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定义 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如“画蛇添足”“自相矛盾”“望梅止渴”1、滥竽充数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近义词:名不副实、掩人耳目、鱼目混珠反义词:货真价实、名副其实2、四面楚歌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出处: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攻占秦都以后,烧杀掳掠,人民怨声载道汉王刘邦趁机出击想衣锦还乡的项羽,让大军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以为汉军已经攻占楚地,以为天要灭他,只好边饮酒边唱歌,悲壮自刎身亡3、毛遂自荐 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出处: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近义词:自告奋勇反义词:自惭形秽4.程门立雪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近义词:尊师重教、程门度(du)雪、立学求道时值隆冬,天寒地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程门立雪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他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5.割席绝交 割断席子,表示断绝交情,不再来往近义词:割袍断义反义词:桃园结义割席绝交典故 东汉灵帝时,管宁和华歆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管宁和华歆一起锄菜园子,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把金子看做与瓦石没有区别,照常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到手里看了看,然后扔掉了还有一次,管宁和华歆又同席读书的时候,忽然有坐轿子的官员从门前过去管宁仍然照常读书,华歆却忍不住放下书本跑出去看管宁看他这样不专心读书,又羡慕做官的人,便割断席子,彼此分开坐位,面色严肃地对华歆说:从现在起,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6.刮目相看 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一个人;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近义词:另眼相看、另眼相待、刮目相待反义词:视同一律刮目相看典故 吕蒙初不习文,孙权开导他说:“你们如今都身居要职,掌管国事,应当多读书,使自己不断进步吕蒙推托说:“在军营中常常苦于事务繁多,恐怕不容许再读书了孙权耐心指出:“我只不过叫你多浏览些书,了解历史往事,增加见识罢了东汉光武帝担任着指挥战争的重担,仍是手不释卷曹操也说自己老而好学你们为什么偏偏不能勉励自己呢?”吕蒙从此开始学习,专心勤奋,他所看过的书籍,连那些老儒生也赶不上鲁肃继周瑜掌管吴军后,上任途中路过吕蒙住地,吕蒙摆酒款待他鲁肃还以老眼光看人,觉得吕蒙有勇无谋,但在酒宴上两人纵论天下事时,吕蒙不乏真知灼见,使鲁肃很受震惊酒宴过后,鲁肃感叹道:“我一向认为老弟只有武略,时至今日,老弟学识出众,确非吴下阿蒙了吕蒙道:“士别三日,但更刮目相看7、百步穿杨 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明典 故 春秋战国,楚国名将养由基从小喜欢射箭,他学射箭非常专心,每天坚持练习,终于炼成极高的射箭本领,他能在百步远的地方射中杨柳的叶子,而且射一百次,中一百次晋军进犯楚国,他用箭射晋军,百发百中,立下赫赫战功。
8.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向的人,做事一定会成功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在人生的每个驿站上留下一段段不悔的回忆流泪不是失落,徘徊不是迷惑,成功属于那些战胜失败、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梦想而又异常自信的人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