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第一课时)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物质的分离:2、物质的提纯:、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一)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离与提纯的方法称之为物理方法:1、过滤:原理: 实验用品:实验室中用KC1O3在MnO2催化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回收KCl和MnO2这两种物质,请设计实验方案适用范围2、结晶:原理: 实验用品: 操作方法:现有氯化钾与硝酸钾组成的混合物粉末,请参照课本P18页图1-11的溶解度曲线,设计实验分离提纯该混合物,得到纯净的氯化钾和硝酸钾晶体结晶方法:①蒸发结晶,适用于 溶质结晶析出,如② 降温结晶,适用于 固体溶质结晶析出适用范围:3、蒸馏:I原理:注意事项:①防液体受热爆沸措施:在烧瓶中放 ②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温度计的 应放在蒸馏烧瓶的③ 冷凝管水流的流向:,与冷凝蒸汽流向相反④ 加入的混合液的量: 4、蒸发:原理:实验用品:操作方法:将氯化钠溶液蒸发得到氯化钠晶体,请设计实验方案注意事项:①边加热②当析出大量晶体还有少量溶液时,③蒸发皿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思考】现有含少量氯化镁和泥沙的粗食盐,设计实验方案提纯氯化钠(提示:氢氧化镁难溶于水)。
课后小结】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案(第2课时)5分液(必须用到分液漏斗)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物例2.小明在厨房不小心把花生油倒入到水中,现要分离出水和花生油,用哪种方法分离A.过滤 B.萃取 C.分液 D.蒸发6萃取(1) 概念: (2) 实验仪器: (3) 分液漏斗的使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① 检查是否漏水(检漏):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水,塞上玻璃塞,倒置漏斗观察是否漏水,若不漏,将活塞旋转180度后再倒置观察,若还 是不漏水,则分液漏斗气密性较好死记下来)实验1-2用CCl4从漠水水中提取漠单质CCl4从漠水水中提取漠单质原理讲解:把CCl4与漠水混合,由于漠在CCl4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漠单质全部跑到14层,从而把漠单质与水分离由于CCl4和水互不 相溶,再通过分液,就可以把漠从漠水中提取出来实验步骤:①检漏: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② 装液:把漠水加入到分液漏斗中,然后加入CC14③ 振荡:右手压住分液漏斗的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倒转分液漏斗并反复用力 震荡,充分混匀④ 静置、分层:把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静置、分层。
⑤ 分液: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下层液体上漏斗下口慢慢流出后,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简称“上上下下)【问题1】四氯化碳层在静置分层后是在溶液的上层还是下层?为什么?关于萃取补充说明:萃取一般与分液配合,萃取结束后一般进行分液操作但是分液操作的对象是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因此分液操作可以独立进行,分液 前不一定萃取萃取多数与分液配合4)萃取剂的选择萃取剂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才可作为萃取剂① 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② 萃取剂不与原溶剂互溶④ 萃取剂不能与原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反应⑤ 萃取剂与原溶剂密度不同【问题2】能否用酒精代替CCl4来萃取漠水中的漠?为什么?课堂训练【基础训练】1. 下列各项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 用酒精萃取漠水中的漠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B. 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漏斗颈下口流出,上层液体则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C. 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D. 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分液漏斗上口部的塞子打开2. 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A. 上层液体从漏斗下口放出B. 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C. 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D. 若分液时不小心有少量上层液体流下来,补救措施是用滴管将其从烧杯中吸出3. 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作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A. 饱和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B. 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C.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D. 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4. 现有下列实验用品:烧杯、铁架台(带铁圈)、三角架、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和蒸馏烧瓶,从缺少实验用品的角度分析,不能进行的实验项 目是( )A、过滤 B、蒸发 C、分液 D、萃取5. 在实验室中进行分液操作,下列仪器中一定需要的是()A. 锥形瓶 B.分液漏斗 C.玻璃棒 D.温度计6.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蒸发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 萃取时,溶剂要互不相溶,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差很大7. 现有四组混合物分离实验:①从氯化钠溶液中提纯氯化钠②从汽油和氯化钠溶液的混合液提纯汽油③从40%的乙醇溶液提纯乙醇④从碘水中提纯碘单质, 正确的操作方法依次是()A. 蒸发、蒸发、蒸馏、分液 B.蒸发、萃取、分液、蒸馏C.蒸发、分液、蒸馏、萃取 D.萃取、蒸发、分液、蒸馏8. 下列各组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开的是 ( )A.食盐、水B.四氯化碳、水C.乙醇、水D. KNO3、KCl9. 苯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密度比水小,沸点为80.1 °C。
