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电投远达环保吸收塔技术要求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64KB
约14页
文档ID:166346684
中电投远达环保吸收塔技术要求_第1页
1/14

YD-土建典一01总工 设总 设计部经理 主任工程师 校核 编 制 :1、总则 32、原材料 43、材料加工要求 54、吸收塔的安装和运输 75、吸收塔的允差 96、吸收塔焊缝无损探伤及严密性试验 117、充水试验 128、内衬 139、基础的沉降观测 1310、本规范疏漏的弥补 131、总则本规范是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参照德国DIN规范、美国ASME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以及吸收塔工艺设计要求而编制的本规范明确了原材料进厂的检验,加工的主要方法、允差、检验等以及与其 相关的其它要求引用标准(为便于国内厂家制造,此处仅列出国内规范) 钢结构制造商在设计、制造、安装中至少应遵循以下规程规范,但不仅限于 此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GB 912-2008《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GB/T 1591-200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5117-1995《碳钢焊条》GB/T 5118-1995《低合金钢焊条》GB50068-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 局部修订版)GB50191-9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 年版)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YB9254-95《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程》YB/T4001.1-2007GB324-2008GB12212-90《钢格栅板》《焊缝符号表示法》《技术制图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表示法》GB/T 985-1988《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型式与尺寸》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HG/T20678-2000《衬里钢壳设计技术规定》GB50046-2008《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T8923-199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YB/T9256-96《钢结构、管道涂装技术规程》GB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3323-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2、原材料2.1、原材料检验2.1.1、 所有钢材应有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或屈服点)、伸长率冲击功、冷弯 试验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应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2.1.2、 质量证明书上的炉号、批号应与实物相符合质量证明书的保证项目应 包括炉号、批号、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几何偏差、冷弯试验证书、冲击功试验 证书及其他必要的试验资料严寒地区尚应提供相关的试验资料制作商采购原 材料应根据图纸所要求的规格进行,并且所购原材料应是国家大型生产厂家新近 出厂的产品2.1.3、进口材料必须附有材质单和原产地证明书2.2、 材料的公差每块钢板材料应该不超过以下公差:尺寸公差1长度±1.5 mm2宽度±1.0 mm3对角线差数± 1 mm其他型材等必须达到国家相应的规范、标准的要求2.3、原材料的堆放 钢材进入制造单位后,应按种类、材质、规格、炉(批)号等分类平整堆 放,并作好标记堆放场地应干燥,应设置排水设施,不允许露天存放钢材入 库和发放应有专人负责,并及时记录验收和发放情况3、材料加工要求吸收塔壳体内壁及内部支撑件要衬玻璃鳞片或橡胶防腐,因此对这些构件加 工要求除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外,尚应满足《衬里钢壳设计技 术规定》 的技术要求3.1 材料加工总的技术要求3.1.1 衬里钢构件的结构必须满足衬里材料的特性及衬里施工、安装和检修的要 求。

3.1.2 衬里钢构件的贴衬表面必须打磨平整焊缝不得采用搭接结构结构棱角 处必须圆弧过渡,阳角圆弧半径不小于5mm,阴角圆弧半径不小于11mm3.1.3 衬里钢构件的全部加工、焊接、试漏和试压均应在衬里施工前完成贴衬 以后严禁在钢壳上动火施焊或进行其他会损伤衬层的操作3.1.4 加工方式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有必要在加工前选择具备加工条件的制造商承担此项 工作原则上,制造商应遵循下列的加工方式:1) 板材下料 :当板材厚度不大于10mm时允许采用放样+剪切方式或数控切割机下料;当 板材厚度大于10mm时应采用数控切割机下料2) 型材下料: 对于如型钢及管材等材料应采用型材下料机或锯床下料对于弯制加工后的材料下料可以采用放样+手工下料及必要的修磨方式3) 坡口加工 坡口加工应采用刨边机加工或刨、铣床加工方式如该坡口不能采用机械加工方式,可以优先采用半自动切割方式,手工切割方式应尽可能避免,坡口所在 位置实在无法用非手工方式加工的除外3.2 焊接的要求3.2.1 焊接的基本规定1) 钢结构工程焊接制作与安装单位具备的条件应符合《建筑钢结构焊接技 术规程》(JGJ81-2002)第2.0.4条规定。

