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反渗透说明书

阿宝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7KB
约11页
文档ID:157577728
反渗透说明书_第1页
1/11

反渗透说明书Ⅰ、反渗透的基本原理:只透过溶剂而不透过溶质的膜称为理想半透膜,当把溶剂和溶液或把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置于此膜的两侧,水从溶剂一侧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或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一侧自发流动的过程,这种自然现象叫做渗透如果上述过滤中溶剂是纯水,溶质是盐份溶液分别置于此膜的两侧时,溶剂将自发地穿过半透膜流向溶液,当用理想半透膜将他们分隔开时,纯水侧的水会自发地通过半透膜流入盐水侧,此过程如下图(a)所示纯水侧的水流入盐水侧,浓水侧的液位上升,当上升到一程度后,水通过膜的净流量等于零,此时该过程达到平衡,与溶液位高度对应的压力称为渗透压,该过程如下图(b)所示当在盐水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水的流向就会逆转,此时盐水中的水将流入纯水侧,这种现象就叫做反渗透( Reverse Osmosis,简称RO),该过程如下图(c)所示: 渗透及反渗透原理示意图(a)渗透 (b)渗透压 (c)反渗透Ⅱ、反渗透膜介绍1、反渗透膜的种类反渗透膜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很多,但大体上可按膜材料的化学组成和膜材料的物理结构来区分:按膜材料的化学组成大致可分为:醋酸纤维素膜、芳香聚酰胺膜等。

按膜材料的物理结构大致可分为:非对称膜、复合膜2、膜性能表示法通常所说的膜性能是指膜的化学稳定性和膜的分离透过特性膜的物化稳定性的主要指标有:膜材料、膜允许使用的最高压力、温度范围、适用的PH值范围以及对有机溶剂等化学药品的抵抗性,有时尚须说明对某些物质,如水中游离氯或氧化性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膜的分离透过性的主要指标有:脱盐率、产水率、流量衰减系数对于一张给定的膜,我们可以推导出产水量及盐透过量的计算公式产水量计算公式: Q w = K w(ΔP+Δπ)A / T式中: Q w —— 产水量; K w —— 系数;ΔP —— 膜两侧压差;Δπ —— 渗透压;A —— 膜面积;T —— 膜厚度K w与膜性质及水温有关,K w越大,说明膜的透水性能越好盐透过量的计算公式: Qs = Ks * ΔC * A / T式中: Qs —— 盐透过量; Ks —— 系数;ΔC —— 膜两侧压差;A —— 膜面积;T —— 膜厚度Ks与膜性质、盐的种类及水温有关,Ks越小,说明膜的脱盐性能越好。

从上述两式可以看出,对膜来说Kw大、Ks小,则膜质量较好相同面积和厚度膜的产水量与净驱动压力成正比,盐透过量只与膜两侧溶液浓度成正比,而与压力无关3、复合膜从结构上讲,复合膜是若干层薄皮的复合体,此膜最大的特点是抗压实性能较高、透水率较大和盐透率较小4、本工程膜介绍本反渗透系统膜元件采用高产水量、高脱盐率膜系列,主要适用于经预处理的循环水或类似水源的处理与常规膜元件相比,通过增加膜面积,而不是通过增加膜通量及给水压力来提高产水量,故能保持很低的污堵速率,从而维持长期高产水量,延长膜元件寿命该元件运行压力低,增加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同时膜的脱盐层改进为更具亲水性表面,降低了其对溶解性有机物的亲和力,在化学清洗时也能更有效地除去根据我公司在相关水处理工程中的实际运行经验和各大膜制造商的设计指导手册,结合本项目的水质状况及采用的预处理设施,反渗透装置膜通量选取为22.4L/m2.hⅢ、反渗透系统概述反渗透进水首先经过超滤,去除掉水中的大部分悬浮物和胶体状物,降低浊度,之后进入反渗透装置进行脱盐处理,从而制备出合格的反渗透产水以供后续的离子交换装置在本项目中,考虑到原水水质、设备的节能、运行压力、膜的透过率、设备的脱盐率以及出水的含盐量等因素,采用了日本海德能公司的PROC10螺旋卷式反渗透抗污染膜。

RO装置停运时,用产品水自动冲洗,以排出膜和管道中的高TDS浓水,使停运后的膜元件完全浸泡在淡水中,确保RO膜得到有效保养反渗透脱盐装置由PLC自动控制,全自动运行,设有自动控制阀,可对反渗透进行停机保护和系统高、低压保护配备全套流量仪、电导率仪,可对反渗透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控Ⅳ、反渗透装置运行工况1、反渗透装置进水条件:水温: 15—30℃SDI: <32、反渗透装置出水水质:产水量: 4×180m3/h;脱盐率: ≥98%(运行一年内)≥96%(运行五年后)回收率: ≥75%Ⅴ、反渗透系统组成1、反渗透装置排列参数反渗透系统由四套RO装置组成,每套RO装置包括以下单元设备:高压泵→电动阀门→一段RO→二段RO →产品出水口 →浓水排放口 排列方式: 一级二段出力: 180m3/h·套 2、反渗透膜元件:型式: 螺旋卷式型号: PROC10材料: 聚酰胺复合膜膜通量: 22.4L/ m2·h膜元件规格(膜直径/ 膜长度):200×1000mm膜元件数量: 216支/套Ⅵ、运行1、运行(1)、打开进水阀、浓水排放阀和不合格产水排放阀,开启供水泵。

