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

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96MB
约6页
文档ID:140508696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_第1页
1/6

目录1 总那么 2 适用范围 22 完好标准 2 零、部件 2 运行性能 2 技术资料 2 设备及环境 23 设备的维护 2 日常维护 2 定期检查内容 2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2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3 检修周期 3 检修内容 35 检修方法和质量标准 3 泵壳与叶轮 3 转子 4 组装 46 试车与验收 5 试车前准备工作 5 试车 5 验收 57 维护检修平安考前须知 5 维护平安考前须知 5 检修平安考前须知 6 试车平安考前须知 61 总那么1.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F型、R型、B型、G型、KS型、d型、X型屏蔽电泵的维护及检修其它屏蔽电泵可作为参考1.2 结构简述屏蔽电泵主要由泵体、叶轮、副叶轮、轴套、热屏、石墨轴承、前后端盖、冷却水套、转子、定子、监测仪表、底座等零部件组成1.3 设备性能设备性能见表12 完好标准2.1 零、部件2.1.1 零、部件齐全完整,质量符合要求2.1.2 根底、机座牢固完整,质量符合要求2.1.3 压力表、电流表、TRG表等灵敏可靠2.1.4 管道、阀门、支架安装合理,标志清楚,符合技术要求2.1.5 防腐符合要求2.2 运行性能2.2.1 设备运转平稳无杂音,运转电流不超过额定值。

2.2.2 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2.2.3 循环管道畅通无阻2.2.4 设备出力能力到达铭牌规定或满足生产需要2.3 技术资料2.3.1 技术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可靠2.3.2 设备随机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齐全2.3.3 设备总装图和易损件图样齐全2.3.4 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2.3.5 设备维护检修规程、操作规程齐全2.4 设备及环境2.4.1 设备清洁,外表及周围无灰尘、油垢和杂物2.4.2 设备及附属管道无跑、冒、滴、漏3 设备的维护3.1 日常维护3.1.1 检查设备由无异常震动或声响3.1.2 检查TRG表的知识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3.1.3 检查液体循环管及冷却系统管道是否畅通3.1.4 按时检查压力、流量和各部温度是否正常,并做好纪录3.1.5 经常检查各部连接螺栓有无松动现象或因松动而产生的振动3.1.6 检查各部密封点有无跑、冒、滴、漏现象3.1.7 每班做好设备的整洁工作3.2 定期检查内容3.2.1 每月对冷却水套冲洗一次3.2.2 每月对壳体绝缘电阻进行议定3.2.3 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2现象原因消除方法现象原因消除方法流量缺乏1.叶轮流道堵塞2.进出口管道及阀门堵塞3.管道漏气4.叶轮密封环磨损过大5.叶轮腐蚀磨损1.检查清洗叶轮2.清扫进出口管道及阀门3.检查消除漏气现象4.更换密封环5.更换叶轮泵振动有异常响声1.石墨轴承磨损过大2.泵轴弯曲3.叶轮磨损腐蚀,转子不平衡4.叶轮与泵壳摩擦5.叶轮堵塞6.地脚螺栓松动1. 更换石墨轴承2.校直或更换轴承3.检查更换叶轮、转子找平衡4.调整轴向间隙5.检查处理6.紧固地脚螺栓泵体过热1.液体循环管堵塞2.冷却水管道堵塞3.石墨轴承磨损过大,转子磨定子套4.泵内无介质5.出口阀未翻开1. 检查清洗循环管2.检查清洗冷却水管道3.更换石墨轴承,修理或更换转于或定于4.检查处理5.翻开出口阀TRG表指示过大1.石墨轴承磨损过大2. 泵轴磨损3.反相4.缺相1. 更换石墨轴承2.检查处理或更换轴3.检查处理4.检查处理3.4 紧急情况停车遇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车a. 当“TRG〞表指向红区时;b. 当屏蔽泵有异常响声时;c. 当屏蔽泵冷却水套温度过高或突然断水时;d. 当屏蔽泵入口断液时表3检修类别小修中修检修周期,月612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4.1 检修周期检修周期见表34.2 检修内容4.2.1 小修4.2.1.1 检查紧固各部螺栓。

4.2.1.2 清洗过滤器、过滤网4.2.1.3 检查清洗液体循环管及冷却系统管道的水垢4.2.2 中修4.2.2.1 包括小修内容4.2.2.2 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程度,予以修复或更换4.2.2.3 检查调整各部件系4.2.2.4 更换石墨轴承4.2.2.5 检查调整泵体水平4.2.2.6 修整机座和设备油漆4.2.2.7 校验压力表5 检修方法和质量标准5.1 泵壳与叶轮5.1.1 检查壳体流道及口环处,如有腐蚀、气蚀、磨损时,应采用打磨、喷涂等方法进行修理无法修复时应予更换5.1.2 检查叶轮口环处,如有腐蚀、磨损时应采用打磨、喷涂等方法进行处理检查叶轮流道有无腐蚀、气蚀现象,腐蚀厚度超过壁厚1/3时,应更换叶轮5.1.3 叶轮不得有毛刺、裂纹,叶轮口环与轴孔的圆柱度为0.03mm叶轮孔与轴配合一般采用H7/h6,并用螺帽锁紧更换叶轮时,用去重法找静平衡,而削去的厚度不大于壁厚的1/3,叶轮平衡重应不大于表4规定表4叶轮外径,mm≤200201—300301—400401—500不平衡重,g<3<5<8<105.2 转子5.2.1 检查转子屏蔽套有无磨损、裂纹现象,如屏蔽套磨损厚度超过0.2mm时,应更换屏蔽套。