2) 建筑钢结构焊接有关人员的资格应符合《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第2.0.5条规定以及《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 焊接篇》(DL 5007-92)第2章“焊接人员”的要求3) 建筑钢结构焊接有关人员的职责应符合《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第 2.0.6 条规定4) 焊接必须遵守《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的和以下各点的规定,如有冲突时,须按照更严格的标准执行3.2.2 焊接的技术要求1) 焊条、焊丝、焊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2) 选用的焊接材料应与结构钢材的性能相匹配,在保证焊缝金属强度不小 于结构钢材强度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低组配3) 焊接材料应通过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来进行选用,选定了焊材生产厂家及 焊材牌号后,应将焊材订货的技术条件提交买方认可4) 焊接材料应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室内仓库中存放,并应按种类、牌号、 批号、规格、入库时间等分类堆放,并作好标记焊接材料不得沾染尘土、油污, 药芯焊丝应在烘干之前开包5) 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和受潮结块或熔烧过的焊剂焊剂和 焊条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烘干,当天剩余的焊条、焊剂应分别放入保温 箱内储存,不得露天过夜存放。

6) 各种焊接方式都是允许的,但优先选择气体保护焊焊缝如设计无规定时, 应符合GB/3323-87的III级焊缝要求,焊前预处理应满足国家有关规范或标准的 要求7) 二氧化碳保护气体的纯度不应低于99.5%,且其含水量应小于0.005%8) 角焊缝应成圆弧过渡,园角半径R应大于两钢板中的较厚板的厚度,且R 不小于5mm;或将角焊缝堆焊为135°C9) 衬里钢构件由不同厚度的钢板对接焊时,以贴衬侧的表面为准,必须对齐10) 焊缝表面应均匀平整,不得有裂纹、气孔、焊瘤、夹渣、弧坑等缺陷11) 衬里钢构件在贴衬表面上的焊缝凸出高度,应打磨平整,对设备外施焊 的单面焊缝,在贴衬侧表面应清除焊根,密封并磨平焊道12) 所有焊缝应 100%采用着色检查3.3 钢材表面除锈处理钢材在涂装前表面预处理应按喷砂除锈方法的进行,并达到Sa2(l/2)等级需要内衬的表面尚应符合内衬厂家的粗糙度要求3.4 油漆处理 除有贴衬的钢材表面外,其余钢构件出厂前应刷底漆一道,其涂装应满足《钢结构、管道涂装技术规程》(YB/T 9256-96)的要求油漆具体品种及漆膜厚度 见具体图纸说明3.5 钢构件的检验、验收及储存3.5.1 所有钢构件必须按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制造。

3.5.2 钢构件的一切加工和试验都应在表面处理前完成为防止二次锈蚀和污 染,应及时打底漆打底漆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或短暂储存储存场地空气应 干燥,气温必须在露点以上,应有防雨、防污染措施吸收塔底板下部与基础二 次浇灌层相连的部分也必须喷砂除锈,并刷两遍底漆3.5.3需贴衬的钢构件表面粗糙度按HG/T20678-1991《衬里钢壳设计技术规定》 附录B进行检验4、吸收塔的安装和运输4.1 吸收塔底座外环板应精确定位,并调整到图纸要求的标高,然后进行二次砼 浇灌 吸收塔砼基础上的角钢骨架在二次浇灌砼前应精确定位,标高和坡度都 必须得到严格保证,角钢骨架的末端通过一块 5mm 厚通长环形钢板与底座外环板 可靠连接角钢骨架的表面也必须光滑、平整二次浇灌砼后,砼表面应反复打 磨至与角钢骨架的表面平齐以上两步都必须得到承包商认可后,方可继续下一 止步4.2 角钢骨架的顶面兼作为吸收塔底板对接焊的垫板底板的对接焊缝要求与角 钢骨架的顶面完全融合在底板放在规定位置之前应该对角钢骨架顶面进行全面 清洁底板与吸收塔砼基础之间不允许出现缝隙,如有缝隙必须以合成树脂填充 分包商在焊接底板以前应提出底板的焊接计划,以减少焊接变形。