现有苯和水的混合物,能将苯从该混合物中提取出来的最合理的方法是()A.过滤 B.分液 C.萃取 D.蒸馏10. 下列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A.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 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浸没在液体中C. 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D.把几滴FeCl3饱和溶液滴入250mL的沸水中制取Fe(OH)3胶体11. 下列仪器在使用时,其下端管口紧靠承接器内壁的是()①胶头滴管②漏斗③分液漏斗④滴定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 要将漠水中的漠提取出来,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普通漏斗、玻璃棒、烧杯 B.长颈漏斗、玻璃棒、烧杯C.大试管、试管夹、容量瓶 D.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13. 下列操作中无需使用玻璃棒的是()A.溶解 B.过滤 C.分液 D.蒸发14. 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海水淡化是海岛地区提供淡水的重要手段,所谓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又称海水脱盐),其方法较多,如反渗透法、水合物法、电渗透法、离子交换法和压渗法等下列方法中也可以用来进行海水淡化的是( )A.过滤法 B.蒸馏法 C.分液法 D.冰冻法15.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 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时,应先将试纸浸湿。
D. 配制稀硫酸时,先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再注缓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18,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蒸馏操作时,应向蒸馏液体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B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C. 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D. 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19, 下列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在同一水平线C. 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D. 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边加热边搅拌直至溶液蒸干20,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A. 过滤、蒸发、蒸馏、分液B. 过滤、蒸馏、蒸发、分液C. 蒸发、蒸馏、过滤、分液D•分液、蒸馏、蒸发、过滤21 .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请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萃取法 B.结晶法 C.分液法 D.蒸馏法 E.过滤法① 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② 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③ 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 )和甲苯(沸点为110.6°C )的混合物。
④ 从碘水里提取碘⑤ 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二,化学方法:(沉淀法、气体法、置换法、吸收法、其它法)1, 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例:,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Cl( Na2SO4 ) HCl ( H2SO4 ) HNO3 (HCl ) NaCl(MgCl2) 2. 气体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一般规律为:CO32F 强酸=CO2 ; NH4++ OH-= NH3例: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Cl( Na2CO3 ) Na2SO4(Na2CO3) CaCl2溶液(盐酸) KCl (NH4Cl) KNO3(KOH) Na2SO4(NaOH) 3. 詈换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詈换反应而除去FeSO4 (CuSO4)4. 吸收法CO(CO2) H2(HCI) H2(CO2) N2(O2) 5. 加热法:CaO(CaCO3) KCl 固体(KClO3): 6. 转化法:CO2 (HCl): CO2(CO): CaCO3(CaO): 7.溶解法:Cu(CuO): Cu(Fe): 三.