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础知识复习

ba****u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49KB
约7页
文档ID:156222015
基础知识复习_第1页
1/7

2007高三政治专业班复习资料《经学常识》第一轮复习之六基础知识复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六)【一、考点展示】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知识要点:1.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及求实心理所引发的消费现象的表现及对它 们的评价(提示:如何区分从众与攀比);2. 若干值得倡导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提示:它与提倡贷款消费 矛盾吗?);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提示:与鼓励消费矛盾吗?)二、知识结构】消费心理面面观'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表现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j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做理智的消费者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三、考点讲解】1、 身边有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某商品有新的款式上市,不用很长时间,便会 “你有我有全都有”A、有 B、没有2、 你挑选服装的要求是(只能选一个)A、新奇、前卫、突出个性 B、质量好、大方3、 如果让你选一款车,你会更注重A、外形、款式 B、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4、 同学请你吃一顿饭花了 200元,如果有机会请他吃饭,你准备用多少钱A、150 元 B、200 元 C、300 元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消费心理面面观:1、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之一注: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收入水平、商品价格;自然条件、社 会环境(经济、政治、文化、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等、个人经历等主观因素:消费预期、 消费偏好、消费心理(课本阐述了四种常见的消费心理,此外还有其他如爱买心理、安全心 理、求便心理等)案例分析一1、 有一位妈妈最怕给女儿买衣服,女儿想买的,妈妈不愿意,妈妈想买的, 女儿看不中每次都闹得不欢而散妈妈认为,穿衣服不能太张扬,和周围的 女孩打扮的一样才好女儿坚决不同意:“同学都穿这样的衣服,我不要!” 她总是挑选那些和别人迥然不同的衣服妈妈和女儿的消费心理有什么不同?怎样评价她们的消费心理?(1)妈妈的消费属于从众心理,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消费时往往会不由自主 地仿效他人,其消费行为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和别人行为的带动,是一种比较普遍 的消费心、理2)女儿的消费属于求异心理具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通过消费个性化的商品来展示个性,表明与众不同,在一定程度上 可推动新产品、新工艺的出现,但展示个性应考虑社会的认可与代价案例分析二】2、 据调查,一些大城市的中学生“吃的看广告,穿的看牌子,玩的看流行”的 现象比较严重三口之家,一个孩子的消费甚至超过了父母消费的总和,给家庭 经济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但许多家长无奈的表示:人家的孩子都这样,我也 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矮半截,抬不起头来1) 这是一种什么消费心理?怎样看待它?(2) 什么样的消费心理才是理智的?为什么?答案:(1)这是一种攀比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购买商品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用 和生活需要,而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富有,以获得一种优越感购买时往往不考虑 自身的经济条件,会给家庭生活带来压力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2)求实心理才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心理在选购商品时考虑到价格、质量、功 能、服务等因素,考虑自己的实际需要,讲究实惠,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 造成经济损失2、对各种消费心理的分析{(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便不由自主地加入,这种消费会受别人 行为、别人评价的影响人们追随时尚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 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来推销总结的商品所以,我们是否 消费应该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从众2)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青年人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个性的展示往往通过自己的消费行为体现出来。

这虽然推动 了新工艺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 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3)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多媒体播放中学生现在消费状况的情况调查,特别指出:中学生在穿戴上的讲究名牌, 在电子产品上的不断升级,并且这种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学生活动:就此现象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这是典型的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这种消 费心理是不健康的4)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有些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即在消费时综合考虑商品的价格、质量、 售后服务等各方面情况,从实际出发,而不是跟风买,搞攀比设问:大家怎么看到这种消 费行为?这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行为,讲究实惠,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是一 种理智的消费行为总之,人们的消费行为往往受到多种消费心理的影响当然,不同的消 费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常常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 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使我们的消费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注意(1) 从众心理表现为“人有我有”从众往往引发流行趋势,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者追随偶 像、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商品。

从众并非一概不对,要作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2) 求异心理表现为“标新立异”求异心理意在展示个性,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发 展,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认可,否则过犹不及3) 攀比心理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攀比心理基于夸耀性心理,是不健康的4) 求实心理根据需要,讲究实惠是一种理智的消费结论:各种消费心理往往是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只不过某种消费行为中某一消费 心理的作用更加突出罢了要注重引导消费心理,使之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二)、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②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 精神消费③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 者的健康和节约资源表现为“5R”绿色消 费”原则体现了新的发展观的要求就是要正确 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P2④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分析案例:准备在碧桂园买一套房子,需要35万元,但我只有5万,你们帮我想个办 法学生:分期付款,贷款我也想到了这样的办法,但我妈妈不同意,说我是超前消费。

我爸爸也不同 意,说还是现在这样好,租房,有多少用多少,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你们帮 我分析一下我妈妈说我是超前消费,我爸爸说有多少用多少是量入为出,适度消 费到底对不对?我想贷款消费到底是不是适度消费?学生分析略教师:量入为出的“入”指的是过去、现在、将来的收入适度消费的“度” 指的是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消费所以我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贷款 消费是适度消费而且贷款消费对消费者来说,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对国家来讲,现在处于 买方市场,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三大马车:扩大消费、扩大投资、扩大出口反之过高的估计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还不起贷则就是超前消费假使我想 贷款买300万的房子则是超前消费据统计,现在贷款买房、买车还不起贷的人 比例越来越高,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高估计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当然,我们也不能像语文书上所学的葛朗台一样过度节俭,这样不利于推动 社会生产的发展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材料:零点调查公司最近在一份题为“都市青年女性消费面面观系列研究”的报 告中指出,中国都市女性在各领域的消费行为中存在严重的盲目倾向零点调查公司在京、沪、穗三地针对十八至三十五岁的青年女性进行了一次 定性、定量的抽查,结果发现:一个月收入不过一千元的年轻女孩可能用的是上 百元的化妆品;一个本打算上街买鞋的女性可能搬回家的是一套精美的装饰品。

