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小明在厨房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小华说“可以尝一尝”对“可能是食盐”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A.问题 B.假设 C.实验 D.结论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钢是比生铁含碳量更高的合金B.喝汽水后打嗝,是因为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C.化石燃料是优质的能量来源,不能作为化工资源D.铝因不易与氧气反应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3.已知氮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B.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C.每个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D.中含有35个质子和35个电子4.2006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是合成118号超重元素,全球学生所熟悉的元素周期表将需要作出更新.已知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3,核电荷数为118,其核内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为A.118 175 B.118 118 C.193 118 D.175 118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木柴燃烧 B.白磷自燃 C.冰雪融化 D.食物变质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H2O2 B.KMnO4 C.MnO2 D.O27.某同学设计或实施的下列实验方案中,你认为合理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氢气中是否含有氧气B.通过颜色区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两种固体物质C.检查加热固体制气体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手握试管,再将导管伸入水中D.二氧化碳、氮气、氧气分别盛于三个集气瓶中,欲鉴别他们可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各瓶内8.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B.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因此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10.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B.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D. 硫粉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A元素和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xBy,已知A、B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7:16,上述化合物中A、B两元素的质量比9:8,则x:y=_____________,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化合物AxB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思考作答:(1)写出上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加热硫酸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选填字母编号,下同)4)大理石和稀盐酸是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________可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_______5)制取二氧化碳时常含有盐酸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利用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除去氯化氢气体,如果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除去杂质气体,则气体应该从________(选填“甲”或“乙”)端进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根据图1实验装置回答问题:①C实验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细铁丝成螺旋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②A实验中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排水法收集氧气后,用玻璃片_____________(填“磨砂”或“光滑”)的一面盖住集气瓶口。
③上述三个实验中,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④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B实验过程中广口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前广口瓶内空气体积为V,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1;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用V、V1、V2表示)14.下图中,①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写字母编号)3)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4)C所表示的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国家质量标准规定,市场出售尿素[CO(NH2)2]中,尿素含量在96%以上为达标一级品,某经销商出售一批尿素,其含氮量为45%,通过计算说明这批尿素是否可按一级品尿素出售?16.小明同学发现他家菜园的蔬菜瘦小枯黄,经查阅资料发现,原来土壤中是缺少氮元素所致。
于是他向土壤中施用了一种叫尿素[CO(NH2)2]的氮肥请帮小明同学计算:(1)CO(NH2)2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2)求CO(NH2)2中碳、氧、氮、氢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3)如向土壤中施180g尿素,相当于向土壤施入________ 克氮元素? (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详解】根据题意,“可能是食盐”是一个猜想与假设的过程,在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假设的环节,故选B2、B【解析】A、钢中的含碳量比生铁低,错误;B、喝汽水后打嗝,是因为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气体逸出导致的,正确;C、化石燃料是重要的化工资源,错误;D、铝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而抗腐蚀性能好,错误;故选B3、C【解析】A、由高能微粒,可知是一种离子,而不是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B、氮原子中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是失去一个电子得到的微粒,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氮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7,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中是失去一个电子得到的微粒,所以每个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氮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7,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7×5=35;中是失去一个电子得到的微粒,所以每个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4、D【解析】因为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8,故其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118;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3,则中子数=293﹣118=175,分析题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掌握原子中的两个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并能够熟练的应用.5、C【解析】A、木柴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白磷自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五氧化二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食物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6、D【解析】A、H2O2为纯净物,只含有氧元素,而不会含有氧气分子,故A错误;B、KMnO4为纯净物,只含有氧元素,而不会含有氧气分子,故B错误;C、MnO2为纯净物,只含有氧元素,而不会含有氧气分子,故C错误;D、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所以含有氧气分子,故D正确。
故选D7、B【解析】A、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氢气中,若氢气中混有氧气,容易发生爆炸,故不符合题意;B、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固体,氯酸钾为白色固体,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区分,故符合题意;C、检查加热固体制气体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故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氮气中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木条都熄灭,无法鉴别,故不符合题意8、A【解析】元素是质子数相同(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详解】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一定相同,但中子数不同,因此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故答案选A9、B【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但是不具有可燃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但是不一定含有中子,例如氢原子的原子核中不含有中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例如铜锌合金和稀盐酸混合时,反应前后铜质量不变,但是铜不是催化剂,该选项说法不正确10、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A、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有无催化剂的区别是反应速率的快慢,并不会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的质量不变,但由于高锰酸钾固体加热生成了氧气,使得总质量减少,故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应不断增大,直至反应结束不变,错误,C、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随着反应时间的进行,氧气不断增加,直至不变,正确,D、硫粉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随着反应的进行,硫不断被消耗,直至全部反应,正确,故选B考点:图像题的解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2:3 204 【解析】设化学式为AxBy,因为“A、B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7:16”,则设A、B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16,则根据两元素的质量比=(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y),则27x:16y=9:8,x:y=2:3。
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A:32=27:16,故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故A2B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4×2+32×3=204点睛】根据题意,正确推测有关化学式,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正确计算元素的质量比和相对分子质量.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锥形瓶 集气瓶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A D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甲 【解析】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详解】(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锥形瓶;②集气瓶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高锰酸钾是粉末状的,则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实验室常用加热硫酸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NH3,反应需要加热,故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4)大理石和稀盐酸是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D可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装置F含有多孔隔板,使固体物质在隔板上,当反应进行时隔板上的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进行;当把止水夹关闭时,产生的气体是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隔板上的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故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除去杂质气体,气体从长管通入,则气体应该从甲端进入点睛】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含有多孔隔板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3Fe+2O2Fe3O4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受热面积,尽快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 用水润湿 2H2O22H2O+O2↑ 分解反应 磨砂 4P+5O22P2O5 C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同时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装置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 【解析】(1)铁丝在氧气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方程式为:3Fe+2O2Fe3O4 ; 细铁丝成螺旋状目的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受热面积,尽快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使铁丝可以持续燃烧;(2)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目的是减小摩擦;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方程式为:2H2O22H2O+O2↑;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磨砂面可以更好的密封集气瓶,由于集气瓶瓶口也是磨砂的,当两个磨砂面扣在一起时微小的凹凸部分会扣在一起起到密封的作用;(3)C实验中的水可以防止高温熔融物炸裂集气瓶;(4)红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方程式为:4P+5O22P2O5;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同时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装置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燃烧消耗氧气,瓶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水会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再用氧气体积除以空气体积即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即.14、22.99 B C 最外层电子数 得到 Cl- 【解析】(1)由钠元素的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由钠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1,表示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钠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2)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因为BC的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BC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3)由图示可知A、B两者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7,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得到电子;(4)C表示的粒子表示氯离子,符号为:Cl−。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尿素[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产品中含尿素的质量分数为:45%÷46.7%≈96.4%>96%;答:这批尿素可按一级品出售解析】欲正确解答本题,需先计算出尿素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让尿素产品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除以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即可得出产品中含尿素的质量分数,再与96%比较即可 详解】尿素[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产品中含尿素的质量分数为:45%÷46.7%≈96.4%>96%.答:这批尿素可按一级品出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16、60 碳、氧、氮、氢元素质量比=3:4:7:1 84克 【解析】(1)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60;(2)尿素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的质量比12:16:(14×2):(1×2×2)=3:4:7:1.(3)如向土壤中施180g尿素,相当于向土壤施入氮元素的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