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港珠澳大桥桥面铺装概述

mar****e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4.41KB
约22页
文档ID:137982082
港珠澳大桥桥面铺装概述_第1页
1/22

港珠澳大桥桥面铺装工程(SB05合同段)概述港珠澳大桥桥面铺装概述港珠澳大桥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 跨越伶仃海洋的关键性工程其重要功能是解决香港与内地及澳门三地之间的陆路客 货运输要求,建立连接珠江入海口东西两岸新的陆路运输通道港珠澳大桥桥面铺装工程概括如下:1、钢桥面铺装;k13+413~k29+237铺装面 积约50m2,具体包括青州航道桥、江海直达航道桥及深水区非通航孔桥2、沥青混 凝土桥面铺装;主线k29+237~k35+605铺装面积为194310.9m2,具体包括九洲航道 桥、浅水区非通航孔桥、珠海口岸连接桥及大桥管理区互通立交C匝道桥 cko+101~cko+453,C匝道桥铺装面积为3344m23、收费站暗桥; k35+605~k35+890采用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铺装面积为29966.5m24、大桥管理 区互通立交分为A~I共计9条匝道,除C匝道为桥梁外,其余均为道路,道路路面建 筑面积为48000m2施工图阶段铺装方案确定如下:一、钢桥面铺装1、港珠澳大桥钢桥面铺装方案为:GMA浇筑式沥青(GA工艺实施MA)+SMA, 具体见表。

港珠澳大桥钢桥面铺装方案类 别范围铺装结构设计行车道、路肩中央分隔带检修道钢 桥 面主桥 (K13+413〜K29+2 37)改性沥青SMA-13厚 38mm铺装层:GMA-10 厚 68 mm铺装层:GMA-10厚30 mm粘结层改性乳化沥青撒布预拌碎石GMA-10 厚 30mm粘结层厚50-100pm粘结层厚50-100pm粘结层厚 50-100pm防水粘结层厚2mm防水层厚2mm防水层厚2mm底漆厚50-75gm底漆厚50-75pm底漆厚50-75pm喷砂除锈:清洁度 Sa2.5级,粗糙度50- 100pm喷砂除锈:清洁度 Sa2.5级,粗糙度50- 100pm喷砂除锈:清洁度 Sa2.5级,粗糙度50- 100pm2、钢桥面排水钢桥面排水分为排水路径和排水构造排水路径是指利用桥面纵、横坡排水排 水构造主要是泄水槽和中央分隔带排水沟槽,泄水槽按顺桥向标准间距5m布设,中 央分隔带排水沟槽宽50mm、高80mm用于排出中央分隔带路表水,沟槽内填充 68mm后的弹性混凝土3、施工工艺与施工质量控制3.1、喷砂除锈喷砂前,应首先检查钢桥面板的外观,确保表面无焊瘤、飞溅物、针孔、飞边和 毛刺等,否则必须通过打磨加以清除,锋利的边角必须处理到半径2mm以上的圆角。

1) 环境要求A、 遇下雨、下雪、结露等气候时,严禁除锈作业B、 喷砂温度应高于露点30C以上,相对湿度<85%对于超出规定气象条件的施 工作业,由承包人自行研究技术措施,报监理及业主批准C、 经喷砂除锈的钢板表面应尽快涂上底漆,湿度在50%~80%时,无保护措施 时间应该小于3h2 )磨料要求A、 磨料采用钢丸、钢质棱角砂,其比例通过试验确定B、 磨料必须保持干燥、清洁、不含有害物质,如油脂、盐分3 )喷砂设备喷砂设备采用带吸尘装置的车载式自动无尘打砂机对于自动无尘打砂机所不能 施工区域和边缘,采用手提式打砂机作业4) 喷砂质量要求及检测A、 喷砂除锈后钢桥面板表面应达到GB/T8923.1-2011标准Sa2.5要求检测方法:目测,对比GB/T8923.1-2011标准图片B、 粗糙度的要求必须达到50~100um.检测方法:用塑料胶贴纸法测量每200m2检测3点)(5 )喷砂后,不准存在表面缺陷、大于1mm表面焊瘤球或飞边焊缝的最大高 差为1mm焊缝边缘与钢桥面的成型角度应该<45c3.2、防水粘结层(1)防水体系涂抹施工时的温度和湿度遵循以下要求:A、 钢板或者气温不能低于50C。