4.3 吸收塔壳体环板在卷制成型前必须采用喷砂除绣,检测壳体内表面有无缺 陷,表面缺陷合格标准需满足《衬里钢壳设计技术规定》 HG/T20678-1991 的要 求,如有表面缺陷需修复后方可卷制卷板机的卷板面必须光滑、清洁以避免损 坏壳体环板合金应使用非铁金属砂进行处理吸收塔壳体钢板不需要防腐部分 在喷砂后需要涂刷油漆,壳板内部则涂刷一道底漆板需要焊接的边缘,不用涂 底漆,但需要保护好待安装、检验完成以后,焊缝和焊缝周围的区域都要补漆4.4 吸收塔各构件应根据加工图零件编号作好标记,以方便管理和现场安装吸 收塔各部分在制作后,需要在车间进行预组装,合格后方可运往现场4.5 分包商应该在送到现场之前向承包商提供每块底板的曲线尺寸4.6 补强板应该是一块整板(无焊缝),通过信号孔对加强环和补强板进行压力 测试通过以后,应该将信号孔堵死4.7 分包商安装前应将安装计划交给承包商,取得批准在未取得承包商同意之 前不能进行安装操作4.8 壳体对接焊缝不应与喷嘴及其加强盘的重叠,应该避免焊缝与管口交叉,除 图纸上明确重叠的以外,其它分包商修改的情况必须得到承包商的书面认可后才 可执行4.9 不能因为安装需要在钢板中开孔。

4.10 所有中空箱形截面应该按照图纸说明的规定提供压力测试孔压力测试完 成后,压力测试孔应填塞,并焊接,打磨光滑以便衬胶4.11 安装前材料的任何损伤都应该由分包商进行处理直到达到承包商的要求4.12 所有螺钉在安装前都应该作好防腐保护4.13 在任意情况下,吸收塔内都不允许积水,分包商应该确保吸收塔有充分的 排水渠道,以免破坏吸收塔的强度和稳定4.14 由于吸收塔壳体内壁及内部支撑件要衬树脂鳞片或橡胶防腐,因此对这些 构件加工尚应满足《衬里钢壳设计技术规定》 的技术要求4.15 底圈壁板的纵向焊缝与吸收塔底座外环钢板对接焊缝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200mm4.16 所有构件都必须在买方审查同意后,方可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卖方应制 定整个运送计划,使构件在运输过程中保证完好卖方必须将整个运送计划报买方审查同意后,运送计划方可执行5、吸收塔的允差5.1 设计图中出现的尺寸属于理论尺寸,图纸不包括焊接底部开口的允差和焊 接引起的变形以上所提到焊接变形由制造方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及企业的经验制 定5.2 除了本规范书提到的要求,还必须严格遵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以及《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标准,并按其中最严格的执 行.5.3 塔壁允差5.3.1 壁板卷制后,应立置在平台上用样板检查。

垂直方向上用直线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得大于1mm;水平方向上用1米长弧形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得大于4mm 园周上的局部偏差只能是平缓变化,不允许突变5.3.2筒体直径D允差是直径(mm)的±1%当D^ 12000mm时最大允许误差土 10mm;当 8000mmVDW 12000mm 时最大允许误差土8mm5.3.3 底圈壁板的铅垂允差不应大于 3mm; 其他各层壁板的铅垂允差不应大于该 圈壁板的高度的 0.3%圆周上每 1 米弦长上的径向误差(凸出或凹进)不能大于 5mm5.3.4吸收塔铅垂允差1/800,且不大于50mm每个环的铅垂允差每2500mm最 大不能大于 6mm5.3.5 纵向和圆周对接焊接处的钢板表面的最大偏移不能大于0.1倍壁厚,且最 大不超过1mm,内壁焊缝应该打磨平整外壁焊缝应满足焊缝成形要求,不同板 厚的接口,外壁焊缝要打磨成圆弧过渡5.4 塔顶允差锥体的高度允差±20mm塔顶边缘允差±10mm塔顶中心漂移允差15mm5.5 加劲肋允差5.5.1环向加劲肋的标高允差±10mm,环向加劲肋的水平度允差±5mm5.5.2 环向加劲肋的翼缘外侧必须与壳体的纵轴平行,偏差控制在±0.5°范围 内。

