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一、固定预算法与弹性预算法编制预算的方法按其业务量基础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固定预算法和弹性预算法1. 固定预算法固定预算法又称静态预算法,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只根据预算期内正常、可实现的某一固定的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等〕水平作为唯一基础来编制预算的方法固定预算法的缺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适应性差二是可比性差2. 弹性预算法弹性预算法又称动态预算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联动关系,按照预算期内可能的一系列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工时等〕水平编制系列预算的方法编制弹性预算,要选用一个最能代表生产经营活动水平的业务量计量单位例如,以手工操作为主的车间,就应选用人工工时;制造单一产品或零件的部门,可以选用实物数量;修理部门可以选用直接修理工时等弹性预算法所采用的业务量范围,一般来说,可定在正常生产能力的70%〜110%之间,或以历史上最高业务量和最低业务量为其上下限弹性预算法有两个显著特点:〔1〕弹性预算是按一系列业务量水平编制的,从而扩大了预算的适用范围;〔2〕弹性预算是按成本性态分类列示的,在预算执行中可以计算一定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以便于预算执行的评价和考核。
含义适用范围优缺点固定预算,又称静态预算,是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固定业务量水平作为基础来编制的预算一般适用于固定费用或者数额比较稳定的项目1. 过于呆板不论预算期内业务量水平实际可能发生哪些变动,都只按事先确定的某一业务量水平作为编制预算的基础2. 可比性差当实际业务量与编制预算所依据的业务量发生较大差异时,有关预算指标的实际数与预算数就会因业务量基础不同而失去可比性弹性预算是在按照成本习性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本量利之间的依存关系,考虑到计划期间业务量可能发生的变动,编制出一套适应多种业务量的费用预算,以便分别反映在各该业务量的情况下所应支出的费用水平注】编制弹性预算所依据的业务量可能是生产量、销售量、机器工时、材料消耗量和直接人工工时等适用于与预算执行单位业务量有关的成本〔费用〕、利润等预算项目1.预算范围宽2.可比性强二、弹性预算弹性预算法又称变动预算法、滑动预算法,是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以未来不同业务水平为基础编制预算的方法,是固定预算的对称是指以预算期间可能发生的多种业务量水平为基础,分别确定与之相应的费用数额而编制的、能适应多种业务量水平的费用预算以便分别反映在各业务量的情况下所应开支〔或取得〕的费用〔或利润〕水平。
用弹性预算的方法来编制成本预算时,其关键在于把所有的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大部分变动成本主要根据单位业务量来控制,固定成本则按总额控制成本的弹性预算方式如下:成本的弹性预算=固定成本预算数+EC单位变动成本预算数X预计业务量〕1. 编制弹性预算的步骤如下:① 选择和确定各种经营活动的计量单位消耗量、人工小时、机器工时等② 预测和确定可能达到的各种经营活动业务量在确定经济活动业务量时,要与各业务部门共同协调,一般可按正常经营活动水平的70% —120%之间范围确定,也可按过去历史资料中的最低业务量和最高业务量为上下限,然后再在其中划分假设干等级,这样编出的弹性预算较为实用③ 根据成本性态和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将企业生产成本划分为变动和固定两个类别,并逐项确定各项费用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④ 计算各种业务量水平下的预测数据,并用一定的方式表示,形成某一项的弹性预算例如:某企业生产丙产品,预计单位变动成本500元,其中直接材料成本310元,直接人工成本60元,单位变动制造成本40元,预计固定制造费用总额116000元根据上述资料,按弹性预算法可编制不同业务量水平下的成本预算,此例的业务量适用范围为800台至1100台之间,如生产量在这一业务量范围内,固定成本相对不变,而变动成本与业务量成比例变动。
表中1000台生产量水平为正常活动能力水平根据业务量百分数编制各级水平的预算,以此形成弹性成本预算表2. 弹性成本预算法的主要特点① 能提供一系列生产经营业务量的预算数据,它是为一系列业务量水平而编制的,因此,当某一预算项目的实际业务量达到任何水平时〔必须在选择的业务量范围之内〕.都有其适用的一套控制标准② 由于预算是按各项成本的性态分别列示的,因而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在任何实际业务量水平下的预测成本,从而为管理人员在事前据以严格控制费用开支提供方便,也有利于在事后细致分析各项费用节约或超支的原因,并及时解决问题3. 弹性预算的优点弹性预算的优点在于:一方面能够适应不同经营活动情况的变化,扩大了预算的范围,更好地发挥预算的控制作用,避免了在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对预算作频繁的修改;另一方面能够使预算对实际执行情况的评价与考核,建立在更加客观可比的基础上4. 弹性预算的适用性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随业务量变化而变化的项目支出,如学校的货物采购项目,由于学生的招生规模变化很大,因而可以根据预算年度计划招生人数、在校学生人数测算应添置的课桌凳、床的数量、教学楼防护维修或其他采购项目在管理学中,弹性预算主要用来编制成本预算和利润预算。
