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5讲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鲁科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共61张PPT

仙***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74MB
约61页
文档ID:156291717
第15讲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鲁科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共61张PPT_第1页
1/61

第15讲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考纲要求】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3.以A和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4.了解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考点1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知识梳理1.元素周期律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排布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周期同周期(从左到右从左到右)同主族同主族(从上到下从上到下)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电子层数电子层数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逐渐电子层数逐渐 .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半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逐渐减小逐渐增大逐渐增大元素性质元素性质得电子能力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逐渐增强逐渐减弱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失电子能力逐渐逐渐 .逐渐增强逐渐增强金属性金属性逐渐减弱逐渐减弱逐渐逐渐 .非金属性非金属性逐渐逐渐 .逐渐减弱逐渐减弱主要化合价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最高正价:由由+1+7+1+7(O(O、F F除外除外)最低负价最低负价:主族序数主族序数-8-8最高正价数最高正价数=主族主族序数序数(O(O、F F除外除外)增多相同减弱增强增强化合物化合物的性质的性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物的酸碱性酸性逐渐酸性逐渐 碱性逐渐碱性逐渐 .酸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增强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形成难易及稳定性的形成难易及稳定性气态氢化物的形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越来越容易成越来越容易,其稳定性逐渐其稳定性逐渐 .气态氢化物形成气态氢化物形成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困难,其其稳定性逐渐稳定性逐渐 .增强减弱增强减弱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比较不同主族、不同周期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如金属性MgAl,CaMg,则碱性Mg(OH)2 Al(OH)3,Ca(OH)2 Mg(OH)2。

2)推测未知元素及化合物的某些性质如:已知Ca(OH)2微溶,Mg(OH)2难溶,可推知Be(OH)2 溶;再如:已知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元素砹(At)应为 色固体,与氢 化合,HAt 稳定,水溶液呈 性,AgAt 溶于水等难有不酸不难【多维思考】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I的原子半径大于Br,HI比HBr的热稳定性强)(2)在主族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均等于主族序数)(3)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离子半径也逐渐减小)(5)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6)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越多,非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越多,金属性越强)(7)酸性:H2SO3H2CO3HClO,说明非金属性:SCCl)提示:(1)(2)(3)(4)(5)(6)(7)提示:(1)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强,所以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结论: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2)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性质具有相似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所以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结论: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原子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使得它们之间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2.如何用原子结构理论来解释同一周期元素(稀有气体除外)、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考点演练考向一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1.(BA.KNaLi B.Mg2+Na+F-C.Na+Mg2+Al3+D.Cl-F-F解析: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KNaLi,故A正确;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F-Na+Mg2+,故B错误;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Na+Mg2+Al3+,故C正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阴离子半径大于相应的原子半径,故半径Cl-F-F,故D正确2.导学号 96656107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元素代号元素代号X XY YZ ZM MR R原子半径原子半径/nm/nm0.1860.1860.1020.1020.0750.0750.0740.0740.1430.143主要化合价主要化合价+1+1+6+6、-2-2+5+5、-3-3-2-2+3+3根据上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大小:Y2-M2-R3+B.Z与M组成的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C.将YM2通入BaCl2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D.X、Y、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C解析:短周期元素中,Y和M的化合价都有-2价,应为A族元素,Y的最高价为+6价,则Y为S元素,M为O元素;R的化合价为+3价,为A族元素,原子半径大于S,故R为Al元素,X的化合价为+1价,处于A族,原子半径大于Al,则X为Na;Z有+5、-3价,处于A族,原子半径小于S,大于O元素,故Z为N元素。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O2-Al3+,故A正确;Z与M组成的NO2等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故B正确;SO2与BaCl2不反应,故C不正确;X、Y、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硫酸、氢氧化铝,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故D正确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方法规律【总结】高中阶段微粒半径比较的快捷方法:先看电子层数,层数多则半径大;若层数相同,看核内质子数,质子数多,半径小考向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B3.导学号 96656293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选项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实验目的实验目的A AClCl2 2、BrBr2 2分别与分别与H H2 2反应反应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弱B B向向MgClMgCl2 2、AlClAlCl3 3溶液中分别通入氨气溶液中分别通入氨气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C C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Na2 2COCO3 3、NaNa2 2SOSO4 4溶液的溶液的pHpH比较碳、硫的非金属性强比较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弱D DFeFe、CuCu分别与稀盐酸反应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比较铁、铜的金属性强弱比较铁、铜的金属性强弱解析:A项,Cl2、Br2分别与H2反应,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程度和反应剧烈程度可判断出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B项,向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氨气,MgCl2与AlCl3均生成相应的沉淀,不能比较两者的金属性强弱;C项,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溶液的pH,根据pH可判断出Na2CO3与Na2SO4水解程度的大小,即判断出酸性H2CO3I,所以热稳定性:HClHI,正确;B项,Na、Mg是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半径NaMg,正确;C项,H2SO3是中强酸,H2SO4是强酸,所以酸性:H2SO4H2SO3,错误;D项,酸性HClH2S,即HCl易电离产生H+,H2S难电离出H+,则结合H+能力:S2-Cl-,正确。