B、 相对空气湿度低于85%C、 钢板温度不能低于露点温度30CD、 不允许在下雨、结露或者大雾期间进行施工E、 防水层材料按照生产商使用说明施工,在防水层涂抹施工后的1h内不允许 被雨水淋到2) 防水层施工防水层表面外观和质地应一致均匀,同时应该与合格的试验段涂布相同防水层应分为2层施工第一层防水层应当是有色的,以便于与底漆区分第 二层防水层应当与第一层防水层的颜色形成反差,应为浅色,以降低对光线的吸收, 并且与粘结层的颜色形成对比每一层防水层的施工都应当达到100%涂布率,保证不 低于1mm的干膜厚度3.3、防腐除锈施工质量管理要求在喷砂除锈前,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整个施工区域检查应留有照片记录承包 人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所有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计划、检查计划和形式等,并取得 监理工程师批准所有的材料均应以可追溯的方式做好记录所有的检查和试验结果 应采用承包人质量保证体系专用表格来记录监理工程师可随时抽检样品,独立进行 检查和试验,承包人在监理工程师取样时给予协助A、钢板的清理和喷砂除锈期间的检查和试验在喷砂除锈期间应该记录以下内容:a. 每0.5h的温度、湿度和露点温度b. 随机在清洁完成的分段钢板位置测试10次粗糙度,并做好记录(分段是连续 施工中已经清洁的区域,最大面积是1000m2)B、防水粘结层涂抹施工时的检查和记录a・在防水粘结层涂抹施工期间,每0.5h记录1次基本温度、湿度和露点温度。

b・在桥面板涂抹的防水层未固化时,进行测量和记录其厚度每100m2至少应 该进行6次随机分布试验c. 固化防水层膜厚度采用经校准的厚度测试设备,在每100m2随机分布12个位 置进行测量还应通过材料消耗量计算方式报告其平均厚度d. 每涂抹完一层防水层后,需要涂抹施工的整个区域都应该用“气孔探测仪” 检测气孔情况所有的空隙和缺陷应该得到修补e. 每500m2在3个随机选定位置测试防水层与钢板的粘结强度f. 在每天生产期间,每一层应准备5个防水材料样品样品应该从施工材料中取 得,取样时间平均分到施工时间中,制作样品的直径为70mm、厚度为7mm3.4、GMA沥青混合料摊铺(1) 行车道的GMA应采用机械摊铺铺设温度在1800C到2300C之间可以 人工铺装非交通区域和应急通道2) 为了确保运输车辆不破坏或污染已完成铺装,应事先做好工作计划在铺 下一层之前,先清理已完成铺装层3) 全程监控沥青混合料温度,要求混合料温度保持不过热,保证混合料均匀 摊铺4) 摊铺前,彻底清洗和干燥基面,确保GMA不形成气泡5) 运输卡车应连续卸料,不应中断15min以上如果因意外情况终止15min 以上,则应降低GMA的温度,且重新开始铺装后要重新对沥青混合料取样,以确定 是否出现了过度硬化。

