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备课

痛***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23.50KB
约37页
文档ID:92973351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备课_第1页
1/37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备课(一)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 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 成,以及整十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二) 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较熟练地口算不了 100以内整十 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引导 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3、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4、 通过富有思考性的习题训练,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最初频道的概 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培养正确计算的良好习惯三)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 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2、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本单元的 教学难点四) 单元知识结构1、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和整十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2、 这一单元主要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这样安排便于学生打好口算 基础,形成口算的技能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是按难易程度分三阶段安排的,第一队段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第二阶段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 口算,先是不进位后是进位;第三阶段是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先是 不退位后是退位。

3、这一单元的应用题是结合计算出现的,在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后, 编入了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图文应用题五)课时安排3课时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4课时3、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4课时4、 解决问题 3课时5、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六)教学思路本单元的内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计算, 是多位数加、减的基础是小学教学应该达到的口算技能本单元内容编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 本单元的教材设计,仍然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尝试计算为主要学习活动方式, 在倡导算法多样化的同时,鼓励学生用口算的方法计算;第二,在重视学生口算 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第三,重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 计算,理解计算的意义第四,重视冋题意识的培养本单兀虽然是以计算为主 的内容,但在内容的安排除采取“问题加情境”的方式呈现内容,学习计算外, 还安排了“提问题”等选择信息,禾U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内容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 成的计算的知识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

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 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 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 的兴趣与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教师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 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 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 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 本课的练习设计注意到了这样几点:a •讲究练习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习; 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第一课时,(P68 P69)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材呈现了 3板 10瓶个整十瓶和5个散瓶的饮料情境和“算一算”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瓶的要求,结合30+第一课时,(P68 P69)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材呈现了 3板105=35给出了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接着,通过拿走 5瓶的情境和“还 剩多少瓶”的问题呈现了 35-5=30,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这样选取素材, 一是考虑素材和学生的生活结合比较紧密, 学生比较熟悉二是便于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时,首先要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学 具,让学生边操作边计算,或者教师摆,让学生计算另外,本套教材第一次出 现加、减法各部分名称,教师一定要结合计算,让学生有所了解练一练的第 3题,是帮助学生掌握各个部分名称的变式练习, 教师要先让学生明白题目是什么 意思,再填空第二课时,(P70 P7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材用扩线图的形式,同时 呈现了加和减第一课时,(P68 P69)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材呈现 了 3板10瓶个整十瓶和5个散瓶的饮料情境和“算一算”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瓶 的要求,结合30+第一课时,(P68 P69)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材 呈现了 3板105=35给出了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接着,通过拿走 5瓶的情境和“还剩多少瓶”的问题呈现了 35-5=30,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这样 选取素材,一是考虑素材和学生的生活结合比较紧密, 学生比较熟悉。

二是便于 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时,首先要给学生提 供相应的学具,让学生边操作边计算,或者教师摆,让学生计算另外,本套教 材第一次出现加、减法各部分名称,教师一定要结合计算,让学生有所了解练 一练的第3题,是帮助学生掌握各个部分名称的变式练习, 教师要先让学生明白 题目是什么意思,再填空设计了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的活动接着安排了试一试的内容要求学 生直接口算,并说一说是怎样算得这样编排教学内容,主要考虑到整十数相加、 减的计算思路简单,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应该没有问题 教学时,要让学生看清题意,然后自己试着列出算式,再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算借助操 作形成口算方法,在学生掌握口算方法完成试一试的内容后, 重点说一说是怎样 算的第三课时,(P72、P73)两位数加整十数教材先呈现了教室图书角的实物 图和算式,让学生在动手拼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结合学生个性化 的算法交流,教材特别呈现了把16分成10和6,先算20加10的方法和分解算 式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此种法方法接着安排了“试一试”和“说一说你是怎 样想的”,帮助学生掌握上述方法教学时,要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计算,然后说 一说是怎样算的。

