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二)理综生物试题 含答案说明:1、本卷分卷Ⅰ卷Ⅱ,共40题17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2、 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卷Ⅰ(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部分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 B.合成性激素的场所是高尔基体C.合成核酸水解酶的场所是溶酶体 D.形成mRNA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2.mRNA的某个碱基被氧化会导致核糖体在该碱基处停止移动,而神经细胞中的质控因子能切碎mRNA解救卡住的核糖体,否则受损的mRNA就会在细胞中积累,进而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下列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 A.质控因子可能是一种RNA水解酶B.质控因子的作用是阻止异常多肽链的合成C.可根据合成蛋白质的长度来判断mRNA是否被氧化D.控制指控因子合成的基因突变可能会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3.下面左图为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 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右图表示是某雄性二倍体高等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处于曲线图的c-d段时期 B.该细胞的每个染色体组中有3条染色体,包含了该生物基因组中全部DNA序列 C.若染色体②上有基因B,⑤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说明细胞在b-c段时期内发生了交叉互换 D.处于曲线图的c-d段的一个细胞内有0或1或2条Y染色体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xx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Ra,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白血病的发生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B.“诱导分化疗法”能减少病人体内的癌细胞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原理不同D.图示中融合基因PML—RARa属于原癌基因5.某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一种鸟类——白头鸭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图所示,据表分析可知年份第2年第4年第6年第8年第10年第12年第14年增长速率0.661.522.833.692.911.200.03A.这14年,白头鸭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第12年时,白头鸭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该学校中,白头鸭的K值约为第8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D.用样方法可调查白头鸭的种群密度并计算出增长速率6.以下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操作步骤:取材→解离→染色→漂洗→压片→观察B.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和细胞质中各种细胞器C.蛋白质鉴定:将适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滴加到豆浆样液中→观察D.用黑藻叶片进行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29.(10分)甲图中,A、B分别为培植于无色透明气球内、质量相等的某植物幼苗,气球可膨胀、收缩;其中B已死亡,气球内的培养液中均含CO2缓冲液(维持气球内C02浓度不变);初始时指针指向正中零的位置。
乙图为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灯泡距离与指针偏转格数的关系曲线,每次实验后指针复零(注:指针向重的一侧偏转)请分析并回答:(1)光合作用过程中,暗反应可向光反应提供 ;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指针将向 偏转(2)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c点的含义为:此距离情况下植物 3)ce段说明 4)e点时,植物A叶肉细胞中光合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此时叶肉细胞内合成[H]的结构有 A.叶绿体基粒 B.叶绿体基质 C.细胞质基质 D.线粒体基质 E.线粒体内膜(5)f点与a、b、c、d点相比,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原因是气球内气体量 (填“增大”或“减小”)30.(9分)红树林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潮间带,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还是多种贝类、甲壳类、鱼类及鸟类栖息繁殖的场所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
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选取未受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表该小组还研究了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如下图请分析回答:(1)由上表结果可知,该调查研究的名称是 ;可得出的结论是: a.凋落物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的增加而增加;b. 2)从光滩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 演替3)据右图分析,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途径⑤是指 ,一年内植被碳储量的净增加量是 4)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31.(9分)下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盐酸刺激 ,从而使其分泌 ,经 传送至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
表明机体通过 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2)图示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 表明机体还可通过 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3)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 32.(11分)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发现甲、乙两类矮生突变体(如图所示),矮化植株无A基因,矮化程度与a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丙为花粉不育突变体,含b基因的花粉败育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类变异属于____________,乙类变异是在甲类变异的基础上,染色体的结构发生了_________2)乙减数分裂产生_____种花粉,在分裂前期,一个四分体中最多带有_____个a基因3)甲的自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乙的自交后代中(各类型配子和植株的成活率相同),F1有________种矮化类型,F2植株矮化程度由低到高,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4)为鉴定丙的花粉败育基因b是否和a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丙(♀)与甲(♂)杂交得F1。
再以F1做_________ (父本,母本)与甲回交①若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基因b、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②若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基因b、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甘蔗含糖量高,是生产燃料酒精的优质材料为了提高酒精产量,需要优质甘蔗品种和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作为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如果要用甘蔗的外植体作为材料对甘蔗进行大规模种植,在对甘蔗外植体细胞进行接种前,需要进行 , 两项工作2)为了获得理想的酵母菌菌种,可以对野生菌种进行 然后在 (A.固体 B.液体 C.选择 D.鉴别)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该培养基要比基本培养基额外添加 ,在该培养基中挑选____________菌落,即为耐高糖、耐酸特性的突变酵母菌3)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MS培养基和微生物培养所配制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 。
某同学在进行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只分裂而不分化出芽和根,可能原因是 40.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应用生物技术进行一些疾病的治疗,如器官移植、基因治疗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器官移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____和免疫排斥,目前临床通过使用______抑制___________的增殖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2)EK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 ,也可以通过___________技术得到重组细胞后再进行相应处理获得通过对患者的EK细胞进行___________,可培育出特定人造组织器官,进而解决免疫排斥问题3)人们发现小型猪的器官可用来替代人体器官进行移植,但小型猪器官表面的某些抗原决定簇仍可引起免疫排斥目前,科学家正试图利用基因工程对小型猪的器官进行改造,在改造中导入小型猪基因组中的一些调节因子属于基因工程中的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4)基因工程技术还可用于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基因治疗的包括 和 两种方法唐山一中xx高考仿真试卷(一)理综选择题1、A 2、B 3、D 4、D 5、C 6、D生物试卷答案1、A 2、B 3、D 4、D 5、C 6、D29.(共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ADP和Pi 右(2)灯光与气球的距离(光照强度) 氧气释放量最大(净光合速率最大)(3)随灯光距离的增大,氧气释放量减少(2分)(4)大于 ACD(2分)(5)减少30.(共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调查薇甘菊入侵对红树林生态系统(或群落)碳储量的影响 (2分) 植被、土壤碳储量和生态系统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的增加而减少(2分)(2)次生(3)6.7% 微生物分解作用 10.8吨/公顷(无单位不得分)(4)间接31. (共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小肠(小肠黏膜) 促胰液素 体液(血液) 体液调节(2)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胰腺(2分) 神经调节(3)激素作用后被分解了(2分)32.(共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基因突变 重复(2)2 4 (3)3 3∶2∶3(4)父本 ①全为矮化(2分) ②正常∶矮化=1∶1 (2分)39.(共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配制MS培养基(1分) 外植体消毒(2)诱变处理(或:紫外线照射) AC 高浓度蔗糖(或葡萄糖) 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3) MS培养基需要提供大量的无机营养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使用顺序不对(或两者浓度配比不对)40.(共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1)供体器官短缺 免疫抑制剂 T细胞(2)胎儿原始性腺 核移植 体外定向诱导分化(3)目的基因 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2分)(4)DNA分子杂交(2分) 体外基因治疗(2分) 体内基因治疗(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