6) 机器摊铺应尽量采用“上坡式”方法,即最先铺设最低车道的路面7) 铺设沥青GMA时,其与竖向边板之间不能留有缝隙8) 处理接缝前,需先除掉接缝边缘的碎屑,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的纵、横向施 工缝采用沥青类贴缝条进行密封,依靠温度使其软化,与铺装层之间形成良好结合, 达到防排水的目的铺装与其它结构物的结合部位,如栏杆、竖梁底部等,都采用热 熔沥青进行密封二、混凝土桥面铺装1、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分为两种类型,主线设计采用45mmSMA13+35mmGA10; C 匝道桥考虑到桥面纵坡较大,采用40mmSMA13+60mmAC-20C1) 、主线桥面铺装主线设计范围为:K29+237~k35+605,全长6368m具体包括九州航道桥、浅水 区非通航孔桥及珠澳口岸连接桥,桥面铺装面积为194310・9m2桥面铺装共分两层布置,由上至下依次为:T上面层一45mm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粘层沥青一表面层与下面层之间洒布改性乳化沥青,用量0.3~0.5kg/ m2;T下面层一35mm浇筑式沥青混凝土 GA10;撒布10~15mm预拌碎石,用量 5~10kg/m2;防水粘结层一采用玻璃纤维加劲溶剂型粘结剂,用量第一次滚涂200~350kg/ m2,紧跟机械喷洒加劲纤维,纤维长度15~40mm,用量 30~80g/m2,待底层溶剂型粘结剂表干后,滚涂溶剂型粘结剂,确 保纤维固定于两层溶剂型粘结剂之中,用量350~550g/m2。

2) 、互通立交C匝道桥桥面铺装C匝道桥由于纵坡较大,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施工难以控制,采用桥面铺装结构 如下:T上面层—40mm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粘层沥青一表面层与下面层之间洒布改性乳化沥青,用量0.3~0.5kg/ m2;T下面层一60mm沥青混凝土 AC-20C(SBS)改性沥青,技术标准同路面结构中 面层;防水粘结层一采用玻璃纤维加劲溶剂型粘结剂,用量:第一次滚涂200~350kg/ m2紧跟机械喷洒加劲纤维,纤维长度15~40mm,用量 30~80g/m2,待底层溶剂型粘结剂表干后,滚涂溶剂型粘结剂, 确保纤维固定于两层溶剂型粘结剂之中,用量350~550g/m22、对混凝土桥面的要求1) 桥面标高和横坡应符合规定要求,表面平整粗糙,干燥整洁,不得有浮浆、 尘土、水迹、杂物或油污等可采用机械抛丸,清除浮浆,并用高压吹风机将浮浆、 土都吹扫干净,不留任何浮尘2) 混凝土桥面的平整度要求,3m直尺最大间隙不超过5mm3) 混凝土桥面板与沥青层之间的界面,应做到层间粘结紧密、防止渗水的要求3、桥面铺装施工3.1、施工要点1) 桥面铺装施工时应先将桥面板(箱梁)顶面清扫干净,凿出浮浆。

为使防水 层和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紧密连接,应采用带吸尘装置的移动式自动无尘打砂机对箱梁 表面做打砂处理2) 在桥面打砂合格后,滚溶剂型粘接剂,用量200〜350kg/ m2在溶剂型粘接 剂滚涂完毕后,紧跟机械喷洒加劲纤维,纤维长度15〜40mm,用量30〜80g/m2,待底 层溶剂型粘结剂表干后,滚涂溶剂型粘结剂,确保纤维固定于两层溶剂型粘结剂之中, 用量350〜550g/m2上述工艺及用量必要时通过实验路予以修正完善3) 改性沥青加工工艺推荐如下:沥青温度175~180°C,加入改性剂后溶胀搅拌 10min,胶体磨研磨20~30min (沥青升温到180 °C后研磨2~3遍即可),改性沥青出 料温度180~190°C,上述工艺需经现场试加工确定4) 浇筑式沥青混合料是自然成型无须碾压的沥青混合料,因此,铺装下层的摊 铺使用浇筑式专用摊铺机运至现场的浇筑式沥青混合料应进行流埃尔试验,符合设 计要求后,方可摊铺5) 改性乳化沥青粘层用量为300~500g/m2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在铺装面层混合 料摊铺前一天施工(必须在面层混合料摊铺8h前完工),要求洒布均匀并基本满布6) 桥面行车道SMA铺装施工,采用摊铺机摊铺,必须紧跟摊铺机碾压,初碾、 复碾工作长度约30m,不允许超过50m。