考向三元素周期律的应用5.(C6.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组合是()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砹(At)位于第A族,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HCl硒(S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铊(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A.B.C.D.B解析:碱金属元素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正确;第A族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砹的非金属性,则砹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HCl,错误;S、Se在同一主族,S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Se的非金属性,则硒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正确;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N,其氢化物为氨气,水溶液显碱性,错误;铊(Tl)与铝同主族,随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性增强,碱性增强,则Tl能与酸反应,但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错误;第三周期金属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性减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减弱,正确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做半导体材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X、W、Z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Z、Y、XC.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Z、W、X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WA解析:由于Y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Y为氟元素;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属于第A族元素,且原子序数小于9,则X为氧元素;由于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且其原子序数大于9,则Z为铝元素;由于W的单质广泛用做半导体材料,则W为硅元素A项,Y、X、W、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7、6、4、3,正确;B项,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l、Si、O、F,错误;C项,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O、Si、Al,错误;D项,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F、O、Si,错误解答元素周期律(表)的“六大误区”易错易混常见误区常见误区出错原因出错原因误区误区1 1误认为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绝对值相误认为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绝对值相等的元素只有第等的元素只有第AA族的元素族的元素忽视了忽视了AA族的族的H H的最高正价为的最高正价为+1+1价价,最低最低负价为负价为-1-1价价误区误区2 2误认为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等于误认为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等于其族序数其族序数忽视了氧无最高正价忽视了氧无最高正价,氟无正价氟无正价误区误区3 3误认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误认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忽视了关键词忽视了关键词“最高价最高价”误区误区4 4误认为失电子难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误认为失电子难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一定强忽视了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失电子难忽视了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失电子难,得得电子也难电子也难误区误区5 5误认为同周期相邻两主族元素原子序误认为同周期相邻两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都等于数之差都等于1 1忽视了长周期也有相差忽视了长周期也有相差1111或或2525的情况的情况误区误区6 6误认为得误认为得(失失)电子的数目越多电子的数目越多,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的非金属性(金属性金属性)越强越强忽视了元素原子得忽视了元素原子得(失失)电子的数目多少电子的数目多少与元素的非金属性与元素的非金属性(金属性金属性)强弱没有必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然的联系考点2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知识梳理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2.编排原则原子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3.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7个横行,7个周期:3短和4长)短周期短周期长周期长周期序号序号1 12 23 34 45 56 67 7元素种数元素种数 1818323232320 0族元素族元素原子序数原子序数3636545486861181182881821018(2)族(18个纵行,16个族:7A、7B、0、)A主族主族列列1 12 213131414151516161717族族 .AA .AAAAAAAA副族副族列列3 34 45 56 67 711111212族族 .BBBBBBBB .BB族族第第 ,共共3 3个纵行个纵行0 0族族第第 纵行纵行ABB8、9、10 184.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1)分区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铝、锗、锑、钋与硼、硅、砷、碲、砹的交界处画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分界线(氢元素除外)。

各区位置:分界线左面为 区,分界线右面为 区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 的性质,又表现 的性质2)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 族到 族10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3)镧系和锕系:周期表 族第 周期,每一格各有 种元素5.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科学预测: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BBB 六、七15(2)寻找新材料半导体农药(3)用于工农业生产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密切关系,对于指导探矿具有重要意义多维思考】提示:(1)(2)(3)(4)(5)(6)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右侧都是非金属,左侧的都是金属元素)(2)铁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B族)(3)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都占据同一格,它们是同位素)(4)从元素周期表的分区中可以看出,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金属性最强的是Cs(放射性元素除外))(5)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只有正价,没有负价)(6)每个周期都是从碱金属元素开始到稀有气体元素结束)2.若甲、乙分别是同一周期的A族和A族元素,则甲、乙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 。