在体现算法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基础上, 使学生学会比较好的口 算方法第四课时,(P74 P75)两位数减整十数教材在前三节的基础上,直接设 计了摆小棒和学生试算的活动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操作、计算、交流的空 间,使学生在充分操作和试算的基础上,学会计算的方法第五课时,(P76 P77)提冋题、解答冋题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冋题的内 容教材呈现了学生比较熟悉的图书室借书的情境和各种图书的数量的信息, 以及兔博士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的问题通过这些学生熟悉的事情和情境,使学生经历发现信息、选择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图中蕴涵着丰富的 数学信息,设计非常具有开放性教学时,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时间,通过 观察让学生说一说“图中发生了什么事”, “你发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弓I导学生根据发现的信息,提出不同的加、减问题,用所学的计算, 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个别问题现在解决不了, 教师可帮助学生解答,或者 告诉学生你以后一定会解答的身边的数学,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图,再解决是否 能装的下交流时,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第六课时,(P78 P79)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材采取了情境加问 题的呈现方式,设计了“小兔采蘑菇”的情境图和对话,以及“一共采了多少 个”的问题。

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接着教材呈现了亮亮、聪聪的 计算方法以及蓝灵鼠的“还可以写成竖式笔算”的方法和法则, 这是本套数第一次出现利用“竖式”进行计算的内容, 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学时,教师要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从图上获取信息,列出算式然后放手让学生动手操 作,并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在算法交流时,如果学生不能出现“列竖式用笔算” 的方法,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提出我这样计算,你们看对吗?来加强对竖式计 算的指导试一试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列竖式计算的 认同程度第七课时,(P80 P81)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材直接设计乐 4+8的小棒图和“摆一摆,算一算”小棒有多少根?的要求,通过兔博士“说一说你 是怎样做的”,指导学生进行操作、计算和交流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操作的 时间,并要求学生根据操作过程进行计算 让学生在摆小棒和试算的活动中感悟 进位的道理在交流是怎样计算时,教师要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以及竖式计 算中进位的书写格式第八课时,(P82、P83)练习课教材安排了 8道题目,对前面所学知识进 行练习其中有4道可以作为师生共同活动的内容练习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每 道题设计的目的,采取不同的方式组织活动,同时要根据练习中发现的问题, 对 学生进行个别。

第九课时,(P84 P85)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教材设计思路与两 位数加一位数一样呈现了“小强送给同学画片”的情境图和“小强还有多少 张”的问题,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减法的意义, 掌握计算的方法教学时,思路同加法一样,但要加强对列竖式计算的指导第十课时,(P86 P87)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同进位加法一样,教材 通过摆一摆,算一算小棒有多少根呈现教学内容,便于学生操作和理解退位的道 理,教材着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算法教学方法同进位加法第十一课时,(P88 P89)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教材选取了学生都比较熟 悉的儿子和妈妈比年龄的情境,通过“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方式来学 习解答两数相差多少的冋题两数相差多少的冋题,是实现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冋 题也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问题 本套教材中这个问题的学习,改变了传统教材 中强调计算的算理和严密的语言表述并不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做法 (黑兔,白图 问题)把问题的解决放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来学习,并把“比多、比少”作为 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表述方式来呈现女口,教材中,红红提出“妈妈比儿子大多少 岁?”,并列出32-7=□的算式兔博士问“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说?”。

这 样设计、编排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就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 而不是学习怎样理解两数相差多少问题的算理 教学时,首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 经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有可能提出其他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合理问 题给予肯定,还可以通过每个学生和爸爸、妈妈年龄,自己提出相差多少的问题第十二课时,(P90 P91)练习课教学思路同前面的练习课一样这里不再赘述第十三课时,(P92、P93)复习课同前面各单元的复习一样,是本单元知 识的整理与复习第一题是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进位与不进位)减 (退位与不退位)一位数比较的复习;第二题是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第三题 是解决问题教学思路与前面的一致,不在赘述第十四课时,(P94 P95)“游戏中的数学”是综合应用的内容教科书 以双页形式呈现了一幅“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的情境图,给出了跳绳、拍球、 拔河、踢毽子等活动场景呈现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做的游戏活动,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物,培养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感受生活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时,要通过 观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材 中还设计了“自主小天地”,让学生记录自己提出的问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东营区三中 杨术芳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教学目标:1 •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整十数连加、连减计算.教学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花片一、创设情境公园里举行花卉展,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电脑演示:这么多漂亮的花,都是工人叔叔在苗圃里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 让我们跟着 工人叔叔到苗圃里去看一看、探究新知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到什么?学生汇报:苗圃里有3种颜色的花;红花有10盆;黄花有20盆;紫花有 30盆等电脑出示10、20、301. 整十数加整十数看着这些花,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板书a.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b. 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c. 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要想知道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计算?(板书: 10+20)谁还有不同的算式?(板书:20+10)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