离子检验法:1、NH4+的检验:⑴实验原理:铵盐与强碱溶液在加热时发生下列反应:NH4C1 + NaOH — NH3 的检验 ⑵实验步骤:① ②③⑶实验现象: ⑷实验结论:2、 C1-的检验:⑴实验原理: NH4C1 + AgNO3 — ⑵实验步骤:① ②③⑶实验现象: ⑷实验结论:3、 SO42-的检验:⑴实验原理:(NH4)2SO4 + BaC12 — ⑵实验步骤:① ②③⑶实验现象: ⑷实验结论:(NH4) 2SO4 + BaCl2 — 【课堂练习1】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A、 某溶液+AgNO3溶液一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B、 某溶液+BaCl2溶液一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C、 某溶液+NaOH溶液一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D、 某溶液+稀硫酸一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O32-二、 焰色反应法:焰色反应:定义: 根据焰色反应所呈现的特征颜色,可以检验 的存在钠、钾 (透过蓝色钻玻璃)属 变化操作步骤:⑴把装在玻璃上的铂丝(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或__、―、―丝)放在酒精灯火焰(最好用煤气灯,它的火焰颜色较浅)里灼烧,直到⑵用铂丝蘸取溶液,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注:实验后,要用 洗净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到没有颜色时,再分别蘸取碳酸钠、氯化钾等溶液作实验【课堂练习2】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C、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D、可确定该物质中不含钠元素【课堂练习3】鉴别下列物质只能用焰色反应的是A、碳酸钾和氯化钾B、氯化钾和碳酸钠C、氯化钠和氯化镁D、氯化钠和氯化钾三、 灼烧法:如何鉴别某纤维是蛋白质纤维?【精彩例题】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4+B、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C、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a+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可能存在Ag+或SO42-或CO32-或SO32-【达标提高】一、选择题:1、现有有试剂:①蒸馏水②AgNO3溶液③BaCl2溶液④稀HNO3,欲检验硝酸银中是否有少量可溶性盐酸盐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是A、①④ B、②④2、下列实验中用错试剂的是( )A.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C.用稀盐酸洗去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铜C、①② D、①②③B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D. 用碱石灰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3.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A.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铜 B.盐酸硝酸银氯化钠 硝酸钠C.氢氧化钠硫酸镁碳酸钠硫酸氢钠D.氯化钡硫酸钠氯化钙硝酸钙4. 某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依次通入足量NaHCO3溶液和灼热CuO,气体的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的碱石灰,气体体积减 小,但还有剩余气体,以下对该气体组分判断正确的是 ( )A. 一定没有N2,CO和HCl至少有1种 B. 一定有N2,HCl和COC. 一定有N2,CO和HCl至少有1种 D. 一定有N2和CO,没有HCl5、 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 )A. 用加入适量铜粉的方法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AgNO3B. 用洗气瓶中的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C. 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仅加入BaCl2溶液,以检验未知溶液中的SO42-D. 先后添加石蕊试液、BaCl2溶液,将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钾 五种无色溶液鉴别开6、 做焰色反应实验用的铂丝,每试验一种样品后都必须 ( )A.用水洗涤2〜3次后再使用 B.用盐酸洗涤后,经蒸馏水冲洗,方可使用C. 用滤纸擦干后才可使用D. 用盐酸洗涤后,再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到没有颜色,才可使用7、 为了鉴别硫酸溶液和水,设计了 5种方案:① 用量筒量取相同体积的两种液体,分别置于两只相同的烧杯中,置于托盘天平两托盘上,质量较大者为硫酸溶液② 取样,分别加入无色酚欧试液,能使酚欧变色的是硫酸溶液③ 以电导装置分别测试它们的导电性,导电能力强的是硫酸溶液④ 在两种液体的试样中,分别加入少量铁粉,铁粉溶解且生成浅绿色溶液的是硫酸溶液⑤ 取两块完全相同的小木块,分别置于两种液体中,露出体积大者是硫酸溶液你认为上述方案中不合理的是()A.只有② B.只有①②C.只有②③④ D.全部8、 右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 洗气:除去CO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 ;(2) 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放;(3) 集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时,气体应从装置的 端通入(填“A”或“B”,下同);若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则气体 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应先装满水,气体 端通人4) 贮气: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 端通人5) 量气:若要测定实验室制得的少量O2的体积,则应在瓶内先装满水,再将O2从 端通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