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于 2018 年 县 林 业 局 总 结 与 2019 年 工 作 计划2018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全县林业工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党代会决策部署,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绿化**”为契机,强势突破,转型发展,以改善生态民生为总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提升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全县共完成营造林 9.47 万亩,义务植树 360.1 万株;共栽植各类苗木 1250 万株;新(改)建产业基地 2.5 万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8 亿元,共争取到位资金 12957 万元,占任务的 259.14%,森林覆盖率达到 60.3%,森林蓄积达到 2250 万立方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效果显著,全县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森林火灾,被省政府表彰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先进集体,全市林业“甘露杯”和林业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等荣誉一)多点开展造林绿化,描绘绿色新蓝图一是全面完成营造林任务完成营造林 9.47 万亩(其中:零星绿化造林 1.01 万亩,荒山造林 0.41 万亩,产业造林 4.95 万亩;森林抚育 2.1 万亩;社会造林补贴 0.5 万亩;封山育林 0.5 万亩),新育苗 120 亩,全县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参加人数 73 万人,植树 360.1 万株;二是全面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创建工作。
按照任务分工,成立了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双创总体规划方案,分解落实了双创工作年度工作任务,积极地推进工作和落实三是大规模开展绿化**行动以开展植树造林、推进扩绿增绿、恢复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发展甜柿、桃树、樱桃、脆李、梨等水果共 1.2 万亩、茶树 0.5 万亩,新建和改建培育木瓜、厚朴等药药材基地 10 万亩,种植灌木草本花卉 0.25 万亩,全县新建和改造通道绿化 2000 多公里、新建和改造 “四河”流域生态廊道 200 多公里,河流渠系绿化率达 90%、通道绿化率 80%、各类创面和溶岩治理面积 0.3 万多亩四是推进巴山大峡谷景区绿化全面完成县委下达给林业局的绿化工作任务,内环线外边坡和弃土场植被恢复、桃溪谷翠竹栽植、农林特色产业景观园的绿化点缀共治理恢复面积 70 万平方米,栽植各类苗木 50 万余株,1500 亩二)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全力推动生态扶贫一是制定了《** 县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护林员实施方案》,筛选出 1582 名生态护林员,全部培训上岗,工资按月发放到位,实现了这些贫困户“一人护林,全家脱贫”的目标;二是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完成 2017 年度 0.2 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造林任务,全面完成 2017 年 0.2 万亩, 2015 年 2.09 万亩年度县级检查验收任务,完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14 年度新一轮退耕还林国家核查工作,完善政策补助资金 502.13 万元及粮食运费补助 120.52 万元;兑现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资金 623.65 万元,切实保障退耕农户的利益。
三是制定了《**县国家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办法》,明确了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使用范围,便于更好地将这一部分资金用于生态扶贫工作我县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到贫困户 1.4 万户,覆盖率达 22%四是林业系统 6 个驻村工作队的 20 名同志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全心全力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协调各部门为村民跑项目争资金,修建消防池 4 口,建产业扶贫基地 2000 亩,栽植各类经果苗5 万株;五是结合扶贫攻坚重点工作,打造特色产业完成了红峰乡栀子基地建设 5000 亩,观山、樊哙等乡镇草本药材基地建设 4000 亩 , 新华、厂溪、塔河等乡镇青花椒 4500 亩六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为进一步发挥林业服务技术在全县林业脱贫攻坚战略中“助推器”的作用,推动全县林业主要经济林品种丰产栽培实用技术精准覆盖,激活农村的“造血功能”,我们联合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举办了全省贫困县林业技术服务提升培训班来自广安和达州两个市的县区的主要技术骨干、贫困户、专合社成员、业主大户代表 150 人参加培训三)多管齐下实施保护,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一是林政管理工作认真开展“林业行政执法提升年”活动及“守护绿川行动”,全年共办理林业行政案件 111 起,处罚违法人员 114 人次;二是加强林地的监管工作。
