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比较汉唐明三朝宦官问题的异同点

ba****u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57KB
约4页
文档ID:167309030
比较汉唐明三朝宦官问题的异同点_第1页
1/4

试比较汉唐明三朝宦官问题的异同点宦官专权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面,同时也是专制政权所特有 的毒瘤纵观世界史,只有中国出现过这个问题,其他各国从未有过! 因此宦官专权也可视做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宦官的历史几乎和中国 的封建史共始终,最早的宦官据说出现在周朝(记不清了,多多包涵)! 而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宦官专权应该是嫪毐,不过因为他是假太 监,因此严格来说这不算真正的宦官专权在他之后就是臭名昭著的 赵高,他才是第一个由宦官执掌大权的人!此先例一开,之后历朝历 代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其中尤以汉唐明三朝最为严重!说了这么多废话,现在来谈一下三个朝代的共同点:首先,这三 个朝代都是长期统一的朝代,汉唐明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持续时 间最长的几个统一王朝为什么这长期统一的王朝容易出现宦官专 权,我觉得由于国家的长期统一稳定,往往容易使得统治者生活腐化, 这样就给了他们身边的宦官讨好拍马的机会,久而久之皇帝就容易相 信他身边的宦官,而愿意把权力交给他们!其次,宦官专权大多出现 在王朝的中后期这是因为一般王朝初期,统治者大多有出生入死打 江山的经历,因此都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面对繁重的国事, 他们往往能坚持下来。

但到了中后期,皇帝大多生长在宫廷,既没有 充沛的体力也没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来应付繁重的国事,这就给了最接 近皇帝的宦官们以窃取最高权力的机会!最后一点,这三个朝代都是 汉人的政权少数民族统治汉人,因为他们在人数上远远少于汉人, 因此他们的统治者警惕性很高,就象斯巴达人一样(这点尤以满清为 甚)!因此他们的皇帝不像汉人那样娇生惯养,同时生活也不太奢华, 对宦官的依赖也就少,宦官也不大容易取得权利!接着说一下,这三个朝代宦官问题的不同之处!首先,起因不同 汉代的宦官专权是为了对抗外戚而产生的,因为东汉中后期的皇帝大 多比较短命,因此即位的皇帝大多年龄很小,这个时候权力就掌握在 太后手中,太后要控制朝政,就必须要依赖外戚但当小皇帝长大后, 就会和外戚发生冲突,但由于外戚把持了朝政,朝庭上的大臣多是外 戚集团的人,因此皇帝要想夺权就必须依靠身边的宦官这样等到推 翻了外戚,皇帝为了嘉奖帮他夺权的宦官,就会给予他们权力,再加 上皇帝信任他们要超过信任大臣,所以宦官就很容易控制皇帝来打击 反对他们的文官集团!唐代中后期由于番镇的问题,使得皇帝对武人 不太放心,比较信任宦官,他们认为宦官就象他们的家奴,比较容易 控制,而且宦官也不可能当皇帝,所以不必担心他们会造反。

因此, 皇帝就不断的削弱武将的权力,转而交给宦官,如派往各地的监军就 是为了防止武将的叛变可是,但皇帝把他的警卫部队"禁卫军"的军 权也交给宦官时,形势就发生变化了,这个时候皇帝的人身安全就操 控在宦官手中,这下皇帝就变成了傀儡了,任由宦官们摆布了明朝 的宦官专权则是由于制度的原因,在历朝历代,只有明朝的宦官可以 享受读书的权力,而且还可以正大光明的处理国家大事,这些都是合 法的!因为明朝的中央集权可以说到了极致,皇帝的权力由于宰相的 被废除而大大的加强了,可是随之而来的是皇帝要处理的事务也就越 来越多皇帝精力再好也忙不过来,尽管有内阁辅助,但内阁说到底 只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他们没有决定权的,他们只能提出建议,然后 由皇帝来决定因此在皇帝身边就必须有人来帮助他,而宦官则是最 好的人选这就有了司礼太监和秉笔太监这两个职务起初,司礼太 监只是为皇帝阅读由内阁递交上来的奏章,并将其中的重点画出交由 皇帝阅览,他们做的是减轻皇帝负担的工作但到了后来,由于皇帝 对处理国事的兴趣越来越低,因此就有了为皇帝批阅奏章的秉笔太 监这样大权就落到了宦官的手中!其次,专权的形式不同汉代和明代的宦官专权的形式有些相似,都是通过皇帝来达到专 权的目的,但又有所区别。

汉代的宦官是通过取得皇帝的信任,向皇帝提出他们的意见,从 而达到控制朝政的目的!明代则是通过代皇帝批阅奏章来达到控制的 目的!而唐代的宦官则比较直接,他们掌握了皇帝的生杀大权,把皇 帝当作了傀儡,直接掌握权力,有点类似历朝历代的权臣!最后,危 害的程度不同汉代的宦官对国家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使朝政陷于混乱,尤其是在 财政上,他们大多贪得无厌,是加速王朝灭亡的催化剂!唐代的宦官 对皇帝和皇权的危害比较大,因为他们控制了禁卫军,所以对皇帝的 人身安全有了威胁,甚至直接参与对皇帝的废立!而明代的宦官则有 点区别因为明代的宦官是机会受正规教育的,他们中间不少人也有 为国为民的,对国家也是有所贡献比如神宗时的冯保,他和张居正 一起执政,正是由于他支持张居正的改革,才延缓了明朝的灭亡!当 然更多的是为满足私欲而危害国家的人!因此明一代的宦官对明朝是有功有过的!唐的宦官往往和藩镇相互勾结,内外呼应李诉这种名将在外镇 的时候也不例外另外唐的宦官没有明的宦官那种权力他们虽然有 过弑君的行为,但是绝没有多大的行政权力,不象明的宦官可以掌握 东西厂、锦衣卫这些权力很大的特务机构(其实是监察机构的一部 分)唐的宦官掌握的往往只有左右神策军和枢密院,这些只是皇帝 的禁卫机构,不涉及外庭政治。

在一般的时期,唐的宦官与朝官基本 上是对立的关系实际的权力并没有从中枢转移出来,所以带来很大 的矛盾很多宦官都觊觎着有一个名位,但是往往不能遂愿像李辅 国这种大宦想做宰相,都被其他宰相集体拒绝正是因为这样,所以 基本上过一段时间就要爆发一次冲突,要么皇帝出面拿掉宦官,要么 借朝臣除去宦官甘露之变可以说是矛盾最尖锐时期的体现尽管有 人(甚至宰相)依附于宦官,但是僖宗以前,宦官始终是无法顺利操 控政治的穆敬两朝,宦官有拥立之功,但是由于中枢有裴度等一班 老臣,宦官始终不敢染指朝政,只好带坏皇帝,暗地里下手牛党成 员大多是依靠宦官上台的,但是宋申锡案后,牛僧孺都觉得宦官做得 太过火了,以抗议的姿态请求罢相所以,我认为唐的宦官之所以看 起来很嚣张,主要还是由于和皇帝距离近的关系后来当宦官真正介 入政治的时候,藩镇又占了上风监军制度可以说是宦官出风头玩弄 权力的一个大方面此事不知道误了多少人唐武宗时出兵泽潞,李 德裕力主不用宦官监军,取得了大成功很遗憾,这个没有保持下来。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