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轨道交通项目水土流失特点

daj****de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61KB
约6页
文档ID:138884147
轨道交通项目水土流失特点_第1页
1/6

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现状城市轨道交通广义上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本研究主要指地 铁和轻轨地铁通常由轨道路线、车站、车辆、维护检修基地、供变 电系统、通信信号系统、指挥控制中心等组成,一般建在地下;轻轨的 组成部分基本和地铁相同,两者的主要不同是前者建在地下,后者建 在地上且多采用地面和高架相结合的方法建设,能够从市区通往近郊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始 建设阶段从20 世纪80 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以上海地铁一号线 (21km)、北京地铁复八线(13. 6km)、北京地铁一号线改造、广州地铁 一号线(18. 5km)建设为标志,我国真正以交通为目的的地铁项目开始 建设第二阶段为调整整顿阶段从1995 年至1998 年,地铁建设发 展迅猛,很多地方不考虑经济承受水平和社会发展需要而盲目建设 针对工程造价很高、全部车辆和绝大多数设备需引进等问题, 1995 年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第60 号文件,通知除上海地铁二号线外,其他所 有地铁项目一律暂停审批,并要求做好发展规划和国产化工作之后 近3 年国家没有审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从1997年底开始,国家计委 研究城市轨道设备国产化实施方案,提出深圳地铁一号线(19. 5km)、 上海明珠线(24. 5km)、广州地铁二号线(23km)作为国产化依托项目, 于 1998 年批复 3 个项目立项,轨道交通项目又重新启动。

第三阶段为 蓬勃发展阶段从1999 年至今,国家先后批准了深圳、上海、广州、 重庆、武汉、南京、杭州、成都、哈尔滨等10 多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开工建设,并投入40 亿元国债资金予以支持,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进入 高速发展期2014 年末,全国共有22 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 营线路长达3173km地铁线路正以极快的速度诞生,越来越多的二三 线城市正在努力加入地铁大军原因是:国家从建设资金上给予了有 力支持;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备国产 化,建设造价大大降低当前,全国已有39 个城市获批建设地铁预计到 2020 年,具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条件的城市将达到50 个,全国 地铁总里程将达到 6000km2 轨道交通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主要水土流失防治区域有区间线路、车站、车辆 段、停车场、换乘停车场等一般来说,项目建设具有占地面积大、 动用土石方量巨大、对环境影响大等特点2 . 1 车站和区间线路车站和区间线路有地上和地下两种类型,不同建 设时期水土流失特征差异明显在施工准备期,主要是临时设施的建 设和拆迁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因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一般建设在城市 中心地带,所以地上线在施工准备期均会涉及拆迁,拆迁废渣的处理 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关键环节。

该时段的临时设施建设,一般是一个区 间和车站会建设一处施工生活区,占地2500m2左右施工生活区建设 产生的水土流失历时较短,一般1 个月左右,建设完成后水土流失轻 微但因建设区在市区,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需增强建设期间的水 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建设完成后主要是做好雨水和污水排放措施布 设施工期是水土流失发生的主要时段,此时段施工扰动范围大、扰 动强烈,土石方挖填量巨大,极易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车站和区间 线路有多种不同施工工艺,不同的施工工艺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差异也 较大一般来说,区间线路施工方法主要有盾构法、矿山法和明挖法, 车站结构施工主要方法有明挖法、盖挖法、暗挖法[1]各种方法中 明挖法占地面积、土石方挖填量均较大该时段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 来自基坑开挖回填、施工场地施工扰动和土石方临时堆放等环节尤 其是土石方临时堆放区域,需要重点注重如果明挖施工,一座车站 的挖方量在20万m3左右,而采用盾构法施工的挖方量在3万m3/km 左右,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对于地面站、地面线或高架线来说,土 石方量较小,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高架桥基础施工期间,桥墩施工一 般采取钻孔桩施工[2],应防止钻孔桩施工泥浆四溢,对城市排水系 统造成影响和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自然恢复期,车站和区间线路均 已建设完毕,车站区域主要是实行周边场地道路恢复、广场硬化或绿 地恢复,区间线路主要是根据施工期占用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实行 有针对性的恢复在自然恢复期,随着地表硬化和绿化,因施工扰动 造成的水土流失逐步减少,项目区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逐步得到恢复、 改善2 . 2 车辆段和停车场车辆段是对车辆实行运营管理、停放及维修、保 养的场所停车场主要是停放车辆,以供经过检查和整修的车辆停放 等待下一次出勤任务车辆段和停车场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属于 “点式”项目,和房地产类项目有相似特点,占地面积一般较大,且 硬化面积占比较大所以,车辆段和停车场施工扰动范围大,致使其 在项目建设期造成的水土流失不容小觑,而在项目建成后造成的雨水 资源流失也是一个值得重点注重的问题施工准备期,车辆段和停车 场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占地范围内的地上物拆迁,场地平整和临时设 施建设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动用土石方量大的场地平整阶段施工 期,水土流失来源于各类建(构)筑物的建设、轨道建设和场地内各类 管线的敷设因建(构)筑物基础开挖,形成基坑开挖边坡,受雨水冲 刷极易产生水土流失该时段土方工程施工集中,因项目建设改变了 原有的土壤结构,致土体松散,遇风或降雨很容易发生扬尘和土壤流 失。