对在全县开工的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县林地保护规划》实行林地分级保护管理、分区管理的原则,把林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始终坚持“严管林”,严格执行林地定额制度,加强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监管;三是生物防治效果明显在防治工作中注重发挥中心测报点的辐射作用,做好各虫种、各虫期的监测调查工作,出动调查人员为 150 人(次),对突发性害虫开展了调查监测,全面完成了松材线虫病的春季普查工作,监测预报准确率达 85%重点针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开展了除治工作督导、零星枯死松树伐除、疫木疫枝清理等;四是加强森林防火安全以强化火源管理为核心,规范野外用火管理做到早安排,早部署,认真落实防火责任制,全县共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 1375 份,森林防火巡护承揽合同 2326 份,印发各类森林防火宣传资料 30 万份,出动宣传车 130 台次,书写标语 500 余幅,发送短信 20 万条次,未出现一起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四)深入推进改革步伐,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一是推进“六权同确”工作,巩固完善林权主体改革全县继续以“重点突出,稳妥推进,分类指导,先行试点,全面展开”的工作思路,在胡家镇、毛坝镇的 20 个村开展了“六权同确”工作试点推进。
按照《** 省集体林权勘界管理办法》和《**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回头看”操作细则》的具体要求,通过进一步勘测、勾绘林权界线,明晰权属,已受理纠正林权主体改革中的“错登、漏登、重登”林权共 3653 宗,16325.6 亩;二是认真做好纠纷调处工作采取县、乡、村三级联动调解林权纠纷,县上负责重大、久调不决的调解、行政裁决工作,乡上负责维稳、初期调解、行政裁决,村上实地做调查、多方面多渠道协调,加强林权纠纷调处,做到矛盾纠纷化解行政辖区负责制,全年共调处各类林权纠纷 23 件/次,涉及林地面积 893.5 亩,纠纷调处率 100%,确保了林区社会和谐稳定;三是依法规范林权流转秩序按照重新制定的《**县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加强林权流转监督管理;以省林权交易试点县平台为依托,推进林权流转平台建设目前,全县已累计规范流转林地面积 23.94 万亩,累计流转金额 3559.63 万元,累计流转宗地共计 4185 宗,累计抵押贷款面积 20.91 万亩,累计贷款金额 4.6 亿元五)整体推进林场转型,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按照“林场变景区,景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快国有林场建设力度一是加快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五马林场和飞播站实施的 28 公里林区公路硬化工程已全面完成,五马归槽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和职工的住宿楼主体工程已完工;在五马林场、观音山等景区新铺设游步道 1260 米、新建休闲健身广场 300平方米;二是服务理念转变,资源变资本按照景区管理模式充分挖掘自然资源,理顺管理模式,过去的林场干部职工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由过去务林人转为景区管理者,积极与众合、阳光等 8 家旅行社合作,对景区进行宣传营销,同时分批选派林场外出考察和学习;三是依托**国家森林公园,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力推行“生态+”模式,林旅产业深度融合雏形基本形成,森林康养成效显著,**先后获得了“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示范单位”“**省森林康养基地”,现已成功申报省级森林人家 7 家、森林康养人家 6 家(含:白马印合山瑞峰森林康养人家和茶河高峰岩森林康养人家),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四个林场(景区)共接待游客近 283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5.8 亿元六)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引领林业健康发展一是扎实开展“三大”活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坚持局机关每星期集中学习,开局领导班子例会和每个月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为全面建设现代林业提供思想、组织、纪律基础保证。
二是认真抓好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勤政廉政结合林业系统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情况和形势,印发了《2018 年党建工作方案》、《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扎实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抓好执纪监督问责,不断营造风清气正、心平气和的干事创业环境四是认真协调解决好内部矛盾,完善信访接待制度,切实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案和县政协委员提案,目前已全部办理结束,回复率达到 100%六是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工会、共青团、妇女等群团举办的各项活动积极组队参加县第 42 届职工运动会和“3.8”妇女节、“5.4”青年节等等部门组织的系列文体活动,对外进一步展示了林业干部职工精神风貌,弘扬了林业生态文化二、存在的问题(一)目前全县松材线虫病疑似疫区有扩大趋势,涉及的乡镇比较多,防治难度大二)部分乡镇占用林地突出部分乡镇政府产业发展时,在修建乡村道路过程中违法占用林地和违法采伐森林,与森林资源保护相违背,导致每年全国的卫星检测疑似违法数据增多三)林业队伍结构不合理林业部门近几年来未引进人才,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急需优化等问题,林业人才断档三、2019 年工作打算党的十九大绘就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梦想的宏伟蓝图,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作出重大部署。
