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2021年花都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dao****i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2KB
约15页
文档ID:167537071
【九年级】2021年花都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1/15

九年级】2021 年花都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试题预览:2021 年花都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试卷本试卷问卷共 8 页,分三部分,共 22 小题第一部分 l 至 3 页,第二部分 3 至 8 页, 第三部分第 8 页全卷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镇、学校、 班别、姓名、学号;同时填写考生号,再用 2B 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2.所有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卷中选择题填涂区域;其余题目不准使用铅笔, 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所有答 案不能使用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保管好试卷,以备老师评讲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 34 分)一、(6 小题,19 分)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3 分)A、禀告(bǐn?) 迸溅(bìn?) 风声鹤唳(hù) 苦心孤诣(yì)B、重荷(hè) 哺育(bǔ) 鲜为人知(xiǎn) 参差不齐(cēn)C、和煦(xī) 璀璨(cuǐ) 出类拔萃(cuì) 目光灼灼(sháo)D、佯装(xián?) 哄笑(hōn?) 咬文嚼字(jué) 吹毛求疵(cī)2.下列是一份抄写作业,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4 分)序号 常用词 更正A 钟声缭亮 满脸惊惶 头晕目眩B 心怀忌惮 获益非浅 叱咤风云C 实在没辙 清辙明亮 重蹈覆辙D 一片狼藉 慰藉暖人 遍稽群藉3.甲乙两同学在聊天中因不注意用词而不欢而散,用得不恰当的两个加点词是( ) (3 分)甲:“清明节里常听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考考你,“欲 断魂”什么意思?给你 2 分钟①酝酿回答乙:“这还不简单,②顾名思义,就是清明时节下着雨,阴森森的,吓得魂也 丢了 甲:“别③逞能了,这是指愁绪很深、很重的意思,不信,你上网查去乙:“你不也是网上查来的,那么④耀武扬威干嘛!”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4.对下列各项病句病型判断并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选项 病句 修改A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浓缩了 31 个中国内地省区市的精彩设计,灯光设计是展示其外 观的重要手段 语序不当,“31 个”应放在“内地”后B 通过评委会一番认真评选,终于为亭亭玉立于珠江之畔的广州新电视塔取得佳名— — “海心塔” 成为残缺,删去“通过”C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初中学生是不陌生的 不合逻辑, 应改为“初中学生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的。

D 王子山旅游项目不仅可以带动镇、村其他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扩大就业岗位和农民 收入 搭配不当,“不仅”应搭配“也”5.下列各句的句式变换,句子意思发生了变化的一句是( ) (3 分)A、原句:他们应该有我们所未经历过的新生活变换句:他们应该有新生活,为我们所未经历过的B、原句:被浓云衬托着,大坝仿佛是一只泊在海里的大军舰,更加雄伟了变换句:大坝衬托着浓云,仿佛是一只泊在海里的大军舰,更加雄伟了C、原句:花园里开满了红、黄、白三色鲜花风儿一吹,犹如跳动的火焰、闪闪发光的金子和即将飘落到地上的雪花变换句:花园里开满了鲜花,风儿一吹,红的像火焰在跳动,黄的像金子在闪光,白的像雪花在飘落D、原句:国务院批准,每年 8 月 8 日为“全民健身日”这是为纪念北京奥运成功 举办而设立的变换句:国务院批准的每年 8 月 8 日“全民健身日”是为了纪念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 办而设立的6. 阅读以下材料,推测写这则材料的目的,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句子3 分)粤语不仅是广府地区人民的母语,而且是广东和整个珠江流域最大的方言,它不仅蕴 藏着广府地区的传统文化,而且保存着大量在中原一带已经消失了的传统文化离开了粤 语,广府地区许多岭南文化品种便不复存在。

现在普通话已成为广东各学校教学的主流语 言,广东在建设文化大省的过程中,有必要 二、(2 小题,15 分)7、古诗文积累10 分)(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燕洛阳边B.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C.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鸡犬相闻,阡陌交通D.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E.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F.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六题任选四题作答,全答只按前 4 空给分,共 4 分)①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②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④ ,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⑤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⑥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① 为必答题,2 分;②为加分题,2 分加分后第 7 小题不能超过 10 分①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 , 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 工之妙。