提示:二、三周期差1,四、五周期差11,六、七周期差253.若甲、乙分别是同一主族的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则甲、乙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 提示:(1)位于过渡元素左侧的主族元素,差为上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所含元素种数2)位于过渡元素右侧的主族元素,差为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所含元素种数考点演练A考向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a、b、c、d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2bO4,则a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aH3B.若b的单质可做半导体材料,则c的单质不可能为半导体材料C.若b的单质与H2易化合,则c的单质与H2更易化合D.a与b之间容易形成离子化合物解析:若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2bO4,b为第 A族元素,最高价为+6价,最低价为-2价,a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aH3,故A正确;若b的单质可做半导体材料,b为Si,c为金属元素Ge,则c的单质可能为半导体材料,故B错误;b、c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强的与H2化合,则c的单质与H2不易化合,故C错误;a、b可能均为非金属,如a为C,b为P,非金属之间不易形成离子键,故D错误。

2.导学号 96656291 根据中学化学教材中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两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则周期数一定相差1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某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则该元素位于第五周期A族除0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碱金属元素是指第A族的所有的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的各主族元素都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A.B.C.D.C解析:在短周期里,除第一周期含两种元素外,其余两个周期所含元素都是8种若两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则不可能在同一周期也不可能相差两个周期,正确;L层电子数为奇数,则一定是核外最外层电子,其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正确;稀有气体元素Xe是54号元素,故核电荷数为53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A族,正确;氧、氟没有正价,错误;A族中的氢元素不是碱金属元素,错误;A族中没有金属元素,A族中没有非金属元素,错误3.下表中的实线表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分别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对应位置的元素1)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氢化物的化学式表示)2)元素一般在化合物中显价,但在与形成化合物时,所显示的价态正好相反。

3)M、N两种化合物均由四种元素组成,写出此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X、Y、Z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Y与X相邻,Y与Z也相邻;X、Y和Z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X、Y、Z三种元素有的是上表中编号的元素,有的不是,请在上表中用元素符号标出不是元素的相应位置5)某同学受镧系、锕系元素排列方式的启发,将元素周期表设计成下列更简明的形式,把118种元素全部排列在内,表中除A、B、C、D外每个位置只表示一种元素则该表中的A位置包含(填数字)种元素解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很容易推出,它们分别为H、Na、O、S、F;若把元素周期表设计成简明的形式,第四周期共有18种元素,而表中共有8个纵行,第四周期除A外每个位置只表示一种元素,故A位置包含11种元素答案:(1)HFH2OH2S(2)负(或-2)F(或氟或)(4)在表中相应的位置写出“N”(5)11考向二多角度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角度1:根据“原子序数”推导元素4.导学号 96656106 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已正式确定了第114号和第116号元素的名称缩写为Fl、Lv下列有关这两种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两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B.116号元素位于第A族C.两种元素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D.114号元素的原子半径比116号元素的大C解析:第114号元素和第116号元素分别处于第七周期A族和A族,均为金属元素,A、B正确;C错误;依据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递变规律判断114号元素的原子半径比116号元素的大,D正确。

角度2:用元素周期表的片段推断5.(A 6.导学号 96656292 甲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己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强脱水性,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丙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28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C.丁的氧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常温下,甲和乙的单质均能与水剧烈反应D解析:己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强脱水性,则为浓硫酸,可知己为S元素,结合位置关系可知丁为Si,丙为B,庚为F,戊为As;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则甲为Mg,可知乙为Ca元素丙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3-5=28,故A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故B正确;丁的氧化物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故C正确;金属性CaMg,常温下,乙的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而甲(Mg)不能,故D不正确根据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来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方法规律原子序数-最邻近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若0,则在稀有气体元素下一周期,族序数为例如35号元素(最邻近的是36Kr),则35-36=-1,故周期数为4,族序数为8-|-1|=7,即第四周期第A族,为溴元素。

87号元素(相邻近的是86Rn),则87-86=1,故周期数为7,族序数为1,即第七周期第A族,为钫元素微点突破12“位、构、性”综合推断元素推断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命题落脚点是借助元素周期表的片段、短周期元素的结构特点及这些元素形成重要化合物的特性推断元素利用“位构性”关系综合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内容此类试题的基本特点如图所示即在实际考查中只呈现元素周期表的某一片段,根据呈现的片段结构中提供的信息推断元素,推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可以快速确定元素的名称、原子结构及相关性质题组巩固】题组一根据原子结构特点结合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行推断1.导学号 96656294 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WXZ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ZB解析:根据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知,X为Na元素,由此结合题干信息可推知:Z为Cl元素、W为N元素或O元素、Y为P元素或S元素。