5. 弹性预算法案例分析对成方圆制造厂2006年拟利用闲登的三台机器,投资一项学生用钢木小床桌项目进行了财务预算,在不知盈利状况如何的隋况下,为了回避风险、稳健投资,笔者利用弹胜预算法对该项目的制造费用及利润隋况进行了财务预算〔见下表〕成方圆制造厂制造费用预算资料项目固定费用〔元〕变动费用〔元/台时〕1.折旧100002.保险费90003.燃油24. 原材料5. 生产工人工资1300010.356.维修费合计1500335000.103.45从上表可以得知如下数据;固定成本费用总额 a=10000+9000+13000+1500=33500〔元〕变动成本费用率b=2+1+0.35+0.01=3.45元/台时成本性态模型y=a+bx=33500+3.45x利用该模型可以预测业务量x在8400 一 9756台时之间,即:生产能力利用率为90%一105%之间任意一点上的制造费用预算数〔生产能力利用们100%时为9300台时〕即:制造费用=33500+3.45 X 9300=65585〔元〕为了便于费用的分项控制和考核,进一步按照费用项目列出不同业务量水平下的弹性预算表,如下表所示成方圆制造厂制造费用预算表〔2006年度〕机器台时8400883593009765生产能力利用〔%〕90951001051.变动费用项目43480449804658548188燃油16800176701860019530原材料8400883593009765生产工人工资15940160921625516417维修费23402383243024762.固定费用19000190001900019000折旧费10000100001000010000保险费9000900090009000生产制造费用预算数〔元〕62480639806558567188根据上表可知:生产能力利用为90%时,机器开动8400台时。
制造费用可控制在62480元以内;生产能力利用率在95%时,机器开动8835台时,造费用可控制在63980元,依此类推如果机器开动8400台时,可使销售收入达到97200元;如果机器开动8835台时,可使销售收入达到1026000元,如果机器开动9300台时,销售收入可达到1134000元根据这样的调查了解得知,该产品技术简单,没有废品,凡生产便可达到合格,而且由于和近10所高校以及中专、技校有业务上的往来,常年销售,不存在滞销问题另外,还可以向居民零售,或向超市供货,总之,销售不成问题根据以上预测,如果生产能力利用率为10%时,销售收入可达到108万元,就可以编制利润预算表,如下表成方口制造厂利润预算表(2006年度)销售收入百分比(1)90%95%100%105%销售收入(2)=1080000X(1)97200102600010800001134000变动成本(3)43480449804658548188边际贝献(4)-(2)-(3)92852098102010334151085812固定成本(5)19000190001900019000毛利润总额(6) 二 (4)-(5)90952096202010144151066812由上表可知,如果企业投资学生用钢木小床桌,生产能力100%的利用,每年可为本企业创造利润1014415元,对干一个小企业来说,这可是件有利可图的好生意,于是,成方团制造厂决定投资。
在投入生产的过程中,每个月都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分析的方法仍然是弹性预算法,这样便可控制制造费用不高于预算的水平,结果在2006年11月末就完成了全年的财务预算利润指标101万元,并且把制造费用控制在了预算之内,提前一个月完成了计划利润指标注:这里的制造费用是指全部生产费用)由此可见,小企业如果能够对所要投资的项目事先进行财务预算,可以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增加成功的可能性而弹性预算简便易行,是一种有利于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好方法笔者曾经用这一简便易行的方法对许多小企业的投资状况进行了财务预算,效果都很好目前许多小企业的投资人还没有掌握一种科学的财务预算方法,对于所投资的项目没有事先的财务预算,只凭投资人主观判断,往往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建议在小企业中推广弹性预算法,以提高小企业则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在我国,小企业正以数以万计的速度成长,搞好这些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应该列入我国经济管理的议事日程之中三、固定预算固定预算又称静态预算,是以预算期内正常的、可能实现的某一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水平为固定基础,不考虑可能发生的变动因素而编制预算的方法它是最传统的,也是最基本的预算编制方法固定预算法是按照预算期内可能实现的经营活动水平确定相应的固定预算数来编制预算的方法。