(小组讨论)[借助苗圃有许多鲜花的场景图,描述工人叔叔运送鲜花的情节,让学生进 入情境,并从中发现“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还有多少盆紫花”等计算问 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 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 还可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 还可以……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 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全班交流a. 数的方法:10、20、30b. 计算的方法:因为1+2= 3,所以10+20= 30c. 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d. 想减算加:因为30-10 = 20,所以10+20= 30e. 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 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 10,也就是30f .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 3捆小棒,所以10+20=30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 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学生汇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2. 整十数减整十数。

电脑演示:工人叔叔说:布置花坛还需要紫花,我要搬走 10盆小朋友们,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还有多少盆紫花?原来有30盆紫花,工人叔叔搬走了 10盆,想一想,要算还有多少盆紫花, 怎样列算式?板书:30-10 = 20你怎么知道30-10等于20 ?给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 动三、巩固练习小猫花花要去钓鱼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钓鱼?听说花花要和小朋友们 一起去钓鱼,猫妈妈可不放心了,(电脑演示)“花花,钓鱼的路上会遇到很多 难题,你和小朋友们能解决吗? ”“能! ”“好!我要出几道题考考你们[运用多媒体把“小猫花花”的动画故事呈现给学生,展示了小猫花花出发、 钓鱼、回家的连续场景,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电脑演示:1 .2. 口算3+2= 4+5= 6-4 =30+20= 40+50= 60-40 =3.+ = 4注意:若有学生把右图的算式列为 4+3= 7,教师应让学生讲清道理电脑演示:这么多难题都没有难住你们,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今天的知识。

希望你们能钓到许多许多的鱼!不过,你们可要牢牢的记住,只有得数等于 40的路,才是回家的路!花花拿着鱼竿和水桶来到了小河边,一条大鱼游了过来谁能帮花花算出鱼 身上的得数,谁就能钓出这条鱼电脑演示:70+20 20+30 70-300+80 80-50 100-20不知不觉,太阳就快落山了,让我们和花花一起赶紧回家吧!哪条路才是回 家的路呢?花花正在犯愁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妈妈的话,得数是 40的路就是回 家的路请同学们算一算,哪些式子的得数是 40?(学生活动20+W30 □90 5030+1040*3050-1020+3070-3060 40教学反思::“情景串教学”是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或模拟场景来提供数学 信息,让学生从这些数学信息中探究和获得数学知识, 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 问题课上练习,我以“小猫钓鱼”为主线,各种数学题连串成一堂课为学生 提供了这个学习场景,分别讨论探究,在探究中经历了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 情景的创设只是作为一块敲门砖,自始自终在课堂中发挥一个导向作用, 让学生 在现实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把解决问题和知识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个过程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东营区三中 杨术芳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科书51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点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 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二) 能力训练点1.能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2 •会运用学具进行计算操作3.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能口述计算过程4. 继续培养学习的迁移能力三) 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勤于动脑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教学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 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56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4= 30+( )57= 7+( )3. 口算5+ 3 + 40=20+ 70+ 6 =4. 4 + 2= 30 + 2= 你是怎样算的?5. 导入新课象4+ 2= 30 + 2 这样的口算同学们都会做了,如果把第二道题中的 30换成34,变成34+ 2,又该怎样计算呢?教师板书: 34 + 2=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师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 教学例134 + 2=(1) 34用小棒怎样摆?图示启发学生明确:3捆小棒表示3个十,4根小棒表示4个一。