7) 纵坡较大的区段,应依据相关规范及专题研究成果,适当增大铺装的摩擦系 数3.2、施工质量要求桥面铺装施工质量的控制采用工序控制方法,同时,对铺装材料、混合料及每 一铺装层采用质检控制方法,检测并证实铺装施工控制效果只有在上一层工序检 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工序控制方法控制质量,既是从桥面板处理到铺装施工完毕的每一层施工过程 中,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如控制施工条件、控制施工设备、事故工艺 等,达到高质量桥面铺装的目的桥面铺装工程施工质量要求详见下表桥面铺装工程施工工程质量评定要求工程分项检测指标要求合格判定检测频度打砂粗糙度清洁度粗糙干燥全部达到要求全桥检查浮浆等松动物无全部达到要求溶剂型加劲防水体 系用量g/m2粘结剂500~800施工面积平均,最少500g每施工段加劲纤维30~80施工面积平均,最少30g每施工段粘结强度(25°C, mPa)>1.0最小1.03 点/2000m2浇筑式用改性沥青针入度0.1mm(25°C)25~50最小25,最大501次/施工日软化点°C>85最小85延度(5°C)>8最小8SBS改性沥青针入度0.1mm(25°C)40~60最小40,最大601次/施工日软化点°C>80最小80延度(5°C)>35最小35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级配(通过率)%厂拌取样9.5mm,4.75mm,2.36mm,0.075mm±7±6±2与施工级配目标值对比,每次结果均达到要求1次/施工日油石比%±0.3与设计值对比,每次结果均达到要求贯入度(60° C, mm)现场取样1~4每次结果均达到 要求增量(60°C, mm)现场取样<0.4每次结果均达到 要求流埃尔(240°C,s)施工现场<50最大503次/施工日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级配(通过率)%厂拌取样9.5mm,4.75mm,2.36mm ,0.075mm±5±3±2与施工级配目标值对比,每次结果均达到要求1次/施工日油石比%厂拌取样±0.3与设计值对比,每次结果均达到要求空隙率%厂拌取样±1.0与设计马歇尔空隙率对比,平均 值稳定度KN厂拌取样>6.0平均值饱和度%70~90平均值铺装现场检查铺装厚度mm总厚度-6-11代表值满足要求 极值满足要求桥面铺装厚度按总混合料用量计算检验上面层-4-8代表值满足要求 极值满足要求平整度o mm<1.5平均值满足要求连续平整度仪,每车道100m计算SMA压实度(%)>94 (以最大理论密度为准全部满足要求1 点/2000m2横向力系数sfc60>54全部满足要求每车道、全路 段铺砂法构造深度mm>0.8平均值满足要求1 次/10m横坡坡度 (%)±0.3全部满足要求每断面三、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1、桥面铺装结构设计结构层采用10cm厚C40防水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为W12。

考虑到收费站暗桥 处交通特点及暗桥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主梁的结构特点,为提高混凝土抗裂、变 形等综合性能,掺入适量聚丙烯纤维,对于标准桥面处,聚丙烯纤维掺量为1.35kg/m3, 对于埋设感应线圈处,因不能设置钢筋以免影响线圈使用性能,适当将聚丙烯纤维掺 量提高至1.8 kg/m3o防水层采用水泥基掺透结晶型防水涂料2、对混凝土桥面的要求1) 桥面标高和横坡应符合规定要求,表面应平整粗糙,干燥整洁,不得有浮浆、 尘土、水迹、杂物或油污等可采用机械抛丸,清除浮浆,并用高压吹风机将浮浆、 土都吹扫干净,不留任何浮尘2) 混凝土桥面的平整度要求,3m直尺最大间隙不超过5mm3) 混凝土桥面板施工质量需满足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施工的相关要求3、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1)施工单位在桥面施工铺装前应编制详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及计划,并 严格按照施工组织、施工工艺及计划的要求进行桥面铺装的施工2) 桥面铺装施工时应先将梁顶面清扫干净,凿出浮浆为使防水层和混凝土铺装 层紧密连接,应采用带吸尘装置的移动式自动无尘打砂机对箱梁表面做打砂处理3) 在桥面打砂合格后,刷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用量2500〜3500g/m2。