②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 , ”两句,以千钧笔力,描绘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备受后人赞赏8、按照课文意思,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5 分)(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3)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4)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 56 分)三、(4 小题,16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1 题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 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余因得遍观群书B. 花之隐逸者也/辍耕之垄上C. 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D. 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0.请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调换位置好不好?请说 出你的理由3 分)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天净沙 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2. 这首曲写景抒情,请问曲中景物的特点一致吗?都能表现断肠人的心情吗?联系 曲中句子表达你的看法6 分)四、(9 小题,40 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3~14 题6 分)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 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北雁 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 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 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 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 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 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 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 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 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 一个例子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 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 花期比 1961 年迟十天左右,比 1960 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 地区 1962 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 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 免选自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13.下列诗句提供的信息,不含有“物候”现象的一项是( ) (3 分)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B.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14.对选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第①段以时间顺序介绍了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一幅四季风景 画,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 第②段画线句子中“草木荣枯”和“候鸟去来”可以调换位置,因为这里没有必 要讲究先后顺序C. 第②段“杏花开”,“桃花开”“布谷鸟唱歌”三个例子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 现象,对于农业活动来说,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D. 第⑤段列举北京的物候记录数据说明要注意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避 免损失,也说明了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5~16 题10 分)阅读能催开智慧的花朵一个愚昧的孤陋寡闻的人不可能有智慧,年青人要用源源不 断的知识清泉滋润自己成长,阅读是长知识的重要途径,读得精深,启迪智慧,读得广泛, 开阔视野读,要兴味盎然书是文化的传承,文明的记录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 书中包孕了极其丰富的哺育人类的文化养分,书读得越多,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往往会高屋建瓴,就个人而言,多读书,读好书,会去浮躁、去庸俗、去狭隘、去浅薄, 会增知识、增见识、增涵养、增高尚,优化气质,提高素质,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 境地。

读书不像看电视那么轻松,声、色、光、电组合的图像作用于耳目,娱乐性强年 青人看电视当然无可非议,它同样可扩展视野,增长见识,但是它不能也不可能代替读书 要真正吮吸人类文明的乳汁,非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不可,从根本上认识这一点,阅读就有 内驱的动力,就会兴味盎然,长盛不衰读,要能读出味儿犹如品茶,细细品尝,对其中的清香、苦香、幽香、馨香辨微析 毫,就有提神醒目,沁人心脾之感,读好书也应如此,要通过语言文字的咀嚼,探索和领 悟其中蕴含的深意,蕴含的内在美不说什么名家之作,就是常常见到的一般短文中的句 段,读一读,驻足遐想,文中闪光的思想也会给人以启迪如《观三叠泉瀑布》一文中, 作者观庐山三叠泉瀑布后有这样一段议论: 人的一生或许只是一条溪流,没能成为瀑布 他们一生没能崭露头角,甚至湮没无闻,头顶苍天背倚石壁流干了最后一滴汗,但他们的 追求和探索却比溪流还长!他们不愿在静止中消逝,不愿在平坦中徜徉,愈是遭受挫折愈 是放声歌唱,孤寂时畅想大海,弱小时自强不息,这不更值得人们称赞吗?如果浮光掠影扫视,只会留下作者在这儿打比喻的感觉,平板的、无味的如果认真 咀嚼,开展联想与想象,味道就隽永得多作者一开始就告诉读者,人生可能成为“瀑 布”,飞流直下三千尺,辉煌壮观,也可能“只是一条小溪”,只是前后未明说,让读者 自己领会。

后者是重点礼赞的尽管不像瀑布“崭露头角”,尽管“湮没无闻”,但生命 的价值,生活的质量是厚实的,有意义的,不停息的“追求”,毫不懈怠地“探索”,笑 迎困难挫折,向着伟大的目标奋斗不止,这种小溪精神不正是埋头苦干建设祖国、创造未 来的人民群众创业精神的写照吗?闭眼一思,许许多多朴实无华的在各个岗位上兢兢业业 的无名英雄形象就会奔涌脑海咀嚼这些词句,会对人生有所感悟——(选自于漪《催开智慧的花朵》)1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 分)A. 多读书能增加人的知识,修炼人的品格,使人深刻认识人生、社会、自然,所以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B. 读书要能读出味儿就要通过语言文字的咀嚼,探索和领悟其中蕴含的深意,蕴含 的内在美C.作者举如何阅读《观三叠泉瀑布》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在阅读中不开展联想与想象, 就不能感悟人生D.本文段的中心论点是阅读能催开智慧的花朵年轻人要通过读书获取源源不断的知 识滋润自己成长16.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7 分)(1)文段画线句子中的“内驱的动力”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使阅读产生“内驱的 动力”?(2)作者于漪读《观三叠泉瀑布》》作者观庐山三叠泉瀑布后的一段议论,读出什 么感悟呢?(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7—21 题。