2)在单根小棒下面再摆2根小棒,表示34 + 2 (渗透相同数位对齐的思 想)图示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摆的小棒想一想:应该怎样得到结果是多少根?引导学 生先把单根的小棒(4根和2根)合起来,再和整捆的小棒(3捆)合在一起, 一共是36根3 )归纳算法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分组讨论 34+ 2的计算方法启发学生明确:34可以看成3个十和4个一组成计算34+ 2应该先算4加2得6,再算30+ 6=36,所以34 + 2 =36/ \30 46I(4) 反馈练习5+ 3= 92 + 6=35+ 3= 87+ 仁并说一说口算步骤5) 想一想2 + 34=引导学生可以摆小棒算一算要先算 2 + 4 = 6 (即个位数加个位数),再算6+ 30= 36,所以 2 + 34=36或者启发学生思考,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是一样的因为 34+ 2=36,所以 2 + 34= 36(6) 反馈练习65+ 2= 6+ 69=2 + 65= 69+ 6=2 •教学例134+ 20=(1) 出示算式34+ 20=启发学生动手摆一摆,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计算?(2) 图示引导学生明确:两位数加整十数,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然后再加个位上的 数。

3) 引导学生总结算法:先算 30 + 20= 50,再算50 + 4 = 54,所以34+20=54教师归纳板书:34 + 20 =54/ \4 30丨50|(4) 如果把34和20交换位置,你会做吗?板书:20+ 34=引导学生归纳:还是先算 30+ 20= 50,再算50+ 4= 54,所以34+ 20=54(5) 反馈练习:教科书61页,做一做3•引导学生对34+ 2和34+ 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 两位数加整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 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即“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板书)三、巩固发展1. 85= 80+( ) 49=( )+ 963=60+( ) 87=( )+ 72 .教科书63页,第3题3. 53 + 40=( ),先算( )+ ( )53 + 4=(),先算()+ (4 •判断(说出错误原因,算出正确得数)50+ 35=85 ()44 + 5= 94 ()3 + 26=56 ()78+20=98 ()13 + 40= 17 ()29+ 30= 69 ()5•算算比比64+3 =644-30 =UU说一说上面两题计算方法有何不同?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例题总结。

五、 布置作业练习十一第1题六、 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例134 十2 =3634+20 =54/ \/ \4 305012+34-3620+34=54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教学反思: 本课的口算内容是在学生一系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 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又是今 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间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 所以在备课时我注重动手实践的训 练(小棒摆一摆),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得出结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东营区三中孙建团教学目标:1 、通过直观教学,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 数的口算方法2 、通过购买奥运纪念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通过学具的拼摆,让学生切实经历探索、发现计算方法的过程4 、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教学重点: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 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写有算式的卡片,学具盒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小朋友,你们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已进入到计时了吗?师:还有多少天?师:在奥运到来之迹你想为奥运做些什么?师:你们想的真全,老师相信你们会做的很好。

老师除了像你们一样外,老 师还想买一些奥运纪念品,留做永久纪念你们想买吗?师: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到奥运纪念品专卖店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奥运纪念品专卖店柜台图)典运纪念品专卖店师:你看到什么了?谁愿意说一说?(看到柜台上奥运吉祥物、纪念章、各种类型的价格 )师:这么多的纪念品你想买那一件呢?(我想买……我想买……)师:你们想买的纪念品可真多!学具袋里是老师给每个组的同学准备的一些 钱,数数有多少钱? (双组:38元 单组:29元)师:现在小组商量一下,用这些钱买一件你们最喜欢的纪念品,然后试着提 出一个数学问题小组活动)师:哪组同学想先说说?(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合作提出数学问题)可能是;1 、生可能说我们组有38元钱,买一个2元钱的纪念章,还剩多少钱?用算式表示:38-22、 生可能说我们组有38元钱,想买一个5元奥运吉祥物,提出的问题是:还剩多少钱? 用算式表示:38-53、 生可能说我们组想买一个6元奥运吉祥物欢欢,提出的问题是:还剩多少钱?用算式表示38-64、 生可能说我们组想买一套奥运吉祥物,提出的问题是:还剩多少钱?用算式表示38-20 (还有 29-2 29-5 29-6 29-10 29-20 )教师根据学生解决的问题有序的板书:38-5 38-1038-2 38-2038-6 29-1029-5 29-2029-229-6师:同学们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把问题用算式表示出来,真了不起。

