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以下最有可能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是( )A.从倾斜山坡上滚下的石块 B.从二楼自由落下的花盆C.空中水平飞行的客机 D.乘座在刚启动的过山车内的乘客2、如图所示,在沿平直轨道行驶的车厢内,有一轻绳的上端固定在车厢的顶部,下端拴一小球,当小球相对车厢静止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车厢加速度为:A.gtanθ,水平向左 B.gtanθ,水平向右C.gsinθ,水平向左 D.gsinθ,水平向右3、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m高处竖直下落,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选抛出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落地点的坐标和从开始下落到被接住过程中的位移分别是A.4m,1m B.-4m,-1m C.4m,3m D.4m,-3m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5、临近期末,小茗同学在进行知识梳理时,对以下说法存在疑惑,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A.“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涉及惯性知识的一句古诗词B.国际单位制中,N、kg、m是其中的三个基本单位C.马能拉着车加速往前跑,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D.把一个已知力分解成两个分力,则这个已知力总要比其中一个分力大6、甲、乙两质点沿同一直线做直线运动,它们的x -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质点沿同一方向运动 B.甲、乙两质点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甲、乙两质点在第2s末相遇 D.前4s内甲质点比乙质点运动得快7、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要渡过宽度为30m,水的流速为3m/s的河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船不可能垂直到达河对岸B.此船能垂直到达河对岸C.渡河的时间可能为8sD.此船相对河岸的速度一定为5m/s8、下面各图中小球A均静止,且各接触面均光滑,则A受到一个弹力的是( )A. B.C. D.9、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紧靠在一起的A、B两物体,B的质量是A的2倍,B受到向右的恒力FB=2 N,A受到的水平力FA=(9-2t) N (t的单位是s).从t=0开始计时,则( )A.A物体在3 s末时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时刻的倍B.t>4 s后,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t=4.5 s时,A物体的速度为零D.t>4.5 s后,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10、甲、乙两车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3s时并排行驶,则( )A.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B.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1s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20m1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2m的两物块A、B中间用轻弹簧相连,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突然撤去推力F的瞬间,A、B两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B.C. D.12、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用悬索救起伤员.直升机和伤员以相同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二者之间的距离l与时间t的关系为式中l表示伤员到直升起的距离,H表示开始计时时伤员与直升机的距离,b是一常数,t表示伤员上升的时间,不计伤员和绳索受到的空气阻力.这段时间内从地面上观察,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悬索始终保持竖直 B.伤员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伤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伤员的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保持小车质量一定时,探究小车加速度a与合力F的关系。
1)除了电火花计时器、小车、天平(附砝码)、砝码盘、细线、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可使用的有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的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秒表 D.刻度尺(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在本实验中认为细线的拉力F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拉力的真实值_________(用题中已知物理量的符号表示)14、(10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是:a.如图甲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b.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将此位置标记为O点,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记录两个拉力F1、F2的大小.用笔在两绳的拉力方向上分别标记a、b两点,并分别将其与O点连接,表示两力的方向c.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记录其拉力F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记录其方向(1)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2)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力的图示,其中_______是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填F或F´)(3)实验中一次测量如图丙所示,两个测力计M、N的拉力方向互相垂直,即α+β=90°,若保持测力计M的读数不变,当角α由图中所示的值逐渐减小时,要使橡皮筋的活动端仍在O点,可采用的办法是_______A.增大N的读数,减小β角 B.减小N的读数,减小β角C.减小N的读数,增大β角 D.增大N的读数,增大β角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12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单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后速度达到10m/s,然后匀速运动了20s,接着刹车以5m/s2的加速度做减速运动.则(1)汽车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2)汽车在第28s末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3)汽车全程路程是多大?16、(12分)如图所示,一个绕竖直轴旋转的洗衣机甩干筒,稳定工作时转速n=600r/min(即每分钟转600圈),甩干筒从静止开始加速旋转直到到达稳定工作转速,共用时t=5s,期间转速均匀增加。
在加速旋转的这5s内,求:(1)甩干筒平均每秒转速的增加量b;(2)甩干筒总共旋转的圈数q17、(12分)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倾角为37°,斜面AB与水平面BC平滑连接质量m=1kg可视为质点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的D点,D点距B点d=7m,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现使物体受到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6.5N作用,经时间t=2s后撤去该力,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率不变,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求:(1)撤去拉力F时物体的位移;(2)撤去拉力F后,物体经过多长时间第二次经过B点;(3)物体最后停下的位置距B点多远?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C【解析】A.从倾斜山坡上滚下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存在加速度,故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从二楼自由落下的花盆,速度越来越大,存在加速度,故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C.空中水平飞行的客机,速度可能不变,不存在加速度,故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C符合题意; D.乘座在刚启动的过山车内的乘客,存在加速度,故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2、A【解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轻绳拉力,竖直方向有:水平方向有:解得;方向水平向左.