24 分)枕下的零食罗兰①在我幼年的时候,每天晚上临睡之前,父亲必在床前陪我们,讲故事给我们听,讲 到我们睡意朦胧的时候,我们就说:“爸,我们要睡了,给我们留一点好吃的东西,明天 早晨吃②父亲总是微笑着点头答应于是我们便抱着希望入睡③到了第二天早晨,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伸手向枕下摸我们所摸到的多半是干 果类的小零食──包括花生、核桃、杏干、柿饼、山楂片、脆枣等等虽然为数不多,但 每晨必定可以摸到当我们摸到了父亲为我们放在枕下的这些零食时,心里立刻就充满了 快乐,觉得生活是如此的轻快、顺利,又如此光明、惬意于是,我们嘻嘻哈哈地从床上 跃起,又迅速地跑去漱洗,好赶快来享受这些小小的零食④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想,世上可能很少有人这样做父母疼爱子女有 各种不同的方式,宠惯子女也各有不同的程度,但像父亲这样,用如此有趣的方式来宠我 们,却是少见的⑤那时,我们住在小镇上,那里不像现在的都市这样繁荣,只在离家约四五百尺处, 有一家小小的店铺,名叫“海家店”,那里是专卖零食的除此之外,每到深夜,有来叫 卖清水萝卜和糖葫芦的,有时也有卖兔子肉或五香花生的,这就是父亲给我们留在枕下的 零食的来源了。

当然,由于清水萝卜和糖葫芦不适合放在枕下,所以我们如在枕下摸不到 零食的话,大概会在离床头不远的橱柜上发现这两件漂亮而可口的食物假如遇到冬天刮 风下雪的坏天气,小贩们多半不会出来,那时父亲就必须跑到“海家店”去买了⑥北方的冬天很冷,特别是到了夜晚,经常刮着强风那风呼啸着,发出哨子般的声 音,所以我们叫它“哨子风”有时下大雪,风雪交加,院中积雪盈尺,即使在这样的天 气,父亲也仍不忽略我们的零食我可以想象出他等我们睡了之后,穿起皮袍,戴上风帽, 提着风灯,冒寒出去为我们买零食的样子由于我们的零食很有变化,并非天天相同,所 以我知道父亲常常是特地为我们出去买的⑦我猜想父亲这样做,可能不只是单纯为了疼爱我们,最主要是为了让我们自幼养成 乐观的心情与对世界的信心因为父亲常逗我们说:“你许一个愿,试试看,只要你心诚,明天它就成为真的然后他就问我们要许什么愿,小孩子会许什么愿呢?无非是吃的或 玩的⑧在我们的童年里,一直觉得这世界是可爱的,人间是温暖的,亲情是可以信赖的, 而希望是一定会达成的父亲当年很守信用地逐天为我们准备一些可爱的小收获,为我们 生命中织入了光明积极的人生观,父亲的这些行动实在远胜过多少枯燥的家训与空洞的格 言。

⑨我从不奢望做力所不及的大事,我相信最贴近我的小事当我心情沮丧而患得患失 时,我便开始动手做一件易于成功的小事那小事的成功,总会很有效地重新鼓舞我的活 力与勇气,使我的生活拨云见日而重现光明⑩当我们企望过多或太远时,当然会烦恼而无所适从假如我们关心重视那些近在身 旁的小希望,并勤于拾掇别人视为不值一提的小收获时,必会感到自己每走一步都有一步 的意义,每过一天都有一天的目的,每过一时都有一时的快乐17.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围绕线索写了什么内容呢?(3 分)18.父亲为什么要买零食放在枕下,让我们早晨高兴地享受呢?(3 分)19.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8 分)(1)当“我们嘻嘻哈哈地从床上跃起,又迅速地跑去漱洗,好赶快来享受这些小小 的零食”时,父亲是怎样的心情呢?(2 分)(2)品味第⑥段的环境描写,揣摩加点字,推测父亲的想法,并仿照例子在表格空 白处填写阅读感受,归纳父亲的形象特点6 分)环境描写 父亲想法 我的阅读感受北方的冬天很冷① 这么冷的天,父亲即使穿起皮袍,戴上风帽,还是会很冷的到了夜晚,经常刮着强风 ②那风呼啸着 风很猛,让人听到都害怕,怎么敢出去呢风雪交加,院中积雪盈尺 ③这是一个 ④ 的父亲。