师:这么多的问题你们能解决吗?师:那我们就先来解决“ 38-5= ?元买一个奥运吉祥物,还剩多少钱? ”这个问题可以吗?二、小组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师:38-5得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活动)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想法和大家说一说?1 、生可能用摆小棒的方法算出来的就请利用多媒体演示给大家看先摆3捆小棒,再摆8根小棒,然后从8根小棒拿出5根小棒,还剩33根小棒,所以38-5=332 、生可能用拨珠子的方法算也请利用计数器演示给大家看先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再在个位上拨8个珠子,然后从个位上拨下5个珠子就是33 了所以 38-5=333 、生可能是这样想的:先算 8-5=3,再算3+30=33所以38-5=33或33如果出现第3种方法师:你的方法真独特,能再和大家说一说吗?师:谁和它的想法一样?想说一说吗? (多指几名同学用先算…,再算…说一说)师:刚才同学们想出了几种方法解决了 38元钱买一个5元的奥运吉祥物还剩 多少钱的问题,你们真的很出色那你们能观察一下其他算式有没有和 38-5是同一类的是否能用这些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呢? ( 38-6 38-5 29-2 29-5 29-6每题指一名学生说算理)师:冈財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这几个问题, 你们很了不起。

下面的 问题你们还能解决吗?师:38元买一套20元奥运吉祥物,还剩多少钱呢?先独立思考,想好了再和 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活动)师:谁想把你的想法说一说?1、 生在计算:38-20=18可能是用摆小棒的方法算出来的先摆3捆零8根小棒,再从3捆里拿出2捆小棒,还剩18根小棒,所以38-20=182、 生可能是用拨珠的方法算出来的现在十位上拨 3个珠子,再在个位上拨8个珠子,然后从十位上拨去 2个珠子,所以38-20=183、 生可能是这样想的:30-20=10 10再加8得18所以38-20=18或38 - 20 = 18A30 8师:同学们的方法真不少现在谁能说一 说38-10 29-20 29-10 得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师: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解决了这么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组 算式有什么特点?生:第一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第二组是两位数减整十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师:大家比较一下,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学生归纳:都是把两位数分成了整十数和一位数, 如果减数是一位数,就从一位数里减去,然后再和整十数相加;如果减数是整十数,就从整十数里减去, 然后再和一位数相加。

师:在今后的口算中,大家只要掌握了规律,相信你一定能算得又对又快师:同学们想一想,刚才你们想出了好几种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更好一些呢?(生回答)师:现在我们做几道题来看看那种方法比较好三、巩固反馈1、打开书完成书后“做一做”(指名说结果,集体订正)师:老师看到你们在做题的时候既没有摆小棒也没有拨珠子,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师:你们都能又快又准确的想出每道题的结果,看来这种方法真的很好师:现在我们轻松一下,做个“接力”的游戏教师发放计算卡,每个计算卡的上面有一道题,每道题的得数就是下一道题 的第一个数前者只有算对了后着才能把题接上,按时间计算 (学生按要求玩游 戏)20+7-^7-30四、知识应用同学们,想必你们早已知道,2008奥运会有一项比赛就在我们山东的青岛,是哪个项目?想去吗?现在我们就来商量一下到时如何租车吧 我们班有48人,2名带队老师,应租一辆客座为多少的客车更合适?为什么?(1) 60人(2) 48 人(3) 55人五、课堂总结师: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发言师:通过学习,同学们学到了这么多知识,掌握了口算的许多方法,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教学反思:本课的口算内容是在学生已系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又 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 本课时在新课引入部分这一环 节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同学们最熟知的 2008奥运会这一引子,创设了买纪念品 的情境在购买纪念品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小组人民币的总数和所购买纪念品价格,试着提出数学问题想买什么?买了以后还剩多少钱?”, 使学生亲 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也使学生在购物的情境中,自然地提出有关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数学问题这样既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又能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在解决问题时, 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列出不同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和不同的两位数减整十数 的算式先从中抽取1个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作为例题进行讨论 在组织学生 进行自主的探索中,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发现、自己描述,并通过小组 讨论、汇报等形式相互补充,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然后再从中抽取一个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式 作为例题进行讨论,方法同前。

