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动能定理案例分析二)导学案 学习笔记学习目标:1. 通过练习,能熟练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有关汽车的制动 距离、合力做功、变力做功和多过程问题,体会运用动能定理 解题的步骤和要点2. 掌握运用动能定理研究汽车的制动距离、合力做功、变力做 功和多过程问题的基本思路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评价人评价日期什么是动能定理?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是什么?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查阅学 习资源相关资料完成自主 预习部分的问题二:合作探究(一)、研究汽车的制动距离案例1 [略见教材P.52]问题(1)为什么汽车速率越大,制动距离也越长?由表中试验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制动距离s与汽车速率v 的的关系为:[理论分析]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各力的做功情况: 合力做的功 汽车在制动过程的初动育,末动能由动能定理列方程:结论: (2)设汽车以60km/h的匀速率行驶的时候制动,在表中填上 制动距离的近似值二)、合力做功与动能的变化案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到低端,斜面高为h,倾角为Q,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R求木块滑到低端时的速度三)求变力做功问题:案例3、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 点。
小球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拉到Q点,则 拉力F所做的功为()A. mglcosO B. Fl(1 — cos C. FlcosOD. FlsinO案例4、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 才笋 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 § (从平衡位置P点很缓慢地移动到Q点,如图 : 「所示,则拉力F所做的功为() 9-A. mglcosO B. mgl(1—cosC. FlcosO D. FlsinO讨论:(1)、这两个情景有哪些区别?教师指导;运用动能定理解题的 一般步骤:1. 确定研究对象,明 确运动过程.2. 分析研究对象的 受力情况及各个里 是否做功,是正功 还是负功然后求 各力做功的代数 和3. 确定始末状态的动 能4. 根据动能定理列方 程求解2)、这两个情景分别有哪几个力做了功?它们是否都 是恒力?(3)、你打算用哪个公式来求F所做的功?是否两种情 景都适用?教、学之思(学会了什么)(怎么学会的)(有什么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