必要时可通过相关试验修正4) 桥面铺装施工应严格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执行,施工缝由三个单位按规范自行设置,但应避开收费车道感应线圈预留位置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工程施工质量评定工程分项检测指标要求合格判定检测频度打砂粗糙度清洁度粗糙干燥全部达到要求全桥检查浮浆等松动物无全部达到要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用量g/m22500~3500施工面积平均,最少2500g每施工段湿基面粘结强度(28d,Pa)>1.5最小1.53 点/2000m2铺装现场检混凝土强度MPa满足设计要求全部满足要求桥面铺装厚度按总混合料用量计算检验铺装厚度mm±3代表值满足要求 极值满足要求平整度mm<5平均值满足要求每车道,20米测连续测量10尺横向力系数sfc60>54全部满足要求每车道、全路段铺砂法构造深度mm>0.8平均值满足要求1 次/10m横坡坡度%±0.15全部满足要求每断面混凝土桥面排水1、排水路径1 )路表水的排出九州航道桥、浅水区非通航孔桥、珠澳口岸连接桥桥面排水采用直排式利用纵、 横坡排除路表水;利用设置在桥面右侧路缘带的泄水槽收集路表水,经过设置在泄水 槽内的过滤桶沉淀、过滤后直接排入大海。

泄水管标准间距为4.0m.收费站暗桥位于珠澳口岸人工岛上,为避免采用直排式对桥下陆域造成不利影响, 桥面排水采用集中排水方式路表水同样通过桥面纵、横坡流至右侧的泄水槽,经过 滤、沉淀后排入设置在桥梁冀缘板下的纵向排水管,引至桥墩处顺墩身排至地面,随 后汇集到珠澳口岸的排水系统中考虑到收费站暗桥宽度很大,桥面泄水管标准间距 调整为2.0m大桥管理区互通立交C匝道桥桥面纵坡接近5%,利用桥梁纵坡排水已能满足要 求,故在桥面未设置泄水槽2)铺装层间水的排出铺装层间水沿横坡流入螺旋排水管,纵向汇至泄水槽排出排水管钢丝采用耐久性好的不锈钢丝,直径为1.5〜1.99mm2、特殊部位排水1) 边缘防、排水处理在铺装层与路缘结构物结合部位采用弹性混凝土充填进行防水处理,防止雨水渗 入铺装层内部钢主塔横桥与混凝土桥面板之间的缝隙,用以聚硫橡胶为基料的阻蚀型防腐密封 胶填实,以防止水分渗入2) 集水槽边缘防、排水集水槽与盖子必须密合,且不得有裂缝、砂眼和其它影响强度及使用的缺陷铺 装前,集水槽进水槽外缘采用弹性混凝土填充铺装施工(尤其是上层铺装施工)时, 应该采用如平板夯实仪等设备对集水槽周边的铺装层进行人工夯实处理。

铺装后,集 水槽进水口应略低于桥面铺装层,以保证桥面排水畅通总之,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 疏水与排水相结合的方案,以提高耐久性3) 过滤桶过滤桶与泄水管之间设置一层橡胶圈,防止雨水从缝隙排出过滤桶上部设有格 栅滤网,雨水经过滤后进入沉淀池沉淀,经过沉淀后的雨水,经过过滤桶中部沿周圈 设置的出水孔排出过滤桶的设置使得排水系统具备了滤渣功能过滤桶上端设有提 手,需要清理沉淀物时,只需将泄水管盖子打开,提起过滤桶,倾倒沉淀物并冲洗干 净之后放回原位4) 伸缩缝前防、排水伸缩缝的安装一般有先装和后庄两种形式,如果采用先装伸缩缝,则必须在伸缩 缝与梁端接缝处设置沥青类贴缝条(或橡胶止水带),依靠桥梁横、纵坡排水如果 采用后装伸缩缝,安装完伸缩缝后在采用上述类似方法设置贴缝条,并对钢构件进行 除锈处理后再回填沥青混凝土,要求回填沥青混凝土部分与原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衔 接平顺,不影响主桥横、纵坡排水3、 泄水槽桥面右侧路缘带顺桥向设有348mmX252mmX91mm (长X宽X高)的泄水槽,泄水槽 顺桥向标准间距九州航道桥、浅水区非通航孔桥、珠澳口岸连接桥为4m,收费站暗桥 为2m泄水槽内设置泄水管,泄水管内部设有可取出式过滤桶。

