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转序汉川三期500kV输电线路工程基础工程转序 (设 计 汇 报 材 料)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二○一二年四月 武汉批 准: 何 勇审 核: 方 晴编 写: 陈 小 佳目录1. 工程简介2. 地质水文状况3. 基础选型4. 基础使用情况5. 基础材料6. 工程设计主要特点7. 工代服务8. 符合性评价1.工程简介汉川三期500kV输电线路工程由3部分组成:汉川三期~玉贤(一般线路段)、汉川三期~玉贤(大跨越段)、玉贤变~军山变段1.1汉川三期~玉贤(一般线路段),线路起点位于武汉市蔡甸区的葛洲坝~玉贤500kV线路(以下简称“葛玉线”,葛玉线和玉军Ⅱ回在玉贤变侧双回同塔架设)玉贤变出口侧π开点(葛玉线758#两侧),迄点位于孝感汉川市的拟建汉川电厂三期500kV升压站,全线按双回路设计沿途经过孝感汉川市和武汉市蔡甸区,一般线路长度17.201km(其中同塔双回16.513km,π开点单回路架设0.688km),汉江大跨越长度1.402km(同塔双回架设)本工程一般线路采用4×LGJ-300/40型钢芯铝绞线,地线一根为24芯OPGW光缆,另一根为JLB35-120型铝包钢绞线1.2汉川三期~玉贤(大跨越段),为汉江跨越段,参照大跨越设计,线路总长1.402km(双回)。
汉江跨越段线路起始杆塔为,汉江北岸单回路锚塔K01、K02,终止杆塔为,汉江南岸单回路锚塔K05、K06杆塔号为审定后独立编号,汉江跨越段线路前进方向为:汉江北岸(汉川电厂)~汉江南岸(玉贤变)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为汉川电厂三期~军山变线路,线路前进方向左侧为汉川电厂三期~玉贤变线路汉江跨越段线路,跨越直线塔采用双回路直线塔,耐张锚塔采用单回路耐张塔K00~K01(K02) 、K05(K06)~K07导线采用4×LGJ-300/40型钢芯铝绞线,K01(K02)~K05(K06)导线采用4×LHA1/G2A-300/70型钢芯铝合金绞线1.3玉贤变~军山变段起点为位于武汉市蔡甸区的500kV玉贤变电站,迄点为位于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500kV军山变电站本工程包含新建部分、换线部分、恢复连接部分和调整部分共4部分分别说明如下:①新建部分,线路起点为永安镇葛玉线730#双回分支塔,迄点为500kV军山变电站,新建线路长度为25.838km,按同塔双回路设计,新建线路利用原葛玉线730#双回分支塔和原玉军Ⅱ回86#双回终端塔;②换线部分为利用葛玉/玉军Ⅱ回双回同塔架设线路,线路起点为500kV玉贤变电站,迄点为永安镇葛玉线730#双回分支塔,长度为12.4km,本期按省公司会议纪要暂缓实施,但需更换一根48芯OPGW光缆;③π开点恢复连接部分,在永安镇原葛凤线π进玉贤变线路的π开点恢复连接,新建线路长度为0.565km,按单回路设计;④军山变调整部分,本工程需调整原玉军Ⅱ回线军山变侧进线,新建线路长度0.297km,按单回路设计,新建线路利用原玉军Ⅱ回85#双回分支塔。
新建部分线路总体走向由北向南,沿线经过武汉市蔡甸区玉贤镇、永安镇、桐湖、奓山镇,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黄陵镇、军山街等地;沿线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房屋密集,沿线有集中林区,树木种类以松树为主线路跨越通顺河、杜家台分蓄洪区和诸多湖滨地区全线共采用五种基础型式即掏挖基础(TW型)、板式基础(B型)、混凝土台阶基础(J型)、人工挖孔桩基础(WZ型)及钻孔灌注桩基础(GZ型)2. 地质水文状况2.1汉川3期~玉贤(一般线路段):线路所经地貌单元:低丘、垄岗、湖汊、汉江一级阶地地貌处于低丘地貌的塔位有:G1、G1.1,该地貌地段地势起伏相对较大,基岩埋深相对较浅,主要分布树木等;处于垄岗地貌的塔位有:G2~G15、G23~G25,该地貌地段地势稍有起伏,呈缓坡状,相对高差不大,主要分布旱地、水田、树木等;处于湖汊地貌地段的塔位主要有G16~G22、G26~G29,该地貌地段地势平坦开阔,主要分布水塘、水田、菜地等;处于汉江一级阶地地貌地段的塔位主要有G30~G45、该地貌地段地势平坦开阔,主要分布水塘、水田、菜地等所经地段各塔位及附近未发现断层、滑坡、岩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沿线地下水主要有三种类型:上层滞水、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