腹板必须与壳体的纵轴垂直,偏差偏差控制在±0.5°范围内5.5.3纵向加劲肋的垂直度允差2mm/m纵向加劲肋的位置允差±10mm纵向加 劲肋的腹板应该与壳体垂直,偏差控制在±0.5°范围内纵向加劲肋的翼缘板 外侧应与吸收塔的壳体相切,偏差控制在±0.5°范围内5.5.4圆锥顶外部加劲肋沿纵向每1000mm偏差不能大于5mm,且加劲肋整体公 差不能超过20mm加劲肋之间的顶板凹凸度不大于其理论值的土8mm5.6 接管的允差接管的允差(人孔和检查孔除外), 与理论尺寸的关系图下:5.6.1管口轴线的偏差:径向±0.1度;轴向从底环量起±20 mm;径向从参考 面量向法兰面± 5 mm5.6.2 管口法兰面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不能有超过0.5度的偏差管口的理论 法线与实际法线,最大偏差角为0.5度,最大偏差距离为3 mm管口法兰面上 的螺栓孔与理论位置偏差不得大于螺栓孔径与螺栓直径差值的一半园法兰面平 面度允差0.2〜0.8mm,矩形法兰面平面度允差为0.5〜1 mm5.6.3 人孔和检查孔的相关允许偏差值是上述偏差的2倍(螺栓孔除外)5.6.4管口法兰面和吸收塔中线的偏差不得超过10 mm,每两个管口法兰面之间 的偏差不超过3 mm。

5.6.5 水平内部管道的末端支撑应与各个容器管口对齐5.7 吸收塔入口、出口允差:5.7.1 入口和出口的标高允许误差±5 mm5.7.2 烟气入口及出口轴线与理论值的偏差不超过 0.1 度, 法兰面的倾斜度 每 2000 mm 最大偏差 3 mm5.7.3烟气入口和出口的轴线末端,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偏差不超过+6 mm,内 部对角线的偏差不得超过20 mm两个加劲肋之间的钢板的平面度公差为±5 mm 加劲肋的间距允许误差为±10 mm5.7.4 入口和出口法兰面的局部平整度: 在相当于两个螺栓的距离里,其偏差不 大于0.5 mm如果安装有在弹性橡胶或类似材料接头,则偏差不应超过1 mm 入口和出口法兰面的总平整度:整个法兰面偏差在1 范围内如果安装有弹性 橡胶或类似材料、接头的则偏差不应超过3°5.7.5 吸收塔入口-出口单个孔的位置精度与理论位置的最大偏差为± 0.5 mm 入口/出口边缘的笔直度偏差为+ 5 mm5.8 内部支撑梁:5.8.1 吸收塔内部除雾器、浆液循环管及氧化空气管的支撑梁中线到吸收塔中心 之间的偏差不超过15 mm浆液循环管支撑梁之间的偏差(中心到中心)不超过 10 mm,除雾器、氧化空气管支撑梁之间的偏差(中心到中心)不超过5mm。

除 雾器、浆液循环管及氧化空气管的内部支撑梁应在同一标高5.8.2吸收塔内部管道支撑件与相关管口之间的偏差不超过5 mm吸收塔内部 支撑梁的水平度为L/1500, “L”是指两支承端之间的距离5.9 吸收塔检修平台吸收塔检修平台支撑架应在同一标高6、吸收塔焊缝无损探伤及严密性试验6.1 底板探伤底板的所有焊缝作渗透探伤或磁纷探伤检查6.2 壳体探伤6.2.1 安装结束后所有的内外部焊缝都要进行外观检测外观焊缝允许偏差应符 合《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有关规定,外观检测不合格不允许 作其它进一步的检测6.2.2 吸收塔所有的内部焊缝在磨平后必须100%进行着色检测6.2.3 吸收塔壳体纵向焊缝:1) 当板厚小于或等于10mm时,每一名焊工焊接的每种板厚,在最初3m内 取一个射线检查点(不小于300mm,下同)以后不考虑焊工人数、每种板厚在 每30m焊缝及其尾数内取一个射线检查点选定的射线检查点至少应有25%应位 于纵缝和环缝的T形接头处,切每台罐不得少于2处吸收塔底圈壁板每一个纵 向焊缝应任取一个射线检查点2) 当板厚大于10mm小于或等于25mm时,除按照1)取射线检查点外,需要 对全部 T 形接头进行射线检测。