4、 施工注意事项1) 桥面铺装应根据箱梁顶板的横坡、纵坡,进行连续地摊铺,以达到桥面排水 设计要求2) 须注意边缘带的施工顺序;行车道全宽的防水粘结层施工完毕后,施工下层浇 筑式沥青,然后采用在路缘石和SMA之间塞垫2cm木条等的方式收购上层SMA沥青混 凝土SMA施工完成后,去除木条,施工螺旋排水管,充填碎石,灌注热熔沥青1、路面结构方案-上面层4cm SMA-13(SBS性沥青,集料采用玄武岩)黏层—中面层6cm AC-20C ( SBS性沥青,集料采用当地出产花岗岩)黏层-下面层8cm AC-25C(AH-70号普通沥青,集料采用当地出产花岗岩)沥青封层透层36cm水泥稳定碎石20cm水泥稳定碎石15cm 级配碎石垫层总厚74cm(不含垫层)2、透层、下封层、黏层施工注意事项1)透层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1) 乳化沥青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2) 气温低于10OC或大风天气,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3) 基层表面的所有杂物清除,可以森林灭火鼓风机等设备将基层表面的灰尘 吹干净4) 如果基层表面干燥,则洒水使表面湿润该工序应在透层油施工前1h左右 进行。

5) 检验后,方可进行透层油施工透层油施工采用喷洒车均匀喷洒6) 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不小于5mm2)下封层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1)透层施工后,质量检验符合要求,即可撒布乳化沥青2 )乳化沥青和集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规定根据实测沥青含量决定乳化沥青喷 洒数量,特别注意集料中小于0.6mm部分含量不得超过规定3) 乳化沥青应做到喷洒均匀,数量符合规定喷洒前宜在基层顶面喷少许水 润湿、施工时应根据周围的环境温度,经试喷后确定乳液的喷洒温度起步、终止应 采取措施,避免喷量过多;纵向和横向搭接处做到乳化沥青既不喷量过多也不漏洒 对于局部喷量过多的乳化沥青应刮除,对于漏洒的地方应用手工补洒4) 集料撒布应在乳化沥青破乳前完成集料撒布应均匀若气温较高,为防 止黏轮而多撒的集料可在铺沥青下面层前扫除5) 集料撒完后,即可进行碾压沥青路面下封层宜用胶轮压路机碾压,如果 用钢轮压路机,宜选用轻型,不可将集料压碎局部露黑处发生黏轮时,应再补撒少 量集料6) 碾压完毕后应封闭交通2〜3h,等水分蒸发后,可允许施工车辆通行以均匀 碾压必须行驶的施工车辆应在破乳后才能上路,并保证车速低于5km/h。

不得在下封 层上刹车或掉头养护7d后才可摊铺沥青路面下层3)黏层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1) 喷洒黏层沥青前,应将沥青面层表面清洗干净,用森林灭火器吹净浮灰, 雨后或用水清洗的面层,水分必须蒸发干净、晒干2) 用沥青撒布车喷洒乳化沥青3) 气温低于10OC不得喷洒黏层油4) 为防止黏层沥青发生黏轮现象,沥青面层上的黏层沥青应在面层施工2〜3d 前洒布,桥面上的黏层沥青应该在面层施工前4〜5d洒布,在此之前做好交通管制,禁 止任何车辆通行5 )黏层沥青洒布后,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紧接着铺筑沥青层, 确保黏层不受污染3, 沥皆面层施工质量控制1)基本要求(1) 沥青材料的各项指标和石料的质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2) 沥青浇洒要均匀,不露百,不得污染其它建筑物3) 嵌缝料扫布均匀不应有重叠现象,压实平整2)外观鉴定(1) 表面平整密实,不应有松散、油包、油丁、波浪、泛油、封面料明显散失 的现象,有上述缺陷的面积之和不超过受检面积的0.2%o(2) 无明显碾压轮迹3) 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4、沥青面层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1) 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工艺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 2004 )的要求。