最后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两组算式的特点以及口 算方法的不同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以上两种口算方法后, 进入巩固反馈阶段:第一阶段熟悉训练计算方法,通过对比练习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 第 二阶段通过游戏提高计算速度第三阶段实际应用阶段充分体会利用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能体现练习的层次性,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设计的几组游戏性的练习题,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就自然地运用了所学知识,同时把小组合作融入其 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东营区第三中学 姜春晖教学目标(一)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和口算方法.(二) 能够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三)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情分析: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是学生掌握了 20以内退位减法,整十数加 一位数和带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学过程方法与策略: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并充分利用学具“先用小棒摆一摆, 再说算法.”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究新知.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理解减的方法,掌握口算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一、 复习准备1. 计算:(卡片出示)11 — 8 12 — 72. 口算:50+ 9 30 + 83. 先说运算顺序再口算:30+( 11 — 4)二、 学习新课1.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教师边口述边板书例1的第一问,17 — 9 14 — 64 + 60 7 + 8040 +(15— 8)23减2得多少?( 23减2得21)师:你是怎么想的?(把23分成20和3,先算3减2, 3减2得1,20加1 得21)(2)以旧引新师:23减2得21,如果用23减7呢?(教师边说边板书例1的第二问,23 减7呢)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问题,继续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2•学习新课.(1) 设疑引欲先让学生观察算式:23-7,并与23-2比较找出这两道题的不同之处.(23 —2个位上的数够减,23- 7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师:个位上的数不够减的减法,我们称它为退位减法•(同时板书“退位” 二字,把课题补充完整,然后教师放投影片,让学生亲眼看到从3根小棒中拿出 7根不够拿)师:3减7不够减怎么办呢?(2) 指导探索指导学生摆小棒:左边摆2捆,右边摆3根,想一想:要从中拿出7根应该 怎么办?(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想,教师不加任何提示,以充分体现“放手”•教 师注意行间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摆法)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摆法:① 先拆开1捆是10根,从10根中拿出7根,剩下的3根和右边的3根放在一起 是6根,再把6根与1捆合起来是16根.② 先拆开一捆是10根,与右边的3根放在一起是13根,再从13根中拿出7根, 剩下6根,最后把6根与1捆合起来是16根.③ 先拿3根,再拆开一捆是10根,从中拿去4根,剩6根,最后把6根与1捆 合起来是16根.23 - 7 = 16/\ /\20 3 3 410 10 17]④ 把两捆都打开,与3根单根的放在一起是23根•从23根里去掉7根还剩16 根.23 - 7=16(3) 讨论比较师:同学们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想出了几种不同的摆法•几种方法都对,因 为得数都是16•那么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呢?为什么?请大家分组讨论.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点拨下(如果被减数比较大是 83或93呢)同学们得出了第二种方法比较简便.(把被减数分解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十几的 数,就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计算,所以这种方法比较简便)(4) 形成表象师:你们讨论得很认真,请同学们按照第二种方法再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边说边操作)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刚才是怎样摆的.(5) 概括算法师:看算式,谁能说说怎么想的?(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同时擦去其它方 法的算式)板书:訂-7=16/' I10 13」叵|想:3减7不够减,从20里拿出10,13减7得6,剩下的10再加6得16.师: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数不够减时,分三步进行计算:① 分——先将被减数分解出十几.② 减一一用十几减去一位数.③ 加 把差和剩下的几十合并起来.(6)看书质疑.三、巩固反馈1.填空.^4 - 6= n/\□ 14」72 - 8=0|占占口2. 课本第72页做一做第1题.做完后指名说第二行每道题的计算过程, 教师同时把题目抄写在黑板上.3 .做一做的第2题:30 - 6-n想:0减6不够减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简缩思维过程.师:观察黑板上的每道题,想一想得数十位上的数为什么比被减数十位上的 数少1?(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将被减数分解出十几)师:运用这个规律,怎样算就能又对又快呢?(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上的数不 够减,就用十几减,十几减几等于几;十位上少 1,这就是最后的结果)师:请同学们用简缩后的思维过程把黑板上的每道题再算一遍. (同桌同学互相说悄悄话.)四、课堂教学设计说明两位数减一位数是本单元教学难点之一. 为了分散难点,采取以旧引新的教 学方法.设计了 3组复习题,20以内退位减法,整十数加一位数和带括号的加 减两步式题做铺垫.通过找新旧知识的分化点,点明课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并充分利用学具,“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说算 法.”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究新知.通过动手动脑动口, 理解减的方法,掌握口算过程.在“放”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 较,通过讨论确认“最佳”的口算方法.在掌握任意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方法后, 引导学生迁移,学会整十数 减一位数的方法,在学会一般的计算方法后,又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逐步提 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计算能力.本节课把操作、思维、语言表达结合起来,从动作感知入手,到形成表象, 逐步悟出退位减的算理,最后归纳出口算方法,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解决问题东营区三中 扈奎香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 42页、第43页的内 容。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 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 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策略与方法:采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难点:通过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推理能 力教具、学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圆形5个,三角形10个,红花20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小客人,让我们一起请出他 们吧!小朋友们,掌握很热烈,但不够整齐请听一听,老师是怎么拍的?拍了几下?(教师有节奏地拍4下)小朋友学老师的样子,拍6下师:根据刚才拍的,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好吗?生1我们比老师多拍了几下?师:你知道吗?生1我们比老师多拍了 2下,因为6比4多2,列式:6-4 = 2。