简单离子半径:Cl-N3-(O2-)Na+,A错误;W与X形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以及Na3N,它们与H2O反应的产物均有NaOH,B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故热稳定性WY,C错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HClO4是最强的无机酸,D错误2.(元素代号元素代号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W WM M层上的电子数为层上的电子数为4 4X X常温下常温下,其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其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Y YL L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 3倍倍Z Z元素最高正价是元素最高正价是+7+7价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XYB.化合物WY2不溶于水C.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所有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C解析:据题中表格,得到W、X、Y、Z依次为Si、N、O、ClC项,N、O、H三种元素可形成NH4NO3,其中含离子键,故C不正确题组二根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推断3.导学号 96656108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

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 molL-1 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原子半径的大小WXXY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解析:单质n为黄绿色气体可知n为Cl2,即Z为Cl,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又是由Cl2与二元化合物m反应生成的可知,q为HClO、m为H2O,则r为HCl,0.01 molL-1r溶液的pH为2进一步说明r为HCl;p为二元化合物,与Cl2在光照条件反应生成HCl和难溶于水的混合物(s),可推知p为CH4,s为CH4与Cl2取代反应后生成的氯代烃的混合物再结合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加,能形成H2O、CH4、HCl这些二元化合物,可推知W、X、Y、Z分别为H、C、O、Cl原子半径:WYYX;Y的氢化物(H2O)常温常压下为液态;X的最高价含氧酸为H2CO3,为弱酸4.(C解析:v的水溶液呈碱性,可知v为NH3,p为有色气体单质,则p为Cl2,则q为H2,m为N2,n为O2,放电时生成NO,再生成有色气体NO2,NO2溶于水生成HNO3和NO。

则W、X、Y、Z依次是H、N、O、Cl原子半径应为ONNH,故B错误;NH3能分别与HCl、HNO3反应生成NH4Cl、NH4NO3,均为离子化合物,C正确;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一定是强酸,如Cl2O对应的水化物是HClO,为弱酸,故D错误题组三依据元素周期表的“片段结构”推断元素5.(A解析:根据题中信息知X为N,Y为O,Z为Si,W为P原子半径:ZWXY,故A不正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NO3H3PO4H2SiO3,故B正确;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ONH3PH3SiH4,故C正确;N、P、Si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故D正确6.导学号 96656109 如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W单质的沸点最高B.Y、Z和W的阴离子半径依次增大C.X的氢化物比同族元素的氢化物还原性强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D解析: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X为N,Y为S,Z为Cl,R为Ar,W为Br常压下,只有S的单质为固体,则五种元素的单质中Y单质的沸点最高,故A错误;阴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若具有相同电子排布其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Z、Y、W的阴离子半径依次增大,故B错误;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则X的氢化物比同族元素的氢化物还原性弱,故C错误;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ClO4,为所有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故D正确。

真题体验 感悟考法明确考向考向一元素周期律1.(B解析:a、b、c、d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所以a原子电子总数为8,即8号元素O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即为第三周期A族的Al元素d与a同族,则d为S元素b为Na或者Mg元素,所以原子半径为bcda,A错误;b的金属性最强,B正确;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两性氢氧化物,C错误;单质的氧化性O2S,所以D错误2.(D解析:A项,硫的非金属性强于磷,故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2SO4H3PO4;B项,氯和溴位于同一主族,但氯的原子半径小于溴,故非金属性:ClBr;C项,钠和镁位于同一周期,钠在镁的左边,钠的金属性强于镁,故碱性:NaOHMg(OH)2;D项,Na2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HCO3,但两者的热稳定性与元素周期律无关A.酸性:H2SO4H3PO4B.非金属性:ClBrC.碱性:NaOHMg(OH)2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考向二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应用3.(C解析:NH3可用作制冷剂,可知W为氮元素,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可知Y为钠元素,黄色沉淀和刺激性气体分别为S和SO2,由反应Na2S2O3+2HCl 2NaCl+S+SO2+H2O可知,X为氧元素,Z为硫元素,热稳定性H2ONH3,Na+与O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S与O同主族,与Na同周期,A、B、D均正确;Na2S溶液因S2-水解显碱性,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不正确。

4.(D解析:由图知:设Y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W为a+2,X为a+3,Z为a+4所以a+a+2+a+3+a+4=21,a=3因此W为N元素,X为O元素,Y为Al元素,Z为Cl元素NH3中含有氢键,故氢化物沸点WZ,A错误;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为Al(OH)3两性,W为HNO3为强酸,故YYZ3,C错误;简单离子Al3+、O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Yba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B解析:H-与He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a为H;b、c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7,所以b、c分别为S和Cl;Cl-与K+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d为K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ClSH,A项正确;H2S、HCl为共价化合物,KH为离子化合物,B项错误;KH、K2S、KCl均为离子化合物,C项正确;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分别是:H为+1和-1,代数和为0,S为+6和-2,代数和为4,Cl为+7和-1,代数和为6,D项正确。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