2) 铺筑上面层前,对下面层表面应进行彻底清扫,清除纹槽内泥土杂物,风干 后均匀喷洒粘层沥青;铺筑下面层时,应对基层和下封层进行检查,当质量符合要求 时,方可开始施工3) 施工前应对进场的材料按批进行抽检,以保证材料质量4) 施工前应对施工机具进行全面检查、调整,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特别 是拌合楼、摊铺机、压路机的计量设备5) 应用充分的电源和备份设备,确保在一个施工工作日不致因停电或某一设备 的故障,造成生产的中断6)各种矿料必须分类堆放,不同集料应分别放置在硬化场地的堆放场,防止被 其它颗粒材料污染5、 A级AH-70沥青AC类的摊铺1) 摊铺前必须将工作面清洗干净,如用水冲,必须晒干后才能进行摊铺作业2) 混合料必须采用机械摊铺机,在摊铺前应检查确认基层和下封层的质量,质量 不合格时,不得进行铺筑作业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状态,使铺面均匀一致,不得出 现离析现象3) 进行作业的摊铺机必须具有自动调节厚度及找平的装置,必须具有震动熨平 板或震动夯等初步压实装置下面层摊铺应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 摊铺宜采用平衡梁或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4) 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调节至与供料、压实速度相平衡,保证连续不断的均匀 摊铺,中间不停顿。

5) 沥青路面的松铺系数应根据试铺段确定,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 及路拱、横坡,达不到要求时,立刻进行调整6) 在正常温度下,改性沥青SMA-13摊铺温度宜大于1600C,AH-7 0沥青 混合料摊铺温度宜大于1 4 0 0C ;低温施工时,盐铺温度宜分别大于1500C和1500C.. 混合料温度在卡车卸料到摊铺机上时测量沥青路面不得在低于100C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6、 A级AC-70沥青AC类的压实1) 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应在摊铺后立即压实,不应等候2) 混合料的压实按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以的速 度进行均匀的碾压初压用10T或10T以上钢轮压路机紧随摊铺机碾压,复压应在初 压完成后紧接着进行,用16T-25T轮胎压路机碾压终压用较宽的钢轮压路机碾压 压路机的碾压遍数及组合方式依据试铺段确定3) 现场混合料压实度应采用马歇尔密度压实度和最大理论密度压实度进行双控 压实度检测可采用钻孔取芯或核子密度仪检测方法马歇尔密度压实度应大于98%,最大理论密度压实度应控制在93%~97%,其中SMA最大理论密度压实度应控制在 94%~96・5%4) 注意碾压温度和碾压程序,不得将集料颗粒压碎。

碾压终了温度应不低于 900C5) 为了防止混合料粘轮,可在钢轮表面均匀洒水使轮子保持潮湿,水中掺少量 的清洗剂或其它隔离剂材料,不得掺加柴油、机油要防止过量洒水引起混合料温度 的骤降6) 压路机静压时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cm轮宽,震动时相邻碾压常不超过15〜20cm要将驱动论面对摊铺机方向,防止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的启动、停止 必须减速缓慢进行SMA施工A・改性沥青SMA-13的施工温度改性沥青SMA-13的施工温度(0C)沥青加热温度160-170集料温度190-220混合料出厂温度170-185,超过195作废摊铺温度不低于160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复压最低温度不低于130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110注:碾压温度是指碾压层内部温度B・改性沥青SMA-13的运输(1) 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温度插入深度要大于150mm 在运料卡车侧面中部设有专用检测孔,孔口距车厢底面约300mm2) 拌合机向运料车开放时,汽车应先后移动,分3次以上装料,以减少粗细 集料的离析现象3) 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与拌合能力和摊铺速度相匹配,摊铺机前方应 有5辆运料车等候卸料4) 运料车应用完整无损的双层篷布覆盖,卸料过程中继续覆盖,直到卸料结 束取走篷布,以资保温防雨或避免污染环境。