上层滞水、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垄岗地貌的冲沟、一级阶地及湖汊地貌地段主要接受地表水体及大气降水的补给,水量相对较大,以径流及蒸发方式排泄,地下水位受地表水位影响较大,水位埋深一般0.5~3.0m;基岩裂隙水分布于低丘及垄岗地貌岗地、岗坡地段的基岩裂隙中,水量微弱,水位埋藏较深2.2汉川三期~玉贤(大跨越段)处于汉江一级阶地地貌地段的塔位主要有G30~G45、该地貌地段地势平坦开阔,主要分布水塘、水田、菜地等所经地段各塔位及附近未发现断层、滑坡、岩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2.3玉贤变~军山变段线路所经地貌单元:低丘、垄岗、湖汊、河流一级阶地地貌处于低丘地貌的塔位有:T46、T49~T50、T57、T59~T60、T63、G1该地貌地段地势起伏相对较大,基岩埋深相对较浅,主要分布树木等该地段自然地面标高一般为25.0~65.0m处于垄岗地貌的塔位有:T2~T11、T19、T21~T22、T29~T37、T39~T45、T47~T48、T51~T54、T56、T58、T66、N1该地貌地段地势稍有起伏,呈缓坡状,相对高差不大,主要分布旱地、水田、树木等该地段自然地面标高一般为19.5~30.0m处于湖汊地貌地段的塔位主要有T12~T18、T20、T23~T28、T38、T55、T62、T64~T65、N2~N3。
该地貌地段地势平坦开阔,主要分布水塘、水田、菜地等该地段自然地面标高一般为19.0~25.0m处于河流一级阶地地貌地段的塔位主要有T61该地貌地段地势平坦开阔,主要分布水塘、水田等该地段自然地面标高一般为18.0~25.0m根据本院勘测资料判断,沿线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根据土壤电阻率值显示:垄岗地貌、一级阶地及湖汊地貌土壤对接地装置等金属为强~中等腐蚀性为主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线路所经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据《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和《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 50260-96)规定,可不考虑地震力对基础的影响3. 基础选型根据沿线地质状况以及所使用的杆塔型式,基础规划选型如下:优先采用原状土基础,塔位地基为无地下水影响的受力不大的塔位采用掏挖基础;地下水丰富或塔位受地表汇流影响不易采用原状土基础的塔位采用现浇台阶基础,地基承载力较差则采用现浇板式基础;遇到流塑地质条件,开挖困难,上述基础满足不了是采用灌注桩基础。
1)掏挖基础该基型采用人工掏挖成形,由于掏挖的基坑较小,未扰动基坑周边原状土,充分利用原状土的强度,可大幅度提高基础抗拔能力,同时降低基础混凝土方量、钢材用量和挖方量,且不用支模板,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性本线路由于山区基岩上部残积层多为硬塑~可塑粘性土,厚度不匀,另外,选用硬塑~可塑土层作为持力层的塔位也占有相当比例,适合采用掏挖式基础2)现浇板式基础该基型适应的地基条件很广,可以用于有或无地下水硬塑、可塑及软塑一般粘性土地基,适用于各型直线塔和转角塔该基型的特点是可以浅埋,开挖方便,可避免深挖泥水坑的困难当基底有一层稍硬的土层时,底板四周不用支模,施工方便该基型比刚性混凝土基础可节省大量混凝土和土石方量,钢材用量稍多,但在软塑土地区总投资节省显著3)现浇阶梯基础该基础是通用的基础型式,适应的地基条件较为广泛, 适用于各型直线塔和转角塔该型基础的特点是混凝土方量较多,但是钢材耗量较少,施工较为简单4)挖孔桩基础 在上部荷载太大,山区地形条件太差,造成原状土基础加高、加深值太大,其它原状土基础难于满足要求时,挖孔桩基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性挖孔桩基施工时,为避免坍塌等事故,需做好护壁5)灌注桩基础在上部荷载太大,地基条件太差,其它基础难于满足要求时,桩基仍不可避免。
