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算机基础(二)》课程教案

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0.50KB
约5页
文档ID:119414698
《计算机基础(二)》课程教案_第1页
1/5

《计算机文化基础(二)》课程教案一、课程定位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能力已成为人们的基本技能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必修公共课,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能力的基本课程我院各专业在大一第一、二学期均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二)》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二、课程总目标本课程作为我院各专业的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在本学期掌握MS OFFICE 软件包中的一大重要组件EXCEL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技巧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计算机成为学生快速获取知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工具,从而促进各专业各学科的学习和应用在教学中应注重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学生各自的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一)知识目标 掌握EXCEL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技巧●掌握电子表格制作方法,掌握常用函数运算方法,掌握建立图表的常用方法,掌握数据管理的一般方法;(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 能够运用EXCEL电子表格到统计、财务、会计、金融和贸易等相关工作中三)素质目标 ●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意识 ● 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网络交流中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三、重点、难点章节及内容由于本门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MS 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确定项目4 Excel2010的使用为教学重点内容。

其中任务3公式和函数的应用,任务6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为教学难点同时参考徐晞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为学生补充一些《计算机文化基础》中没有的常用的快捷操作和技巧四、实践环节和内容总体设计(一)实践环节安排本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主要为组织学生在计算机机房上机操作,实验内容为实训教材上的实训项目和教师自己拟定的实验任务具体教学安排是每周两课时,一学期实训课时计划为18学时鉴于学期中途放假造成可是不足,考虑学生上机时自控能力不足等因素,教师在实训课堂上应该加强对学生完成实验任务的督察力度,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的约束和监控力度,提高实验课时的利用率二)内容总体设计根据教材编排顺序以及操作步骤简单明了的特点,结合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规律,实训内容是否超前课堂讲授可以灵活处理若采用超前的方式,则在课堂讲授时纠正学生实做时出现的错误,补充更为简捷的操作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课堂教学环节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对软件的使用进行现场操作讲解,以便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和理解操作方法和步骤由于本课程操作性很强,如果在课堂讲授中平铺直叙,不会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在课堂讲解中应该利用两种应用软件的神奇功效,多为学生设置悬念,多结合实际应用,尽量使课堂气氛跌宕起伏,以提高学生注意力,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教学见习在教学内容完成后,可以布置综合实训任务,完成几项在财务、数据管理或学术报告等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题目,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也可安排学生在假期中到相关工作岗位从事本课程相关实际工作,获得实践工作经验五、教学进程计划表(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统筹,实训章节为实训章节内容)《计算机文化基础二》章节(序号)教 学 内 容学时数理论实践总学时第一讲 项目4任务1Excel概述,Excel工作表的建立与编辑112第二讲 项目4任务1Excel工作表中不同数据类型的输入112第三讲 项目4任务2工作表的格式化设置112第四讲 项目4任务2单元格格式的设置与美化112第五讲 项目4任务3Excel电子表格中公式的应用112第六讲 项目4任务3Excel电子表格中函数的应用112第七讲 项目4任务3Excel电子表格中公式和函数的综合应用22第八讲 项目4任务4Excel电子表格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和合并计算功能22第九讲 项目4任务4利用Excel实现数据的快速统计、分析与处理22第十讲 项目4任务5Excel 2010图表的创建与编辑22第十一讲 项目4任务5Excel 2010图表的创建与应用22第十二讲 项目4任务6Excel 中数据透视表的创建与应用112第十三讲 项目4任务6Excel 中数据透视图的创建与应用112第十四讲 项目6计算机安全与维护22第十五讲EXCEL 2010 综合实训22第十六讲《计算机文化基础二》考前训练22 合计141832六、教学资料收集和配置设计使用教材:本课程教学资料是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系上收藏的相关书籍和资料,网络参考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源等。

参考教材:根据教学需要,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可以在实际案例中穿插多种渠道的教学资源七、可利用的教学方法(落实到章节)章节(序号)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第一讲 项目4任务1Excel概述,Excel工作表的建立与编辑讲解、演示、指导第二讲 项目4任务1Excel工作表中不同数据类型的输入讲解、演示、指导第三讲 项目4任务2工作表的格式化设置讲解、演示、指导第四讲 项目4任务2单元格格式的设置与美化讲解、演示、指导第五讲 项目4任务3Excel电子表格中公式的应用讲解、演示第六讲 项目4任务3Excel电子表格中函数的应用讲解、演示、指导第七讲 项目4任务3Excel电子表格中公式和函数的综合应用实训指导第八讲 项目4任务4Excel电子表格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和合并计算功能讲解、演示、指导第九讲 项目4任务4利用Excel实现数据的快速统计、分析与处理实训指导第十讲 项目4任务5Excel 2010图表的创建与编辑讲解、演示、指导第十一讲 项目4任务5Excel 2010图表的创建与应用讲解、演示、指导第十二讲 项目4任务6Excel 中数据透视表的创建与应用讲解、演示、指导第十三讲 项目4任务6Excel 中数据透视图的创建与应用讲解、演示、指导第十四讲 项目6计算机安全与维护讲解、演示、指导第十五讲EXCEL 2010 综合实训实训指导第十六讲《计算机文化基础二》考前训练实训指导八、作业布置与批改设计1. 作业内容要求:作业的主要内容为上机操作完成规定的实训项目,书面作业为老师收集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相关理论题。

2.作业形式与题量:课堂讲授完毕后将实训教材课后习题作为课堂练习或课后练习,并布置上机操作内容,以达到测试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和课后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加以实际操作应用的目的3、作业批改设计对于书面作业,可抽调适量的作业进行评阅,对发现的主要和倾象性的问题,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评讲;对于上机操作的实作题,可由学生上传后评阅,或当场进行检查,并对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讲评九、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1.考核方法出勤情况、教学参与、平时作业、实训成绩、期末考试、2.成绩评定(1)教学过程占30%:包括出勤情况及课堂纪律、教学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及实践环节参与情况)、平时作业(书面作业) (2)期末考试占70%,考试方式为上机操作十、采用的教材和学生选读的参考书本课程教材是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采用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由饶兴明和李石友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作为教学同时参考徐晞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为学生补充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常用的快捷操作和技巧 5。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