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 林海 2教案 沪教版[设计理念]启发、讨论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 [设计特色] 在启发、讨论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1.导入激趣:你喜欢大海吗?为什么?(领会大海的神奇、广阔、美丽、蕴含宝藏和永恒的生命力)那么,什么是“林海”呢?2.范读课文,看录像片你知道“林海”是指哪里吗?你对大兴安岭有哪些了解?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走进林海,你有什么感受?(板书:美丽)2.默读课文,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作了介绍?(板书:岭、林、花)3.你认为哪一处的景物写得最美,最能吸引你,画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词句,读一读三、读、议写“岭”的段落理解“温柔”)1.引读:怎么大不一样……不险,又是什么样……温柔在哪里…… 2.说说大兴安岭的岭美在哪里?(美在岭多:形态多,看不厌;数量多,看不完。
美在岭温柔:长满珍贵的树木,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四、读、议写“林”的段落比较“林”和“海”)1.默读思考:既然被称之为“林海”,“林”和“海”必然有相似之处,画出描写相似之处的句子2.讨论像大海一般广阔:“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像大海一般绿:“深的、浅、去的、明的、暗的,恐怕只有画家才能画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3.找一找还有哪些句子直接写出像海洋的?(“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引导背诵用填空形式引导背诵)五、读、议写“花”的段落学习拟人句)1.指名读,画出写花美的句子2.“绣花鞋”是指大兴安岭中的花吗 ?(青松作衫、白桦为裙,绣花鞋肯定是花草3.比较句子,体会哪句美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兴安岭多美丽呀:山上长满青松,山脚长满白桦,河岸上开满了野花4.作者把大兴安岭比作什么人?(小姑娘)这双绣花鞋把小姑娘衬得这么美丽可爱、有活力,这些绚丽的花儿把大兴安岭打扮得这么迷人、美丽可爱、有活力,这些绚丽的花儿把大兴安岭打扮得这么迷人、美丽,走进它,感到亲切吗?舒服吗?体会并引读:花如绣花鞋(色彩艳丽),花引蝴蝶(有生气),花生小红豆(有价值)。
六、整体回顾,练习背诵七、体会感悟中心1.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中哪四个字凝聚了老舍先生的感情和感受(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亲切”和“舒服”2.整体把握文章情感老舍先生的亲切舒服之感是由何而生的呢?作者几次抒发这种亲切、舒服之感?找一找、画一画 3.认真读一读各部分内容,说说这种感受缘何而发?你能体会到亲切、舒服吗?(1)比一比“几尺厚”有多厚?由此你想到什么?(营养丰富、树木茂盛、资源丰厚)多少年的树木才叫“古木”? (2)看到岭、林、花的美景,放眼四方,你想到了什么?(3)及至看到林场,又想到什么?(板书:人与山)从哪儿看出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人住进林海,有哪些变化?(建城镇后,景更美,更热闹,有生气4)老师认为树会越砍越少!不注意生态平衡,这是不对的!你怎么看?(书上说的是一边砍,支援祖国建设,一边栽,造福子孙后代一边进行科学研究,保护它,发展它,使资源更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边综合利用,为建设、为人民生活服务,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兴旺发达因此,才使得林海千山一碧、万古常青5)这种人与山的日益密切的例子还有很多,你能说说吗?(防护林、开发旅游……)所以,老舍先生在提到兴安岭时自然会想到“兴国安邦”。
兴安岭”有这么深的含义,老舍先生再提到大兴安岭这个名字时自然会感到悦耳,会感到亲切、舒服!这种身体与精神上的轻松、愉快你会得到吗?八、总结课文请你用一句话表达对兴安岭的赞美之情(自由抒发,开放表达)九、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3—5自然段,并背诵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大兴安岭的美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林海 2教案 长春版教学目标:1.掌握7个一类生字,识记7个二类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及其蕴含的丰富情感3.感受自然美景,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体味作者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学习课文叙述的顺序2.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3.概括并体会大兴安岭景物特点,学习写作方法教学准备:有关大兴安岭的文字、图片资料教学时数:3课时基础知识:1.生字:峻 高山峻岭、险峻、崇山峻岭俏 俏货、俏丽、俏皮、俊俏 桦 桦树、白桦 蝴 蝴蝶、黄蝶矿 矿石、矿物、矿产恰 恰好、恰如其分、恰巧、恰当、恰似厦 大厦、广厦2.多音字: 厦 shà(大厦) xià(厦门)3.正音字: 摸[mō] 峻[jùn] 桦[huà] 4.词语:奇峰怪石:奇形怪状的山峰和岩石。
高不可攀:攀,攀登高得没法攀登形容难以达到云横秦岭:云与秦岭平行,形容秦岭很高很险孤峰突起:孤,单独突起,高耸指单独的一个山峰高高地耸立着盛气凌人: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侮傲慢的气势逼人目之所及:及,达到指眼睛所能看到的千山一碧:许许多多的山岭都是一种碧绿的颜色万古长青:这里指永远苍翠常用来比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不衰退椽柱: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面板和瓦的木条椽子和柱子疾驶:(车辆等)急速行驶 疾驰:(车马等)奔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识记生字,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 你看过海吗?它什么样?2. 那你见过林海吗?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著名作家老舍的脚步走入林海,看看置身其中的感觉吧!3. 出示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三、学习基础知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梳理层次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自然入文1.作者初到大兴安岭的感觉怎样?(亲切、舒服) 2.指导朗读,读出这种亲切、舒服的感觉 3.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林海的? 二、精读重点,领悟林海之美1.学习第2自然段1)指读第2自然段,思考岭有什么特点? (多、美、温柔) (2)作者是怎样抓住岭的特点写的?按照“读句子—抓特点—谈理解”的步骤说说自己的理解。
(3)自由练读并读出感情 2.自由读3、4自然段,看看林的特点是什么绿而像海) 3.指读第5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还写了什么?(花)(1)花有什么特点?(数量多,种类多,多姿多彩)(2)你觉得这段中哪句话写得好?读一读4.读最后一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觉得兴安岭越看越可爱?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林海之美,语言之美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总结全文,完成课后习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2.指名读课文二、完成课后习题答案如下) 1.作者是从山岭、树木和花朵这三方面来写林海的2.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的顺序来描写的3.(1)这句话是用拟人和对比的方法突出了兴安岭温柔的特点2)这句话将连绵不断的山岭比作了波浪,可见森林之大,树木之多,不愧为“林海”这一称号3)这句话运用了反问和比喻的修辞方法,说明了白桦树又多又美,像海边的浪花4)这句话用拟人的方法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从而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兴安岭的喜爱之情板书设计: 岭 多 温柔林海 林 绿 像海 热爱 花 繁 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