生2:老师比我们少拍了几下?少拍了 2下,列式:6-4二2生3:老师和小朋友一共拍了几下? 6+4= 10o师:小朋友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 今天咱们来研究第一和第二种情况 课 件显示:6下比4下多2下,6-4 = 2,4下比6下少2下,6-4 = 2o2 •摆一摆a•请小朋友第一行摆5个O,第二行摆5个摆完后,你看到了什么? 想说什么?生:O和△同样多师:你是怎么知道的?ooooo生:我是这样摆的:芒二芒,这样一个O对着一个△,正好就看出它们同样多师:小朋友们真聪明!OOOOO;b.请小朋友继续摆:第一行5个O,第二行摆7个△,如图:社鼻二壬:丄看着你摆的图,谁能提出问题?生比O多几个?列式:7-5 = 2oO比△少几个?列式:7-5 = 2o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咱们来进一步学习这种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 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学生齐读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下图,教师讲解:同学们,这是前四周小组得红花情况的记录 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看出了 1组同学得红花最多,他们表现最好生2: 3组表现差一点,得的红花数最少生3:我知道了 1组共得了 11朵红花,2组得了 8朵,3组得了 6朵,4组 得了 10朵。

教师边听边板书上每组得红花的数量生4:我看出了 1组的红花比2组多3朵2、师:小朋友们观察的都非常仔细,下面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红花学具,摆出1组和2组的所得的红花情况,好好看一看 1组比2组多得了几朵 学生动手操作,摆出如下图形:2组:生:1组比2组多摆了 3朵从图上可以看出,1组得的红花左边部分与2组同样多,右边部分是比2组多的3朵,所以说1组比2组多摆了 3朵师:你会列式吗?生:11-8 = 3 (朵)师:根据你自己摆的图,你还能提出问题吗?生:2组比1组少得几朵?师:谁会列式?生 2: 11-8 = 3 (朵)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师:刚才小朋友们回答得都很好!现在请小朋友看着这四个小组的红花图, 现在我要请你当老师提出问题,你还可以找一名同学回答学生提问、回答、活动3、比较关系师:冈H才的小老师当得好,学生做得也很棒!现在请小朋友们看板书,小组 讨论:求1组比2组多几与求2组比1组少几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小结:1组比2组多几,2组就比1组少几,实际 上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只是说的角度不同罢了因此都用相同的方法计算三、巩固拓展1、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森林中发生的一件事(电脑出示):2、在咱们学校体育节的跳绳比赛中, 咱们一起看一看。

