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氏源流凤(F^ng凤)姓源出有三:1、 出自高辛氏,为黄帝的曾孙帝喾之后,以官名为氏据《左传》记载:“高辛氏时, 凤鸟氏为历正凤盍以官为氏望出平阳、邰阳远古黄帝的曾孙帝喾高辛氏时,以凤鸟 氏的为历正(官名),就是专管历法天文,以指导人们按照季节时令耕田种地和收获的官 他的子孙便以凤为姓,世代相传,称为凤氏另一说,凤氏即为风氏2、 出自姬姓,为唐代南诏国的王族阁罗凤氏之后,由酆姓氏改为凤氏据《通志氏族 略》上记载,凤姓远祖始于周代,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受封于酆地(今湖南省永兴县北), 封为侯爵,称为酆侯其子孙后代就世代以国号“酆”为姓因此,酆姓出自周朝王室之姓, 酆姓起源于姬姓至唐朝时,南诏国的王族阁罗凤氏的后人以凤为姓,称为凤氏3、 出自回族中有凤姓据《中国回族大辞典》载:“凤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 贵州一带 ”得姓始祖:帝喾中国上古历史的“五帝”之一,姬姓,名俊,号高辛氏,黄帝长子玄嚣 之孙,颛顼是其伯父帝喾十五而佐颛顼,封于有辛(今河南省商丘),实住帝丘(今濮阳), 三十得颛顼帝位,都于亳(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在位七十年,享寿百岁葬于濮阳顿丘 城南台阴野之秋山许多古文献认为帝俊就是帝喾。
《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帝俊有中容、 晏龙、黑齿、季厘等子族, “生十日”, “生月十有二”传说帝喾元妃姜原生弃,即后稷,为 周之始祖;次妃简狄生契,为商之始祖;次妃庆都生尧;次妃常仪生挚帝挚承喾的帝位, 九年后禅让给帝尧据《姓氏考略》上记载,凤姓的始祖是高辛氏(高辛氏即帝喾,距今 4500 年以前的人)时的凤鸟氏,当时任历正他的子孙便以凤为姓,世代相传,称为凤氏 故凤氏后人奉帝喾为凤姓的得姓始祖二、迁徙分布(缺)凤姓在大陆和台湾均未排入前一百大姓凤姓当今人数不多,却是一个古老的姓 氏凤凰来仪,是我国上古一种极为祥瑞的象征,司历之官的名称就是“凤鸟氏”,表示四时 都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意思由于上古有这个官,在当时以官为姓的普遍风气下,我国 就出现了“凤”这个姓氏, 4000 多年来凤姓子孙繁衍全国各地根据《姓氏考略》上记载, 凤姓的始祖是高辛氏(高辛氏即帝喾,距今4500 年以前的人)时的凤鸟氏,当时任历正 唐朝时,南诏国的王族阁罗凤氏的后人以凤为姓而根据《左传》记载,凤姓皆以官为姓氏, 望族出于平阳(三国魏置郡,在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邰阳(汉置邰阳县,《百家姓》注邰 阳郡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
三、历史名人凤 纲:汉朝时渔阳人传说他常采百草花以水渍封泥之,自正月开始,到九月末止采 制,埋 100 天,煎 9 次火刚死者以药纳口中,可救活他常服此药,至数百岁不老,后“成 仙”去向不明凤 山:清朝时满洲人以番泽举人袭佐领,充骁骑营翼长,印务章京,累迁参领,总 办北京东安巡捕分局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任副都统,训练京畿陆军光绪三十三年 ( 1907年)升西安将军,仍留京供职宣统三年(1911年)由荆州将军调广州将军,未行 而武昌起义爆发广东革命党人酝酿响应,他不听京中同僚劝阻,抵任时,行至南门夕卜, 被革命党人李沛基抛掷炸弹炸死凤 全:清朝驻西藏帮办大臣 1904 年赴拉萨经过巴塘,见这里水草丰美,易于开垦, 便在这里滞留下来,移民开垦,并对喇嘛势力加以限制由于凤全地位显赫,性情粗暴,对 喇嘛和藏族人民的一些传统习俗不够尊重,加之拉萨分裂势力从中作祟,激起当地叛乱,凤 全被杀,于是有了赵尔丰的平叛和由此生发的对康区影响深远的改土归流风翕如:字邻凡明朝时吴县人以贡生人官崇帧未任汉阳通判,摄县事张献忠来 攻,太守弃印而逃他动员官兵和全城居民,奋力死守贼不能克,退去崇祯年间卫城卫 民有功,升衡州知府。
