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梗阻急救法:1. 气道梗阻及病人表现气道梗阻常见于婴幼儿,尤其以刚学会走路至3 岁最为多见小儿会厌软骨发育不成熟、 功能不健全,口中含物说话、哭笑、打闹和剧烈活动时,容易将口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气管 阻塞,导致窒息,即气道梗阻生活中,成年人及老年人发生气管异物梗阻的状况明显多于 儿童主要原因是,在吃大块硬质食物如鸡块、排骨时,速度太快,咀嚼不全,吞咽过猛, 以致食物被卡在喉部造成呼吸道梗阻窒息常见引起梗阻的物体有:糖果、花生、葡萄、果冻、黄豆、玩具、硬币、纽扣等需要 注意的是,较大的表面不光滑的或植物性异物(花生、黄豆等)对气管黏膜刺激性强,存留 时间长,气管受异物刺激,黏液分泌增加,植物性物质因受浸泡而膨胀等,加剧病情发生气道梗阻时,识别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异物可以引起部分或完全梗阻病人表现为 突然的刺激性剧烈咳嗽,反射性呕吐,声音嘶哑,呼吸困难1) 由于异物吸入气管,病人感到极度不适,常常不由自主地以手呈“”字状紧贴于 颈前喉部2) 气道不完全阻塞时,病人可以有咳嗽、喘气或咳嗽微弱无力、呼吸困难等表现 病人张口吸气时,可以听到异物冲击性的高啼声,皮肤、口腔黏膜、面色青紫,发绀3) 气道完全阻塞时,病人面色灰暗青紫,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失去知 觉,窒息,很快呼吸停止2、救助方法 第一目击者必须能识别气道梗阻的表现,特别是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
如在就餐 过程中,病人突然面色发绀,意识不清、停止呼吸,容易误认为是心脏病发作这时,目 击者应及时询问病人,“是否气道内有异物?”,清醒的病人会点头告知1) 成人救治法a. 自救腹部冲击法(海姆立克Heimlich法) 适合不完全气道堵塞的病人,意识清醒,不能说话呼救、且无人在场的情况下,所采用的自救方法•一手握空心拳,拇指侧 置于腹部脐上两指、剑突下处•另一手紧握住此拳,双手同时快速向内、向上冲击5次, 每次冲击动作要明显分开•或者将上腹部压在坚硬物上,如桌边、椅背或栏杆处,连续向 内、向上冲击5次•重复操作步骤若干次,直到异物脱出.b. 互救腹部冲击法 用于意识清醒的病人•救护人站在病人的背后,双臂环绕病人 腰部,令病人弯腰,头部前倾•一手握空心拳,并将拇指侧顶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脐上方两 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紧握此拳,以快速向内、向上冲击5次•反复有节奏、有力地 操作若干次•病人配合救护人,低头张口,以便异物受到气流冲击而吐出c. 如病人意识不清,将其置于仰卧位,救护人骑跨在病人的两大腿外侧;一手的掌根 平放其腹部正中线,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直接放在第一只手上,两手掌根重叠;合力 快速向内、向上冲击病人的腹部,连续5次,重复步骤若干次;如异物冲出,立即用手将 异物取出;若呼吸、心跳全无,要立即心肺复苏。
2) 婴儿救治法 背部扣击法•救护人将婴儿的身体骑跨在一侧的前臂上,同时手掌将头颈部固定,头部低于躯干 •用另一只手固定婴儿下颌角,并使婴儿头部轻度后仰,打开气道•两手的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呈俯卧位•用手掌根扣击婴儿背部肩胛区4 次 •将婴儿翻转为仰卧位 •快速冲击性按压婴儿两乳头连线下一横指处4次 •检查口腔,是否有异物咳出, 重复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