课件出示图咱们绿队有两个小朋友表现非常出色,a. 小清比小芳多跳了多少下?b. 小芳比小清少跳了多少下?3、看到咱们比赛这这么好玩,小猫们沉不住气了,它们每人拿来一只小桶, 一根钓杆,你猜它们要比什么吗?对,钓鱼比赛现在看图,你能提出问题吗? 小组比赛“星级合作小组”评选,看哪个组提的问题多?解答得好?小组讨论汇报讨论情况,教师及时评价鼓励,评选出“星级合作小组”四、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 少几都可以用大数减去小数 来计算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与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在某种意义上是相同 的板书设计:解决问题6 - 4 = 2 7 — 5 = 2 11 — 8 = 3教学反思:1、 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数学问题,真正实现了本节课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目的, 进一步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很大帮助2、 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在操作中不知不觉地领悟到所学的知识,使学生会印象更深,使本节课在轻松的环境 中完成任务3、 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初步感知,到操作理解,层层深入,使学 生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100以内加法和减法整理和复习东营区三中孙明英教学目标1. 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 方法。

2.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 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页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计:一、分类整理加法算式:1 •多媒体出示:锻炼孩子们观察、分析的能力学生汇报算式:教师引导: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题目都是什么运算?请你认真观察这些题 目,把它们分分类好吗?谁愿意来试一试?师:告诉小朋友们你为什么这样分好吗?2 •教师总结计算方法3. 这些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你能很快计算出来吗?多媒体出示:a. 比一比看谁算得快请算得快的同学说一说是怎么算的?总结: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储学1 石Ji舉逐手b. 突出进位加法师:谁来告诉大家这一题是怎样算的?二、分小组活动:(分类整理减法算式)1 •谈话明确任务、要求师:刚才我们一起进行了加法的有关练习, 这一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减法,减 法这一部分和加法有些相似,怎样总结呢?我要把这个任务交给小朋友们自己完 成,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吗?2 •小组活动仃)小開比小粛多射中了此人? ⑵殊谨腿提出什虫问崔教师多媒体出示:分小组提问题,学生独立解答3. 交流汇报师:谁愿意把你们的结果公布给大家,让大家评一评。

(把汇报表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请小代表做讲解重点提问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4. 这一类的题目有很多,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再来练习几道这类题好吗?下闻足竇苑李校号年植利时撫哉°丘1集棵抚4538271-9Q3侦还能魏出其他问題呜?把出题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巡视在巡视中,教师可以适当提示:瞧,这一小组四个小朋友配合得真默契,还有一个当小老师检查对错呢!5.套圈游戏:IIT |自己做题都很棒琴人投2个固,: 小r 2S分/ 小平得了賀分』 j小菱可能套中了瑯函A宛具? :小平可能套申了弭两冷就具?三、小结:我们大家一起回忆了 loo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小朋友本节课, 们自己出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100以内加、减法(一)的整理与复习,我在教学突出了知识的整 理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分类整理、归纳总结的过程让学生在主 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同时提高计算能力、提高归纳总结能力先引导学生根据加法算式的特点进行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整理出两位 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各种情况接着,关 于计算方法的复习通过具体的计算,让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在计算和交流中, 既关注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又关注了算法多样化在整理复习加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合作完成减法知识的整理 用谈话的 方式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同时以“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吗? ”设问,激起 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学生有经历整理加法知识的基础,再尝试整理减法知识, 实现学习方法的有效迁移学生在合作完成整理减法知识的同时, 锻炼了归纳整 理知识的能力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检测东营区三中姜春晖小朋友们:第六单元已经全部学完, 就让我智 慧星当小导游带大家进行自我检测吧! 我相信只要 你能认真读题,积极思考,一定能成功,加油!、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向,再填空20+ () =50 40+()=51 31+ ()=37()+10=48()+30=39 70 - ()=4080 - ()=60 87-()=80 64-=()四、买服装31 元 一 一 一26兀 8兀 9兀45/0=()二、请你仔细观察,认真计算24+3=76-8=72-50=69+30=51-7=96-4=40+58=97-7=67+9=90-6=50+26=98-70=比一比哪个大?(在0里填上“ >”、“ V” 或“=”)52 -70 45 66-7 0 5963 -3 0 6648 +40 4458 -50 85-5 75 +9 0 7454+4 0 5065 -300 3556 -20 O 50 70 -20。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