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 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初三语文(满分 150 分,完卷时间 100 分钟)2021.01一、文言文( 40 分)(一)默写( 16 分)1. 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 禅院》)3. 知否,知否?李清照《如梦令》)4.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5. 小松来到湿地公园,看到翻飞的鸟儿、水中的鱼儿,脑中浮现出《岳阳楼记》中“, ”的画面二)阅读下列诗文,完成第 6 —9 题( 12 分)【甲】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乙】愚公移山(节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 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 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 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6. 甲诗的作者是 (人名) ,乙文选自 《 》 (2 分)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甚 矣 , 汝 之 不 惠!8. 下列对甲乙诗文理解 有误 的一项是( ) 3 分)A. 上述诗文都写到了在人生前行的道路上所面临的各种不同困难B. 面对困难,甲诗作者和愚公都有一个思想情感发展变化的过程C. 甲诗中的“停、投、拔、顾”等动作,是诗人内心苦闷的表现D. 乙文中的“长息”表明愚公为智叟所表现的顽固思想感到悲哀9. 甲诗中的“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都告诉我们 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10 —12 题( 12 分)”和乙文中的“子子孙孙的 道 理 ( 4元祐 ① 初,山谷 ② 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 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③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扬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祐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为不诬,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 自谓得草法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注释 ]①元祐:宋哲宗赵煦年号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下文的“钱穆父” “怀 素”“石扬休”都是人名③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④涪陵:地名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 分)( 1 ) 山 谷 作 草 书 数 纸 ( ) ( 2 ) 谪 居 涪 陵 ( )11.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 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A. 所以山谷曾经在涪陵得意于悟到了写草书的方法B. 所以山谷曾经得意于在涪陵悟到了写草书的方法C. 所以山谷曾经在涪陵自己说悟到了写草书的方法D. 所以山谷曾经自己说在涪陵悟到了写草书的方法12. 山 谷 之 书 “ 与 元 祐 前 所 书 大 异 ” 的 原 因 是:( 用 自 己 的 话 回 答 ) “ 恨 穆 父 不 及 见 也 ” 体 现 了 山谷之情 5 分) 二、现代文( 38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3 —17 题( 18 分)向美而行邱勇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①今天,3700 多名新同学来到清华园, 成为这里的新主人 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 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祝愿你们在美丽的清华园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②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将在美丽的清华园展开新的人生画卷。