2)、供水泵低压冲洗30分钟左右,排净系统内部空气3)、启动高压泵,对系统实现渐强供水4)、调节浓水调节阀,使产品水流量稳定在180m3/h5)、当产水电导达到设定值时,开启产水阀,关闭不合格产水排放阀,系统正式产水,开机过程结束在整套系统调试正常后,浓水手动调节阀门基本不动,只做微调使用2、停机(1)、打开不合格产水排放阀,关闭产水阀,停止加药装置运行2)、停止高压泵,关闭进水阀3)、打开冲洗进水阀,开启冲洗水泵,进行低压冲洗,冲洗时间大约为10—15分钟4)、关闭冲洗水泵,关闭反渗透浓水排放阀和不合格产水排放阀,关闭冲洗进水阀停机过程完成,反渗透处于停机备用状态3、清洗(1) 清洗装置说明在运行中,膜组件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微量的无机物垢、胶体、微生物、金属氧化物等的污染或阻塞这些物质沉积在膜表面上,将会越积越多,从而引起膜透过量下降或脱盐率降低因此,为了恢复膜组件的透水量和脱盐性能,需要定期对RO膜装置进行化学清洗膜的清洗周期根据现场实际污染情况而定,正常的清洗周期是每3—6个月一次清洗系统由清洗水箱、清洗水泵、5um保安过滤器及一组仪表、管件组成当膜组件受污染时,可以对膜系统进行化学清洗,以恢复膜的应用性能。

针对原水水质状况、膜装置运行的特点和膜系统遭受污染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清洗方案,并配备不同浓度和不同类型的清洗药剂采用适当的清洗方式可最大限度的恢复膜的应用特性,延长膜的清洗周期和使用寿命2) 需要清洗的情况当RO装置发生下列情形之一时应进行清洗:① 标准化条件下的产水量下降降10—15%;② 产水水质下降10—15%;③ 进水和浓水之间的系统压差升高到初始值的1.5倍注意:1、清洗溶液用水必须是处理好的给水或RO产品水;2、清洗流量为5.5—9.1m3/h/每支压力容器Ⅶ、反渗透装置的停用保护1、反渗透装置如果短期退出运行(时间不超过5天),可以用反渗透产品水进行冲洗0.5小时,然后关闭所有阀门,以保证组件中充满水,如果系统暴露在阳光之下,水温超过45℃时,必须接连不断地用产品水冲洗系统2、反渗透装置如果长期退出运行(系统必须运行了48小时以上),可以使用无氧化剂的0.5%~1%(重量%)的亚硫酸氢钠冲洗系统,连续冲洗直到浓水排放水含有0.5%的亚硫酸氢钠为止冲洗时间按照清洗建议的流量,约为30分钟,保证系统中充满该溶液,每天检测一次,当保护液PH值小于3时需更换保护液,每30天重复一次。

注意事项:① 配制溶液使用的水必须不含余氯等活性氧化剂,可以使用RO淡水② 可以用清洗系统冲洗③ 重新启动时,必须至少将产品水排放1小时,以便充分地冲走保护液④ 不必担心重新启动时发生的临时性通量损失,这种情况不会持续时间太长(≤48小时)Ⅷ、运行记录1、启动记录RO装置的性能特性必须从一开始就记录下来,以备检查反渗透的使用状况及运行特性2、RO运行数据运行数据可以说明RO系统的性能,在整个RO使用期都要进行日常收集,这些数据与定期的水质分析一起为评价RO装置的性能提供资料在本系统工程中,主要包括以下运行数据:流量(进水流量、产水流量和浓水流量)压力(进水压力、中段水压力、产水压力及浓水出口压力)温度(进水)PH(进水)电导(进水)SDI(进水)ORP(进水)运行小时数偶然事件(SDI仪、PH仪和压力失常、停运等)注:----流量、压力、温度、PH、电导需要每2~4小时检查并记录一次进水SDI每班一次,并对滤膜上残留物进行分析若发生偶然事件,要求记录所有过程数据及现象3、所有仪表和表计的校准,必须按照制造商的建议方法和周期运行,但是三个月至少要校准一次Ⅸ、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1、发生故障时,值班人员应保持镇静,必须确定各种仪表指示无误,分析数据可靠,保证正确地分析故障的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

2、如果泵发生故障时,在允许的情况下应先启动备用泵,然后停运事故泵,检查检修3、故障排除后,值班人员应将发生的一切现象,各个过程的时间、故障原因分析处理情况记录。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