漫画:“小儿麻痹症”中国消费四大怪:重腹轻脑;重幼轻老;重节轻闲;重娱轻健调查:你每月的零花钱主要用于(零食、衣服、首饰、充值卡、书、文具、电脑游戏与软件、体育用品、模 型杂志与模型)分析得出:既要重视物质消费又要重视精神消费漫画:“现代棺材”什么是白色污染?请为解决“白色污染”和“资源浪费”出谋划策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得出: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Rescue)调查:你上街买菜会不会自己带篮子A、会 B、不会分析得出:3、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符合 和 标准的消费行为的总称主旨 核心: 漫画:“名大学顺口溜:“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刚够住,两三千元是扮酷,四千 五千真大户!”分析得出:4、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谚语: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劳动是幸福的左手,节俭是幸福的右手探索•应用观点一: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以蜜蜂作比喻,说在蜜蜂的社会里,奢侈之风盛 行,各行各业都兴旺;当节俭之风代替奢侈之风后,社会反而衰落了他由此 得出结论:个人的奢侈也会推动社会进步。

观点二:我国古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请辨析两种观点1) 观点一看到了消费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合理的一面但过分夸大了 消费的作用,以致于鼓励人们铺张浪费,是错误的2) 观点二强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是正确的但忽略了人 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意义,忽略了消费对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是片面的3) 我们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又要提倡勤俭 节约、艰苦奋斗,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实践材料:“白色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弓1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据 统计,每年全国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使用量超过100亿只这种餐具具有三 大危害:一是用它装食品危害人体健康,二是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危 及臭氧层,三是它不易降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1) 上述事实告诉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2) 请为解决“白色污染”“资源浪费”出谋划策答案:(1)保护环境、绿色消费2)①作为消费者应尽量减少使用,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绿色消费观念② 作为企业要从国家和人民生命健康的整体利益出发,杜绝这种产品的生产,积 极从事绿色产业的生产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③ 作为国家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对企业生产的宏观调控和个人消费行为的 引导,坚决关、停一些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

注意以下几点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既要反对超前消费,又要反对抑制消费;注:所谓超前消费,是指超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或个人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2、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理性消费有哪三个要求(“三个避免”)?3、 为什么要倡导绿色消费?什么是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主旨、核心是什么?绿色消费有 哪些要求?绿色消费体现了什么发展观的要求?4、 为什么要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 历史传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之一,应当发扬光大:(2) 现实国情: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要戒奢以俭就是将来国家富强、人 民富裕了,也要继续保持这一作风3) 个人成长:只有戒奢以俭,才能战胜困难,成就事业4)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不反对合理消费,而是说不浪费辨析题1: “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辨析题2:有人说,家庭消费是个人消费行为,与社会无关四、典型例题―、单选1、 甲说:“谢天谢地,我的购房贷款申请终于批下来了乙说:“好不容易, 我多年积蓄的钱终于够买一套房子了对话说明A、 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B、 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C、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甲的消费方式D、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方式2、 下列关于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论述正确的是①消费行为决定消费心理 ②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表现③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④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不理智的消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不定项3、 2005年6与30日《新华日报》载文指出,要在全社会努力倡导健康、适度、环保的绿色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反对奢侈浪费。

鼓励节俭文明绿色消费A、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伟宗旨B、核心是可持续消费C、能消除资源短缺现象 D、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4、 预计2008年,北京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从2003年的1、4万上升到2.2万以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A、是由收入增加引起的 B、表明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减少C、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D、表明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5、 近年来世界的生产厂家都盯着中国并不遗余力地宣传时髦致使许多 年轻人的更换速度超过一年一部这导致了快买快扔的“抛弃型”消费行为手 机的设计使用寿命被人为缩短,浪费增加上述材料表明,快买快抛型消费行为A、是由盲从追求时尚的心理引发的 B、是从众心理引发的C、是求异心理引起的 D、是攀比心理引起的6、 上题材料启示我们A、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B、应注重精神消费C、应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消费D、应注重物质消费多彩的消费巩固练习参考答案:—、单选1.C 2.B二. 不定项3. ABD 4.ABC 5.ABD 6.AC三、 简答题7、 某商场销售的一件西服标价为1688元,有顾客说太贵,有顾客说不贵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产生上述不同观点的原因可能有哪些?8、 2004年8月13日,第28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开幕。

在此前后,到希腊观光 旅游的游客比同期增加了5倍以上,奥运会门票销售很快,这些游客中有的是单 纯观光,有的是观看体育赛事,感受赛场气氛奥运期间,开发商利用体育明星 大做文章,引导消费者的追星心理推销产品,但大部分消费者还是注重产品是否 适用,是否物美价廉运用相关知识,回答材料反映的经济学道理三.简答7、答:(1)认为不贵的可能是认为它的价格与价值相符2) 收入是分配的前提对于低收入者来说可能超出了他们的购买能力对于 高收入的则相反(3) 消费心、理的影响对于具有攀比心、理的消费者来说,选择一件名贵的西服 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对于求实心、理的消费者来说更容易 接受价格低的商品而认为名牌商品的价格太高8.答:(1)体育经济、奥运经济是一种时尚经济2) 从众心理可引发个人消费奥运期间,开发商利用体育明星大做文章,即 利用了人们追星心、理来推销产品3) 个人兴趣会引导个人消费方向奥运期间,观光旅游收入、奥运赛事门票 收入等受个人兴趣的影响4) 求实心、理会引发个人消费消费者还是注重产品是否适用,是否物美价 廉”,体现了求实心理引发消费。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