你们将在这 里领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 透的办学风格你们将在宁静的图书馆里博览群书,在热烈的师生交流中求真论道, 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增长阅历, 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 d ǐ lì前行在这四年的学 习生活中,我希望你们能与美相伴,向美而行,不仅要感受、欣赏水木清华的美,更 要努力培育美的素养,塑造美的心灵,成为更好的自己!③你们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赏美的过程是丰富人生意趣、增强生命 力量的过程艺术是自然和生活在艺术家心灵中的投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莫 奈的《睡莲》,都是艺术家留给人类的瑰宝,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敏锐的生命直 觉长河落日、疏雨梧桐,大自然或雄伟或秀美的景色,带给人们或开阔或静谧的心 境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说:“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在几十年的 游历中,他尝尽了旅途的艰辛,饱览了大自然的雄浑壮阔和秀美绮丽,也给我们留下 了文采斐然的《徐霞客游记》徜徉在艺术和自然的天地里,你们的世界必将更加精 彩,你们的人生也必将通向更加高远宽广的境界④你们要用心感受科学之美科学崇尚真理,科学是美与真的统一,良好的审美 感觉有助于发现真理。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庞加莱说:“我们特别喜好探索简单的事实和浩瀚的事实,因为简单和浩瀚都是美的科学之美在于科学理论 的简洁、对称、和谐、统一,是一种客观的、无我的、内在的美,需要深入探索和思 考才能发现和感知广阔的科学世界蕴含着无限的大美和惊喜,你们要勤于思考、勇于 探索,努力去品味科学中最美妙的诗篇⑤你们要用一生去追求人性之美人性之美永远照亮人类前行的方向悲天悯人 的情怀、坚毅不屈的精神是人性之美美国第 16 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献身于人生 来平等的理想,他因为坚定推动解放黑人奴隶的事业,倒在了冰冷的枪口之下但他 不妥协、不退却的身影,永久定格在人类史册中我希望你们以那些坚守理想价值、 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为榜样,在完善自己、铸就个人美好人生的同时,温暖整个世界⑥杨绛学长曾说:“我在许多学校上过学,最爱的是清华大学确实,在很多 校友心中,清华园是他们最热爱的地方亲爱的同学们,从今以后,清华将成为你们 新的家园我相信,美丽的清华园一定会因你们而更加精彩,你们的青春足迹也一定 将为清华园所铭记!(有删改)13.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dǐ lì( )( )前行( 2 分)14. 邱 校 长的欢迎辞 , 围绕的 思 想 主 张 , 希 望 清 华 学 子 从 三 个 方 面 去 努 力 践 行 :( 1 );( 2 );( 3 )用一生去追求人性之美。
5 分)15. 对第②段理解 有误 的一项是( ) 3 分)A. 交代了清华大学的校训、校风和办学风格B. 用排比的句式强调了大学校园生活的繁忙C. 明确了四年学习生活中应有的追求和目标D. 最后一句在内容上总领了第③段—第⑤段16. 第④段加点字“有助于”能否改为“能够”?请简述理由 3 分)17. 有人建议把下面材料也作为第⑤段的事实论据,你认同吗?为什么?( 5 分) 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的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为人诚恳谦虚、温和朴素,总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在他心中,每个笨拙的背影都蕴藏着可敬的人生与爱;夏夜 失眠带给他的也不是烦躁,而是一篇隽永美文《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 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他的人品学问文章,也如清澈的流水,静静滋润慰藉 人们的心灵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8 —22 题( 20 分)一点一横长邓跃东①那年春天,因为顽皮无人管束得了,爷爷将我转校到他代课的外村小学读书 他两眼时刻盯着我,不准我到野外乱跑,说要磨磨我的棱角,每天放学后逼我写毛笔 字,写不好不准吃饭②“点要沉腕之力,带出顿钩横要气贯长虹,欲东先西我手里的毛笔 随着爷爷的训导左行右回,一起一落,声音就化成了一个个黑字,笔画里溢满了他粗 细有间的气息。
③“写错了,重来!”而我的眼神飘向了窗外,农田上空的电线上落满了春燕, 它们怎不被电死呢?“叭”的一声,爷爷的巴掌落到了桌面,墨汁溅飞到我的脸上, 一不小心就成了黑脸,笔下的字,却慢慢变得规整起来④但是,伙伴们在水田捉泥鳅的欢叫声不断入耳,我心痒不安,一个横笔还未写 完,爷爷的巴掌扫到了我的头上,声音闷闷的我不敢抬头,眼光投到了白纸上,一 点一横,渐渐凝重⑤不远处,一个老师慢慢走过来,笑着说,爷孙俩坐得这么规矩,是在下棋吗? 走近了他才看到我在练毛笔字于是又对爷爷说,你也守得住啊!爷爷应道,一点一 横都写不端正以后还能有三撇四捺?⑥后来,每天下午我都在写一点一横,爷爷要我练好这两笔再写其他的我不能 评说自己写得有多好,但是人安静下来了写完字,爷爷有时让我出去玩一会我想 着那个老师说的爷孙俩下棋的话,就走到对面往屋里看小屋里一床一桌,长桌一端 靠着窗台,两人各坐一边,真有点像在对弈,静悄悄的窗外是一片稻田,农夫笑语 声声,春光照进来,房间里都是绿的,透过门框就是一幅春日耕读图⑦下一学期,爷爷不代课了,我回到了原来的学校,虽然不像以前那样疯玩,喜 欢上了课外书和投稿,但那副笔墨再未开启过⑧后来闲来无事,我又想起写写毛笔字。