2019 年是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提升之年,县林业局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战略部署和省、市、县林业工作会议安排,以更加坚定的政治定力,以更加有为的担当气魄,谱写新时代林业发展新篇章一)坚持科学监管,推进生态林业走在前列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千年大计,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一是严守生态底线落实林业双增年度目标,整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林地、公益林图斑成资源一张图,并在林业生产、动态监测等方面推广使用;严控林采伐限额,严把林地审核审批关,防止违法违规行为发生二是严格依法治林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强化生态公益林管理管理,落实乡镇主体责任,做好生态公益林检查验收;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加大除治力度,强化疫木监管,严禁外来松木制品流入,确保**“一方净土”;加强湿地保护,开展湿地保护小区建设;开展野生动物经营场所执法检查,做好野生动物日常监测管理三是加强森林防火持续抓好森林防火建设,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的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综合实策,确保责任、宣传、设施、督查和处置“五个到位”,构建严密的防控体系,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火灾二)坚持扩绿增彩,推进康美林业绽放风采。
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环境需求,提供更多优质的林业生态产品一是森林景观提升改造对巴山大峡谷快速通道段的新华互通及沿途道路两侧进行景观提升,建设形成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的美丽森林景观,对巴山大峡谷景区森林彩化工程已建成项目进行维护二是开展生态修复行动组织开展达宣快速通道、巴山大峡谷景区等项目生态修复工程,做好5 条出县重要通道(达宣、宣罗、宣双、宣南、宣开)森林景观维护修复绿化补植和专业养护,绿化缺失问题综合整治三是加快推进“双创”行动以全市实施“双创行动”为契机,启动春季绿化造林,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和造林绿化进万村活动,落实各类义务植树点,由点及面掀起绿化造林新热潮,完成“双创”活动任务三)坚持创新驱动,推进富民林业加速升级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万亩林亿元钱”,提升林业创新服务能力,加快绿色富民产业发展一是深化改革挖潜力推进林业综合改革,创新林业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林业股份合作覆盖面和受益面,提高林业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切实增强林业发展内生动力二是动能转换提活力大力实施林业科技战略,以成果转化和标准推广为平台,扎实推进中央财政造林项目和省级林业产业项目,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新发展林下种植 5 万亩,重点推广适合** 本地特色的中药材、李子、花椒等等高效生态种植模式。
优化林业产业建设布局,推进区域错位发展,建立林下经济发展示范村 15 个、示范户 450 个三是科技下乡促合力强化服务能力,以问题为导向,组织科技下乡服务团,开展技术指导培训50 期以上,培训林农 5000 人次以上,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更好让绿水青山成为百姓的幸福靠山四)坚持文化引领,推进绿色理念深植人心一是大力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精心组织“世界湿地日”“植树节”“野生动植物宣传月”“爱鸟周”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社会更好地关注林业、支持林业、参与林业建设,提升林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二是发挥生态文化基地作用以自然保护小区、湿地和国有林场为依托,对社会公众开展可学可看的生态文化教育,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弘扬生态文化,让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三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 省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宣传,让全社会了解古树名木管理的责任主体、养护人的职责、保护措施等相关规定,落实古树名木日常管护责任,推进“一树一策”保护推进好白马镇等省级森林城镇和省级森林村庄建设,推动富丽乡村建设五)坚持党建统领,推进队伍管理更加规范高度重视党建工作,紧紧围绕“纠四风、转作风”,严格执行县委《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的具体办法》,以县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为突破口,切实补上短板。
一是落实责任发挥党组核心作用,加大对局属单位党组织监管力度,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其他班子成员分工负责,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一级负责一级,层层落实强化考核,制定科学可操作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利用好考核机制,把党建、目标任务考核与单位评优排名和个人的绩效工资挂钩,做到责权对等、奖惩分明二是完善制度逐一健全完善管理办法、制度规定,做到有章可循,以制度来管人管事严格财务制度,规范项目资金使用、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差旅费报销等管理;强化项目建设过程监管,完善物资储备管理办法,做到账物相符三是勇于担当结合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优化干部职工队伍结构,发挥好中层关键少数作用对消极怠工、拈轻怕重、推诿扯皮的实行有效问责、奖惩分明,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干事氛围四是要遵规守纪把党规党纪挺在前面,严格地用党的纪律和规矩约束言行切实增强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意识,严格律已,秉公办事,不办人情案,做到办案程序规范、执法过程严谨严格财经纪律,严禁违规使用项目资金约束生活纪律,重品行、讲操守、守规矩,做到令行禁止,防微杜渐,不该办的事情坚决不能办,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能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