5.2.2 轴颈磨损后,可用电镀或喷镀的方法修复5.2.3 键与键槽侧面应接合紧密,不允许加垫片键槽磨损后,可根据磨损情况适当加大,加大只能按标准增大一级在结构和受力允许时,可在本键槽的900或1200方向另开键槽5.2.4 键槽中心对轴颈中心线的偏移量不大于0.06mm,歪斜应不大于0.03mm5.2.5 转子轴颈的圆柱度不太子轴径的1/2000,但最大不得超过0.03mm;粗糙度不得低于5.2.6 转子用配重法找静平衡,转子的平衡重应不大于表5规定5.2.7 转子中段允许跳动量不超过表6规定表5表6转子外径mm≤5051—120121—260>260转子外径≤5051—120121—260>260平衡重,g<3<5<8<10径向跳动5.2.8 叶轮口环处允许跳动量如表7规定5.3 组装5.3.1 定子屏蔽套不得有鼓包、凹陷、裂纹和磨擦迹象;两端止口同钩度为Ф0.03mm如磨损厚度超过02mm时,应更换5.3.2 TRG表指示应灵敏可靠当电泵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时,接线盒应符合GB3836.2—83规定5.3.3 轴套、推力盘工作面粗糙度为,轴套内外孔不得大于0.03mm端面对轴中心线垂直度为Ф0.01mm,轴套外径与石墨轴承内径间隙不得大于0.15mm。

5.3.4 石墨轴承工作面粗糙度不得低于,不准有裂纹内外孔同轴度为Ф0.01mm,石墨轴承磨损极限如表8规定表7mm表8mm转子外径≤5051—120121—260>260电机机座号210310410—420510610端面跳动ФA—ФB径向跳动L5.3.5 转子组装好后,用手转动以灵活无卡阻为合格否那么应调整螺丝松紧到达转动灵活,轴向串量不得超过表9规定表9mm电机机座号210310410—420510610轴向窜量5.3.6 装配叶轮时,键与键槽应紧密配合用止动垫圈和螺栓将叶轮牢固锁紧测定叶轮轴向间隙时,用调整垫圈方法将轴向间隙调整到表10规定表10mm电机机座号叶轮公称直径叶轮轴向间隙电机机座号叶轮公称直径叶轮轴向间隙210125—160410320125—160200200310125—1602502002503006 试车与验收6.1 试车前准备工作6.1.1 去除泵座及周围一切工具和杂物6.1.2 检查各部连接螺栓是否紧固6.1.3 冷却水套以0.4MPa进行水压试验,检查有无裂纹及泄漏现象6.1.4 电泵以1.1倍的设计压力进行气密性试验或水压试验,检查无泄漏为合格6.1.5 用500伏兆欧表测芯子绕组对壳体的绝缘电阻,其值小于0.5兆欧时,需要枯燥。

6.2 试车6.2.1 空负荷试车6.2.2 关闭泵出入口阀门,关闭压力表旋塞6.2.3 接通电源开车,检查泵旋转方向是否正确,空负荷试车不超过1分钟6.2.4 负荷试车6.2.5 翻开泵进口阀门,使泵内充满液体6.2.6 关闭泵出口阀门,翻开压力表旋塞6.2.7 翻开排气阀,将泵内气体排出,关闭排气阀启动电泵,当出口压力表读数到达额定扬程1.2倍时,慢慢翻开出口阀门6.2.8 负荷试车2小时应到达以下要求:a.运转平稳无杂音,冷却润滑良好;b.流量、压力平稳,到达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c.电流不超过额定值;d.TRG表指示灵敏,在允许范围内6.3 验收设备经负荷试车,运转情况良好,质量符合要求,检修记录齐全,可按规定程序办理交接手续交付生产使用7 维护检修平安考前须知7.1 维护平安考前须知7.1.1 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有关平安制度7.1.2 有完好接地线7.1.3 F、R、G、B、KS型泵,工作介质内严禁带有颗粒和杂质7.1.4 排气时排气阀严禁对准自己或他人7.1.5 运转中有泄漏和松动现象,要停车处理7.2 检修平安考前须知7.2.1 检修前,将泵内介质排净,关闭进出口阀门或加培育板与系统隔绝.并做好设备管道的清理工作,处理合格后,办理设备交接手续。

7.2.2 切断电源,挂上“禁动牌〞标志后,方可检修7.2.3 检修工具、拆卸、清洗更换的零件,要在规定的地方摆放整齐,文明施工7.3 试车平安考前须知7.3.1 试车平安工作,要有专人指挥7.3.2 设立明显试车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试车现场7.3.3 操作者必须持有操作证7.3.4 试车完成后,操作者按停车程序关闭好阀门和停止电泵运转。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