动的客体 E.是领导活动的主体30.影响人的优势动机变化的因素有( ACDE )A.爱好 B.习惯C.爱好 D.价值观 E.抱负水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投射答:投射就是以己度人的思想方法。

32.群体凝聚力答:所谓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并乐意留在群体中的限度33.决策智囊团答:智囊团是一种在组织系统中独立于决策者之外,但要站在决策人立场上进行研究的 决策参与团队,它在研究和论证决策方案时,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指出对方应当怎么办,怎么办最 合理或最符合课题交办组织的真正利益34.客观不公平感答:由于客观不公平的现象而引起的不公平感35.组织发展答:是由最初对组织某些部分或某些方面进行小范围变革或修改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实 际含义指任何一个组织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的有计划的和全局的,旨在提高组织 效能,使其健康运转的组织更新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要说明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答: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互相交叉的边沿性学科,又是具有两重性和应用性的学科特定:一、边 缘性;二、两重性; 三、应用性37.组织对员工事业生涯管理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答:1、职工要学习和掌握对自己的事业生涯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能力 2、职工必须具有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在事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素质,更好地 适应环境及改变环境,这是事业生涯自我管理的关键。

3、职工必须学会与主管人员就事业生涯目的进行沟通和反馈的能力 4、职工必须学会对事业目的进行调整的能力38.影响从众行为的环境因素有哪些?答:1、群体的气氛 ;2、其他的竞争性; 3、群体凝聚力; 4、群体成员的共同性; 5、群体目的; 6、群体的规模39.建立组织文化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答:一、目的原则 ;二、价值原则; 三、卓越原则; 四、激励原则; 五、环境原则 ;六、个性原则; 七、相对 稳定原则40.简述组织行为科学化的内容答:一、组织结构合理化; 二、组织运营有效化; 三、组织行为心理和谐化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归因论的基本内容P47答:归因论是说明和推论人们活动的因果关系的理论一般人可做出四种归因:1,努力限度;2,能力大小;3,任务难度;4,运气和机会4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需要层次理论的“普遍性”、“层次性”和“主导性”的见解P318答:普遍性:其实普遍性是由个性发展而来,不同的人具不同的个性,也就在需要层次上产生了普遍性层次性:1.生理需求生理需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所必需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它是最基本、最原始的需求,也是最低层次的、最不可或缺的需求。

2安全需求安全需求是人类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方面的需求;3.情感需求情感需求涉及友爱的需求和归属的需求,人们希望受到别人的重视、信任、接纳、友爱,在感情上有所归属,这类需求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4.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涉及自尊和受人尊重自尊是指规定有独立、自由、成就感和自豪感等;受人尊重是指规定名誉、地位、威望,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赏识等5.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指个人能力发挥的最大化和抱负抱负的实现即人需要把自己的潜在才干充足表现发挥出来,完毕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事情,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这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也是需求层次理论的思想核心 主导性:不同人的需要不同,从而各自对自身的需求具有选择性对所需求的东西自我主导,即所谓主导性2023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组织行为学把组织看作是一个( D )A.封闭的社会组织 B.无机的社会组织C.静态的社会组织 D.开放的、有机的社会组织2.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或说明的方法是( D )A.观测法 B.案例研究法 C.心理测验法 D.准实验法3.所谓的“态度对象”是指态度的( B )A.社会性 B.针对性 C.稳定性 D.间接性4.发明性行为是指人的发明性能力、发明性需要和动机与所处的物质、社会环境的函数,这是发明性行为的( C )A.有用性 B.自创性 C适应性 D.积极性5.根据霍兰德的观点,适合于从事涉及人际间的活动的职业的人,其个性定向是( D )A.现实操作型 B.管理型 C.常规型 D.社会型6.基于成员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是( D )A.利益型群体 B.任务型群体 C.命令型群体 D.友谊型群体7.群体规范能起到界定群体成员行为范围的作用,这是群体规范的( A )A.标准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动力功能8.一个人。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