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50204- 2002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修改(版)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名 称现 象严重缺陷一般缺陷露筋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裹而外露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蜂窝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而形成石子外露孔洞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均超过保护层厚度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夹渣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超过保护层厚度疏松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裂缝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混凝土内部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连接部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响结位缺陷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能的缺陷构传力性能的缺陷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外形缺陷曲不平、飞边凸肋等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外表缺陷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泥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砂、沾污等凝土构件有外表缺陷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主控项目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 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 并经监理 ( 建设) 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 : 全数检查检验方法 : 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一般项目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 : 全数检查检验方法 : 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一般项目检查数量 : 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在同一检验批内, 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且不少于 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10%,且不少于 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 5m左右划分检查面, 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 10%,且均不少于 3 面;对电梯井,应全数检查对设备基础,应全数检查表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 (mm)检验方法基础15轴线独立基础10钢尺检查位置墙、柱、梁8剪力墙5≤ 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 5m10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全高 (H)H/1000且≤ 30经纬仪、钢尺检查层 高± 10标高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全 高± 30截面尺寸+8,-5钢尺检查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25,0钢尺检查电梯井井筒全高 (H) 垂直度H/1000且≤ 30经纬仪、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82m靠尺和塞尺检查预埋设预埋件10施中心预埋螺栓5钢尺检查线位置预埋管3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5钢尺检查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表 6-5 砼原材料称量允许偏差(﹪)材料名称允许偏差水泥、掺合料± 2粗、细骨料± 3水、外加剂± 2注: 1. 各种衡器应定期核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2. 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采用振捣器捣实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2. 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捣实普通砼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 1.5 倍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0.5 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吊环、预埋件等;振捣器插入下层砼内的深度应不小于 50mm.3. 当采用表面振动器时, 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4. 当采用附着式振动器时, 其设置间距应通过试验确定, 并应与模板紧密连接5. 当采用振动台振实砼时,宜采用加压振动的方法,压力为1~3KN/㎡ .在砼浇筑过程中, 应经常观察模板、 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 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 1~ 1.5h, 但不超过砼的初凝时间时继续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