20.父亲在我们生命中织入的光明积极的人生观是什么?是怎样“织入”的?(5 分)21.拓展阅读(1)有人认为人生应树立远大目标,本文作者则认为我们应更加“重视那些近在身 旁的小希望”,这二者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3 分)(2)下面初中课文中没有描写父亲形象的一篇是( ) (2 分)A.《爸爸的花儿落了》 B.《背影》 C.《台阶》 D.《社戏》第三部分 写作(60 分)五、(1 小题, 60 分)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很多声音,声音来自你,来自熟悉的人,来自陌生人……;来自广 播,来自电视;来自中国,来自外国;来自社会,来自自然……有有声的声音,有无声的 声音,声音里有爱,也会有恨;有悲,也会有喜;有美丽,也会有丑陋……请以“ 的声音”或“声音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叙述生活中有关“声音”的故事, 表达你的感悟,或联系一些事例,谈谈你对“声音”的看法要求:①任选 1 题,根据你的写作中心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 不少于 600 字;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及所在学校、所在区市的名称2021 年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参考答案(花都)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 34 分)一、(6 小题,19 分)1.(3 分)B(A 迸溅 bèn?,风声鹤唳 lì; C 和煦 xù 目光灼灼 zhuó; D 佯装 yán?咬文 嚼字 jiáo)2.(4 分,每个字 1 分)A 缭-嘹 B 非-匪 C 清辙-清澈 D 群藉-群籍3.(3 分)C(两个词都含贬义,不尊重同学)4.(3 分)D(搭配不当,应在“农民收入”前加“增加”)5.(3 分)B(被动句变主动句,“大坝衬托着浓云”变换了原句意思,应是“大坝在 浓云的衬托下”;A 长句变短句;C 散句变整句,D 两句单句变一句长单句,强调设立“全 民健身日”的原因)6.(3 分,有保护之意 2 分,有研究粤语的自身价值的意思 1 分)研究粤语的自身价 值和保护问题。

二、(2 小题,15 分)7、(10 分,批改这题注意,总分不超过 10 分,千万别忘记答卷上的 4 分选择题) (1) (4 分,多选该题不给分)AC(A 归雁洛阳边,C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六题任选四题作答,全答只按前 4 空给分,共 4 分,每空 1 分)①壮心不已 ②江入大荒流③沉舟侧畔千帆过④起舞弄清影⑤一鼓作气⑥塞上燕脂凝 夜紫3)(① 为必答题,2 分;②为加分题,2 分加分后第 7 小题不能超过 10 分 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8、(5 分,每小题 1 分)(1)鄙陋(2)象狗一样(3)通“拒”,抵挡 (4)标志(5)以……为乐趣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 56 分)三、(4 小题,16 分)9.(3 分)A(观看 B 的、到;C 很少、鲜艳;D 清香、清澈)10.(1)中间空,外部直,不生枝蔓,也不长枝节通”1 分,句子大意 1 分) (2)爱牡丹的人应该很多了宜”1 分,句子大意 1 分)11.不好(1 分),原顺序是为了强调突出世上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人太多,表达一 种知音甚少的感慨,若调换,就表现不出那种无奈与失落(2 分)。