此外,吸收塔底圈壁板每一个纵向焊缝都需要有 两个射线探伤,且其中一个必须靠近底环的位置3) 当板厚大于 25mm 时,纵缝应 100%进行射线检测,全部 T 形接头应进行 射线检测T 形接头的每一张照片,应能显示交点两侧均不小于 50mm 长的环焊缝6.2.4 吸收塔壳体环向焊缝:每种板厚在最初焊接的 3m 焊缝的任意位置取一个 射线检查点,以后对每种板厚,每 60m 焊缝及其尾数内的任意部位取一个射线检 查点不考虑焊工人数)6.2.5 如果在壳体对接焊缝上开孔或开孔补强,则该开孔直径 1.5倍或开孔补强 板直径范围内两侧焊缝都必须要进行射线探伤,确认焊缝合格后方可进行开孔6.2.6 被环形加劲肋、柱形加劲肋覆盖的对接焊缝及其它隐蔽部分的焊缝作 100%射线探伤6.2.7 X 射线探伤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3323 )的111级焊缝的要求超身波探伤应符合国家标准《锅炉和钢制压力容 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JB1152-81)的II级焊缝的要求6.2.8 除丁字焊缝以外,可用超声波代替射线探伤,但其中的 20%的部位应采用 射线探伤复验6.2.9 对验收不合格的,均应该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处理,处理后需要再进行检测。

6.3 其它焊缝探伤:6.3.1 吸收塔检修平台及出、入口烟道加劲肋的角焊缝满足外观三级焊缝的检测6.3.2 开孔补强板焊完后,由信号孔通入 100~200kPa 压缩空气,检查焊缝严密性, 无渗透为合格6.3.3 其他图纸上要求检查焊缝严密性的中空截面焊接完后,由信号孔通入 100~200kPa 压缩空气,检查焊缝严密性,无渗透为合格7、内衬7.1 内衬施工前必须具备的条件7.1.1 焊接检验工作全部结束7.1.2 敷设内衬的基体上不准再动用电、火焊接切割等其他加热工作7.1.3 对接焊缝必须磨平,搭接、角接的焊缝打磨成 R>5mm 的圆弧过渡7.1.4 要敷设内衬的表面应平整,凹坑应补焊打磨平整,凸出处应打磨平,有棱 角处应打磨成 R>5mm 的圆弧过渡7.1.5 要敷设内衬的表面应清扫洁净,不能有油污,杂质,锈斑,并要求表面的 粗糙度达到Sa2(l/2)级7.1.6内衬施工全过程环境应>5° C,相对湿度V65%7.2 内衬的施工规范要求详见衬胶、涂磷相应的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8、充水试验8.1 底座和壳体在安装结束后需要进行水压测试(充水的高度为吸收塔浆液液位最大高度),保持48h,罐壁无渗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

8.2充水过程中,应分别在0、1/2、3/4、设计最高液位+100mm为基准,只有在 一个阶段沉降稳定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如果基础发生不允许的沉降,应停止 充水,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措施,待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试验8.3 充水试验应采取水温不低于 5° C 淡水8.4 吸收塔的充水试验内容包括:塔底严密性、塔壁强度及严密性、基础沉降观 测8.5 充水试验应在塔体无损检测试验合格以及所有配件、附件安装完毕后进行9、 基础的沉降观测从基础的浇灌开始,直到整套装置验收移交期间,要定期、安阶段对基础沉 降进行观测和记录,并作为竣工资料移交业主10、 本规范疏漏的弥补本规范疏漏或有关要求低于国家标准时,应按国家标准进行。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