故选A.3、C【解析】位移可以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选抛出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落地点的坐标为,接住点的坐标为,位移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D【解析】产生弹力的条件是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A错误;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B错误;某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该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C错误;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选项D正确;故选D.5、A【解析】A.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都说明由于惯性而出现危险,故A正确;B.国际单位制中,N不是基本单位,故B错误;C.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马拉车的力等于车拉马的力,故C错误;D.一个合力与几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但合力的大小不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的大小,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故D错误6、C【解析】两物体都做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纵坐标的变化量读出物体的位移,根据公式求出速度,然后进行分析即可;【详解】A、在图像中,图像的斜率代表物体运动的速度,根据图像可知,甲的速度为正,乙的速度为负,甲、乙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B错误;C、x-t图象的交点表示相遇,根据图象可知,在第2s末甲、乙相遇,故C正确;D、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则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大小为,可知前4s内甲质点和乙质点运动快慢相等,只是方向相反,故选项D错误【点睛】本题是位移-时间图象问题,考查对物理图象的理解能力,知道斜率表示速度,能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7、BC【解析】AB.由题意可知水流速度小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当船头方向指向上游某一个角度时,合速度方向能垂直于河岸,即此船能垂直到达河对岸,故A错误,B正确;C.当船头方向垂直于河岸时,渡河的时间最短,根据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最短时间为故渡河的时间可能为8s,故C正确;D.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速度的大小最大速度为7m/s,最小速度为1m/s,故D错误。
故选BC8、AC【解析】试题分析:A图小球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绳的弹力平衡,斜面与球之间不可能产生弹力,否则小球不可能平衡,故图中球只受一个弹力作用,A正确;B图中小球受到绳子拉力、重力、斜面的支持力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小球受两个弹力作用,B错误;C图中竖直面对小球没有弹力作用,否则小球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C正确;D图中水平面对小球有弹力作用,由于推力作用,导致斜面和球之间也有弹力作用,故图中球受两个弹力作用,故D错误.故选AC考点:弹力【名师点睛】弹力是高中阶段所学的一种重要作用力,要正确理解其产生、大小、方向等问题,在判断弹力大小方向时可以根据物体所处状态进行判断9、ABD【解析】设A的质量为m,则B的质量为2m,在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时,把AB看成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B隔离分析:设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N,则有:N+FB=2ma,解得:,由此可知当t=4s时,N=0,此后A、B分离,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当t=0时,可得:,当t=3s时,加速度为:,则A物体在2s末时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时刻的,故A正确;t=4.5s时,A的加速度为:,说明t=4.5s之前A在做加速运动,此时A的速度不为零,而且速度方向与B相同,故C错误;t>4.5s后,A的加速度aA<0,而B的加速度不变,则知t>4.5s后,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故D正确.所以ABD正确,C错误10、BC【解析】AB.由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可得所以B正确,A错误;C.由题意可知,3s时两车并排行驶,由图象面积表示位移可知,1s两车也是并排行驶,所以C正确;D.由图象求1s到3s的位移为所以D错误。
故选BC11、AC【解析】撤去F前:设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B:F弹-μ•2mg=2ma…①解得,F弹=2μmg+2ma…②CD.撤去F瞬间:弹簧的弹力F弹没有改变,则B物体的受力情况没有改变,则B的加速度仍为a选项C正确,D错误;AB.对A:F弹+μmg=maA…③由②③解得:aA=2a+3μg则A正确,B错误;故选AC12、ACD【解析】直升机和伤员之间的距离以变化,知伤员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伤员实际的运动是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详解】A.由可知伤员在竖直方向的运动是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恒定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只受两个力的作用,所以悬索的拉力大于伤员的重力,因此悬索始终保持竖直,所以A正确;BCD.伤员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伤员的运动,相对直升机做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地面看,就是类平抛运动,故CD正确,B错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伤员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通过运动的合成进行求解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 ①.AD ②.3.2 ③.【解析】(1)[1]必须使用的器材是、的交流电源和刻度尺测距离,BC错误,AD正确。
故选AD2)[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得可得(3)[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又解得14、 (1).与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2).F (3).B【解析】(1)[1].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与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2)[2].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力的图示,其中F是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F'是合力的理论值(3)[3].由题意可知:保持O点位置不动,即合力大小方向不变,弹簧测力计M的读数不变,因此根据要求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受力分析图如下:所以由图可知α角逐渐变小时,N的示数减小,同时β角减小,故ACD错误,B正确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⑴2m/s2 ⑵ 0(3)235m【解析】(1)匀加速直线运动阶段的加速度为(2)第28s末时,汽车正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并且减速了3s,而汽车需要静止的时间为,所以减速第三秒时,汽车处于静止(3)匀加速阶段的位移为,匀速阶段的位移为匀减速阶段的位移为故全程的位移为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6、(1)2 r/s (2)25 r【解析】(1)甩干筒这5s内转速的增加量Δn=nt-n0=600 -0=600r/min=10 r/s;甩干筒平均每秒转速的增加量应等于转速的增加量与时间的比值:=2 r/s2即甩干筒平均每秒转速的增加量b为2 r/s (2)由于转速均匀增加,甩干筒这5s内的平均转速r/s 这5s内,甩干筒由慢到快总共旋转的圈数,与甩干筒以平均转速匀速旋转的总圈数相等,总圈数q=t=25 r17、(1)5m;(2)1.5s;(3)1.125m【解析】(1)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过程中,设撤去F前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代入解得:a1=2.5m/s2a2=4m/s2恒力F作用t=2s时物体的位移为:故撤去外力F时,物体的位移为5m。
2)撤去外力瞬间,物体的速度为:设撤去拉力F后,物体第一次经过B点的时间为t1则:代入解得:t1=0.5s物体滑到B点时速度大小为: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3则:解得:物体在斜面上滑行的总时间:所以物体第二次经过B点的时间为:(3)物块最后停下的位置距B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