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总论血液系统疾病总论1概述概述一、血液系统由血液与造血器官组成一、血液系统由血液与造血器官组成 血液由血液由血浆血浆及悬浮其中的及悬浮其中的血细胞血细胞组成组成 主要造血器官包括主要造血器官包括骨髓骨髓、胸腺胸腺、脾和淋脾和淋巴结巴结二、血液学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和输血二、血液学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和输血医学医学 血液学疾病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液学疾病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疾病血器官的疾病2授课目的和要求授课目的和要求1.掌握掌握造血干细胞定义及特征造血干细胞定义及特征2.熟悉血液系统的组成、血液系统疾病的熟悉血液系统的组成、血液系统疾病的定义及分类定义及分类3.了解干细胞移植等血液学新进展了解干细胞移植等血液学新进展3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 概念:造血干细胞(概念:造血干细胞(hemapoietic stem cell,HSC)是各种血细胞与免疫细胞的)是各种血细胞与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可以增殖分化成为各种淋巴起源细胞,可以增殖分化成为各种淋巴细胞、浆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浆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及各种粒细胞等细胞及各种粒细胞等4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造血干细胞(HSC)来源于胚胎干细胞。
最早出现在卵黄囊血岛上,然后迁徙到肝约在胚胎第9个月时定位于骨髓5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造血干细胞主要是功能上的定义 形态类似淋巴细胞 3个重要特征:自我更新能力 增殖分化的能力 绝大多数处于非增殖状态6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从临床角度讲,人类真正的造血干细胞是具有以下功能的细胞:在患者接受了骨髓清除性预处理后,通过移植这种细胞能在患者体内重建完全地、永久地造血功能7人体中的血细胞均起源与造血干细胞8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造血干细胞的测定方法 脾结节形成单位(CFU-S)测定 长期培养启始细胞(LT-CIC)测定 CD34抗原测定910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干细胞表面CD34抗原的变化,可是造血干细胞产生、发育、分化和成熟的过程CD34-/lin-CD34+/lin-CD34-/lin+11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最新研究表明CD34+/KDR+的细胞更接近干细胞群体12周长期培养实验得出的数据显示CD34+/KDR+的细胞中25%42%为造血干细胞12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与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有关的因素:造血微环境 细胞因子 黏附分子 亚细胞间的调节13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相关的研究成果已运用于临床:促红素 G-CSF GM-CSF等14造血干细胞的来源造血干细胞的来源 临床上主要有3个来源 骨髓 外周血 脐带血15造血干细胞的来源(BM)骨髓中CD34+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12%采集需在手术室内,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 供者有一定的损伤 采集到的是含有干细胞的骨髓液 骨髓液可在4冰箱内保存72小时 亦可分离单个核细胞后经程控降温仪逐渐降温后在液氮中冷冻保存16造血干细胞的来源(BM)17造血干细胞的来源(造血干细胞的来源(PBPB)外周血内CD34+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0.1%经动员剂动员后可达12%或更多 采集需特殊的仪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物中CD34+细胞的含量可因被采集者的年龄、原发病、既往的治疗、动员剂及循环血量等因素而不同。
保存的方法主要是深低温冷冻保存1819造血干细胞的来源(造血干细胞的来源(UCBUCB)脐血中CD34+细胞约占12%脐血的采集在胎儿娩出后进行,但采集量较难控制保存主要为深低温冷冻可全脐血冻存,亦可分离单个核细胞后冻存20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类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类 根据造血干细胞的性质、来源、预处理方法等可将造血干细胞移植作如下分类:(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骨髓移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二)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同基因骨髓移植 同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1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类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类(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同胞间的骨髓移植同胞间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同胞间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亲缘间的骨髓移植亲缘间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亲缘间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2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类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类 无关供者的骨髓移植 无关供者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无关供者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四)骨髓非清除性造血干细胞移植(五)CD34+细胞移植 (六)单倍体(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23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的机理 一.移植前的大剂量放疗和化疗可清除: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 异常造血干细胞 免疫病理细胞 临床想去除的细胞2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的机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的机理 二.新植入造血干细胞的作用 1.对再障、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疾 病可重建正常造血(重建造血功能)2.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重建相对正常 的免疫系统(重建免疫功能)25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的机理 3.对恶性疾病自体移植主要是提高了放、化 疗的剂量从而提高了疗效(重建造血功能)4.异体移植新建立的免疫系统则可主动搜寻并 杀灭白血病及其它肿瘤细胞。
移植物抗白 血病作用(GVL)或移植物抗肿瘤作用)26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适应征 恶性疾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多发性骨髓瘤 少见类型白血病 恶性淋巴瘤 小细胞肺癌 卵巢癌、睾丸癌等27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适应征 非恶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骨髓纤维化 骨髓增生性疾病 自身免疫病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28293031血液系统疾病分类血液系统疾病分类 红细胞疾病红细胞疾病 粒细胞疾病粒细胞疾病 单核细胞核巨噬细胞疾病单核细胞核巨噬细胞疾病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 造血干细胞疾病造血干细胞疾病 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 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32血液学的进展和重要性血液学的进展和重要性 20世纪初发现了红细胞血型世纪初发现了红细胞血型 1948年应用化学药物治疗淋巴瘤等年应用化学药物治疗淋巴瘤等 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研究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研究 用用PCR方法检测融合基因方法检测融合基因 白细胞抗原(白细胞抗原(HLA)的研究)的研究 重组重组DNA技术技术33 1986年,我国首先应用维甲酸治疗急性年,我国首先应用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992年,发现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年,发现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白血病研究发现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主要通过研究发现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主要通过诱导分化及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发挥治诱导分化及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发挥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