可是爷爷不在了,无人督促,自由自在, 却写不出更多觉得舒服的笔迹,便无心去深入练习了⑨走上职场,我以写作为业,空闲又去玩碑帖,手摩不多,常是目临有时兴起, 抛开书帖,写点随性的笔画可是几种字体、数张白纸过后,能入眼的却是那一点一 横,端详一阵,一种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纸上放亮了,春晖熠熠⑩人不见了,气息长久地留了下来我常想,爷爷要是在身边,我们还可“对弈” 下去,我的三撇四捺要丰韵好多,别人看到我们又是一幅多么传情的图景!18. 第 ① 段 加 点 的 “ 棱 角 ” 在 文 中 的 意 思 是 指(2 分)19. 细读文章第②—⑥段,梳理爷爷磨去“我”棱角的过程 6 分)“我”的表现 眼神飘向窗外的春燕 (1)每天下午规矩地练字爷爷对“我”的态度 巴掌落到桌面巴掌扫到头上(3 )“我”的变化 字逐渐规整(2)(4)20. 第⑥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4 分)21. 对文章标题的妙处,下列理解 有误 的一项( ) 3 分) A. 体现了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B. 兼具语言的节奏美和意蕴美C. 强调了点和横写法上的区别D. 暗含作者对爷爷的绵长思念22. 简要说说你对第⑩段的理解 5 分)三、综合运用( 12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 23-25 题曾被乾隆皇帝赞为“江南第一名鱼”的松江鲈鱼,最近“游”进了松江二中的跨 学科项目研究系列活动。
请向你的同学推介并共同参与这一活动活动内容跨学科项目研究:活动宗旨活动一活动二合作研究四腮鲈鱼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人工养 殖以及历史文化等松江鲈鱼文化推广:借助各色文创作品,宣传推广松江四鳃鲈鱼文化呼吁人们保护松江生 态环境23. 根据上表信息,在下列推介词中,你认为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①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②松江二中开展了“‘江南第一名鱼’带着学子游家乡”跨学科项目研究活动③为了保护松江的生态环境④活动分“跨学科项目研究”和“松江鲈鱼文化推广”两部分⑤如果你有兴趣,请一起来参与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②④⑤ C. ①②④ ③⑤ D. ①②⑤③④24. 二中学生“复刻”了陶艺版的鲈鱼(右上图),但略显单调,有人建议补上诗句 请你帮他在下列选项中选一句,并结合句意和活动宗旨说说你选它的理由 4 分)A.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B.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C.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25. 在文化推广活动中,学生们有的为鲈鱼写歌有的制作带有鲈鱼图案的陶艺作品, 还有的提议把鲈鱼与松江传统土布相结合 你有什么好点子?简要说说它能有助于推 广松江鲈鱼文化的原因。
5 分)四、写作( 60 分)26. 题目:这过程,挺享受的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松江区 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初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文言文(共 40 分)(一)(共 16 分,前 4 题每题 3 分,第 5 题每空 2 分,错、漏、改一字扣 1 分,扣 完为止)1. 雪拥蓝关马不前 2. 山光悦鸟性 3. 应是绿肥红瘦 4. 苔痕上阶绿 5. 沙 鸥翔集,锦鳞游泳(二)( 12 分)6. (2 分)李白 《列子》(《列子·汤问》7. (3 分)你太不聪明了!(惠 倒装)8. (3 分) B9. (2+2 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不论有多大困难,只要坚持 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取得成功行动态度 1 分,结果 1 分)(三)( 12 分)10. (2+2 分)( 1 )几,几张 (2)住,居住11. (3 分) D12. ( 1+1+3 分)穆父的点拨;见到怀素的真迹;自己勤学苦练(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对穆父的感激及无法让穆父见到自己进步后草书的遗憾答出任意一 点得 2 分)二、现代文(共 38 分)(一)( 18 分)13. (2 分)砥砺14.(2+2+1 分)与美相伴,向美而行;学会欣赏艺术和自然之美;用心感受科学之美 15. (3 分) B16.(3 分)不能。
有助于”指良好的审美感觉对发现真理有帮助( 1 分),“能够” 指良好的审美感觉一定可以发现真理( 1 分),如果改动不符合文意,体现议论文语 言的严密性( 1 分)17.(5 分)不该删 这段材料写朱自清的人品学问文章,能慰藉人们的心灵( 2 分), 与第⑤段所主张的“要追求人性之美”的观点相符( 2 分)朱自清曾是清华大学教 师,以他的事例作为论据更具亲切感(或:与林肯的事例一起,从中外不同角度论证 了分论点)( 1 分) 这段材料写朱自清的文学作品对人们心灵的慰藉( 2 分),而第⑤段作者说 “悲天悯人的情怀、坚毅不屈的精神是人性之美,二者侧重点不同( 2 分)文中林 肯为解放黑奴事业不屈斗争、勇于献身的事例与作者的观点更吻合( 1 分) (二)( 20 分)18. (2 分)顽皮,无人能管束的性格19.(6 分)(1 )为伙伴的欢叫声而心痒不安( 2 分)(2 )点横渐渐凝重( 1 分)(3 ) 有时允许“我”写完字后出去玩一会儿( 2 分)( 4 )人安静下来( 1 分)20. (4 分)通过环境描写( 1 分),烘托了温馨的氛围( 2 分),表现了祖孙关系的 和谐融洽( 1 分)。
21. (3 分) C2.(5 分)爷爷虽已去世,但他曾经的教导一直影响着“我”( 2 分);表达了“我” 对爷爷的感激和思念( 2 分);对爷爷和“我”“对弈”时光的短暂而深感遗憾( 1 分)23. (3 分) B三、综合运用( 12 分)24. (4 分)选 B(1 分) 诗句写秋天正是吴江鲈鱼肥美的季节( 1 分),从侧面 表现了吴江的生态好( 1 分),呼吁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或:有助于推广松江的鲈鱼 文化)( 1 分)25. (5 分)答案示例:制作鱼书签( 2 分)书签制作简易,使用范围广,书签上的图 案和相关介绍有助于人们了解并推广松江鲈鱼文化 (理由充分 2 分,表达通顺 1 分) 三、作文( 60 分)参照中考评分标准。