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聪明的华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细水****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9.17KB
约5页
文档ID:155366896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聪明的华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_第1页
1/5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聪明的华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学习目标:  1 通过学习课文的第二、三、四节,知道华佗从小就是个爱动脑筋、遇事会想办法的孩子  2 理解各拿一把、晃动、引开等词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过渡:华佗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医生他七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妈妈送他到蔡医生的药铺里去当学徒  结果,蔡医生发现华佗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高兴地收下了这个学徒,那么为什么说华佗是个聪明的孩子呢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继续学习课文,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一定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学习第二节  1 请一位学生读读第二节,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蔡医生是怎样考小华佗的  指名回答  2 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节  三学习第三节  过渡:现在,我们也去看看,那两只羊是怎么样打架的出示图片)  1学生自由读第三节,用直线划出两只羊打架的句子  2 出示句子:两只羊头对头,角对角,你顶过来,我顶过去,谁也不肯让,斗得很凶  a 凶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说说吗(厉害)  b同桌演一演,看看哪两只羊斗得最凶教师说旁白  c 指名上台表演、评议  d指导朗读,读出两只羊斗得很凶的样子  e相信自己能读得好的小朋友站起来读。

  3 华佗看了以后是怎么想的找找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板书:想硬拉是不行的  a 两只羊斗得很凶,如果去硬拉的话,会怎么样呢  学生回答  b过渡:是呀,华佗和我们小朋友想的一样,他知道硬拉是不行的,我得想个办法  想想我们应该怎么读华佗心里的话呢(读的轻一些)  四学习第四节  过渡:小华佗朝四周看看,发现不远处有一片碧绿的草地他眼珠子骨碌一转,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让我们拿起书本,一起来读读第4节  1女同学读第4节  2 华佗究竟是怎么做的  板书:做  3 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句子:华佗采来鲜嫩的青草,两只手各拿了一把,在两只羊面前晃动  4 用小圆点圈出华佗动作的词语  交流并板书:采来各拿晃动  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5 这里老师有几个地方不明白,谁能帮我解决呢  A 华佗为什么采来鲜嫩的青草(出示实物青草)  B华佗为什么两只手各拿一把如果像老师这样的拿法,好不好  C华佗为什么要在两只羊面前晃动学生讨论回答  E上台做做华佗的动作  6 结果怎么样呢板书:结果  出示:两只相斗的羊被华佗引开了齐读句子)  引读句子:什么被华佗引开了  像这样的句子我们叫它被字句  现在请小朋友看这句句子,读一读,两句句子的意思是不是一样  出示:华佗把两只相斗的羊引开了。

  引读句子:谁把两只相斗的羊引开了  像这样的句子我们叫它是把字句  7 品尝屋:树被大风吹倒了  教室被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8 朗读第4节,你觉得华佗聪明吗  9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华佗采来的青草,两只手了一把,在两只羊面前两只的羊被的华佗引开了  五朗读课文  1 教师小结:  就是因为华佗小时候聪明好学,所以长大后成为有名的医学家,他是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特别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2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华佗的资料。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