4. 基础使用情况4.1汉川3期~玉贤(一般线路段):基础型式个数所占比例掏挖式基础42.13%现浇板式基础4423.40%现浇阶梯基础2010.64%人工挖孔桩基础168.51%灌注桩基础10455.32%合计188100%4.2汉川三期~玉贤(大跨越段):基础型式个数所占比例灌注桩基础24100%合计24100%4.3玉贤变~军山变段基础型式个数所占比例现浇板式基础12849.23%人工挖孔桩基础5220%灌注桩基础8030.77%合计260100%5. 基础材料5.1汉川3期~玉贤(一般线路段):序号名 称材 料规 格数 量单 位1钢材HPB235/HRB335Φ8~Φ32366.843t2地螺Q345/35#Ф52~Ф6448.534t3基础混凝土C253812.8m34基础混凝土C202839.49m35混凝土垫层C10/C15148.2m36护坡、挡土墙、块石垫层/295.0m37混凝土保护帽C1051.0m35.2汉川三期~玉贤(大跨越段):序号名 称材 料规 格数 量单 位1钢材HPB235/HRB335Φ8~Φ32277.8t2地螺Q345/35#Ф52~Ф6412.57t3基础混凝土C251888m34基础混凝土C201219.2m35混凝土垫层C10/C1555.2m36护坡、挡土墙、块石垫层/m37混凝土保护帽C1045.0m35.3玉贤变~军山变段:序号名 称材 料规 格数 量单 位1钢材HPB235/HRB335Φ8~Φ32486.2t2地螺Q345/35#Ф52~Ф6422t3基础混凝土C254652.6m34基础混凝土C202880.3m35混凝土垫层C10/C15350m36护坡、挡土墙、块石垫层/300m37混凝土保护帽C1065m3各种基础材料类型如下:掏挖基础: C20级;现浇板式基础: C20级;现浇台阶基础: C20级;人工挖孔桩基础: C20级;灌注桩基础: C25级;混凝土保护帽: C10级;基础垫层: C10、 块石;基础钢筋:普通钢筋 HRB335(Ⅱ)级筋、HPB235(Ⅰ)级;地脚螺栓: Q345,35#。
6. 本工程基础设计主要特点6.1 根据本工程地形地貌和地质特点,尽可能使用原状土基础,有效的保护了环境6.2 为保护环境,减小基坑、基面开挖土方量,减少塔基护坡、护坎,保护自然植被,本工程部分铁塔采用全方位长短腿配合高低主柱基础,对基础保护范围不够的塔位基础一般采用深埋处理,从设计上做到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破坏6.3 提倡绿色施工本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时,各塔位从现场基坑开挖、浇制到基坑回填等施工用地必须全面规划,充分使用,而不要多处占用,大面积损坏自然环境、植被等6.4 本工程塔型种类较多,工期较紧,为减小施工、加工工作量,基础设计时我们在合理控制基础造价的前提下,通过基础形式地合理归并、施工详图地合理表达等方面更加细致的工作,尽量减少基础种类,方便施工6.5 全部采用CAD方式出图,设计文件齐全,资料完整,满足施工及运行的要求7.工代服务按业主要求按时交付了基础施工图设计图纸,为工程如期开工创造了条件工程开工以后,在监理的主持下对基础施工图和杆塔结构图进行了会审,设计人员详细的介绍了工程的特点和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各位领导和专家对设计文件进行了评审,对各方提出的意见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解答,对不合理的设计进行了改进,以满足工程进展的要求。
我院注重工代服务工作,为本工程成立了工代小组工代组成员由本工程的主要设计人员组成工代人员经常主动与监理,施工单位联系,了解工程进展和所遇问题并能及时解决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并注意不断完善和改进我们的工程设计,以保证工程设计质量截至目前为止,我院共发出工程变更单2份,详见具体的工程变更单总之,我们在工程设计中,我们克服了塔型众多、地质复杂、工期紧等种种困难,按期提供基础设计图纸,并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及时的工代服务,为基础的顺利施工创造了条件同时,在我们的工地服务工作中,十分注意留心我们的设计意图是否能够顺利、有效的得以实施,注意实际施工完成的结果与设计最初意图是否一致,对实施起来有困难的设计方案,或者实施完后与我们原来的设想有较大差距时,我们都认真反思我们的设计思路,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我们的工程设计,保证和提高工程设计质量8.符合性评价从本工程我们工代工作中收集到的情况看,基础部分实际施工的效果与我们的设计意图比较一致施工中反映的一些开挖后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及其他的一些设计考虑不周的问题,经过及时核实处理后,实施完成后的效果也是比较满意的7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2012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