3 分,“不好”1 分, 分析 2 分)12. 曲中景物描写的特点不一致,但景物特点都能表现断肠人的心情(1 分)枯 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三句景物特点是凄凉(1 分)的,正衬出断肠人 孤寂悲凉惆怅的心情(1 分),“小桥流水人家”的景物特点是美丽温馨(1 分)的,以 乐景反衬悲情(1 分),让断肠人更加思念自己的家乡,更感孤寂悲凉惆怅(1 分)(6 分,“不一致但都能表现断肠人的心情”1 分,景物特点各 1 分,景物凄凉的特 点表现作者心情的分析 1 分,景物美丽温馨的特点表现作者心情的分析 2 分,评价学生答 案不能拘泥于用词与参考答案的一致,能表达相同意思即可,备课组要制定好评分标准)四、(9 小题,40 分)(一)(6 分)13.(3 分)D(这是作者联想的句子,没有物候知识)14.(3 分)B(顺序不可以调换,与下文“杏花开”,“桃花开”“布谷鸟唱歌”三 个例子的先后顺序相呼应)(二)(10 分)15.(3 分)C(作者举如何阅读《观三叠泉瀑布》的例子,是为了证明读书要读出味)16.(7 分)(1)“内驱的动力”指内在的驱动自己积极阅读的力量;要从根本上认 识 “真正吮吸人类文明的乳汁,非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不可”的道理,阅读才能产生“内 驱的动力”。

4 分,解释“内驱的动力”1 分,答出“从根本上认识”2 分,“真正吮吸 人类文明的乳汁,非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不可”的道理 1 分)(2)读出:“不停息地“追求”,毫不懈怠地“探索”,笑迎困难挫折,向着伟大 的目标奋斗不止的小溪精神正是埋头苦干建设祖国、创造未来的人民群众创业精神的写照, 是许许多多朴实无华的在各个岗位上兢兢业业的无名英雄形象的写照”3 分,答对内 容 2 分,句子不是照抄原句,而是根据问题进行整合 1 分)(三)(24 分)17. (3 分)文章的线索是枕下的零食(1 分),回忆了父亲为我们买零食放在枕下 的事情(1 分),并写父亲这样做对我们的人生观的影响(1 分)18.疼爱我们(1 分),也是为了让我们自幼养成乐观的心态(1 分)和对世界的信 心(1 分)19.(1)(2 分)父亲的心情是满足(1 分)、快乐的(1 分)2)(6 分,父亲想法和阅读感受能扣紧人物特点和文章主题即可给分)环境描写 父亲想法 我的阅读感受北方的冬天很冷 ①无论天气怎么样,我都要出去买孩子们的零食,否则孩子们会很 失望的,他们以后也不会相信愿望会达成了2 分,坚定的决心 1 分,对孩子的影响 1 分)到了夜晚,经常刮着强风。

②晚上路难走,有强风就更难走了, “经常”二字写出 父亲是常常在这样的环境下买零食的,父亲是是多么的坚持啊!(1 分)那风呼啸着风雪交加,院中积雪盈尺 ③父亲该是多么的寸步难移啊!(1 分)④这是一个疼爱孩子(1 分),勇于克服困难,很守信用(1 分)的父亲20. (5 分)光明积极的人生观是:觉得这世界是可爱的,人间是温暖的,亲情是可 以信赖的,而希望是一定会达成的(2 分)父亲以放零食到枕头下这种有趣的方式来宠爱 我们,让我们觉得世界的可爱(1 分);父亲的疼爱给了我们快乐,在一家人的快乐中我 们感到人间的温暖(1 分);而父亲不管天气怎样恶劣,都要实现我们的愿望,培养了我 们亲情可以信赖,希望可以达成的人生观(1 分)21.(1)不矛盾(1 分),因为要实现远大的目标,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我们 重视那些近在身旁的小希望,并勤于拾掇别人视为不值一提的小收获时,走出每一步的意 义,实现每一天的目的时,我们就会接近远大的目标了写出小事情、小希望与远大的 目标之间的关系得 1 分,表述得当 1 分)(2)D (2 分)第三部分 写作(60 分)五、(1 小题, 60 分)22. 广州市中考“作文分项分等评分表”项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内容(25 分) 25—21 20—16 15—11 10—0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感真挚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情感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情感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情感不真实语言(25 分) 25—21 20—16 15—11 10—0 语言准确、流畅、生动语言准确、通顺语言基本通顺语言不通顺,语病多结构(6 分) 6 5 4—3 2—0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晰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晰 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晰文面(4 分) 4 3 2 1—0卷面整洁、字体工整 卷面较整洁、字体端正 卷面基本整洁、字体清楚 卷面不整洁、字迹难辨使用说明:1.没有标题扣 2 分。

2.字数不足 600 字,每少 50 字,扣 1 分3.三个错别字扣 1 分4.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中心、内容和感情三项中有一项突出者可评为一等卷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