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江湖文化江湖是干什么的呢?它是游民觅食求生的场所,游民脱离了宗法网络、一无所有,他们 为最基本需求——生存而奔走奋斗我们经常说的江湖有三个意义第一是大自然中的江湖江湖作为一个词在先秦就已经出现,最初的意义就是指江河湖 海这是最原始的意义第二是文人士大夫的江湖这个江湖偏重其人文意义,是文人士大 夫逃避名利的隐居之所如果在争名夺利的斗争中,或者失败了,或者厌倦了,他便全身而 退,向往一个安静的所在,这个所在往往称之为江湖这种江湖是干什么的呢?它是游民觅食求生的场所,游民脱离了宗法网络、一无所有, 他们为最基本需求——生存而奔走奋斗他们空手练空拳,全凭个人心智、力量和勇气、胆 量以求生存、安全和发展因此,这个江湖没有了士大夫江湖的与世无争的气度,这里不仅 要“争”,而且在“争”的时候没有了主流社会中的“争”所应该遵守的规则从总体来说,江湖是无形的,但是江湖人能感觉到它的存在我们从《水浒传》中也看 到江湖确实存在我下面列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林冲发配到了沧州,在一个酒店里,酒店 主人向他介绍说俺这村中有一个大财主,姓柴,名进,此间称作“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唤 作“小旋风”江湖上都唤作小旋风”这句话值得注意,“小旋风”是柴进的一个绰号, 我想柴进跟主流社会往来的时候,向达官贵人、文人学士递名帖的时候,绝不会写上“小旋 风”三个字,因为这“小旋风”三个字只是属于“江湖”的。
从这里看出江湖确实是有的, 江湖上的宋江见到柴进要称小旋风,晁盖、王伦这些人见到柴进,或柴进见到他们,也都可 以用小旋风这个绰号沟通交流然而在主流社会绝对不行,而且主流社会的人们视有这类绰 号的人物为匪类,是被打压的统治者要想打压某人,也往往要给他起一个江湖绰号清风 寨的知寨刘高一心陷害宋江,抓住宋江之后,宋江自称张三,是个良民,到这里来是做买卖 的而刘高想把他断成盗贼,于是在给宋江做档案时,把他称之为“郓城虎张三”有了绰 号,一看就是江湖上的人,而江湖人就离土匪不远了这是江湖黑话只有江湖人用,用于内部沟通二十多年来,由于宽松,人们也厌倦了 “文革”中革命话语的贫乏,在语言上好奇,便从通俗小说和社会下层流行的一些江湖黑话、 秘密语中吸收词汇,如“大腕”“大款”“走穴”之类的江湖黑话成为十分流行的词语很 多外国青年习中国语言时,与江湖艺人接触比较多,认为这些才是流行于中国民间的活语言, 很是认真地学了许多,辛辛苦苦到中国来学习中国语言,结果学了一嘴流氓话走,还自以为 是得到了中国语言的精粹如果有人非得问江湖到底是什么,到底在哪里?我就说江湖在城镇,也在乡村;在热闹 的繁华的市井,也在荒寒闭塞的山野;在四通八达的道途,也在湖光飘渺的湖海。
也就是说 哪里有江湖人的身影,有江湖人在那里为生活而奋斗,哪里就有江湖《水浒传》中许多地方写到了江湖,如东京桑家瓦子里有说话人在那里演说《三国志平 话》;郓城县的勾栏里有白秀英到那里去演唱诸宫调;渭州街头有打虎将李忠在那里打把势 卖艺;揭阳镇上病大虫薛永在那里耍枪弄棒,以博衣食这些地方因为有了江湖人的奋斗便 成为了江湖从空间上来说,市井、乡村、道路、湖海都可以是江湖,也都可以不是江湖, 关键在他是不是江湖人活动的场所水浒传的绿林文化从《水浒传》这本古典名著可以看出中国绿林事业的文化根源所在那就是根植在广大 人民群众心目中的绿林豪侠事业与绿林文化思想体系所谓的绿林文化是种俗文化与雅文化 相结合的复杂的文化体系,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形而上的政治利益的表现特征,同时还具体 包含了散落在民间形而下的绿林文化人格崇拜的思想体系同时它的思想渊源又是儒、道、 墨三家思想的结合,虽然具有复杂性甚至矛盾性,但同时也表现出这种绿林文化丰富的文化 特征本文具体结合《水浒传》原著对其表现出的绿林文化特征等问题进行探讨其实绿林文化从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战国时期出现的大量的侠客、义士就是这种绿林 文化的雏形它的文化渊源来自于代表小生产阶级的墨家思想,但是它是种散落在民间俗文 化和雅文化的有机结合,所以它的思想渊源还有来自儒家甚至是道家的思想体系。