1. 固定预算法法的优缺点固定预算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固定预算法其缺点主要有:(1) 过于机械呆板因为编制预算的业务量基础是事先假定的某一个业务量,不论预算期内业务量水平可能发生哪些变动,都只按事先确定的某一个业务量水平作为编制预算的基础;(2) 可比性差这是固定预算方法的致命弱点当实际的业务量与编制预算所根据的预计业务量发生较大差异时,有关预算指标的实际数与预算数就会因业务量基础不同而失去可比性因此,按照固定预算方法编制的预算不利于正确地控制、考核和评价企业预算的执行情况2. 固定预算法的适用范围一般来说,固定预算只适用于业务量水平较为稳定的企业或非营利组织编制预算3. 固定预算法的应用举例假定某企业年度生产计划及工时计划如下表所示:表1 企业年度生产计划及工时计划表产品名称甲产品预测销量1 160期初库存200预计期末库存40计划产量1 000单位产品工时定额60计划产量总工时60 000乙产品4 2005003004 00080320 000〔1〕材料费用预算材料费用预算一般以生产计划和单位产品消耗定额及材料计划单价为基础并考虑实现各项措施所降低的节约额加以计算表2 企业材料费用预算表项 目A材料B材料辅料合计单 价甲产品〔计划1 000件〕消耗定额128元33元6费用定额3=1X224181.243.2定额耗用量4=2X计划产量3 0006 000定额费用5=3X计划产量24 00018 0001 20043 200乙产品〔计划4 000件〕消耗定额658费用定额定额耗用量7=1X68=6X计划产量4020 0002432 000266定额费用9=7X计划产量160 00096 0008 000264 000基本车间一般耗费修理车间耗费10112 0009 2002 0009 200合 计12=5+9+10+11184 00011400020 400318 400〔2〕工资预算;企业工资预算的编制方法因工资制度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在计件工资制度下,此时生产工人的工资属于变动费用,可按生产预算需要的工时数和小时工资率直接编制;在月工资制度下,此时工资费用是固定费用,只能依靠职工在册人数、出勤率、平均日工资额等数据来编制表3 企业弹性预算表项目年度计划产量总工时小时工资率年度计划工资总额提取福利费〔14%〕合计基本车间生产工人380 0002760 000106 400866 400管理人员10 0001 40011 400修理车间人员16 0002 24018 240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合 计30 000816 0004 200114 24034 200930 240基本车间工资分配率=866 4009380 000=2.28甲产品应分配额=60 000X2.28=136 800乙产品应分配额=320 000X2.28=729 600〔3〕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一般大中型企业都设置辅助生产车间,其发生的费用按一定的方法分配给受益单位的产品成本费用中去,所以在编制制造费用预算时,首先要先编制辅助生产车间费用预算,该预算多按成本项目编制,多个项目指标的确定可依据不同的情况处理1. 有消耗定额的,可根据计划业务量,单位产品消耗定额和计划单价计算。
如材料消耗应按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数量、单位产品或劳务所耗材料和材料计划单价计算2. 凡有规定费用开支标准的按标准计算,如劳动保护费,可根据车间享受人数和规定的标准计算3. 凡没有消耗定额和开支标准的费用项目〔如低值易耗品〕或车间固定费用性质的项目〔如办公费〕,可根据上期预计实际数和计划期节约费用的要求确定4. 凡是其他预算资料中有现成资料的〔如工资〕,可直接采用辅助生产车间费用预算编制后,应把全部费用分配给各受益单位,分配方法是先计算辅助生产车间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再根据各受益单位所需要的计划产品和劳务数量,计算各受益单位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费用预算材料9 200工资18 240制造费用〔水电费、折旧费、办公费〕22 560合计50 000修理总工时10 000分配率5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额=受益工时X分配率=8 000X5=40 000行政管理部门分配率=受益工时X分配率=2 000X5=10 000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预算包括两部分:一是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过来的制造费用二是基本生产车间本身发生的制造费用,这两部分合起来再按一定的标准〔一般按计划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给各类产品。
工资11 400办公费20 000折旧费78 000机物料消耗修理费2 00040 000水电费10 000劳动保护费6 120低值易耗品摊销2 400其他1 080合计171 100工资费用分配率=171 1009380 000=0.45甲产品应分配费用=60 000X0.45=27 000乙产品应分配费用=320 000X0.45=144 000固定预算适用于编制相对稳定的预算,一般在计划和实际不会有较大出入的情况下,可采用固定预算固定预算的计算比较直接也比较简单,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受主观条件影响很大,不确定的因数很多,经常发生变动,使预算的作用受到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