5) 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放,不得撞击摊铺机 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当挂空挡,由摊铺机推动前进C.改性沥青SMA-13的摊铺(1)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摊铺,以提高摊铺层均匀性和压实度摊铺机的摊铺速 度为 2-3m/min2) 改性沥青SMA沥青混合料上面层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装置控制摊铺厚 度由两台摊铺机联合作业实施摊铺,前摊铺机过后,摊铺层纵向接缝上应呈斜坡, 后面摊铺机应跨缝5-10cm摊铺两台摊铺机距离不应超过10m.(3) 螺旋布料器的料量应高于螺旋布料器中心,熨平板挡料板前混合料在其全 宽范围内均匀分布4) 摊铺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遭受雨淋的混 合料应废弃,不得卸入摊铺机摊铺D・改性沥青SMA-13的压实(1) 改性沥青SMA-13的初压采用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每个摊铺车道均应用 2个或2个以上能压载的自行式震荡和震动(同时垂直和水平移动)压路机碾压应遵 循紧跟、慢亚、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初压和复压均不宜少于2台碾压段的长度 应控制在20〜30m为宜,改性沥青SMA-13严禁使用轮胎压路机2) 在初压和复压过程中,宜采用同类压路机并列成梯队压实,采用振动压路 机压实改性沥青SMA-13路面时,压路机轮迹的重叠宽度不应超过20cm,当采用静载 压路机时,压路机的轮迹应重叠1/3~1/4碾压宽度。

不得在压路机轮表面喷洒油类或油 水混合液,需要时可喷涂清水或专用的隔离剂,喷洒应呈雾状,满足不粘轮要求3)压路机应以均匀速度碾压压路机适宜的碾压速度随初压、复压、终压及 压路机的类型而别,可参照表通过试铺确定压路机碾压速度(km/h)压路机类型初压复压终压静载钢轮压路机2~32.5~52.5~5钢轮震动压路机2~44~5/E施工接缝的处理(1) 纵向施工缝:对于采用两台压路机成梯队联合方式纵向接缝,应在前部已 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并有5〜10cm 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2) 横向施工缝:全部应采用平接缝横向施工缝应远离桥梁伸缩缝20m以外, 不许设在伸缩缝处,以确保伸缩缝两边路面表面的平顺F・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1) 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抗剥剂等2) 混合料的质量检查:油石比、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混合料 出厂温度、运送到现场的温度、摊铺温度、初压温度、碾压终了温度;混合料拌合均 匀性3) 上面层质量检查:厚度、平整度、宽度、横坡、压实度、偏位;摊铺的均 匀性;同时还应进行构造深度和摆式摩擦系数的跟踪检擦。

4) SMA铺装层试验段采用取芯方法检测压实度,并进行无损检测标定,正 式施工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检测压实度,必要时采用取芯检测压实度试铺路段施工1) 面层正式施工前,各施工单位应进行试铺路面施工,试铺路段长度不小于 300m2) 试铺路面施工分试拌和试铺两阶段① 根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和组合方式, 如拌合楼产量与运输车辆配套,摊铺机与压路机配套数量等关系② 通过试拌确定拌合机的上料速度,拌合数量与时间,骨料加热温度与拌合温 度等操作工艺,验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和沥青混合料的性质③ 通过试铺确定: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和摊铺温度;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 度、碾压速度和遍数;以及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式④ 试拌试铺后,依据沥青混合料的抽提试验结果、路面外观质量和路面压实度 确认生产配合比⑤ 通过钻孔法及核子密度仪法测定压实度对比关系,确定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的 关系⑥ 检查施工及质检的全过程是否配套进行,试铺段面层质量是否符合规定⑦ 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以及联系与指挥方式开放交通及其他1) 沥青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到500C,才可开放交通2) 当摊铺时遇雨或下层潮湿时,严禁进行摊铺工作,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 青混合料(已摊铺)应全部清除更换新料。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