卒于官四、郡望堂号1、郡望据《百家姓》注凤姓望出平阳、邰阳: 平阳郡:三国魏置平阳郡隋以前的平阳郡,在今山西省临汾西南;从隋起,在今临汾 邰阳郡:周族远祖至公刘所居地汉置邰阳县,据《百家姓》注邰阳郡,现在陕西省武 功县西南2、堂号 励众堂:源自明代凤翕如任汉阳通判兼知县,叛军攻汉阳,太守弃印逃跑,唯凤不忍城 破使百姓受害,聚众固守,终得保全事凤氏堂号“励众堂”源出于此一、姓氏源流凤(F^ng凤)姓源出有三:1、 出自高辛氏,为黄帝的曾孙帝喾之后,以官名为氏据《左传》记载:“高辛氏时, 凤鸟氏为历正凤盍以官为氏望出平阳、邰阳远古黄帝的曾孙帝喾高辛氏时,以凤鸟 氏的为历正(官名),就是专管历法天文,以指导人们按照季节时令耕田种地和收获的官 他的子孙便以凤为姓,世代相传,称为凤氏另一说,凤氏即为风氏2、 出自姬姓,为唐代南诏国的王族阁罗凤氏之后,由酆姓氏改为凤氏据《通志氏族 略》上记载,凤姓远祖始于周代,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受封于酆地(今湖南省永兴县北), 封为侯爵,称为酆侯其子孙后代就世代以国号“酆”为姓因此,酆姓出自周朝王室之姓, 酆姓起源于姬姓至唐朝时,南诏国的王族阁罗凤氏的后人以凤为姓,称为凤氏。
3、 出自回族中有凤姓据《中国回族大辞典》载:“凤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 贵州一带 ”得姓始祖:帝喾中国上古历史的“五帝”之一,姬姓,名俊,号高辛氏,黄帝长子玄嚣 之孙,颛顼是其伯父帝喾十五而佐颛顼,封于有辛(今河南省商丘),实住帝丘(今濮阳), 三十得颛顼帝位,都于亳(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在位七十年,享寿百岁葬于濮阳顿丘 城南台阴野之秋山许多古文献认为帝俊就是帝喾《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帝俊有中容、 晏龙、黑齿、季厘等子族, “生十日”, “生月十有二”传说帝喾元妃姜原生弃,即后稷,为 周之始祖;次妃简狄生契,为商之始祖;次妃庆都生尧;次妃常仪生挚帝挚承喾的帝位, 九年后禅让给帝尧据《姓氏考略》上记载,凤姓的始祖是高辛氏(高辛氏即帝喾,距今 4500 年以前的人)时的凤鸟氏,当时任历正他的子孙便以凤为姓,世代相传,称为凤氏 故凤氏后人奉帝喾为凤姓的得姓始祖二、迁徙分布(缺)凤姓在大陆和台湾均未排入前一百大姓凤姓当今人数不多,却是一个古老的姓 氏凤凰来仪,是我国上古一种极为祥瑞的象征,司历之官的名称就是“凤鸟氏”,表示四时 都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意思由于上古有这个官,在当时以官为姓的普遍风气下,我国 就出现了“凤”这个姓氏, 4000 多年来凤姓子孙繁衍全国各地。
根据《姓氏考略》上记载, 凤姓的始祖是高辛氏(高辛氏即帝喾,距今4500 年以前的人)时的凤鸟氏,当时任历正 唐朝时,南诏国的王族阁罗凤氏的后人以凤为姓而根据《左传》记载,凤姓皆以官为姓氏, 望族出于平阳(三国魏置郡,在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邰阳(汉置邰阳县,《百家姓》注邰 阳郡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三、历史名人凤 纲:汉朝时渔阳人传说他常采百草花以水渍封泥之,自正月开始,到九月末止采 制,埋 100 天,煎 9 次火刚死者以药纳口中,可救活他常服此药,至数百岁不老,后“成 仙”去向不明凤 山:清朝时满洲人以番泽举人袭佐领,充骁骑营翼长,印务章京,累迁参领,总 办北京东安巡捕分局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任副都统,训练京畿陆军光绪三十三年 (1907 年)升西安将军,仍留京供职宣统三年(1911 年)由荆州将军调广州将军,未行 而武昌起义爆发广东革命党人酝酿响应,他不听京中同僚劝阻,抵任时,行至南门夕卜, 被革命党人李沛基抛掷炸弹炸死凤 全:清朝驻西藏帮办大臣1904 年赴拉萨经过巴塘,见这里水草丰美,易于开垦, 便在这里滞留下来,移民开垦,并对喇嘛势力加以限制由于凤全地位显赫,性情粗暴,对 喇嘛和藏族人民的一些传统习俗不够尊重,加之拉萨分裂势力从中作祟,激起当地叛乱,凤 全被杀,于是有了赵尔丰的平叛和由此生发的对康区影响深远的改土归流。
风翕如:字邻凡明朝时吴县人以贡生人官崇帧未任汉阳通判,摄县事张献忠来 攻,太守弃印而逃他动员官兵和全城居民,奋力死守贼不能克,退去崇祯年间卫城卫 民有功,升衡州知府四、郡望堂号1、郡望据《百家姓》注凤姓望出平阳、邰阳:平阳郡:三国魏置平阳郡隋以前的平阳郡,在今山西省临汾西南;从隋起,在今临汾 邰阳郡:周族远祖至公刘所居地汉置邰阳县,据《百家姓》注邰阳郡,现在陕西省武 功县西南2、堂号励众堂:源自明代凤翕如任汉阳通判兼知县,叛军攻汉阳,太守弃印逃跑,唯凤不忍城 破使百姓受害,聚众固守,终得保全事凤氏堂号“励众堂”源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