室外工程的建设对项目区地表扰动强烈,特别是施工道路,因为 车辆和人员的频繁扰动,若不加以防护则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施 工生活区、临时堆土场等施工临时场地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 若临时防护措施布设不到位,则产生的水土流失量或许会超过主体工 程施工区域自然恢复期,随着建(构)筑物的建成、铺轨完成、地表 硬化、绿地植被覆盖,各区域水土流失将迅速降低该时段若水土保 持措施布设不到位,则易发生风蚀或水蚀2. 3换乘停车场换乘停车场即P+R(ParkandRide)停车场,早上驾 车停进换乘停车场,然后去换乘地铁抵达工作单位,下班后再坐地铁 到达停车场,驾车回家驾车人持公共交通卡刷卡进入换乘专用停车 场,并用该卡换乘轨道交通,即可享受停车费用优惠换乘的出行方 式,既减少了道路拥堵时间,又节省了油费,又有利于减少汽车尾气 排放量,提升空气质量2010年7月,上海便已试点换乘停车场(锦江 乐园站和淞虹路站),受到了广大上班族的欢迎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中,换乘停车场会越来越普遍换乘停车场一般建在车站附近,面积 一般在 1hm2 以上建设内容主要是停车位,动用土石方量相对较小 工期不长,由其造成的水土流失相对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其他区域来 说较小。

所以,对于换乘停车场来说,重点是做好施工期水土流失防 治工作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3 . 1 临时措施(1) 车站和区间线路车站和区间线路施工期间,沿临 时围挡四周设置临时排水沟,末端设沉沙池,将周边路面的径流汇集 排出,避免影响项目基坑施工;施工场地内的临时堆土采用临时拦挡和 覆盖措施,防止大风扬尘对城区空气和环境造成影响;在施工区出口设 置洗车池,对施工车辆实行自动清洗,避免大量泥沙进入周边市政道 路;施工降水通过设置收集池实行收集利用,避免造成大量的地下水资 源浪费;桥梁基础施工期间设置泥浆池,防止泥浆四溢污染周边环境 (2)车辆段和停车场为了防止施工期车辆对施工道路的频繁扰动,对 施工道路采用碎石铺垫措施;在施工道路一侧设置临时排水沟,在拐角 和末端设置沉沙池,有效排出施工期项目区的地表径流;在施工区出口 设置洗车槽;管线施工期间的临时堆土采用临时拦挡和覆盖措施;施工 生活区采用碎石铺垫,防止人类活动频繁造成水土流失;临时堆土场采 用临时拦挡和覆盖措施,防止扬尘和水蚀;在施工生活区和临时堆土场 周围设置临时排水沟和沉沙池,引排施工期雨水;在裸地绿化前,采用 纤维网等临时覆盖措施,防止地表裸露造成水土流失。

(3)换乘停车场 主要是做好雨季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和沉沙设施,在施工区出口设置 洗车槽避免泥沙进入周边市政道路3 . 2 工程措施(1) 车站和区间线路为了增加地表径流下渗,将车站 出、入口周边的空地和广场采用透水砖铺装2)车辆段和停车场对 建筑物周边空地、地面停车位等采用透水材料铺装;绿地设置为下凹式; 在集中绿地区域设置蓄水池;绿地浇灌采用喷灌;若受地形因素影响形 成边坡,则尽可能采用生态型护坡措施3)换乘停车场将停车场的 硬化地面尽可能采用透水材料铺装,并设置蓄水池、渗沟等雨洪集蓄 利用设施,增加地表径流下渗,同时尽可能收集利用雨洪3 . 3 植物措施(1) 车站和区间线路对施工扰动、破坏的原有绿地、 耕地等,在施工期末实行植被恢复、复耕2)车辆段和停车场主要 是办公区的绿化美化,以及其他区域的绿化3)换乘停车场对停车 场实行绿化,停车位两个或三个一组,中间设置绿化分隔带,停车位 后方栽植高大乔木,将换乘停车场设计为生态型停车场城市轨道交 通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见表14 控制要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动用土石方量大、占地面积大,势必造成大面 积地表硬化,从而造成大量雨水流失,其水土流失防治除做好土石方 综合利用外,还要做好雨洪的控制和利用,应采用渗、蓄、利用结合 排放为一体的综合性雨洪集蓄利用措施,对雨水资源实行充分收集利 用。

5 问题探讨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过程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就是施工降水,特别是地铁建设项目,因车站和区间线路等位于地下, 挖深一般较大,不可避免地会涉及降水问题虽然部分区域采用帷幕 止水等工艺,可减小施工降水量,但常常因受地质条件等因素限制, 建设过程中仍存有大量的管井降水,且降水量不可小觑据统计,北 京某地铁项目在施工期最大降水量可达426993m3/d,其中单个车站降 水量为4500〜66259m3/d,单个区间线路施工降水量2073〜 131023m3/d,降水量巨大,若不加以利用则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 但因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一般建在城区,建筑物密集,周边环境复杂, 占地有限,不利于设置蓄水池等利用设施,所以经常是将抽取的地下 水直接排入城市雨水管道,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流失如何做好城市轨 道交通项目施工降水的利用,是一个较为严峻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轨道交通项目水土流失特点。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