表现出一 定的复杂性,及丰富性可以说儒、墨、道三家思想的互补,以及民间俗文化对其形而下的 理解便是本文说要论述的绿林文化的内涵所在逼上梁山”是梁山好汉上山聚义的共同原因《水浒传》这部小说反应了宋朝社会“遍地不公”的社会现象尽管宋代出现了繁荣的 城市经济和都市社会,以及相应的文化建设等,但高度集中的城市经济,必然会导致人们在 权力、金钱、利益,以及与之相关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等方面需求的无限增大和残酷争夺,从 而引起很多社会问题在政治上有像蔡京、童贯、高俅那样的奸臣当道,混乱朝纲梁中书 给他岳父的蔡京准备的生辰纲就是民脂民膏十万贯(第十五回);身居高职的高太尉本来只 是一个“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 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的“破落户”(第一回)而在衙门内贪污受贿现象 又是屡见不鲜如武松发配到孟州时,那里的囚犯对他说:“好汉,你新到这里,若有人情 的书信并使用的银两,取在手头,少刻差拨到来,便可送与他,若吃杀威棒时,也打得轻 若没人情送与他时,端的狼狈我和你是一般犯罪的人,特地报你知道岂不闻‘兔死狐悲, 物伤其类'?我们只怕你初来不省得,通你得知。
武松道:“感谢你们众位指教我小人 身边略有些东西若是他好问我讨时,便送些与他;若是硬问我要时,一文也没!”众囚徒 道:“好汉!休说这话!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只是小心便好在《水浒传》中,英雄好汉虽然很暴力,但却必须是忠义之士忠义之中,义是最重要 的,义最后形成了中国社会最普遍的价值观,一直延续到现在,这就是哥儿们义气异性结 拜之后就是兄弟,在新《水浒传》中,一直反复强调兄弟之情、兄弟之义,特别是新《水浒 传》的主题曲更是如此义在宋江之后又加上了忠,也就是要有国家及上下级概念忠义文 化一直是江湖帮派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各种帮派都会设置各种帮规,而帮规要体现的就是忠 义文化一方面忠义文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一致,使帮派能存活于社会;另一方面则是用这 种思想意识去控制与约束,是一种精神管理的需要《水浒传》夸大了忠义,或是用忠义美化帮派、暴力团伙在这点上新《水浒传》缺少 质疑与批判而且,在新《水浒传》中,不断展现了各英雄大吃大喝的场面,这种大碗喝酒, 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的简单快乐与平均主义生活也是许多人加入帮派时所追求的美好生活 而实际情况或是现实情况则是帮派是靠暴力,是靠搏命斗狠获得地位及金钱的,这就决定帮 派利益分配也必须体现这一点。
《水浒传》如果是现代人写,肯定不会写宋江因征伐方腊而 使梁山消亡现代人会更注重一百零八个好汉的矛盾与斗争几人结义尚很难维持,108人 更是很难处理的复杂关系,更何况不少好汉都是很暴力、思想很简单的粗人,而另一些人则 是一些过去的官员、武将另外,梁山好汉之间也是有山头,有小帮派,好汉之间有亲疏, 有些更有矛盾,用义气、用兄弟就能解决摆平一切,现代人是很难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